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依靠儿女赡养的农村老人,他们的晚年生活会不会幸福?
现在的儿女都不太愿赡养老人,我们村上有一家老夫妻,都八十多岁了,男的坐着不能动,有时大小便失禁,妻子又要烧饭,又要服待丈夫,有时实在弄不动,二个老人抱头痛哭,他们有二儿二女,二个儿子借着老婆管钱,自己作不了主,分文不贴,大女儿一年有千元补贴,分几次给,小女儿离婚带个女儿,较困难,每月来一至二次搞卫生,种点菜。夫妻俩医药费大部分报銷的,其中除了医保,乡村保付其他支付。还有一家丈夫今年生癌症死了,畄下老婆今年76岁,有低保,有一儿二女,全家协调好:二楼三底房子及宅地归儿子,经济由儿媳补贴,二个女儿每月有空回来搞卫生,种菜,平时就老妈妈一人在家,生活很孤单。
农村老人用钱非常省,就是寂寞,平时儿女辈,孫儿辈很少回家,就是回来话不多说,就像钟点工似的,做完了就走了。我觉得不管农村还是城里,不管有钱没钱,生活自理能力有限了,都不会太幸福。
完全依靠儿女赡养的农村老人,他们的晚年生活会不会幸福?
首先,要搞清农村老人的年龄界线。
在农村,不比城里,60岁就退休了。
在农村,一般70岁以上或80岁以上,才算真正的老人。
在农村,一般60一70岁,身体较健康的都在干农活,有的甚至还在建筑工地干杂活。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们上有80多岁的父母,下有30岁左右的孑女。而且,还得为自已以后干不动了做打算。现在,只要干得动还得拼命干。
在农村,70、80岁以上的老人,当然只有靠儿女赡养。因为,他们只靠每月100多元的养老金来生活是不够的。但现在农村生活好,只要老人身体健康,儿女孝顺,还是很幸福的。
。俗话说,“长病面前无孝孑”。如果老人是多病体弱,甚至长期卧床不起,不管儿女有多少钱,有多孝顺,也幸福不起来吧。
比如我村(离我家不远)有一位近80岁的老人(男),因病也卧床十多年了,老伴也健在,对他照顾也非常好,一儿一女也非常孝顺,家景也非常好,然而,这十多年来,他不知社会的发展,不知世界的变化,不能体味山川的秀美,他幸福吗?我觉得,他虽然衣食无忧,可要忍受病痛的折磨,精神的空虚,一点也不幸福。
综上所述,农村老人要想晚年过得幸福,首先要有健康的身体,还要有孝顺的儿女。身体好子女不孝顺,不会幸福。儿女孝顺身体不好,也不会幸福。
以上个人观点,望关注讨论。图片来自网络
完全依靠儿女赡养的农村老人,他们的晚年生活会不会幸福?
“完全靠儿女赡养的农村老人,他们的老年生活会不会幸福”?这个问题是不存在的问题!
讨论一个不存在的问题,就是研究一个子虚乌有的故事!只要能够让人开心快乐,就是达到了他的目的!
不管你是城市老人,还是农村老人!只要你拥有健康的身体,生活上能够自理,你就是幸福的!
如果你是一个病魔缠身的人,如果你是一个生活上不能够自理的人,你都是不幸福的!
因为老年人的生活,幸福的最高境界是健康!不是金钱,房子,车子……
我的一个女邻居,七十多岁时,丈夫去世了!她没有和子女们住在一起,她独立生活,守着自己破旧不堪的几间土墙房屋里!
她不用子女的钱,她自己种菜,养鸡!自食其力,对生活充满快乐!
她每月领取135元的农村养老金!用不到四十元钱去买米!用不到四十元钱买肉,油,盐,肥皂,等开销!
每月的农历初一,十五,去寺庙烧香拜佛!用去大约二十元!
遇到村社的人亲客往,一般在五十元一户!
一年下来,还有一百多元的结余!钱虽然不多,但是,对她来说,是很自豪的!
她喜欢串门,喜欢聊佛门的事情,也聊一些村社上的事情!国家大事虽然是似懂非懂,但是,对抗击疫情,还是心知肚明的,善与恶,还是分得清楚的!
在我们眼里,独居生活是寂寞的!而她觉得自己很了不起,没有我们的红尘烦恼!她一个人居住,没有人打扰她清修!
在这些吃斋念佛人的心理,幸福的终结就是自食其力,身体健康!
完全依靠儿女赡养的农村老人,他们的晚年生活会不会幸福?
这个问题是要看老人遇到啥样的儿女有重要关系。
农村老人一生能遇到心地善良,体贴孝顺的儿女,他们晚年生活就会幸福。
如果一生遇到白眼狼、不孝顺的儿女,就是老人自己有资产也不会得到幸福。
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老的那一天,也都渴望得到儿女的赡养,无论自己富贵与贫穷,唯有那一颗孝心是最无价可贵的。
祝愿天下的老人都能在儿女的悉心照顾下,晚年幸福开心。
完全依靠儿女赡养的农村老人,他们的晚年生活会不会幸福?
