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突然让你感觉到施工单位毫无底线?

甲方无比愤慨给总监打电话,要他立即将施工、监理所有管理人员喊到会议室开会,这次必须要给自己一个交代,否则就要按照合同条款将你们两家单位的项目负责人撸掉,听完甲方愤怒的原因之后,总监气就不打一处来,拿起电话劈头盖脸将现场监理骂了一顿,让他马上滚到会议室跟甲方解释!

原来白天甲方下现场巡查桩基施工情况,看到桩孔验收准备下钢筋,甲方就让班组拿测绳过来,他要随机抽查孔深,测绳放下去后测了几次都是45.3m,甲方就发现了桩孔深度数据造假。一开始施工员说监理已经验过孔了,同意他们下钢筋笼浇筑水下混凝土,但是看到甲方拿出手机查看数据的时候,又开始解释说桩孔还没达打到位,跟设计要求的深度差一点点,监理只是先提前看了一下,让他们打到尾后通知重新测量。

甲方当场拿出监理发到甲方群里的消息,上面清清楚楚写着217#桩孔终孔深度48.6m,施工员被证据怼的哑口无言,只好闷在一边不再继续狡辩。甲方将测绳数据拍照,让施工员重新喊桩机过来打,终孔后没有他的允许不准隐蔽这根桩!

甲方给监理打电话,让他到现场找自己,监理一路小跑到工地,甲方问他桩孔验收有没有问题,监理一看甲方脸色不对,打着马虎说桩多多少少都会有些问题,说没有问题那就是纯粹在糊弄你。甲方带着监理去桩基单位的钢筋加工场,看到加工好的钢筋笼,问监理检查过这些钢筋笼没有?

监理当时支支吾吾回答不上来,一会说之前看过,一会又说施工单位还没有报验。甲方拿出自己带在身上的卷尺,将钢筋笼的直径量了一下,甲方问师傅你这个做的是多大桩的钢筋笼,工人师傅说这是1000mm桩使用的,甲方指着钢筋笼问施工员:“你这钢筋笼才800mm,又给我搞错了,一天天都在工地上管什么?图纸拿出来,我看下你钢筋笼主筋根数跟箍筋间距”。

施工员说自己图纸没带,甲方看了对方一眼,让监理把图纸打开,结果监理也说手机没有图纸,甲方当时就火了,朝两人嚷嚷道:“现场技术管理人员不带图纸,天天上现场看什么?都觉的自己有过目不忘的本领么,我问你们钢筋笼钢筋有几根你们谁能回答上来?”。

施工员跟监理装傻充愣把甲方给气坏了,给技术负责人打电话,对方很快就将桩基图纸发了过来,甲方从手机上打开后,这一看当时就恨不得抽监理两巴掌,15根25的钢筋只有13根,看着师傅熟练的加工,估计之前也是这么干的!

甲方丢下两人转身就回了办公区,路上气冲冲得给总监打电话,让他召集监理跟施工单位所有管理人员到办公室开会,知道来龙去脉后的总监给监理打电话,让他马上到会议室给甲方一个解释,不然直接收拾东西离开项目。

会议室里,现场的管理人员坐的满满当当,甲方拍着桌子骂施工方,一处失误是偶然,两次失误是巧合,三处失误就是偷工减料被抓现行,甲方让项目经理编一个理由让他听下,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现场能如此胡作非为。

甲方当着施工方的面也没给监理留面子,说大家都是干工程过来的,哪些部位有猫腻心里都跟明镜一样,有些东西不说,不代表我不知道,但做事要有底线,尤其是你做监理的,掌握监督施工方的职责,现在工程实行的是责任终身制,别为了蝇头小利将自己前途都葬送掉,真到了哪一天追责,谁还管你死活。

项目经理跟监理被甲方说的无言以对,只能把火气撒到底下的施工员,指责施工员没有责任心,三检制度形同虚设。

甲方懒得看他们唱双簧,给出两个解决方式,一是扩大工程桩抽检数量,由甲方在已经完成的工程桩里增加检测桩数,重点检查桩承载力、桩长及桩身完整性,根据检测报告来核对工程量,该扣就扣,相关增加费用由施工单位自行承担!二是将现场偷工减料情况报给施工企业,将已经施工的几十根工程桩全部按废桩处理,请设计院变更补桩,增加费用跟损失的工期同样由施工单位承担。

项目经理听完甲方的处理方案当下就跳脚了,不管哪种方案都不是他一个项目经理能兜得住的,只能把桩基队伍扔出来顶包,指责对方违规施工才造成这种情况,所有损失让桩基老板承担,桩基老板是赔的一夜白了头发,甚至听说拿着刀子差点跟项目经理拼命。

对于工程行业来说,结构安全就是底线,任何人都不得突破,偏偏有些人就被金钱冲昏了头脑,不管什么钱都敢去赚,遇到这样的人只有重罚才能树立典型,罚到他倾家荡产,罚到他寝食难安。只有在大家的心中立起一道红线,犯错前掂量掂量后果司是不是自己能承受的,心中有杆秤,做事才不糊涂!

