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医院的医生是什么水平?
我本人是县医院的骨科医生,工作十年了,现专业技术职称是主治医师,现在在省级的三甲医院进修学习,看到了很多省级专家级真实的水平,我想我比较有发言权。同一家医院不同年资的医生水平各不相同,同年资的医生水平也各不相同。就好比学生学习县中学不同年级的学生水平肯定不一样,偶尔也会有天才一年级就能考的比高年级好,同年级的学生同样会分几个梯队,特别拔尖的和特别差的都不多,大部分处于中间水平,县中学的学生总体上来说肯定比不过省重点中学的学生,但是会有个车拔尖的县中学学生考的比省中学的学生好。医院也是一样,县级医院总体水平肯定比上级医院水平差,但是也有很多县医院有自己的特色专长,是别的医院没有的。
医生的工作除了治病救人,也就是日常的诊疗工作外,还需要参加教学工作,培养人才,大医院的医生同时还有需要搞科研。
县级医院的医生科研水平不能说没有,但也比不多,但是他们对临床的多发病常见病有比较深的见解,因为他们常年面对基层的百姓,很多基层医院都是大内科大外科,医生的知识通常是多而不精。而大医院专科化,很多专家都只精通自己的领域,而且部分专家科研能力很强,说到临床诊疗能力就会大打折扣。别的科室我不了解,就拿我们骨科来说,在县医院门诊的患者大部分是颈肩腰腿痛,偶尔夹杂着几个外伤,和疑难的。住院的患者很杂有打架斗殴的,有车撞的,也有没啥大事就是想住院的,正儿八经治病的也就占一多半。所以县医院的大夫什么都会点,到都不是特别精,但也有部分天才单论手术能力比三甲的医生还强。而三甲医院他们骨科专科划分很细,骨科通常会分创伤科,关节科,脊柱科,纤维外科,还有些更大的医院会按部位分科,手外科,足踝外科,运动医学,数字化骨科,微创骨科等等。
因为我们面对的患者群不一样,所以不是很好比较。我现在进修的这家三甲医院是省内第一,科里的很多患者都是下级医院没把握,或者已经做完手术效果不好来翻修的,反而一些下级医院常见的手术,如锁骨骨折,髌骨骨折,简单的四肢长骨骨折等,都比较少见,因为简单的手术下级医院都基本自己解决了。而一些名头很响的博导级别的专家,可能光顾着发文章搞科研了,那手术水平真是一言难尽,反正作为下级医院的医生都看不下去,用一位共同进修老大哥的话说“这个专家做手术跟没长手一样”而很多不出名的医生,水平反而都不错。所以说一个医生的水平高低,不是很好评价,不是本专业的人,水平达到一定高度,随便评价别人都是不负责的。
县医院的医生是什么水平?
县医院医生的水平如何,其实要看跟谁比。如果要和北上广三甲医院的专家比,可能要败下阵来。但若和基层卫生院的医生比,水平可能还蛮高的。
在分级诊疗的大背景下,不同层级的医疗机构需要承担不同的诊疗任务。其中,县级医院应提供县域内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疗,如遇到疑难杂症或危急重症患者可向上转诊。
客观来说,一些县医院并不具备很好地处理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能力,这点让人担忧和遗憾。举两个例子吧。
前不久,我妈因肩膀疼痛、活动受限到北京某县级三级医院就诊。照了CT后,医生诊断为肩周炎、韧带撕裂,建议住院手术,把我妈吓坏了。
在我的建议下,她又到北医三院运动医学科就诊。医生觉得韧带撕裂并不严重,还没到手术的地步。肩周炎可能和糖尿病有关,需控制好血糖。医生教了她一些锻炼的动作,让回家自行练习。如果实在不行,再考虑手术的事儿。
经过一段时间的康复,我妈的肩膀已经好多了,避免了一次没必要的手术。这样看来,您说县医院医生的水平行还是不行?
几年前,我的一位大学师兄向我求助。他80多岁的爷爷在北京某县级三级医院就诊后,医生表示,脑血管大比例堵塞,需马上做手术。他家在当地是有关系的,直接找到副院长帮忙,得到这个答复按说应该很可信了吧?
