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哀伤到很严重的程度会一夜白头吗?

2017年时,我在医院给孩子做检查时,看到一个满头白发的女人,用婴儿车推着一个孩子,孩子在婴儿车里,不断的摇着头不肯睡,而一旁的护士再嚷着,不睡觉怎么做核磁呀,回去睡觉吧!

那个女人就在核磁室的门口来回推着车子,起初我以为是孩子奶奶可是听了她跟孩子说话的口气,她竟然是孩子妈妈。

由于我家孩子也是睡的不实诚不能做核磁我也在门口等着。好奇心得驱使下,我和那位妈妈聊了起来。

后来了解到,那位妈妈三十七岁了,孩子是她的女儿,已经七岁了,从五岁开始,孩子就成了医院的常客了,三天两头的孩子就会呕吐,昏迷家人就会急忙抱她去医院。

反复了几次,都没有找到病因,家长也就没多在意。直到一年前孩子突然不会走路了,这让家长一时慌了神。

抱着孩子开始漫长的求医之路,经过多次检查多次确诊,孩子得了脑瘤,(具体某种脑瘤我就不得了)得到最后确诊的那一天晚上,孩子妈妈哭了整整一夜,第二天他和老公要商量卖掉房子去给孩子治病,可是老公确不肯,看着老公这样冷漠,让他更加伤心。

随后她求助了娘家,才给孩子筹够了,十几万的手术费用,手术是成功了,可是孩子醒来后,还是不能走路,话也不能说了,完全就成了脑瘫孩子,就在孩子手术后的一个星期后,孩子爸爸竟然卖掉房子跑了,仅给孩子妈妈留下了一条信息,说他不想守着一个无底洞的孩子过一生。孩子妈妈收到信息后,就拨打孩子爸爸电话,可是手机号码以关机。

接二连三的打击,让这个本就疲惫不堪的女人,无疑又是雪上加霜。孩子再重症监护室里一住就是一个月,一直都没醒过来,她就在监护室外住了一个月,这一个月,她都不曾照镜子,直到有一天,她无意间再水中的倒影里看到了自己的容貌,随后她才注意到,自己的头发白了好多,就像一位上了年纪的人。

孩子手术后的三十八天时,孩子醒了,但是说有的状况和医生预料的一样孩子由于脑瘤病体太大,伤到了不少神经组织,孩子便的和脑瘫孩子一样了。

出院后的母女两个人,一时没有住的地方她不得不搬回娘家。孩子平时需要做定期检查,每天这位宝妈就会带着孩子来医院做康复训练。

在医院里,也很多人都和我一样,都是一开始以为她是孩子的奶奶或者外婆,可是我们都想错了。一开始宝妈还在乎别人的眼光,总是躲着人走。

后来有一天,孩子突然间对这她微笑了,这让她看到了希望。而一个简单的微笑。对于宝妈来说,那就是安慰了。

人哀伤到很严重的程度会一夜白头吗?

会的,我就亲眼见过,一个同事27岁胃癌去世,两个双胞胎儿子还没有满周岁。去她老家参加葬礼,她老公两天的时间,头发白了一大半,瞬间苍老了十几岁,让人不胜唏嘘。

这个同事黄石人,非常活泼善良,命却很苦。小学时父母离异,她跟着爸爸长大,父母都再婚了,妈妈嫁去了上海,好几年才能见一次面。

大学时爸爸和阿姨只提供学费,生活费靠自己发传单和做家教赚的。工作后也非常拼命,每天都是很晚才走,她说自己学历不高,只能靠勤来补拙。她所在的部门属于业绩部门,虽然很勤奋和努力,但每月运气总差那么一点,所以整体收入不算高。

同事经常胃疼,也没有太当回事,疼得受不了的时候就吃药。她说从读大学开始,就特别喜欢吃麻辣烫,便宜又好吃,想起来就流口水的那种喜爱。公司那栋楼负一楼是美食馆,各种地方特色和小吃琳琅满目,有一家专营麻辣烫,她是那家的常客,只有胃疼的那几天才会节制一下自己。我们劝她注意营养,她总是笑着说:“上大学吃麻辣烫是因为没钱,现在喜欢吃麻辣烫是因为自己赚钱了,不想再那么苦了。麻辣烫不仅好吃,更多的是让她感受现下的快乐!”

