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见过最触动人心的葬礼有多触动人心?
我见过一场触动人心的葬礼,奶奶51岁、媳妇26岁、孙子4岁。这场葬礼就是为她们三代人举办的,当时参加葬礼的亲朋好友无不拭目流泪啊!
这是2019年我参加的一场葬礼,因为51岁的死者是我的隔亲小姨(我妈的堂妹)。小姨全家都在福建务工,那一天下班小姨的媳妇骑车带着小姨和孙子,三代人去菜场买晚上的菜。
在一个急弯处一辆拉沙工程车,在转弯时侧翻。刚好小姨她们骑车路过那里,侧翻的车和沙子把她们全都压在下面。最后经过一个小时把三人弄出来,当时小姨和孙子就没了生命迹象。媳妇在送往医院途中也离开了人世!
还好她们三人出事后,赔偿都还比较顺利。小姨父和表弟拿到三个人的死亡赔偿金280万左右后,将小姨她的遗体火化。表弟自己开车把小姨她们送回了老家!
我记得他们回来的那一天,亲朋好友上百人迎接小姨回来。小姨她们三代人的葬礼是隆重的,但也是一场最触动人心的葬礼啊!本是圆满的五口之家,却在这场葬礼上送走3个人。所以这场葬礼也是最伤心、最惨的一场葬礼啊!
你们见过最触动人心的葬礼有多触动人心?
同一天出大殡,三口棺材,七岁的小孩扛幡,所有的人都哭着,唢呐班最后一分钱没收,还捐了一千块。噩运有时会成串的到来。原本幸福的家庭,短短几个月分崩离析。
先是老太太突发脑溢血,住了一个多月的院,花光了所有的钱欠了不少债,乡亲们也给捐了款。
所幸救过来了。
本来,还应该再住一段时间,可实在花不起钱,决定出院回家养。
儿子去办出院手续,这边儿媳妇也收拾完东西,还要等一会儿。老太太说好长时间不洗头太痒,非让儿媳妇打点水,洗干净回家看孙子去。
拗不过老人,只得照办。
洗头要低头抬头,这么普通的动做,却出了大祸,再次出血,老太太再没起来。
发送完老太太,儿子媳妇拼命干活还债,家里有农用车,给人拉脚为生。转眼就过年了。大年初六,风雪交加。两口子凌晨四点出门,干到下午两点,午饭没吃往回赶。
也许太累了,也许路滑,离村不远的地方,从外河堤上冲了下去,撞到树上,双双毙命。
转眼间,家中顶梁柱折了,只剩下老爷子和两孙儿,大的七岁小的五岁。
先丧偶后丧子,老爷子的腰一下就弯了,还得强撑着办丧事。
祸不单行啊。如此惨剧,又适逢过年都闲着,乡亲们来帮忙的比任何时候都多。
有亲戚来吊丧,送走后老爷子转身回来,就在院门囗,脚下一滑摔倒了,挣扎两下没爬起来。旁边有人过来扶,老爷子半起时,身子又一软。立刻又过来两三人一起帮忙,发现已经没气了。
把老爷子灵床安顿好之后,七岁的大孙子一句话,在场的男女老少无不失声痛哭——你们都走了,我怎么办?弟弟怎么办?七岁的小孩,翻来覆去就这么一句话,嗓子都哭哑了。
五岁的弟弟什么也不懂,就是抱着哥哥的手,谁都领不走,别人只要一接近就撕心裂肺的尖叫,连刚回家又闻讯赶来的姥姥也不行。
后来,姥姥抱着哥哥,哥哥又抱着弟弟才睡着,整整多半天,哥俩水米没沾牙。
整个丧事没花多少钱,都是乡亲们帮忙。三口棺材,只收了个成本价,还回了几百块钱,给两个孩子。
烟酒只收了半价,肉和菜都是乡亲们的没要钱。
请来的唢呐班子,一分钱没收,还凑了一千给孩子。
每个人都尽出一分善心。
出大殡那天,弟弟发高烧半昏睡中,七岁的哥哥像提线木偶似的,机械的重复礼节。棺材抬出时,满场哀声。
见多识广,管事的总理指挥的声音都带着哭音。
小小的孩子,那扛得动幡,两个同宗同辈的成年哥哥替他提着,仅挨着他肩头而已。
填土的时候,孩子野兽似的嚎叫,谁上前踢谁。亲姑姑抱紧他,他疯一样咬姑姑。加上姨和舅,三人按不住他。
后来,实在没办法,总理喊过来两壮汉,狠着心抱走。
那一年,他们的庄稼都是乡亲们免费帮忙收的。平凡而善良的人们随处都有。你们见过最触动人心的葬礼有多触动人心?