我建议他带爷爷到市里神经外科很有名气的医院再看下。医生重新开了检查,检查结果并没之前那么严重。医生考虑病人年龄和身体状况,不建议手术,而是通过口服药物治疗。全家人松了一口气。几年过去了,他的爷爷身板不错,活得好好的。
我前后两个例子说的都是北京某县级三级医院的事,北京尚且如此,地方上的基层医院就更不好说了。不久前,我从一位医生朋友那儿听到一个情况。山东某县级医院欠了很多外债,盖了一栋诊疗大楼,非常气派,可却没有能撑起门面的医生,门诊大厅病人寥寥,当地患者都跑去上级医院就诊了。可见,光有硬件不行,医生诊疗水平等软实力非常重要。
分享这些见闻不是为了贬低县医院或医生,而是表达一个期望,我相信也是多数人的愿望,那就是希望县医院的诊疗行为更加规范,诊疗水平慢慢提高。毕竟,我们都希望在家附近就把一些常见病和多发病看好,不想跑去遥远和拥挤的大医院。
这几年,国家一直在推分级诊疗,想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提高县医院的服务能力,让其得到老百姓的信任,而这中间的困难是很多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我们应对中国医疗的未来抱有希望。作为普通人,我们能做的就是提高健康素养,重视疾病预防,在生病时尽可能找到合适的医院和医生,寻求恰当的治疗。▲(答者:健康行者,欢迎关注)
县医院的医生是什么水平?
说句实话,绝大部分的县级医院可以说是:小病治着贵,大病治不了。
我的两次县医院看病经历我所在的县位于一个小交通枢纽上,距离县城10公里处就是A市的市区,距离县城60公里处是B市的市区。再远点,动车一个半小时可到达西安、郑州。
因为A市的一家医院是综合性三级医院,所以县城里的人生大病了基本上都去A市医院。由于交通便利,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很多小孩子从出生开始都在这家医院。
生了小病,例如感冒、发烧、上火、发炎,就在家门口的小诊所。
严重的大病,例如癌症,就到西安、郑州、北京的大医院。
如果以前问我县医院的水平咋样,我可能不知道。但自从去年到现在的两次在县医院看病的经历,我就比较有发言权了。
去年疫情期间,出门特别不方便。一天晚上睡觉的时候,孩子突然吐得不行,我和媳妇就带着孩子到县医院给孩子看病。
医生都不在,只有急诊室的医生。
医生没怎么看,就直接开了几个单子,是抽血、拍片的。
我到缴费处缴费,好家伙,接近200多!
可咱不懂啊,也不敢问,直接交了费。
检查完了,医生说问题不大,是感冒了,开了点药。
可是第二天早上,孩子还是蔫蔫的,提不起精神。我和媳妇考虑了下,决定到10公里外的A市医院再诊断下。
挂了一个国家级人大代表、省级劳模的主任医师,医生一看孩子,就说是严重脱水,必须马上住院治疗。
最后孩子住院4天,恢复正常,健健康康出院。
今年上半年,疫情加重,县城直接封闭了,不能随意外出。孩子感冒了。
因为去不了A市,我俩自我安慰上次给孩子看病的是夜间急诊医生,现在白天过去,应该会有主治医师,水平不会太差。就带着孩子来到县医院。
县医院的医生开了一大堆药。
孩子吃了4天,感冒没见好,反而加重了。
不得已,带着孩子到B市医院,到医院已经是晚上了,急诊医生简单看了下,又开了一点药。
我们问那个医生:“之前县医院开的药是不是不对?”
市医院医生的素质就是不一样,笑了笑说:“这我不知道。当时的症状和现在肯定有区别,所以开的药不一样很正常。”
回去喝了两顿市医院开的新药,孩子就基本恢复了。
两次的经历,让我对县医院的医生彻底失望了。
县里的小门诊更是不行了,大部分时候用药不规范,好点的就搞什么秘方(用药情况不了解,无法保障用药安全),更不敢去了。
县医院医生,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县医院的医生水平比起乡镇医院、村卫生室的医生要高,但比起市级的医生要差很多。
县医院的医生多半是经验主义,经常医治的疾病能够很好地治疗。但对于一些疑难杂症、重症急症,基本上是束手无策。要么治疗不好让安排后事,要么劝家属将病人转到市级医院治疗。
我朋友的父亲,有一天早上突然头晕,自己开车到县医院治疗,结果做了一早上检查没发现问题,中午直接晕倒了。救治了不到半小时让转到市医院救治,救护车还没开进市医院,人就走了。
近些年,县级医院的发展得到了各级的重视,我去过很多县,医院盖的都是新楼,检查设备应有尽有,病房干净卫生,硬件条件绝对没有问题。