什么时候突然让你感觉到施工单位毫无底线?

甲方、总监、项目经理在酒桌上推杯换盏得正酣,项目经理接到辖区派出所电话,电话中对方告诉项目经理,你们工地上的监理晚上被班组的工人殴打,现在人在报警后已经送去医院验伤,不排除轻伤构成刑事犯罪,得知打架经过后,总监当场就撂下狠话,不给他一个交代,这事过不去!


工地的监理小郑是个刚毕业大学生,进入工地那会总监就跟他说,在工地上做事,除了过硬的专业技术,还要有一定的为人处世方式,智商情商必须双双在线才能做好小郑,小郑也是从总监那边学到了很多不一样的做事方式,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抓大放小。

总监跟小郑说,别看监理制度是从国外引进的,好像有多高大上,其实进入国内后,经过本土化改革后的监理制度早已是名不副实,在施工单位跟业主单位之间的夹缝中艰难生存,更别提自主独立、公平、公正、公开,监理的干得好不好主要是看你能不能为公司拿回监理费,至于工程质量安全,监理公司压根不关心,只要你不给公司惹麻烦,他们在一些事上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小郑是正规本科大学毕业,学的是工程管理专业,理论知识还是比较扎实,到了工地后也算是任劳任怨,并没有因为每个月只有三千多块的工资而气馁,工作方面很快就上手了。夏天顶着烈日上现场验收钢筋,跟窝在办公室吹空调的监理相比,绝对是工地上的一朵奇葩,会干事的小郑深得甲方几位大佬的看重,很多事情都是交代他去办。

夜间浇筑混凝土的时候,小郑就发现了现场泥水工人在明目张胆往商砼罐车内拉水管注水,他去问工人谁让你这么干的?工人还很不耐烦打发他,说现在所有工地都是这么干的,不加水混凝土太干都打不上楼面。小郑喊施工员到现场,得知事情经过后,施工员似乎早已习以为常,不仅没有将工人说一顿,反而拉着小郑吐委屈,说现在的工人难管,连他们老板都是求着这班大爷干活,工人不给你找茬已经算不错了,不让他们加水就跟要了他们命一样,指不定闹出啥事。

小郑当时就将施工员怼了一顿,说你算什么管理人员,工人啥都不懂也就算了,你是接受正规教育的,混凝土加水有什么后果不用我说你也该知道,后期楼板强度不足,不光你们施工单位对甲方交不了差,被监督站查到推倒重建都是有可能的,不要觉得我是危言耸听,这样的案例在其他城市不是没有过,别以为现场管理人员没有备案就没事,交付之后房屋出现问题,倒追现场施工管理人员,你铁定是跑不掉,工人为图施工便捷、干活轻快,自然是希望混凝土越稀越好,恨不得直接将水打上去,为了轻松赚钱简直毫无底线,你也任由现场胡搞瞎干!

小郑让施工员将加水的这车混凝土拉走,不准将其打上楼面。施工员让班组去找小郑说说,否则就要按照他的话将加水后的灰拉去加固场内施工道路,这车混凝土的钱就从泥水班组里扣回来。泥水带班拿着烟去找小郑通融,小郑直接就把烟又塞回带班手里,后来带班又给小郑弄了个红包,本以为对方收下后,自己就能顺理成章接着继续干,没想到小郑是油盐不进,坚持不准班组将不合格混凝土打上去。

带班的火气一下子就被小郑撩拨起来了,当时就推开了小郑,让工人当着小郑的面打灰,看他能将自己怎么着,小郑也是年轻气盛,居然直接挡在罐车后面不让工人卸料,这互相推搡之间,工人就直接动了手,几个工人将监理按在地上打,施工员都不敢上去拉人,害怕被打红了眼的工人揍。

等到工人停手的时候,小郑二话不说直接打了110报警,然后对工人说今晚有种把他打死,谁打的他一个也别想好过,不让你们赔得倾家荡产,这事没完!警察来了将打架的工人全部带回了派出所,小郑被送到附近的三甲医院接受全身检查,还好没有缺胳膊断腿,只是轻微骨裂加脑震荡,小郑抓着打人的工人不放,要求严惩对方,追究其故意伤害罪。

这之后甲方、监理、施工单位三家负责人就知道了打架这事,总监脸色铁青要为底下监理讨回公道,在甲方协调之下,最终打架的班组被开除,工头赔偿了小郑十万块,拿到赔偿金的小郑害怕之后被打击报复,连忙辞职离开了这是非之地。