出殡当天,全村的人都去帮忙,3口棺材埋在一起,姑父抱着2岁的孩子打幡,出殡以后没有一个人留下吃饭,还给孩子留下了50000。
去医院看病,夫妻双方再也回不来一个三口之家,有一个女儿,男耕女织,虽然过得不是很丰富,但是日子也是有滋有味的,唯一遗憾的是男的父母前几年就死了,临走前也没能抱上孙子。
为此,男的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和妻子商量了一下,打算再要一个男孩,幸运的是,一年以后,妻子为男人家生下了一个胖嘟嘟的男孩。
不幸的是,妻子生下男孩的时候已经40岁了,而且本身体质就不好,烙下了病根子,整天腰酸腿疼的,根本无法帮着男人忙田里的活。
在他们儿子2岁的时候,有一天下午突然下起了大雨,男人去田里干活还没有回家,房顶上晒的粮食眼看着都被冲走了,妻子赶紧爬到房顶上收拾,可是在上梯子的时候滑倒了,直接摔在了地上。
等男人回来的时候,妻子已经踉跄地走回房间里,她看到丈夫回来,哭着说:“粮食都被冲走了,我想收拾,摔了。”
男人听完以后,赶紧爬到房顶上,将仅剩下不到三分之二的麦子用塑料布盖上,然后回到屋里,可看到妻子满头大汗,才知道妻子摔得不轻,只是一直在强忍着。
第二天,他们把2岁的儿子寄放在对门李大娘家里,然后带着5岁的女儿,骑着三轮车就去县医院看病去了。
当天下午,一个噩梦传来:他们一家三口回来的路上掉进了河里,他们的尸体还是被村民发现的。
据附近一位放羊的大爷说,他们骑到桥中间的时候,对面来了一辆大货车,不知道有没有挂住,就听到“噗通”一声,三轮车掉到河里了,虽然大爷大声呼叫,但是天气炎热,路上的人很少,最终还是没能救上来一家人。
举目无亲,全村人成了遗孤的亲人把三个人抬回村子以后,村长赶紧让人联系男人的姐姐,她是男人世上唯一的亲人,得知弟弟不幸后,男人的姐姐很快赶到了村子里。
李大娘流着泪把2岁的孩子递给她说:“这么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小东西,可怜死了,以后可咋办啊!”
孩子的姑姑看了一眼孩子,然后看着地上躺着的三个人,忽然倒在了地上,旁边的人赶紧将她扶起来,过来好一会儿才醒过来,她醒过来哭着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可怜的弟弟啊,我命苦的弟弟啊!”
闻讯赶来的人越来越多,看到地上躺着冰冷的尸体,以及一个站在尸体旁什么都不懂的2岁小孩,大伙纷纷流下了眼泪。
2岁的小孩用手拉扯着姐姐,他还不知道人死了是什么意思,他奶声奶气地说:“姐姐,玩......”
看到姐姐不说话,小孩子又跑到女人跟前,扑在女人的身上说:“妈妈,奶......”
听到孩子的话语,周围的人再也忍不住,有的人都哭出声音来了。
为了顾及孩子的感受,李大娘抱起他往回家走,一路上,所有的人都用手安抚一下这个可怜的孩子,那一刻,全村人成了孩子的亲人。
而村长着叫着男人的姐姐到一旁,因为接下来还要商讨出殡的事。
出殡当天,姑父抱着2岁的孩子打翻,孩子一路上哭着找妈妈两天以后(按照习俗是三天),村长主持了男人和妻子以及他们女儿的丧事,按理来说当天村里的伙夫要过去帮着做饭,但是当天并没有准备任何食材,也没有支锅起炤,村长说这是村民们的想法,因为没有人能吃得下去。
当天来吊孝的人除了村里的,还有男人母亲家的一些远亲,总共也就去了不到5个人,剩下的就是男人妻子娘家人,去了20多个人,每个人脸上都挂着泪痕。
那一次,也是我唯一一次看到参与丧事的人,没有一个人说笑,每个人都面色凝重。
在吊孝完以后,乐队起身往外走,就是到了出殡的时候,而就在这时,所有人都忍不住痛哭了起来,因为在棺材抬出来的一瞬间,一个男人抱着一个穿着孝衣的孩子走了出来,这个孩子就是这个家庭唯一的人了。
一群人浩浩荡荡地往村子外面走,中间省了很多环节,后来听说是男人的姐姐要求的,因为她不想因为弟弟的离开,让左邻右舍大费周折。
但是有一个环节不能少,那就是摔盆,按老话说这个盆是给死者“吃饭”用的,摔得越碎越好,可是一个2岁的孩子根本摔不动,最后还是孩子的姑父摔碎的。
摔盆以后,村民抬着两口大棺材一口小棺材往外走,年轻腿脚好的人都跟在后面,一会儿看看棺材,一会儿看看孩子,眼泪止不住地流。
而整个过程中,哭得最大声的就是男人的姐姐,他多次趴在棺材上久久不起,还是邻居家的几个大妈硬硬将她拉开的。
和一群哭哭啼啼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2岁大的孩子,他看上去很害怕,趴在他姑父的肩膀上,不停的说:“妈妈、我要妈妈......”
