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老司机说去4S店买车越痛快交钱的人往往越能拿到最低的价格?
我买第一辆车的时候,是在一个下午的四点了,车店都快要下班了。我看中一辆小轿车,他们标价15.8万。谈了一阵说可以把零头抹掉。我说不行,我买车的预算只有12万。他们于是给我介绍12万的车,但是我只看上标价15.8万的车。我催促说你们赶紧去找老板商量一下,12万能卖,我立即付钱而且今天就把车提走。
销售员东跑西跑一阵,说13万,我摇头。12.2万,我也不干。最后他们装作割肉的样子说,那就12万卖给你算了,帮我们做个宣传,但是不要透露成交价。
我痛快交钱,他们按照流程又给车装全方位无死角行驶记录仪,折腾到晚上九点才搞好。而且按照约定,他们的驾驶员把车给我送到28公里外的我家院子里。为此他们另外派了司机和一辆车跟着。
所以,如果想买车,多看几处,行情和价格心里有数以后,再与他们砍价格。虽然他们喜欢你按揭买车,但对送上门来的金主也很难拒绝,有时候不得不亏点钱也愿意成交了。裸车不一定能赚多少钱,他们赚的是车厂的返点,奖励,以及车辆的后继保养、维修等方面的钱。
为什么老司机说去4S店买车越痛快交钱的人往往越能拿到最低的价格?
我来跟大家聊聊我是怎么花了140000买了一辆标价188800的车,真的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一句话:“你越是痛快,越能达到自己的目的。”
我决定换车三个理由:一是攒了点钱就想提高一下生活质量;二是第一辆车是小轿车,一直想换辆SUV,尤其是有了二胎以后;三是虚荣心驱使觉得该换新车了。
既然条件都具备这车就得买,其实我老婆一直不是很同意,她考虑得比较多:什么房贷压力大、养孩子花钱多,老人年纪大了肯定要存点钱应急用,又是人情世故花钱多。
总之一句话:先等等再换车。
我这人就是认准了一件事情就必须马上去做,不喜欢瞻前顾后、拖拖拉拉的;
1、做看车前的的准备。
看车前的准备其实也很重要,很多人都忽视了,毫无准备直接去看车,自然很容易被销售牵着鼻子走。
我们要怎么做准备呢?
在这里说一个重点:买车之前一定要做预算,做预算的时候不要仅仅考虑裸车价格,要综合所有的费用,比如你的预算就是15万,那么裸车的价格控制在13万左右最好,因为还有购置税、上牌费、车险这些都要花钱。
现在各大网站上查一些信息,根据自己的预算以及喜欢的车型、车系来看,只要是想要了解的可以多问几家,主要问3点:
现在有没有车?也就是现车情况;
价格是多少?有没有优惠?
最近有没有车展或者是厂家搞活动的可能?
不过我建议还有一点也大概了解一下比较好:车的卖点,这车到底是哪里吸引你想要买?发动机、性能还是空间?
一定要多对比几家,综合一下信息,如果有必要的话自己做一下笔记,万一搞混了就尴尬了。
我当时考虑的有4款车,怕搞混了,真的自己做的笔记,还专门列了一张表,综合对比。
2、在去看车之前联系2-3家附近最想去看的4S店的销售,打电话也是需要技巧的。
我们在打电话的时候其实问的都是一些最基础的信息,即便是说道价格也只能是销售的报价,我们如果讨价还价的话,他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您来店里我们详细聊聊吧,肯定会给您最低价。”这样的类似的话,所以打电话肯定是拿不到低价的。
不过在打电话的时候你可以暗示对方:我这两天就去看车,只要是我满意相中了会直接提车。
这样说的目的就是为了让销售将你定义为“高意向客户”。
没有做过销售的可能不是很明白,干嘛要这样做?
“高意向客户”意味着成交的可能性是很高的,只要是价格能让我们满意,我们会直接交定金甚至是交全款的。
无形中让销售先这样想,才能对我们去店里以后的“讲价”放到心上,才会重点接待。
3、到店看车,快准狠,别拖拖拉拉磨磨唧唧的,想说啥直接说,不过记住一句话:别主动告诉销售你是全款买还是贷款买,可以随时变换付款的方式,灵活应对。
我是好不容易说服了我老婆跟我一起看车,毕竟家里要花十几万块钱,老婆不同意这车我开得也不舒服,周末的时候带着老婆孩子一起的,这样显得更有诚意。
我们相中某款车型以后会试驾,在试驾的过程中你要表现出对车的满意,而且要跟销售直接聊价格,我们在打电话的时候就已经知道报价的,再一次问价肯定是看有没有优惠的空间,这时候销售都会给多多少少的便宜点。这时候不用着急,直接反问一句:“还能再便宜多少?”