县级医院水平差的原因分析从人员上来看,县级医院招录人员基本上还是专科,文化起点低,正常情况下水平相应就低。即使招录高学历人才,但高学历的年轻人追求美好生活,很少愿意到县医院,血液得不到更新,队伍也没有充实。
从医术提升的机会上来看,遇上一些大手术,要到省里、市里请专家。对于专家来说,这些手术就是家常便饭,轻轻松松做一次,就有一次创收。但这种手术,县医院医生是从中学不到东西的,基本上没机会提升医术。队伍建设上,老带新,除了传授旧经验,新知识很难更新。医院经费不足,也没有多余的钱提供给年轻医生外出进修学习。
从资金方面来看,疑难杂症病人都愿意到周边大医院治疗,县级医院的收入逐年降低。恰恰县级医院对接着最多的贫困户,看病有国家扶持政策,贫困户交给医院的治疗费用少之又少,让县级医院收入更加紧张。有的医院便默许医生看病不先看症,先安排一遍检查,过度医疗,小小一个感冒都要拍片抽血住院观察,10块钱能看好的药非要用50元的药。说是检查和医生工资不挂钩,那是医生对自己的医术严重不自信?严重依赖机器?以上直接导致恶性循环。
曾经听过一个段子,说是看一个地方的医疗水平怎么样。就看当地卫健部门领导、医院院长的父母孩子生病了在哪治疗。在本地治疗,那本地医疗水平差不到哪里。如果在外地治疗,说明本地医疗水平有待提高。
如何提升这个很难回答,和回答国足什么时候能够踢进世界杯一样,永远难以猜到。我思考了几点。
一是改进考核考评制度。可以纳入医生评价系统,由病人对医生匿名评价,评价结果与工资挂钩。
二是改变医生收入结构。国家严厉打击以药养医、检查费提成,但病人明显感受到开的药方价格越来越贵、做的检查越来越多,应当有个合理的解释。
三是改善医术培养机制。医生看病是手艺活,需要不断学习新的医学知识。很多县级医院的医生根本没有学习机会,据我所知,学习交流会邀请的都是医术高超的专家,而真正需要学习的却因为医术不高被限制于门外。医院应当主动建设特色专科,打造医院品牌,吸引年轻人,留住人才。
四是加强机制完善建设。首先我认为大部分医生还是具有很高尚的品德的,医德较差的只是极少部分。并不是和病人吵架的医生就是没有医德的,问题可能出在病人及家属身上。但为什么我们总觉得医生没有医德呢?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机制问题,医生不过是遵守了规则和制度,但心急如焚的病患可不这么认为。不完善改进相关机制,让机制更人性化,更适应新情况和新形势,医生就只能夹在中间为难。
我回答这个问题,并没有想要诋毁我们县级医院,只是作为一名普通群众,当自己的孩子生病了,不敢去家门口的县医院检查,只能驱车百里到其他医院与别人拥挤。还是希望家门口的医院医疗水平能够快速提升,真正的方便群众。
希望医患关系不再紧张。医生医术高超,病人健康痊愈。
县医院的医生是什么水平?
总体来说,县医院医生水平那就是比上(市级医院)不足,比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有余。全国之大,各地情况很不一样。
以本地为例,人口大县一般都有两家综合县医院,本市辖九县(市)区,总共有十五家县级综合医院,其中三甲医院三家,余下是二甲到三乙医院。
其中有四家县二医院是规模大的镇中心卫生院升级成县医院的,整体技术水平与所在县的第一医院还是有明显差距。
有一家县医院地处食道癌高发地区,同时还挂着肿瘤医院的牌子,背后有省肿瘤医院的技术支持,开胸食道癌手术在省内都有名气。
年业务收入最高的县医院达到5~6个亿,最少的仅4千多万,由此就可以知道,同一地区县医院业务开展情况差距非常明显,换个角度说,不同县医院的医生水平差距就比较明显。
如果县医院医生和省医院比较,差距非常明显,和本地市级医院医生比较,差距也是存在的,前提是同资历、同职称下比较。
如果拿三甲县医院主任医师或者副主任医师,与市级三甲医院毕业没有几年工龄的医生比较,那就恐怕还强一些,哪怕你是博士、硕士研究生毕业的,因为临床经验不多,毕竟这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职业,工作经验积累非常重要。
情况也有例外,本市内一家县级医院的产科多年来接生人数超过了其它几家市级三甲医院产科接生人数的总和,近几年每年接生人数也还是排在各大医院前面,产科恰恰就是这家县级三乙医院的最强科室。
另外,本市内县级二甲肛肠医院、三乙骨科医院等,业务发展非常好,其医生整体水平与那些本地市、县三甲医院相应专科医生的业务水平差距并不明显。
对于一般常见病、多发病,县级医院医生诊断治疗都完全可以胜任,相关的检查设备、治疗手段比较齐全,一般都主张到就近的县级医院看病是首选,除非是疑难杂症或者危重疾病,才选择去市级以上三甲医院就医。
我是康医生,谢谢朋友们的关注!