出殡回来,村长给男人的姐姐一个袋子出殡回来以后,男人和他妻子娘家的人都哭着离开了,他们并不在意没有用饭菜招待他们,唯一感谢的就是村子里的人对死者的帮助。
而村民们帮着把灵堂收拾完以后,也纷纷离开了,村长在离开前拿给孩子姑姑一个塑料袋,里面有50000块钱。
村长说:“这是村委和乡亲们的一点心意,本来只有47000的,请来的响器得知原因后,拿了两包烟就走了。”
孩子的姑姑万般拒绝,村长大声地呵斥道:“这钱不是给你的,是给孩子的,你是他唯一的亲人了,作为村里来说,发生这样的事我们感到痛心,但是我们也不能委屈了孩子,你就拿着吧!”
最后,姑姑抱着孩子离开了村子,临走前,孩子突然回头对着大伙说了一句话,在场的人再也忍不住了,纷纷用手擦拭着眼睛。
小孩子离开时说的是:“谢谢!”
虽然不知道是不是他姑姑教的,但是这一句谢谢,或许就成了永别,因为这个村子再也没有他的亲人了,等他长大以后,或许就会把他家人“请走”。
但不管怎么说,无论他走到哪里,村民们的这份情,他应该会要永远记得。
你们见过最触动人心的葬礼有多触动人心?
我的女同事,刚离职一个月就在家中离奇死亡。葬礼那天,她婆婆给我们每个人都发了个黑色盒子,打开盒子我才终于明白,她的一生有多悲哀。
这个女同事的葬礼,是我见过最触动人心的葬礼,一开始是悲伤惋惜,最后是无比的愤怒。
她性格很好,见到同事总是笑眯眯的,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我们俩年龄相仿,都属于新手妈妈,交流得比较多,所以我们全是关系比较要好的同事。
女同事姓夏,大家都叫她夏夏。夏夏是在一八年的时候生的第一胎。第一胎是个女儿,女儿出生后,产假都没休完,她就回到了公司上班。
我们当时还问她,难得有个产假,为什么不休完,还可以好好陪陪孩子。夏夏有些难为情地笑了笑,说孩子有奶奶带,她在家也没事所以早点来上班。
她虽然还是每天都笑眯眯的,但我总感觉,她的眼里没了光,像是换了个人一样。
夏夏回来上班后的第三个月,我到了预产期,开始回家休产假,前后休了四个半月,这期间我们虽然没见面,但我经常通过微信向她请教育儿知识,她每次都会耐心回答。
我产假结束回公司上班的第一天,就听到了一个让我有些震惊的消息,夏夏再一次怀孕了,而且已经有4个月了,之前和她聊天的时候,她没有跟我说过这件事。
按照时间来看,头胎出生才四个月多,她就又怀上了二胎, 虽然她头胎是顺产,但二胎离得这么近,终究还是增加了怀孕的风险。
我问她干嘛这么着急?这样对身体不太好。她苦涩地笑了笑,说只是个意外,来了来了也就留下了。我当时还开导她,早点生完也好,像双胞胎一样就带大了。
可却没想到,这个孩子最终成了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
夏夏的二胎是和男孩,得知这个消息时,同事们都很羡慕她,说她如愿以偿凑成了一个好字。
我也替夏夏高兴,专门发了消息祝贺她。以前给她发消息的时候,她总是回复得很快,而且会打很多字,可这次她过了一天才回复,只有‘谢谢’两个字。
我当时以为,夏夏刚生完孩子不久,可能是身体还没恢复,不太方便看手机,所以也就没在打扰她。
可两个月后,夏夏再次提前结束产假回到了公司。这次,她彻底变了,脸上没了笑容,还总是寡言少语,整个人胖了一大圈。
回来上班后,她每天忙得像陀螺一般,上班时间忙工作,中午还要赶回家给孩子喂奶,午觉都没有时间睡。
夏夏曾经跟我说过,她老公是研究生,按说她家条件应该不差,毕竟是双职工家庭,我都不明白她为什么这么拼。
那段时间她每天都很忙,我们几乎没有多少交流。直到一个月后,我再次得知了一个让我无比震惊的消息。
那天是周一,一大早公司就来了一个自称是夏夏丈夫的陌生男人,说是要找我们领导,我们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那天夏夏没有来公司,我给她发消息也没有回应。
第二天夏夏来了,她的双眼红肿着,她告诉领导她需要这份工作,不想离职。
我们才知道,她老公前一天是来公司为夏夏办离职手续的,那男的告诉领导,夏夏工作压力太大,差点跳了江。