后来同事遇见现在的老公,其实是她初中时的同学。兜兜转转了十几年,最后在武汉这个城市相遇,两人感情非常好,也很珍惜这份缘。我们都说她终于苦尽甘来了。

婚后没多久就怀孕了,还是双胎,可把家人高兴坏了。她觉得老公是自己的福星,遇见他之后收获的全部都是幸福,每天都是笑眯眯的甜蜜样子,让人真心地祝福她。

后来因为双胎孕期反应比较严重,怀孕5个多月时辞职回黄石养胎了,她老公也是黄石人。走的时候我们公司好多人都舍不得她,她哭着跟大家说,等她生完孩子回来再跟大家一起战斗。

公司的微信群并没有清退她,所以她还是经常在群里聊天,越到后面,她孕期反应越严重,一直吐到生,我们都以为是怀双胎辛苦所导致的。怀孕期间不敢乱吃药,所以每次胃不舒服和疼的时候就硬抗。

坐月子期间胃疼犯了两次,吃药后有缓解。我们去看宝宝的时候,劝她一定要去医院做个胃镜检查一下,别以为年轻扛得住就大意。一直到42天复查后,她才决定去做个全面的胃部检查,结果就是晴空霹雳,医院诊断胃窦癌。

同事家人都不敢相信,觉得是下面医院的误诊,于是到武汉协和医院重新拍片诊断。后来在协和做了胃部切除手术,胃被切除了2/3,还做了两个疗程的化疗,因为反应太严重,没有继续第三个疗程,但是后面一直有按医嘱吃药。

去年下半年复查时,医生说胃癌复发了,而且发生了腹膜转移。自那以后,同事就一直在医院住下了。刚开始的时候是在武汉这边,后来因为医保结算的问题,转回了当地医院。

她在群里面发言越来越少,直到前段时间,我们看到她老公的朋友圈,才知道同事已经走了。

我和几个之前跟她关系比较好的同事约着一起去黄石参加了她的葬礼。我们是行礼的前一天到的,准备看哪些地方能帮下她老公的。我们见到她老公的时候,他已经不知道在殡仪馆那个厅立面坐了多久了,见着我们只是木然地点了下头,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

我们看见半年前还活蹦乱跳的同事躺在冰棺里面,都哭得不能自已,同事老公一言不发,只是呆坐着。

第二天行礼,他们双方亲属来了很多人,同事老公就站在大厅门口接待,没有多余的语言,只是木然地跟每个人打着招呼。同事老公的妈妈跟我们说儿子已经一个多星期没怎么合眼了,自从前天把同事从医院拖回家,儿子就不吃不喝不说话也不看宝宝。做父母的除了让他多想想儿子们、还是要坚强之类的话语,也不会其他安慰方式。

下午遗体火化,在等待的间隙,同事老公体力不支晕倒了。一群人手忙脚乱地给他灌了糖水后,就见他蹲在火化房门口的绿化带那里,直到工人把骨灰坛抱出来,他接过坛子当着众人的面终于哭出来了。28岁的男人,哭得像个孩子,我们在旁边也是眼泪止不住地流。

第二天早上去跟同事老公告别,猛然看见他头上已经花白了大片,白头发直戳戳地立在那天早上的阳光下,特别刺眼。我们才相信原来一夜白头在现实中真的会发生,人伤心到极致的时候,会导致发根的色素细胞成批死亡导致白头。同事年轻、善良、活泼开朗,短短地一生却命运波折。直到她老公后来把她生前的朋友圈(只能自己看)截图发出来,我们才知道,即使到生命的最后那段时间,她依然感恩上天让她遇见了我们这群让她感觉温暖的同事,感恩遇见了她老公,感恩两个儿子可以延续她的生命,她说老天待她不薄!希望同事在天堂还像以前那样善良、活泼,希望天堂里面没有病痛和生离死别!

人哀伤到很严重的程度会一夜白头吗?

