领导秘书的发展途径一般是怎么样的?

领导秘书的发展前景很大程度取决于所跟领导的分量。不同分量的领导,其秘书进步空间差距是非常大的。

最近八年,本地书记和市长都没换过(截止今年8月份前),他们相继都换了三任秘书。以他们三任秘书举例对比说明。

书记第一任秘书,是从外地带过来的,来本地之前已经跟了他四年,从一个正科提拔为市委副秘书长。过来后直接对应给了副秘书长职务,跟了两年后放到城区干区长,后来又去了县里任书记,这次换届提了副厅,到外地一个地市担任常委、统战部长。接他的,是位定向选调生,跟了书记两年多后,被放到县里任常委组织部长,接着转任常务副县长、县长,现在已是县委书记。接他秘书工作的,是市委办的一位科长,去年7月提了市委督查绩效办副主任,以这个身份继续跟书记,在领导离开前的一个月,被书记放到县里干常务副区长。三个秘书,几乎都在短短三五年内实现了大跨越。

市长的第一位秘书从本地组织部门挑选的,跟了三年提了政府办副主任,现在转去了发改委任副主任,级别仍是副处级。第二任秘书政府办产生,跟了两年多,提到了审计局任副局长,现在放到县里任常务副县长。第三任秘书是政府办一位副科长接任,前年刚提综合科科长,想着在领导手上解决副处,结果领导调到厅局了,也没带他走,现在被安排到一个秘书科任科长,整天焦头烂额,不知副处在何时。

总体来说,领导的秘书前途一般差不了。但是到底能好到什么程度,一要看领导的为人,是否足够关心体恤下属为下属着想,二要看领导自己的能量和分量。秘书和领导同在一条船上,领导前途看好,秘书自然水涨船高,反之,秘书也不见得都有好的出路,甚至不少还可能承担风险。

还是那句话,跟领导首先自己得行,然后得有领导说你行,最后说你行的领导得行。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否则,秘书也就那么回事。

领导秘书的发展途径一般是怎么样的?

我有个同学在县直机关工作,前段时间给我讲了一件关于他们县里一把手秘书的经历,让人不寒而栗!

县里一把手的秘书姓高。高秘书跟了县委书记三年,鞍前马后,尽心尽责。

县委书记是个比较霸道的角色,从来都是说一不二。在工作上长期“压”得县长难以抬头。

县长也是厉害角色,明明对书记一肚子意见和怨气,但外表从来不显山不露水。一幅甘愿当书记配角的样子。书记定的调,他从不反对,带头鼓掌;书记征询意见,他的意见就是“听书记的”。其实心里恨得牙根痒!

书记虽然霸道,但直来直去。对县长的表现一直都很满意,感觉自己长期呆在一个团结的班子、奋进的班子里。

书记调任到外地任职的情况来得比较突然。因为疫情原因,外地一位副市长被免职。省里安排他这位能干的县委书记去“救火”。

书记要走,自然把心腹爱将--高秘书托付给了县长。

县长接任书记后,却并没有“接收”原书记的人。高秘书被平级送到一个偏远乡镇任职,美其名曰:到基层历练,为后续重用作准备!

领导的秘书,虽然表面风光,但也暗藏风险。既有一路顺风顺水,也有成为上层之间博弈的牺牲品。

领导秘书的发展途径一般是怎么样的?

大的领导秘书没有见过。给县里的县委书记、县长当秘书的,见过不少。

我们上学时候的一个校友,毕业后分配到了一个乡里。当了个一般干部。因为他们村里,一个和他沾了点儿亲戚的邻居。是县里的组织部副部长。所以在乡政府干了一年多以后,因为不好找对象(本人长得其貌不扬,又有点儿狐臭。不过不太明显)。就通过亲戚的关系,把他调到了城里的县委办公室。给县委副书记当了秘书。

他的那文笔,实在是不敢恭维。不过官样文章做久了,又有前任留下的范本。再加上“天下文章一大抄”的传训,还有县委办专门负责写材料的副主任耳提面命,有时候甚至是捉刀代笔(看在他亲戚的份儿上)。磨练了几年后,终于基本上可以独立工作了。不过,你要是让他脱稿儿讲话,他倒也能滔滔不绝地讲上好几个小时。无非是些车轱辘话,翻来覆去地讲罢了。听的时间略长些,就知道他讲完这段话以后,下一段的大致内容是啥啦!

但是,这并不影响他日后的提拔重用。“伺候”完一任领导之后,在领导调离之前,通常会把自己的手下,安排个合适的地方。或者是升个职,就地提拔上个格儿;或者是安排到部局或者是乡镇,给个局长或书记、乡长的位子干干。

这位校友,也是在县委办“伺候”了几任领导之后,由科员提拔到副科实职。然后由副科实职提到正科虚职。在县委副书记升任县长之后,他也水涨船高。成了县长的秘书。

县长高升到其他县的县委书记以后,临走前把他安排到本县的一个镇里,当了镇长。三年后,调到一个山区乡里,当了书记。后来调回县里的一个大局里,当了局长兼某委主任。

任新职不到二年,被人举报有贪污腐败行为。不仅是他一个人贪污,而且把班子成员全部拉下了水——通过巧立名目,滥发补助、奖金。班子成员,人人有份。当然,数他捞的最多。

纪委的人找他谈话时,他吓得不停地出汗。还没有等人家追问,就扑通一声跪在地上。放声大哭:我错了!我错了!你们给我个改正的机会吧!我一定老实交待……

由于他认罪态度好,没有隐瞒事实。不仅交代了纪委掌握的,连纪委不知道的事儿也竹筒倒豆子。全说了。又积极退赔了赃款。认认真真地写了好几次忏悔书。最后因为金额不大,给了个开除党籍,撤销职务,保留公职的处理结果。

领导秘书的发展途径一般是怎么样的?