这种关乎生命的事情,公司也不敢担责,在夏夏老公几次三番闹腾之后,夏夏主动申请了离职,公司也同意了。
自那之后,我就再也没有见过夏夏,她仿佛人间蒸发了一般,给她发微信也不回复了。
就在夏夏离职一个月后,她老公突然抱着一个婴儿,带着一大群凶神恶煞的人闯进了公司,说夏夏被公司害死了,要求公司赔偿。
这对我们而言犹如晴天霹雳,不敢相信曾经那个每天都笑眯眯的女孩,突然就这么没了。
夏夏是在夜里去世的,第二天一大早,她老公就带着七大姑八大姨闹到了公司,说就是因为公司压榨了员工,才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公司自然不愿意担责,毕竟夏夏都已经离职一个月了,不管怎么说也和公司没关系了。可那男的和他的亲戚们毫不讲理,在公司大吵大闹了一上午,连警察都惊动了,最后那男的撒起泼来,直接把几个月大的孩子扔在公司走了。
同事们抱起那孩子才发现,他只有一只耳朵,另外一只耳朵那里只有一个小小的肉疙瘩,连耳朵的轮廓都没有。更可怜的是,叫他也没有回应,他听不到声音。
我终于明白了夏夏为何生完二胎后不再笑了,这种事情,搁在谁身上都是个灾难。
可最可怜的还是那个孩子,妈妈走了,爸爸也不爱他。我们看孩子哭得可怜,就想去给他买点奶粉,可他爸爸威胁说谁要是给他儿子喂东西,出了事谁就要负责。
我们都对他家孩子不了解,他都这么说了,谁还敢喂。就这样,孩子哭了一下午,声音都沙哑了,好多同事都跟着哭。
快要下班的时候,那男的终于又带着他的亲戚们来把孩子带走了,因为公司看在孩子的份上,答应给他一部分人道主义补偿。
补偿是拿到了,但那个孩子的命运,谁也不知道会怎样。
大概过了一周之后,那男的用夏夏的微信发了个朋友圈,通知了她葬礼的时间,说希望她的同事和朋友们都去送送她。
对于这件事情,我们都很心痛。所以公司组织了一下,大部分同事都决定去参加她的葬礼,只想送她最后一程。
我印象很深刻,当时一进入灵堂,就听到了两个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声,小的那个儿子被一个老婆婆抱着,大的女儿刚会走路,抱着她爸爸的裤腿,哇哇哭着。
按理说,这么小的孩子,还不知道失去亲人的痛苦,可他们却哭得很凄惨。大概是长时间没见到妈妈,想妈妈了。
孩子在哭,我们也在默默流泪,那种悲伤惋惜的感觉,现在回想起来都还觉得难受。
去之前,大家特意捐了款,十多个人凑了5000多元带去。祭拜完之后,我们把钱给了那个男的。
可就在我们准备离开的时候,夏夏的婆婆提着一个大袋子拦住了我们,给我们每个人发了一个黑色的小盒子。
我见过婚礼送伴手礼的,还没见过葬礼送东西的,而且还是黑色盒子,感觉心里很诧异也很膈应,所以当场就打开了盒子。
看到盒子里的东西时,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我知道世界上有很多恶心的人,却没想到可以恶心到那种地步。
盒子里面有一张夏夏的遗照,还只有一张纸,纸上有一大段文字和捐款二维码,大意是说,他家儿媳的死和公司的人都脱不了干系,希望我们捐款帮助抚养孩子。最后说,让我们都离开那个无良公司,如果我们这些同事再留下来上班,那就是对不起死者。
看完纸上的内容,我终于明白了夏夏的人生有多悲哀,她痛苦的不止是那个有缺陷的孩子,还有这些恶心的家人。让她活不下去的不是公司,而是这两个人。
同事们都愤怒不已,直接把那个盒子扔在原地就走了,我们走出去好远都还能听到那个老太婆鬼哭狼嚎般的叫骂声。
细细回想起来,从生下女儿开始,夏夏就已经不开心了,生下二胎后更是刚满月就又回来上班了。婆家人怎么对她,不用说都可以想象。
真的觉得夏夏死得不值,如果她没有放弃生命,而是选择逃离那个恶心的家庭,或许结局不会是那样。
夏夏的葬礼就是我参加过最触动人心的葬礼,这件事情至今过去两三年了,回忆起来依旧感觉十分揪心,只希望那两个无辜的孩子可以健康成长。
最后我想说:
每个人的生命都只有一次,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轻易放弃,更不要为了伤害自己的人而放弃生命。因为爱你的人和你爱的人,一直在等你回家。
你们见过最触动人心的葬礼有多触动人心?