我大姨家的儿子楚天浩比我大三岁,高中毕业后他没有听从父母的话报考师范大学,而是自作主张报了军校。

说起来那年学校报考军校的好几十个学生里,有的分数够了可惜身体不达标,有的身体不错可是分数又不够。最后只有楚天浩一个人被军校录取了,这事倒成了学校师生们议论的焦点。

大姨老俩本来打算让唯一的儿子将来当个老师,往后安安稳稳过日子就好。可惜楚天浩天生就不愿憋在学校一亩三分地,他的志向是军营广阔的天地。

收到军校的录取通知书后,看儿子一脸的满足感和街坊四邻的羡慕眼神,大姨他们做父母的也只好妥协了,毕竟将来儿子能当个将军也是光宗耀祖的事。

不过,临近开学时大姨还是给天浩算了一卦,结果大姨听了算命先生的话,整个人都不好了,怏怏不乐了好些天。

据算命的说,楚天浩命太刚则易折,将来在外打拼一定要注意安全,凡是不要强出头,否则会有性命之忧。

大姨把这话原原本本告诉了儿子,让他一定要谨记在心。可是天浩根本就不信算命那一套,母亲的话他也是左耳进右耳就出了。

楚天浩军校毕业后到了部队,在某部基层任职副连长职务。由于他业务能力很强,不仅个人素质高,还把连队的兵带的一个个都能力突出,还在全师比赛中获得了集体一等奖。

这下楚天浩成了名人,引起了上级领导们的重视和青睐。不到两年上级就专门把楚天浩连长的副字去掉了,他也由中尉变成了上尉,提升速度之快让人为之侧目。

不过,别人都是羡慕的份,对于天浩的能力还是都表示认可的。楚天浩凭着自己的过硬军事素养赢得了部队官兵的一致好评。

若不是那次意外事件,如今楚天浩肯定会稳步高升。可惜,一切都终结于2018年八月十二日那天。

那一年夏季,楚天浩所服役的地方雨水特别大,有些山区甚至大雨连降了一天两夜,直接引发了洪涝灾害。

八月十二号早上,楚天浩就接到了上级的紧急命令,让他们连队赶快去几十里外的一个山村抢险救灾,据说洪水围困着村里三十多人出不来,情况十分危急。

楚天浩二话不说,带着战士们冒着大雨赶往救灾点,到了后才发现情况相当危险,因为降雨量太大,直接引发了山洪,把道路全部淹没了。

楚天浩带着战士们尝试了好多次,冲锋舟才通过了急流,来来往往数次后,终于把围困在村里的几十个老人儿童安全救出来了。

当最后一个村民获救后,楚天浩刚要喘口气,却听见一个老大爷说他老伴还在家里,因为老伴瘫痪在床好几年了,所以她至死不愿意离开家,其实也可能是不想拖累老头吧,觉得自己已经生无可恋了。

老头的话让楚天浩的心又揪紧了,看着身边疲惫不堪的战士们,他顾不上自己也浑身乏力,再一次义无反顾地返回了村里。

当楚天浩找到老大娘并背着她过河时,意外突然发生,从上游快速飘下来的一根横木把冲锋舟当场撞翻了。

落水后楚天浩还死死不肯放弃老大娘,在战友们的接力抢救下,老大娘最终成功获救。而楚天浩却因为体力不支被洪水冲走了。

战士们流着泪冒着大雨寻找了一天一夜,直到第二天早上八点才在下游发现了楚天浩,可惜战友们撕心裂肺的喊叫也不能叫醒他们敬爱的连长了,楚天浩就这样英勇牺牲了。

消息传到了老家,大姨二老连夜赶来部队,当她颤颤巍巍揭开儿子身上的白布时,看到的那一幕让她当场晕倒了。

楚天浩的葬礼大姨没有去参加,因为她一直在医院里抢救。等清醒过来后,医护人员和家属震惊的看到,原本没几根白发的大姨,居然一夜之间头发全白了,整个人憔悴的仿佛老了几十岁。

那一年,楚天浩才二十八岁,而大姨也不过五十一岁,却一夜之间就像到了七十岁的样子,让人看来都偷偷抹泪不止。

哀莫大于心死,看来,能击垮一个人内心的坚强,或许只有她最关心最在乎那个的安危吧!

人哀伤到很严重的程度会一夜白头吗?