我在市直单位,现在的市长和局长都是秘书出生,看看他们的简历就大概知道秘书的发展方向。

一、秘书出生的市长简历

据了解,我们市长老A是排名前10的985重点大学高材生,一开始到省发改委工作,没过几年就被一副省长选中当随行秘书,后来该副省长晋升为省委常委、省委副书记、省长、省委书记,老A从省政府办公厅一直随行服务到省委办公厅,后来当上省委副秘书长(正厅级),42岁下放到我们市当市委副书记,几个月后备选举为市长。我们市长的简历大致如下:

985重点大学经济学学士→省发改委工作科员、副主任科员→省政府办公厅秘书处副主任科员、主任科员→省委办公厅秘书处副处长、处长→省委办公厅党组成员、副主任→省委办公厅党组成员、省委副秘书长→市委副书记→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市委副书记、市长。

二、秘书出生的局长简历

我对我们局长老B比较了解,他是副县长的秘书出生。老B师范专科学校中文专业毕业,后来到县中学当老师,文字功底十分了得,经常在重要文学报刊发表文章。一次偶然机会,被副县长看中,借调到县府办当秘书。严格意义上说,副县长是没有固定秘书的。老B被临时安排到县府办信息科工作,既主办全县信息报送,也负责该副县长文字材料工作。后来副县长晋升为县委常委兼组织部部长,局长被正式调到县电教中心当副主任,将教师事业编制转为组织部的事业编,没过2年晋升为电教中心主任(副科级)。组织部长调走后,将老B推荐给新来的书记当随行秘书。后来老B调任县委办当副主任,将事业编转换为公务员编。在往后的几年,老B晋升为县委常务副主任、镇委书记、县委常委兼县委办主任、县委副书记,机构改革后到我们市局当局长。我们市长的简历大致如下:

师范专科学校中文专业毕业→县中学语文老师→借调县府办工作→县委组织部电教中心副主任、主任→县委办党组成员、副主任→镇委书记→县委常委兼县委办主任县委副书记→市直局长。

三、领导的秘书的发展路径

有秘书的只有县市省,乡镇一般没有秘书。其发展路径为:

①县一级领导秘书。一般是先到县府办或者县委办晋升为副科级或者正科级,然后伺机到乡镇当镇长或书记,然后向副处级发起冲锋。

②市一级领导秘书。一般是先到市府办或者市委办晋升为副处级或者正处级,然后伺机到县区当县长或书记,然后经营关系、等待机会晋升副厅级。

③省一级领导秘书。这一级的秘书资历比较丰富,跟随领导多年,属于老资格的秘书,一般可能是省委办公厅副主任(副厅级),或者省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副厅级),或者省委副秘书长(正厅级)。下一步可能空降到地市当市长或书记。

领导秘书的发展途径一般是怎么样的?

为了让读者朋友们了解此事,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我将大师兄的事情,在这里给大家讲讲。

大师兄比自已高几届毕业,自从他大学毕业,便进入了一个地级市给市委书记做秘书,几年之后便做到市委办副主任,但还是为该市委书记服务,又经过多年,便出任该市委秘书长。

直到后来,该地成某直辖后的一个区,而他一直服务的市委书记,也成为了某直辖市领导,大师兄也出任该区副区长!随后几年便出任某县委书记,在该县工作几年之后,又调任某直辖市出任市委副秘书长,跨入妥妥的正厅级行列的队伍。

所以,作为领导的秘书,其发展前途怎样,除了秘书自身能力之外,很大程度还得看领导的能力行不行!若是跟对一个很有能力又关心秘书的领导,那秘书的发展肯定也会一路顺风顺水,节节高升。

而同样是发生在我身边的事,一位熟人的孩子,成为某县领导秘书,结果几年不但没有任何发展,反而还因为协助县领导侵占挪用公款,随同领导把自己送进监狱,让众人很是惋惜!

因此,作为领导秘书,若是跟对了人,才可能会有发展与前途可言,否则还是免谈什么发展前途了。

其实作为领导秘书,打铁还需自身硬,如果没有过硬的本领,领导的助力也不会让你走得太远,毕竟外力只能借势,根本的前行动能还是靠我们自己。就像我大师兄一样,最终只能停留在正厅级上,便再也无力前进。

所以,领导秘书的发展前途,必须是天时、地利、人和,缺一都不太可能实现。

各位读者朋友,你对此问题又有何看法呢?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留言交流交流!

领导秘书的发展途径一般是怎么样的?

我原来有一个熟人,在区府办一直给下派的副县长当秘书,领导干几年就走了,他也一直得不到提拔,后来一气之下找关系调市里去了。在领导手下当秘书。一定要是实权人物,不然苦死累死也没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