一个月前,村里的一对年轻夫妻双双落水遇难,他们两个人的葬礼让在场的所有人都伤心落泪。
陈斌与杨颖结婚才五年,唯一的女儿才四岁,他们与父母住在一起,白天陈斌夫妻俩人在离家几十公里的一家鞋厂上班,下班了后陈斌开车带杨颖一起回家。
陈斌与杨颖的女儿佳佳就读幼儿园中班,小家伙聪明伶俐,很是黏人,每天早上与爸爸妈妈一同出门,陈斌把女儿送到学校后再回工厂上班,因为时间段与地点与夫妻俩人上班没有摩擦,所以夫妻俩人每天早上会送女儿上学,下午放学校车送回家,每次佳佳都会对爸爸妈妈说再见,下班后夫妻俩人也会赶回家陪女儿。
陈斌与杨颖不管是刮风下雨,他们每天都开车回家,从不在厂里睡。
主要家里有可爱的女儿等着他们回家,再就是陈斌的爸爸身体不好,长期卧床不起,每晚要做康复,陈斌下班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给父亲按摩,希望父亲能下地走路,这样母亲也稍微轻松些。
陈斌与杨颖选择在离家几十公里的工厂上班,放弃了刚结婚时在广东一家有名的工厂的待遇,完全是为了这个家,早晚能陪着女儿与父母,这是陈斌与杨颖真正需要的生活。
白天在鞋厂上班,真的是很累,谁都知道这家鞋厂休息时间少,员工们都是敢怒不敢言,为了生活不得不在这个厂里上班,有许多人还是选择离厂。
陈斌与杨颖不是没想过离开这家鞋厂,但他们也知道,离开后附近没有比这家鞋厂工资更高的,累是累了点,但他们还年轻,能挺住,当别人邀他们离厂时,陈斌与杨颖还是选择继续留在鞋厂。
日子每天就那么千偏一律的过着。
陈斌的父亲双腿多少有了知觉,虽然还不能下地走路,但他自己在床上能弯曲,以前是一动也不能动,如果再努力坚持,相信他会慢慢好起来,一定能再学会走路。
佳佳不管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从没让人操心过,小小年纪特别懂事听话,老师与同学们都喜欢她,陈斌与杨颖更是对这个女儿疼爱有加。
这一天,陈斌与杨颖在晚上七点钟下班后,(那天加班了)陈斌照样开车带杨颖回家。
与平时一样,陈斌开车都是中速,杨颖坐在副驾驶,看上去她今天很累了,系上安全带后,杨颖就靠在座椅上眯起眼来了。
陈斌选了平时听的音乐,用心开车回家。
在开到离家还有十来里的路段时,要上一座桥,桥的周围都有桥墩,陈斌不知怎么碰到桥墩,然后车子失控掉下水了。
事故发生时,由于是在晚上,抢救也不是很到位,等把人救上来时,陈斌与杨颖早没有了生命气息。
当陈斌与杨颖遇难遗体被送到家里时,陈斌的母亲牵着佳佳的手在门外焦急的望着儿子与媳妇回家的方向,祖孙两被眼前的一幕吓傻了。
母亲扑在儿子儿媳身上痛哭,佳佳跪在陈斌与杨颖遗体旁边,哭喊着要爸爸妈妈起来,怎么睡在门板上,佳佳用小手摇爸爸妈妈的手,轻轻拍打爸爸妈妈的脸,可是不管佳佳怎么拨弄,陈斌与杨颖就那么安静的躺在门板上。
佳佳似乎明白了什么,哇哇大哭起来。
村里人闻讯赶过来帮着料理陈斌与杨颖的后事。
村里派人买来两口棺材,给陈斌与杨颖洗漱后换好衣服后,把他们各自送进棺材里。
陈斌的父亲从床上爬到儿子儿媳的棺材边,可怜的老人在儿子儿媳的棺材边坐了两天,不吃不喝,默默的流眼泪。
陈斌的母亲哭干了眼泪,声音也哭哑了,佳佳一步也没离开奶奶,奶奶哭她也哭,在场的人看到小佳佳批麻带孝,给陈斌两口子操度时,佳佳的举动让人心酸,每个人都抹眼泪。
堂屋里停放着两口棺材,这真是很悲惨的。
操度两天后,村里人抬上两口棺材送上山要把陈斌杨颖入土为安了。
佳佳抱着父母的遗像,脸上满是泪水,被亲戚扶着一步一步往山上走。
小佳佳这几天几夜没有上床睡觉,在这几天里她待在父母的棺材边,硬是累了困了就被奶奶或者亲戚抱着,想把她放到床上,佳佳马上就不干了,哭闹着要在爸爸妈妈身边。
陈斌与杨颖入土为安了。
陈斌的父母一夜之间苍老了好多,本来陈斌父亲的身体就不好,这下受到这么大的打击,竟然大小便失禁,陈斌母亲把老伴送进医院,请亲戚到医院照顾他。
佳佳需要上学,家里需要人,陈斌母亲强忍住悲痛,安抚好佳佳的情绪,让佳佳去学校上课。
佳佳在学校再也没有了笑声,就是完全变了一个样。
学校老师很重视佳佳的情绪,每天带佳佳与同学们玩游戏,给她讲故事,有个幼师还把佳佳接到她家里,与自己的女儿同吃同睡,这样还蛮有效果,佳佳虽然不如以前那么开朗,但总的来说也能让所有人放下心来。
这是发生在我村里的一件真人真事,现在陈斌的父亲从医院回来了,再也没有好转,每天靠药物维持生命,陈斌母亲既要照顾老伴,又要照顾佳佳,老人每天忙忙碌碌,看着让人心疼。
村里给一家三口办了低保,每个月给他们一点生活费,村里有爱心人士也会帮助他们,相信他们的日子会过的好好的。
你们见过最触动人心的葬礼有多触动人心?