有的销售会再给便宜点,但大部分不给便宜,因为他们都知道我们还会再讲价的,留着这个优惠的余地最后订车的时候用。
在整个看车、试驾的过程中你还要确定一件事情:有现车吗?库存多不多?这个不一定能问出来,但尽可能的试试。
有无现车能知道,至于库存不一定问出来。
问这个目的就是想知道我们讨价还价的余地还有多少,如果这车确实没多少,就不好讲价,如果还有不少的话就好讲价。
只要是我们认准了哪一款车,或者哪两款车,你让销售做个报价单出来,将各项费用都列清楚:
包括全款买车:裸车价、购置税、车险
贷款买车:首付、月供、购置税、手续费、车险等
每一项只要是4S店收钱的都要解释清楚这钱是干嘛用的。
比如上牌费,我们自己去上的话也就300块钱,4S店给办的话就得1000块钱,这钱你是省还是不省。
还有如果订车的话哪些费用是必须现在交,哪些可以缓一缓再交。
我们在整个聊的过程就是奔着订车去的,也让销售这样觉得,让他们感受到我们买车的诚意,要不然销售真不一定去给你进一步的申请优惠。
这里需要说一点:普通的销售顾问、销售主管、销售经理、总经理他们手里的权限是不一样的,所以如果能直接跟经理谈的话会省掉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还有一点需要提醒:讨价还价的是裸车价,其他的都不要掺合;
如果销售说:这样吧,我再给您申请个大礼包或者是给换真皮座椅,价格的话真的是最低价了。
只要销售这样说,不要答应,我们买车谈价就是谈的裸车价,跟其他的什么礼包都没关系,因为只要你成交了,赠品还是有的,所以不要目光短视,一个大礼包就知足了。
你可以这样告诉销售:“礼包的事情再说,我们说的就是裸车价,如果还能再便宜10000块钱我直接交定金签合同。”
等到我们裸车的价格谈好了,双方都满意了,这时候你再去谈附加的条件,比如保养卡、加油卡、真皮座椅、脚垫坐垫等等这些。
谈妥了赠品,如果你还想加一些配件,比如底盘装甲、贴膜等都需要额外花钱,这时候我们有需要讲价了,将裸车价+配件的价格加一起,看有没有零头,让销售给摸个零,还是很简单的。
这谈价的最后一步其实是很关键的,有可能谈好了配件的钱都会抹掉,我就是按照这样的思路来的,全部谈完以后给的加油卡、保养卡还有全车贴膜,后来我也是“突然”想的再加底盘装甲,一番墨迹下来这钱也省了。
另外我们去看车的时间也很关键,这几个时间节点去看车事半功倍。1、只要不是很着急用车,不要在销售的旺季去买车
比如年底,很多人奋斗了一年攒够了钱去买车,自然想要开车回家给自己挣份面子,所以很多人都会选择年底买车。
这时候4S店的销售会很忙,自然是哪个客户好说话好成交对哪个上心,肯定是没时间对我们“讨价还价”的客户花费太多的时间,所以,尽可能的必开销售的旺季。
2、车展是个不错的时间,但要把握好最后的两个下午。
我这里说的是大型的车展,像一些小打小闹的车展真心没几个优惠,没必要参加。
如果真的想买车的话就去大型的车展,一般车展的时间是3天,第一天不要去,到第二天车展快结束或者第三天下午的时候去,因为凡是参加车展的销售还有经销商都是有任务的,而且也有奖励机制,完成任务奖励多少钱,超出多少任务又是奖励多少钱。
在他们快要结束的时候如果突然来一个“高意向的客户”,帮他们完成任务或者是超额完成任务会很重视你的,会主动帮你申请优惠,只要不是很过分一般都能成交。
3、在月末或者季末的时候去,销售或者经销商为了完成业务计划会对你格外的上心。
每一个经销商、每一个销售都是有任务的,月度任务、季度任务以及年度任务,既然年底不适合去,那就月末或者是季末。
一般情况下,不管是经销商还是销售都会有一个完成任务或者超额完成的额外奖励,完成多少计划就会给多少奖励;如果没有完成任务,月末或者季末不管是销售还是经销商都会比较着急,这时候我们去成交则是“帮了他们的忙”,自然价格上商量的余地比较大。
4、如果你不是很在意是不是新款车,可以在汽车更新换代的时候去买老款车,优惠力度比较大。
我第一辆车就是在出新款的时候买的,没降价直接在原价的基础上优惠了10000,我那辆车总共才花了50000多,要是按照原价的话得花60000多,确实算是捡了大便宜了。
为什么老司机说去4S店买车越痛快交钱的人往往越能拿到最低的价格?