现在一些工程项目干出的活简直是触目惊心,为了盈利简直无所不用其极,源头上甲方为了省成本,采用低价中标带坏了建筑行业的风气,下游的承建单位因为工程少,接活难,建筑企业的内卷更是使得大家争相压低工程报价,一旦这些低于成本的投标单位“幸运”中标,他们只能从工程上将成本利润找补回来,工程质量能提升上去才是见了鬼了。

总而言之,在甲方狂催进度,监理装聋作哑,施工肆无忌惮合力作用下,底线那就是个笑话,甚至我从现在一些所谓的项目经理嘴里都能经常听到,不偷工减料我们怎么赚钱这样的话,已经将偷工减料理所当然化,你说这是多么可悲的一件事!

什么时候突然让你感觉到施工单位毫无底线?

地产公司,别管是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还是监理单位,都是低价中标,纯属甲方自己挖坑埋自己。因为这些单位没一个想赔钱干活的,至于怎么挣钱,当然在活上找齐,谁傻啊?加上甲方项目上那些管工程和成本的人,有一个想让项目干好的吗?能力+人品=呵呵

什么时候突然让你感觉到施工单位毫无底线?

国家已经明令禁止低价法中标,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开标的时候报价占的比重最高,技术分册就是个摆设。有的房地产项目甚至在开标完成后进行二次磋商,让中标单位继续降价。

不仅仅是施工企业,包括监理单位、设计单位、勘察单位、地质灾害评估单位、图审机构等各参建方基本都是低价中标。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一年年在涨,但人工定额调整缓慢,材料信息价往往跟市场脱节,谁干工程都是为了挣钱,按图纸、规范要求施工只会赔得底朝天,但业主不这么想,他们会觉得施工单位的利润空间很大,说赔钱只是在卖惨。

监理单位的定位是站在公平公正的角度去监理施工,可如果施工单位不表示,下场就会很惨,这就是为什么现场监理一个月挣两三千还这么多人干的原因,工资是可有可无的。

至于说施工单位毫无底线,如果结构安全不出问题,钢筋、混凝土不出问题,其他的看情况吧,谁都不是搞慈善的。

归根结底都是低价中标惹的祸,业主单位以为省钱了,殊不知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串通一气的话,最后受害的是甲方,更别说好多甲方工作人员吃拿卡要也屡见不鲜。

什么时候突然让你感觉到施工单位毫无底线?

别说施工单位没有底线,监理单位有底线?想出去玩了随便挑个问题施工单位就得乖乖安排了!!建设单位有底线?干活的时候咋说都中,干完活拿钱的时候咋说都不行!!!所以到底是谁毫无底线

什么时候突然让你感觉到施工单位毫无底线?

2010年,全省开展了一些便民工程。其中有一项,就是村内的街巷硬化。市里面的有关部门,专门出台了文件。规定了村内宽度达到三米五及以上的为街道。必须在对路基整平压实的基础上,使用C25以上强度的水泥混凝土铺设。震捣后厚度不能小于16Cm。或者是在同样的路基条件下,铺装至少20Cm的水泥稳定层。并喷洒透层油。在水稳层钻孔能整芯提取不散的条件下,铺设至少在压实后3Cm的沥青混凝土。两边必须铺设路沿砖。至于小于3米五的,则归为巷道。最低要求是在整平压实路基的情况下,用机制红砖的长面铺设。厚度不能低于十厘米。相邻各个砖块之间要错开缝隙,灌入水泥粉砂子。也就是类似于把二四墙砌在地面上,只不过砖头之间不是砂浆了。但是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单位的所作所为,令人大跌眼镜:红砖铺装的路面,相邻的砖块之间不错砖缝,经常是四块砖一垛儿。从车上怎么卸的,就怎么给码在那儿了。而水泥混凝土路面,在实地检查中,不仅铺装的厚度不合格,是一个共性问题;而且水泥混凝土的配料比例不合格,在材料中,少配水泥的现象、本应使用高标号水泥却使用了低标号水泥的现象,比比皆是。成为了一种普遍的情况。这个还算是好的。更没有底线的行为,是在一些偏远山区的小山村里。根据群众的举报和反映,这些施工单位,是这样修路的——他们不用机器粉碎了的青石石子,用的是从河滩里挖出来的鹅卵石和河砂。用河水简单冲洗一下其中的泥土后,就堆放在要修的路面上。摊平到厚度差不多的时候,表面撒上些水泥,人工一抹平,就是水泥路了。这样的路,开放交通后,即使没有大货车通过,就是山庄窝铺使用的三轮车走走。跑不了半年,路面就全部是鹅卵石了。水泥面层,荡然无存!像这样的施工单位,你觉得他们除了捞钱,还有底线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