我表大爷无儿无女,临终前他的眼睛一直盯着门外,不肯合眼,似乎还有挂心事……
这时,村里一个叫李凡的小伙子提着拉杆箱一路小跑到了表大爷的门口,他扔掉了拉杆箱,鞋子都跑掉了一只,他泪流满面奔跑着赶到了表大爷的小院里,跪倒在床前,他握住了老人的手,放声痛哭,老人缓缓闭上了眼睛……
表大爷是我父亲的表哥,年轻的时候因为家庭原因,一直没有成家。
表大爷非常勤劳, 他个子高,干活不疼力气。在村里包了十几亩地,农忙时节,吃住都在地里。
吃饭的时候,他就把从家里带来的馒头咸菜拿出来,坐在地头那棵大杨树下吃,渴了就喝塑料桶里的白开水。
为了节省时间抢收庄稼,晚上表大爷直接不回家了,就用塑料布撑个帐篷,铺上化肥袋子,躺在里面。
睡上一觉,起来就干活,披星戴月的,就为了趁着天气好,赶紧把粮食收入仓里。
表大爷勤劳,是种庄稼的好把式,他不管种什么,都比别人收得多。每年冬天,表大爷就留一小部分粮食,其余的全部卖掉换钱。
表大爷靠着这十几亩地的收成,天长日久,攒了不少钱。这些钱完全可以说是他一个汗珠子掉在地上摔八瓣换来的。他是留着养老的。
大爷住的房子在大路边上,位置好,是五间前出厦的大房子,院子里种满了花花草草,表大爷特别爱干净,收拾得停停当当的。
表大爷虽然单身,但是他把日子依然过得红红火火,和邻居关系都非常好。
村里的人都敬重他 ,谁家儿娶女家的,都要请表大爷过去吃酒席,表大爷从来不空手,都是捎上一个不大不小的红包,作为贺礼。
邻居们体谅表大爷攒钱不容易,吃完酒席后,他们会专门送给表大爷一个包袱 :里面是几个大白馒头,还有办喜事时厨子做的炸货,两条饼干,一把喜糖,这是多年前我们那一带农村高规格的回礼!
农闲的时候,村里人都聚在一起唠嗑或者打牌,但是表大爷闲不住,他经常跟着打工的队伍去城里干活挣钱。
有一年夏天表大爷在城里的建筑工地干活时,村里一个小伙子,他叫李凡,也跟着他们一块来到了城里打工。
李凡家境贫寒,下面还有三个弟弟妹妹,父母供养四个学生非常艰难。
他当时读大一,贫困的家庭无力继续给他交学费了,他懂事要强,自己出来干活挣钱交学费。
李凡是个心地善良的大男孩,工地上的一些脏活累活,他就帮着表大爷干。
有时包工头指派表大爷去干重活时,比如抬个重物等,李凡总是一声不吭就跟上去帮忙。
下午收工后,李凡知道表大爷爱喝两口酒解解乏,他就跑去附近的小卖店给表大爷打来二两酒,还不忘给表大爷买上一小袋五香花生米。
表大爷毕竟年纪不小了,干一天活下来,浑身又酸又痛,看着李凡帮他跑前跑后,他知道这个孩子是个有情有义的人。
那些日子阴雨连绵,工地上正在干露天的活儿,天气不好只能放假了。
李凡和表大爷他们一直窝在简易板房里。
那天晚上,表大爷突然发现李凡躲在蚊帐里偷偷抹眼泪。
表大爷心里一惊,这孩子怎么了?他赶紧询问李凡。
刚开始李凡怎么也不开口,表大爷说:“孩子啊,咱们爷俩在一起干活这么长时间了,我一直把你当自己的孩子看待,有什么事你就得和我说啊,也许我能帮你呢!”