图片来自网络
县医院的医生是什么水平?
我家有个亲戚因为胃胀胃痛,全前胸后背都疼,在我们县医院做了全身检查。胃镜,肺C T肝胆胰脾CT各种检查,医生看了片子之后说沒有大问题,只是胃有点炎症,给开了几盒胃药就回来了。吃了一个多月的药也不见效,他女儿去省城办事,就把他的cT片子带到省城医院,挂号让医生给看一下。人家医生一看就说,这是肝癌,赶紧住院准备做手术吧!他女儿打电话回来,一家人马上就找车去了省城医院,一个星期之后做了手术。现在在家休养呢!其实我们县城医院的仪器都是很先进的,可是医生的水平和经验实在是不敢恭维,都是一些二本院校毕业的,有病都看不岀来。有些大病必须去省城大医院,那里的医生接触的病人多,工作经验也丰富。
县医院的医生是什么水平?
今年2月份,我老家一个朋友在县医院做支架手术,县医院的医生做不了,请的是市级医院的专家。由县医院安排手术计划,与专家约定手术时间和手术场次。
手术当天,专家从市医院过来,到达之后,马上开始手术。一般情况下,专家每次来,都会做四、五台手术。
专家的专业性很强,做某一专业的手术已经数万次以上了。因此,做的时候轻车熟路,如行云流水一般。我老家这个朋友做第二次支架手术,仅仅用了二十多分钟就做完了,速度之快,令人称奇。而这一台手术的专家费是1300块钱,专家出诊不到一天功夫,就可拿到出诊费5000元以上。
心脏支架手术
而县医院的医生根本做不了类似的手术,在市级专家做手术时,只是在旁边打下手。
他们也是正规医学院毕业,但在县医院,根本没有导师带领他们做专业手术,他们永远也无法学会手术,永远也没有机会独立做专业手术。
我的一个朋友就是这样的。他是县医院的眼科主任,当眼科主任二十多年了,五十七八岁了,眼看都快要退休了,他还不会做白内障手术。做这个手术时,还要从市级医院请人来做。而对于市级医院医生来说,这样的手术简直太小儿科了,最快的两分钟就可以完成手术。
白内障手术
因此,县医院造成了很多年轻医生流失。一些有志青年报考医学院,进一步进修深造,学成后,在大城市医院扎根,积累手术经验,成长为专家。
县医院医生的手术水平不高。那么,他们的病症的识别能力怎样呢?这要因人而异。
县医院面向广大农村人口,一些医生长期在一线临床,他们见多识广,经验丰富,对一些疾病病症比较敏锐,能迅速识别出来。
譬如,我有一位表姐,她有一段时间总是发烧,就去县医院找熟人问问。
熟人正好是心内医生,他建议我表姐拍一个胸片。表姐拍片后,让他看片,他见片子上有磨玻璃结节,马上判断我表姐得的是肺腺癌,建议我表姐去大医院诊治。
肺癌
我表姐本来没当回事,听他一说,赶紧去大医院检查,果真是得了肺腺癌。于是,很快就做了手术。现在,她的身体恢复得很好。
还有一些医生因为医疗知识不够,或者脱离一线临床,对于病症的识别没有那么敏锐,就会误诊,因此耽误治疗。
我老父亲在做结肠癌手术之后,考虑到手术比较成功,没有转移,而且已经76岁,年龄较大,怕做化疗无法承受,就没有做化疗。
第二年春天,我父亲感觉烦躁、头痛,拍了脑CT,让县医院的副院长看片,他说是脑血栓,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吃药治疗。
结果,三个月后,我父亲去市医院诊治,确诊为脑瘤,应该是结肠癌转移成脑瘤了,已经无法做手术。这个县医院的副院长就是明显的误诊,他识别病症的能力弱爆了。
脑瘤
题主问:县医院的医生是什么水平?我回答:县医院的医生比乡镇医院的医生水平肯定高得多。但与市级医院的专家比起来,那肯定是差得多。
他们的手术水平都不高,一些支架手术、白内障手术等,都需要聘请市级医院医生来做。更别提做更大的手术了。
县医院的医生大多是正规医学院毕业,他们对于病症的识别能力因人而异,有强有弱。有的识别能力很强,能准确判断病症,使患者得到及时治疗。有的恰恰相反,会误诊,使患者耽误治疗,无力无天。
亲爱的朋友,您觉得我说得有道理吗?欢迎留言评论、点赞并关注我吧,我还会持续更新,谢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