90年代的一个夏天,表叔家一对双胞胎男孩在水库洗澡双双溺水淹死了,整个夏天整个村里都回荡着表婶悲戚的哭声,我表叔,那时候才三十几岁,几乎是一夜之间他的头发几乎白了一半。

表叔家一对双胞胎男孩八九岁,才上小学二年级,夏天放学后下水游泳洗澡,两个小男孩,一头扎进水里就再也没有上来,俩孩子当场就溺水死了。

当时表叔在出门在外地打工,表婶正在农田里干活,村里人跑到田地里喊她:“快回家,孩子出事了”。

表婶是被人搀扶着来到出事地点,到了以后看到地上直挺挺的两个孩子,当场就昏过去了。掐人中、拍凉水,等表婶悠悠醒过来,跪着给村里的大夫磕头:“求求你救救我的孩子!”

无论表婶哭天抢地如何苦苦哀求,还是没有挽回两个孩子的性命。

那时候没有电话,还是找亲戚连夜坐火车去外地把表叔接来。表叔第二天下午才赶回来。为了等他回来,孩子没有埋葬,表叔扛着简单的行囊,几乎是跌跌撞撞扑倒俩孩子身上,他没有哭,是干嚎,哑着嗓子低低地干嚎。

半晌后,表叔起身,细细地抚摸俩孩子的小脸儿,眼睛直直的眼珠子通红,像是要把孩子严严实实地装进眼睛里护着。

表叔是家里的顶梁柱,他要忍住巨大的悲痛扛起这个破碎的家庭。该怎么安葬两个孩子?按照村里的规矩,小孩子是不能入祖坟的,表叔为了不让表婶看到孩子的坟地,就找到距离村庄最远的一块地,给了人家二百块钱,又给人家送了好酒好烟,才找到地方把孩子安葬了。

孩子下葬,不少亲友都过来参加孩子的葬礼,表叔一边照应着亲友们,一边安排着安葬两个孩子,还要照顾着歇斯底里的表婶,他一个人,忙碌的团团转,几天几夜不曾合眼!孩子去世不到一个月,表婶哭得死去活来,整个人精神都有点失常,疯疯癫癫,表叔又要照顾自己的妻子,带着妻子四处求医治病。

从头到尾,没有见表叔痛哭流涕,他全程哑着嗓子,操持着孩子的后事。村里的男男女女们都围拢着看热闹。看到表叔如此冷静,甚至连眼泪都没有,村里有了不少议论:到底是男人,新真硬,自己家孩子没了眼泪都不掉!村里人纷纷指责表叔“狠心的爹”。

表叔哪里是狠心!作为男人,遇见事他不能光哭哭啼啼,他还要承担起这沉重的责任,他的眼泪都藏在心里头,他的心痛都蔓延在头发丝里!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村里人才突然发现,36岁正值壮年的表叔,满头的头发星星点点白了一大半。虽然不能说的一夜白头,但是,表叔在不到一年的短短时间里,白了头!不仅头发花白了,表叔连走路的姿态也变了,每一步都似有千斤的沉重,从背影看俨然是一个老头。

时间是最好的治愈师。这件事过去几年后,表叔也从孩子去世的阴影里走了出来,他那一头星星点点的白发又慢慢黑了回来,只是他的步伐。日益沉重。

人哀伤到很严重的程度会一夜白头吗?

我之前同事30岁,满头白发。整个人显得非常苍老。不是遗传,就是一次心痛,导致一夜白头。

我问他,你这个是遗传吗?他说不是的。问他具体原因,他就闭嘴不谈了。后来大家逐渐成了很好的朋友,他才告诉我真正的原因。

五年前,我在上海浦东一家公司上班,发现研发部一位工程师满头白发,我好奇的问同事,公司怎么这么大年纪的人也招过来啊!

我当时入职的是工程部,工程、研发是经常打交道的两个部门。所以第一次去研发办公室。那么多年轻的同事中间,坐了一位白头发的人很显眼。

回去后,我就问了一下坐在我对面的同事,他显然见怪不怪了。反问我:“你猜猜他多大?”

“大概40到50岁之间吧!”我一向看人很准的,很有信心的说到。

他笑笑说:“他才30岁左右!”我更好奇了,30岁怎么头发都白了。同事说:“我们问过他,不过都被他叉开话题了。后来也就不问了!”