这时李凡才不好意思地说:“伯伯,咱们停工好几天了,不干活就挣不到钱,可是我的学费还没有着落,怎么办?我心里急得像猫抓一样难受!”
表大爷当时没说什么,后来他悄悄去银行提出了钱,塞到了李凡的手里,让他交学费。
李凡拿着钱又哭了,从来没有一个人对他这么好过。
后来李凡在学校里挣了一等奖学金 ,寄回来,让他父亲把钱还给表大爷,但是表大爷说什么也不要。
他说:“我无儿无女,花钱的地方少,你们家孩子多,处处得花钱,这些钱就留着给孩子们买个本子买支笔,买件新衣服吧!”
人在困难的时候,拉他一把,永生难忘,做人要有感恩之心,李凡的父母从此把表大爷当成了亲人。
李凡的父母也经常过来看望表大爷,他的母亲只要蒸了热乎的馒头或者包了水饺,就给表大爷送去。
每天晚上,李凡的父亲就会来到表大爷家,陪他说话解闷,人年纪大了,就怕孤独啊。
这些年,表大爷多亏了李凡一家嘘寒问暖,他虽然无儿无女,但是也享受到了人间温暖。
李凡更是一直没有忘记表大爷的恩情,那时候通讯不发达,主要靠写信,李凡只要给家里父母写信,就会给表大爷写信问候他。
表大爷小时候家里不缺吃喝,曾经进过学堂,识字不少。
那时候村子里的来信都放在村委里,每当村里大喇叭吆喝表大爷去拿信时,他觉得自己扬眉吐气了,毕竟他无儿无女的。觉得有人关心他就是非常感激。
表大爷一个人的日子不容易,有一次半夜他突然肚子痛,痛得打滚,可是身边一个人也没有。
实在没有办法了,他只好去敲开了李凡家的门。
李凡的父亲赶紧开出电动三轮车,拉着表大爷去了医院。
病房里,李凡的父亲帮老人擦洗身体,扶着老人去卫生间,无微不至。
同病房的人都以为李凡的父亲是表大爷的亲人,当他们知道这俩人非亲非故时,非常惊讶,连声称赞表大爷遇到了好人。
李凡大学毕业后,考取了县城的事业编,进了体制内的单位。
他只要回村里,就经常给表大爷零花钱,表大爷百般推让,他知道李凡也不容易,在城里生活开支大,还没有买上房子。
但是,每次李凡总是给他留下钱。
表大爷告诉李凡,他的手里真的不缺钱,从年轻时就开始攒钱,足够他养老的。
人年纪大了确实花不了多少钱,从那以后,李凡不再给表大爷钱了,但是他给买东西,表大爷身上的衣服都是李凡给买的。
表大爷总是嗔怪李凡说:“孩子啊,你得好好攒住钱留着买房子的,我一个农村老头儿穿得孬一点不要紧,没有笑话的,你不要把钱浪费在我身上。”
表大爷牙口不好,特别爱吃软乎乎的蛋糕,李凡每次回来时都在县城那家有名的蛋糕房里买上几斤。
表大爷吃着香酥而又软和的蛋糕,心里会想自己哪辈子积德了,遇到了这么好的一家人?
那年冬天,我们这里下了一场铺天盖地的大雪,表大爷扫雪时,突然脚下一滑,跌倒在地。
李凡的母亲端了一盘刚出锅的饺子来给表大爷送,她推开门一看,表大爷躺在雪地上挣扎着,爬不起来了。
她赶紧跑回家叫来了丈夫,他们找来了村里的一辆车,好几个人把表大爷轻轻抬上车,直奔县医院去。
路上李凡的父亲就打电话告诉了他,李凡赶紧去医院联系好了医生,在那里等着表大爷了。
表大爷住院期间,全靠李凡照顾,他请了年假,悉心陪着老人。
病房里,李凡趴在表大爷的枕头边,爷俩说不完的话。
表大爷给李凡讲多年前的事,讲他小时候父母给他留了长辫子,他稍微懂事后嫌难看,咔嚓一剪子剪掉了。他父亲要揍他,他吓得蹲在野外的玉米秸团里,睡了一晚上。
李凡哈哈大笑,他想象到了一个小男孩背后拖着一根长辫子的滑稽可笑的样子。
他们俩也说起一块在工地干活的经历,李凡动情地说:“伯伯,那次你帮我交学费,真是帮了我的大忙,你就是我人生中的贵人!”
表大爷一听,连忙摆手说:“孩子,你这样说我受之有愧啊,这些年,你们怎么照顾我的,我没齿难忘!你们才是我的恩人。有了你们,我这个孤老头子的晚年有人疼有人问,这是拿钱也买不来的幸福啊!”