这事我有发言权!4S店买车存在一种有趣的现象:但凡拖家带口搬“救兵”的顾客,销售会当韭菜割;反倒是单枪匹马且不动声色的人,还有点吃不准,这些人会把“底价”拿捏得死死的。
说到买车砍价,有2个忌讳,也有2个窍门,只有懂这些才能拿到底价。
那什么是“底价”?
下面排序看懂了,买车就不会被忽悠。
落地价>指导价>裸车价≥行情价>底价>4S店成本价>车企成本价!以朗逸为例,给大家剖析各种价格的关系:
朗逸,官网指导价是139900元,这是车企给4S店的参考价,但4S店有三种定价方式:
1、加价销售
2、平价销售
3、降价销售
像丰田、雷克萨斯等少部分车型就喜欢加价,其它的车型基本会以降价来做销售,区别是力度大小。
当然朗逸也避免不了俗套,下面就是真实的买车博弈过程:
第一轮交锋:
销售:“这是畅销车型,有大力度优惠,可以立减5000元,您只用花134900元”。
顾客觉得贵了,摇头说:‘’我再看看"。
有经验的销售能看出顾客是否真诚买车。
第二轮交锋:
销售:“看您有诚意买车,我跟经理再申请一下,看能不能给您更大的优惠”。
没多久,销售对顾客说:“刚跟经理争取了,直接给你优惠10000元,129900元,这就是“底价,过了这村没这店了"。
说到这,99%的顾客会心动。
其实,这个价格并不是真正底价。
作为过来人,只有第三轮交锋才是买车谈底价的精华!
顾客说:“我刚从你们XX店过来,难道你们不是一个老板吗,怎么价格不一样?算了我还是去那边定车”。
虚虚实实,就算没有去过同行那家店询价,也可以这么说。
销售这时会急,毕竟同行是冤家,她会说:“早说嘛,既然你去了那家店,我们就不藏着,直接优惠15000元,底价124900元,建议你全款买车,不要分期,这样不用额外收手续费,就当帮个忙,让我冲下任务,不然这个月要垫底,我就可能丢工作了”。
接着,销售殷勤地罗列了一张购车清单:
汽车购置税:以购车发票的裸车价÷1.13X10%=11053元
保险费:全险6058元(交强险950元,车船税420元,商业险4688)
上牌费:代办500元
这几项费用加起来18111元,裸车价124900元,一共是143011元
落地价(143011元)>指导价(139900元)>裸车价(第一轮,134900元)≥行情价(第二轮,129900元)>底价(第三轮,124900元)>4S店成本价>车企成本价
第一、二、三轮报价都属于裸车价,区别在于优惠多少。底价基本是4S店的成本价,但是它不在卖车上赚钱,一定会在其它门道赚回来。
比如124900元的底价,有些4S店只允许分期买车,这时候你就要多掏综合管理费(手续费、金融费或者辛苦费)。
以上价格排序,如果还看不明白,劝你别买车了,因为你的数学一定是英语老师教的。
为什么说:买车砍价有2个忌讳?一忌:不懂装懂,言多必失!
销售最喜欢夸夸其谈、唾沫横飞的人,特别是那些拖家带口有熟人的,完全可以当韭菜割。
因为有些熟人为了彰显自己懂车,在销售和朋友面前不停吹牛,但言多必失,一旦有破绽,销售立马切入痛点,当然不会纠正他错误的观点,反而面子给足,这样成交率不但高,也不用给底价。
因为熟人帮你参考,花的不是他自己的钱,只要让销售稍微降点价,他就觉得帮了大忙,让别人欠自己一个人情,实际上压根没有砍到最低价。
二忌:露富装阔,深怕销售看不起自己!