我是农村人,我可以用我看到的听到的来回答题主的这个问题。
我可以肯定的说,完全依靠儿女赡养的农村老人,他们的晚年生活谈不上幸福,只是饿不了肚子,温饱问题能够解决罢了。
农村里有集市,我如果有时间需要购买东西我会上街赶集。
集市上人来人往,我穿梭在人群中。
我注意到集市上大部分是中年人到老年人这一类人群,年轻的上街赶集少之又少。
我分析年轻人大部分在外面打拼,中年人他们留在家里插田种地,老年人在外面跑不动了,没办法只好留在家,有部分老人还要带孙子。
我注意到人群中老年人,大部分老年人的穿戴很差,有的老人甚至穿着打了补丁的衣服,脚上的鞋不超过二十块钱一双。
中年人上街赶集无非就是买家里的急需要用的到的东西,给自己添置衣服之类的,地摊上讨价还价买的满意而归,而老年人上街赶集首先他们会到餐馆里点上一份自己爱吃的,比如面条,米粉,饺子等等,花上几块钱,让自己饱饱口福,这是老年人上街来赶集最主要的事情。
中年人买好他们所需要的东西,风风火火回家要忙家里的农活,老年人吃完早餐后,慢条斯理的来到集市上,东瞅瞅西瞅瞅,就是没有看见他们买一样东西,遇到老伙计后会站在路边闲聊几句,然后继续上街逛了一会儿也回家了。
年轻人上街逛超市,上理发店,差不多玩到下午才回家。
好了,上面啰嗦了很多,现在来直奔主题。
农村里的大部分老人一辈子舍不得吃,舍不得穿,他们从年轻开始忙,把自己的儿女拉扯大了后还要带孙子,有的老人还要带外孙,像个陀螺一样每天转过不停,带孙子外孙的责任心很强大,他们的儿媳或者女儿把孩子带到断奶就出去了,把孩子留给父母,为了自己的儿女操碎了大半辈子的心,到该轻松点的时候了吧又该带孙子外孙了,不给带吧,又不是那么回事,带在手边累的够呛,有一位大姐带孙子,孙子一个月长几斤大姐就瘦了几斤。
农村里的老人只有动不了了,才能安心躺在家里等着归西,但没有哪个老人愿意在家等死。
农村里老人但凡能下地劳动都要干活,丰收后把换来的钱攒起来留着养老,老人手中自己要攒点钱,不然哪天动不了,开口问子女要钱,那是很不明智之举。
农村里六十多岁在县城市里的餐馆里上班,每个月能挣两千多块钱,干几年也能有养老的钱,他们这叫会安排自己的老年生活。
完全靠子女来赡养的老人,在我身边很少,有极个别的老人当甩手掌柜,不管儿女们他们有多大的压力,自顾自己轻松,每个月要儿女打钱回来,他们这种生活是被众多的老人瞧不起的。
村里的陈奶奶与于大爷,60岁就开始要儿子给他养老,两老有四个儿子,四个女儿,当然陈奶奶与于爷爷年轻的时候把八个孩子拉扯大真是不容易,期间不知受了多少累,多少苦,那是有目共睹的。
60岁,在以前认为真的好老了,其实60岁的人群,看上去精力充沛,身体硬朗,能下地操劳是没半点问题。
偏偏陈奶奶与于爷爷就在60岁那年要儿子给他们养老,那时候四个儿子全部结婚生子了,四个女儿也早嫁人,强势的陈奶奶开口说要儿也们给他们养老,几个儿子倒也没坑声,几个媳妇份份指责婆婆,说哪有60岁就什么也不干,要儿子养老的,陈奶奶眼睛一瞪,顺势坐在地上,一把眼泪一把鼻涕就哭起来了,说当初把你们拉扯大,又结婚生子,吃了大半辈子的累,现在要好好享受了,别人是别人,她可不管别人怎么样活。
没办法,几个儿媳也就默认了,从那年开始就给他们养老。
每个儿子每年称600斤谷给陈奶奶与于爷爷,每个月每个儿子给他们200块钱,过年每个儿子每人买上十斤猪肉,再买一些鱼,这是他们家的养老开支。
看上去每个月的钱不是很多,但每个月也有800块钱了,女儿们也偶尔会给他们一些钱,两个老人的日子过的爽歪歪。
陈奶奶每逢集日就背着黑皮袋子,上街买这买那,于爷爷每天守望录音机,乐此不疲。
表面看上去陈奶奶与于爷爷的日子过的轻松,其实他们的四个儿子对两老也有怨气,家里农活忙的时候,两个老人一家都不来帮忙,说帮一个就要全部帮,如其还这样给儿子们帮忙开活,不如自己插田种地。
其实儿子们也只是想让两位老人帮帮他们晒晒谷,带带孩子,可是两个老人哪家都不给帮忙。