表大爷在医院住了二十多天后,医生说可以出院了,但是回家后需要卧床静养,毕竟年纪大了。
回到家里,李凡的父亲白天晚上都陪伴在老人身边,表大爷的脸色渐渐红润了,他觉得也许再过个十天半月的就能下地了。
表大爷自从摔倒后,全靠李凡家照顾。他在村里只有一个远房弟弟,他的弟弟来过几次,但是,弟弟的身体还不如他,走一步都得歇三歇,表大爷看着弟弟虚弱的样子,就不让他来看自己了。
那些日子,李凡正好被单位派去外地出差了,一走就是半个多月。
到了腊月二十二那天,李凡给表大爷打来了电话,说:“伯伯,明天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我一大早就赶回去,你等着我啊,咱们一起过小年。”
“伯伯,我给你买了好多这里的土特产留着过年吃的,我还买了一家手工作坊制作的精美小点心,纯花生油制作,我早晨四点多就起床排队才买到的,因为这点心坊过晌就不营业了。伯伯,我带回去你尝尝啊,保准你吃了这口还想吃下一口!”
表大爷笑呵呵地答应着,他盼着李凡快点回来,一起过小年。
但是,到了晚上的时候,表大爷突然呼吸急促,脸色憋得通红,眼瞅着不行了。
李凡的父亲赶紧打了急救电话,当晚表大爷就进了重症监护室,但是,进行了各种抢救之后,表大爷的心跳依然越来越微弱,医生宣布已经尽力了。
这时,表大爷知道自己快要不行了,他抖动着嘴唇要求回家,他想在自己的家里走。
回到了家里,表大爷的脉搏跳得越来越没有力气了,油尽灯枯,这个老人马上就要走完人生这一程了。
表大爷的远房弟弟来了,他紧紧攥着老哥哥的手,他老泪纵横地说:“哥哥啊,你一辈子太难了,好不容易享几天福,怎么说走就走啊!”
李凡的父母都在这里,他们焦急地等待李凡回来,因为表大爷一直盯着门外,嘴里一直在念叨着:“李凡,李凡,他回来了吗?”
父亲已经给李凡打了好几个电话了,李凡说在路上,正坐高铁从外地往回赶,他自己急得鼻子都冒血了。
李凡让父亲把手机放在表大爷的耳边,他流着泪大声说:“伯伯,你一定要挺住,一定要等我啊,我这就回去了,一定要等着我!”
表大爷的眼角流出来了泪水,他的眼睛还是一直盯着门外,李凡是他的不舍,也是他深深的牵挂!
终于,下午三点多,李凡回来了,他一路小跑,扔掉了手里的拉杆箱,跑掉了一只鞋子,进门就跪倒在表大爷的床前。
李凡抚摸着表大爷的额头,哽咽着说:“伯伯,你怎么了啊?你不是一直好好的吗?摔了一跤也不至于这么严重啊!伯伯,我的房子已经装修好了,我还打算过完年接你去城里住些日子呢!”
表大爷看着李凡,他似乎笑了一下,静静地闭上了眼睛。
腊月二十三下午三点十八分,表大爷走完了一生。
李凡伏在表大爷的身上大哭不止。
由于表大爷无儿无女,村委会来帮忙办理后事。
我们这些亲戚也都来了,送别老人。
按照我们这里的风俗,表大爷去世后,需要有人给打幡送行。
李凡二话不说,他举起了幡棍,披麻戴孝,泪流满面送别老人。
李凡的父亲是个大家族,他说话很有影响力,他叫来了家族里的人,三十多口子,浩浩荡荡的队伍,为老人送行。
表大爷孤身一人,但是他的身后事在李凡和父母的操持下,办得体体面面的。
办理完后事,大家聚在表大爷的院子里,满脸悲伤怀念老人。
村干部夸奖李凡,多年以来对表大爷的帮助。
李凡说:“这些年我们照顾伯伯,是因为他对我有恩,知恩图报是我们应该做的。在我最困难的时候,伯伯帮助了我,让我终生难忘!”
“老人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敬老孝老的传统美德,我们这些年轻人应该传承下去。”
“今后遇到需要帮助的老人,我还会义无反顾地去帮助。因为我永远忘不了伯伯对我的恩情!”
李凡的话,让在场的所有人非常钦佩。
我想说的话:
这就是我见过的最触动人心的葬礼。
表大爷早些年帮助了李凡,后来李凡及父母涌泉相报,给了孤身一人的表大爷幸福的晚年。
衔环结草,知恩图报,善莫大焉!
非亲却是亲!没有血缘关系的亲情更能打动人心,这种无私的帮助是人间大爱。
往事如烟,曾经的恩情却久久萦绕于心间。
做一个善良美好的人,温暖自己,也温暖他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