销售见顾客比见它老公的时间还多,基本一眼能看出顾客是否买车,如果被打上有钱人的标签,就等着被割肉吧。
而且还有些人生怕销售看不起自己,刻意搞一身名牌行头,借朋友的豪车去壮势,这种就会被打“傻白甜”的标签,那么销售只会推贵的车型,还不用给底价,
当然销售最怕的是穿拖鞋、骑自行车去买车的人,一般拿不准,有很多销售会翻船!因为无法准确判断顾客是“真穷人”,还是拆迁户,一旦太热情,真遇到“穷人”,那就耽误时间。如果不热情又怕怠慢了金主。
以上是买车砍价的2个忌讳!
总之买车,少说多听,穿着得体,不卑不亢,偶尔说车子的缺点,决口不谈价格和优点,欲擒故纵即可,让销售主动添加你的联系方式,砍底价基本成功一半。
为什么说:买车砍价有2个窍门?窍门1:可以不懂车,但要经得起劝。
不管哪款车都会有几个版本,低配、中配、顶配,普通人买中配,性价比是最高的。
乞丐版就是买车标送车,谈不上配置,尽管价格很低,但销售会说没有现车,让你无限期等,实际这是套路。
顶配,华而不实,就是为了割韭菜而存在的。
比如:大灯自动清洗、全景天窗、后排娱乐系统等,就是鸡肋配置。
而中配,配置实用且价格适中,尽管有些实用的配置没有标配,但后期可以加装,费用一定比4S店便宜。
但要注意,有些东西可以后期加装,比如说倒车影像、胎压监测等,但有些是加装不了的,比如说更改发动机的动力、变速箱型号等,因此买车前一定要看三大件: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确保性能够用。
最后,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不要为颜色加价买车!
不要为颜色加价买车!
不要为颜色加价买车!
窍门2:买车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不要冲动。
有人说:12月是4S店冲销售任务的时候,所以车价会便宜。
实际上这是最大的认知误区。
4S店绝对不会把销售任务都压在12月,一旦完不成任务,会影响来年拿车成本,甚至可能被取消经销商资格。一般在10月前,4S店就基本完成全年的任务,导致12月不但不便宜,反而价格更坚挺,因为接下来是买车过年的刚需。
一般3~5月,特别是5月的车展期,是一年优惠最大的时候,一年之计在于春,4S店一年的任务,就看这个季度(农历春节后)的销量,只要这几个月冲起来,后面就没有压力。
另外还有一个小窍门:
如果对车型没有讲究,也不刻意追求新款,就可以在车型换代的时候去抄底,这时候老款的优惠力度是空前的。
老司机说:“去4S店买车,交钱越痛快,能拿到低价。”是真的吗?假的!说这话的不是老司机,是“水货司机”。
真按这么操作,不但拿不到低价,反而会被4S店割韭菜!
买车本身就是一个博弈的过程,看看如今的汽车环境,当汽车供大于求时,不管是燃油车,还是电动汽车,都面临销售瓶颈,因为这几个痛点绕不开。
一来,老百姓买车的荷包在收紧。
二来,有车的人,换车的的欲望在下降。
三来,大环境下,钱难挣。
四来,汽车慢慢成为代步工具,失去“面子”的代名词,它就不灵了。
五来,汽车产能过剩。
六来,老百姓不好忽悠了。
有以上的痛点,那么车企、4S店比我们更急!
建议大家,有买车需求时,一定不要冲动,哪怕非常喜欢这款车,也要慢慢跟4S店磨,因为他们不开单,就要喝西北风了。
写到最后!买车对于老百姓来说是仅次于买房的人生大事,只要避免“2个忌讳”,懂“2个窍门”,这样基本能拿到底价。
当然买车也要注意天时地利人和,钱只要在手上,主动权永远在自己这边,不要急着交钱提车,多等一天,会省很多钱。
为什么老司机说去4S店买车越痛快交钱的人往往越能拿到最低的价格?