几个媳妇有时看的生气,就要陈奶奶在他们忙的时候给他们做做饭,而陈奶奶说自己老了做不好饭,说着说着就出去玩了。
四个儿媳,大儿媳与三儿媳不多说道什么,二儿媳与小儿媳妇,经常与陈奶奶吵架,骂陈奶奶老不死,一点点事都不帮他们干,只吃白饭,哪家的老人像你。
陈奶奶扯着嗓子与媳妇对骂,差点就与媳妇动起手来,最后被人拉扯开才算完事。
后来几个儿媳不再每个月给陈奶奶与于爷爷零用钱,每年称600斤稻谷,过年也不给他们买那么多肉与鱼了。
每个月没有了零用钱,陈奶奶上街赶集再不买什么东西了,每次赶集背着空黑皮袋上街又背着空黑皮袋回家,于爷爷还是每天听录音机,再不就在屋边转转。
陈奶奶的儿子自从开始给两老养老后,两老就单独在一边做饭吃,儿子们从不叫两老过他们家吃饭,哪怕是家里来客人了也不会叫他们过来上桌吃饭,最多给他们端点菜,但也要与自己老婆争执一番才给两老送菜过去。
几年过去了,陈奶奶与于爷爷继续过着完全靠儿子们赡养的日子,这几年他们被儿媳不知骂了多少次,儿子们也与他们争执过,但两老还是我行我素不给儿子们干半点活。
陈奶奶与于爷爷慢慢年纪大了,这样的日子转眼过了十多年,陈奶奶再也不上街了,每天于爷爷守在家里,听录音机打发时间,他们两个人住在一边,儿子们很少去看望他们,只有女儿们回来了,家里才能传出笑声。
60岁就开始完全靠儿子赡养的陈奶奶与于爷爷,虽然没有日出而做,但他们的晚年生活根本就不幸福,生病住院后自己手里拿不出钱来,要靠儿子们缴医药费,少不了又被指责一番,说这些年来能帮着带带孩子,他们也会感激两老的。
总体来看,在农村里如果身体健康就靠儿们赡养的老人,他们的晚年生活是不幸福的,如果身体不健康,没办法自己养活自己的那群人,完全靠儿女们赡养那还说的过去,儿女们也不当着他们的面嫌弃,最多背地里发发牢骚。
在农村里,大部分老人都不要儿女赡养,自己手里还存了点钱,80多岁的老人还能下地干活,不给儿女们增加负担,还能自己掏点钱出来给晚辈买这买那,深受晚辈们的尊敬,这样的老人就算哪天完全需要儿女们来赡养,儿女们也会心甘情愿。
所以农村里的老人大部分都是靠自己,这样的晚年生活才算是幸福的。
完全依靠儿女赡养的农村老人,他们的晚年生活会不会幸福?
完全依靠儿女赡养的农村老人,他们的晚年生活会不会幸福?
完全依靠儿女赡养的老人在当下农村确实不多。除非肢体残疾或生活不能自理的这部分老人生活来源基本靠儿女接济外,正常情况下农村老人都是自食其力的。对绝大多数老人而言,非但不要儿女们赡养,甚至在某些方面还着接济点年轻人以减轻他们的生活压力。真的,这种老人不在少数。
过去是有此一说“养儿防老”,其实在农村里这养儿防老就一美好传说,真不是这么一回事。可以这样说,农村里绝大多数老人都是活到老劳作到老,自己能动就多积攒一点。在老人们的心里总觉儿女们生活压力大,尽量别给他们加重压力拖累他们。这绝不是老人们贱骨头不知道享福,事实上为人父母都这样,当你老了自然会体会到这一点。
可以这样说,现在的农村老人(指绝大多数而言)简直成了农业战线上的“生力军”,一点不虚夸。不信你可去到农村转转,在广袤的乡野田间地头到处可见他们佝偻的身影。他们在为自己,更是为儿女在燃烧着最后的余热。你真以为他们老当益壮宝刀不老?错了,他们这是耐命运不何,好歹总得活下去,生存。
(题外话,社会上很有一些人说农村山好、水好、空气好,很是适合养老,是个颐养天年的好去处。我就问你一句:像农村老人这种生活境遇,你去吗?)
说到农村老人晚年生活幸福与否,这要看你站在什么角度看,怎样理解,参数是什么?如果你认为农村老人这种生存状况是幸福的,那么就算他们幸福好了。毕竟基本生活还是有保障的,但这与颐养天年的老年生活却是有着天壤之别的。
[我是和天下,欢迎参与评论!]喜欢就点个关注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