几年前,女儿要结婚了。为了工作方便,不在上班下班的路上栉风沐雨。就想买辆代步的小车。几经比对后,选中了1.6升排量的新桑塔纳。
为了买到价钱较低的新车,我在手机上到处寻找附近各县的大众4S店。找到联系方式以后,和他们打电话谈购买新桑塔纳带天窗手动1.6升车的价格。我要的是银灰色。声明如果谈对了价格,我现在就去买。如果谈不对,就没必要去你们店里了。
就这样,经过和三家4S店电话里搞价,这款车从8.8万的裸车价格,搞到了8.5万。主要的办法是用相离较远的甲店最低价,再降一些和乙店谈。拿到一个更低的价格后,再去挤丙店报价的水份。每次都不要把话说死,谈的差不多了,就以考虑一下之后,咱们再商量为由,留下继续搞价的理由和空间。
8.5万的裸车价格,我也不是很满意的。县这一级的4S店,看看挤不岀多少水份来了。就去地级市的4S店,按照8.4万元的裸车价,和他们谈。来了两拨儿4S店的工作人员,第一拔儿只答应最低价8万5。再低就得找值班的经理谈。并说估计你们也谈不成。我说你不要管这个,把经理请来就行了。
经理问车是今天就提?还是办了车贷再提?我说带着卡呢。谈对价格、看对车了。我们马上就付款购买。关键说价格吧。
经理打了几个电话后,答复说8万4能卖。但是没有银灰色的现车。得先交钱。一个月后过来提车。其实,我来此地的目的,就是要摸个底价。正好以没车为借口,出来坐上公交,到太原大众4S店买车来了。
到了店里,业务员出来接待。报价8万8。我说水份太多,能不能以8万4成交?如果可以,看了车没有问题。我们就立即付款购买。如果不行,我们也不磨叽了。谁也不用耽误对方的时间。我们就去另一家大众4S店买去了。来你们店,纯粹是因为在901公交站跟前,我们来去方便。并不是非要在你们这儿买车。
服务员请来了经理。经过十分钟的谈判,就在我们起身告辞的时候,经理终于改了口:算了,就卖你们一辆吧——我们店里的职工,上个月结婚买了一辆同款的。内部最优惠的价格才是8万4。你不信?拿过发票底簿来,自己看吧!
因为省一千元,我们三个人耗了一上午的时间。咱又不是马云,一上午省下一千元,也够划算的啦!
为什么老司机说去4S店买车越痛快交钱的人往往越能拿到最低的价格?
我咋没听说过。汽车行业从业者,整车厂的销售公司和4S店接触过不少,了解部分内幕。想买便宜车
首先,要了解4S的考核评级制度。根据年度销量评级,级别不一样,拿车的折扣和畅销车型的配车力度是不一样的。掌握好这点,找好时间点,就能便宜买车。
一般,金九银十,明面的折扣多,厂家促销,买车的人多,反而实际的销售折扣比较少。逆向思维,不如七八月,最热的那几天去买。夏天天热,本来来店的就少,店里当月任务完成比较困难,所以可以有个好折扣。另外,年底,最好找12月最后两三天进店,销售很热情,那么一般是任务没完成。往死里划价吧,店里为了完成任务,保住评级,赔钱也得卖。反之,销售不热情,那是任务完成了,多卖反而给下一年加压。
其次,要了解店里的盈利点在哪里。1. 前面说的评级,级别不一样,厂家的销售返点也不一样,销售返点,是4S的主要盈利点之一。2.车辆本身的进价和售价差。但是,有些畅销车型,店里拿车是搭配部分不好卖的车型的。例如,汉兰达,得搭雷凌和凯美瑞。那么,为了尽快回款,店里对这些搭配车型的优惠会多很多。 3.贷款,手续费和贷款公司及销售公司的补贴给店里。这就是为啥全款买车的不如贷款优惠多的原因。 4.保险,这个不用多说吧?大家都知道,返点可是不少。 5.装饰。例如贴膜,脚垫什么的。利润超高。
这些都知道了,那么,找个最好的时间,多找几家店,分层慢慢谈,一般能拿到好折扣,或者,低于店里进价的价格。
当然还有其他一堆套路,就不都爆料了。给店里留点活路。
补充一下,现在4S的销售收入很低,实际售后保养才是利润的大头。市场竞争也激烈。所以,有时,找人买车,未必比自己找好时机,谈下来的价格好。想当初,我表哥买雷凌,市场价便宜1.5,找人2,我去店里,谈到2.5,还送了一堆店里标价很贵,其实成本没多少的赠品。
为什么老司机说去4S店买车越痛快交钱的人往往越能拿到最低的价格?
你要去买车4s店都会问你今天提车吗,但是要想拿到最低的价格,那可是不一定,要看你讲价的本事,只要能达到你的心里预期就都出手了,但是不一定是最低价格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