听同事说,他的技术很牛,结构工程师中CAD是大神级别的。作图基本是一遍过,很少修改。这总经理力排众议,把他招进来。

据说人事不太想要他,因为他的这个职位是需要经常和客户沟通的,怕影响公司形象。也怕引起客户疑问等其他不必要的麻烦。

而研发经理看他是个人才,薪资要的也不算太高,就想把他留下,僵持之下,只能报到总经理哪里。总经理和他聊了足足半天时间。最后,让人事收了他。并嘱咐研发经理,给他换个岗位。专职出图。换其他工程师与客户对接。

他刚进来,扎眼的头发。也引起一阵轰动,大家议论纷纷。不过他已经见怪不怪了。与同事交流,不吭不卑。努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半年之后,我们相互之间熟悉了,还同租在一个小区。经常下班后一起出去下馆子,吃宵夜。我也偶尔会提起他头发的事,都被他一笔带过,我也识趣的不再问。

一年一晃而过,快到春节放假了。他说要请我吃个饭。这一次罕见的要了一瓶白酒。之前聚餐,不管部门聚餐,还是我俩吃饭,他基本是滴酒不沾,领导劝酒,他也只是象征性的喝点啤的。

我俩边喝边聊,他说我刚进这公司时,不管是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都好奇的看着我。我就像一只熊猫。我那时候一心想挣钱,手里已经身无分文。对他们的流言蜚语已经麻木了。

若不是创业失败,他也不会沦落至此。原来他曾经办了一个小型的机械加工厂。帮客户设计开发模具、定制治工具。两年挣了一百多万。员工也逐渐扩充有几十号人。

人逢喜事精神爽,觉得自己越来越牛,先把自己的租的小厂房换了二千平方的。又招来五个业务员专门跑业务。加工工程师也招了几位。准备大干。给的薪水,提成都超过业界水平。我问他,你为什么给这么高!他说:“不给高,招不来牛人啊”。

本以为生意会越做越好,没想到的是,一个订单就把他击败了。一次,老客户下给他几台全自动设备。说好一个月后按时交货,不然会影响他们的订单。

合同上白纸黑字写清楚交货日期,违约金、设备质量问题涉及到的赔偿。

他安排工程师抓紧打样生产。客户来公司确认样机没有问题,他紧接着开始安排批量生产。

设备全部按期做好了,全部试运行也都没有问题,就安排发货过去了。客户对他也非常信任,毕竟不是第一次合作了,也就没有再次验机。

然而,等正式生产了。机器出来的产品状况频出。毫无疑问机器有问题,他赶紧带领工程师来到了客户端查找原因。

原因找到了,原来采购员和厂家勾结,原本核心的钛合金部件要买进口的,采购员买了国产。几倍的差价进了采购员腰包。

因为这批货是出口的,现在铁定是出不了了。延误的船运费、客户的索赔、造成损失的工时全部要转嫁给他。

他收到客户传真过来的文件,要赔客户300万。他在办公室整整呆了一夜。心痛、自责,把关不严,现在说什么都迟了。

一夜之间老了十岁,他的头发也在一夜之间白了,他也想一跳了之。最后还是选择了面对生活。焦虑失眠折磨了他好一阵,才振作起来。

他没有300万现金赔给客户,最后只能卖掉自己的小加工厂,抵押了自己婚房给银行,筹到了300万。

现在没有本钱了,只能进厂上班了。听他说完。不禁有些同情他。

年纪相仿,他却比我有更惨痛的过往。如果换作是我,我都不知道该咋办。

第二年,他就跳槽走了!听说他现在混的还不错。在一家民营公司做了部门总监。

人哀伤到很严重的程度会一夜白头吗?

提起这个话题,我想起我邻居的孩子出差去唐山地震死后,他老母亲坐在门口一块大石头上,整天整夜的大哭一场有一场的情景了。老人就这一个孩子,心尖尖,老母亲能不想自己的娃嘛。哪个时候我还小的没猛,大约十几岁。一到晚上,西关街道上空,就有大声的嚎哭声,我愣着耳朵,这哭声,由大到小,由小到低声念叨了。大说,睡觉吧,你明天还要去上学。别听了。

大大,外人哭啥哩?

命苦死了。你外婆他娃子去岀差,唐山大地震,死了。你说咋真巧哩!

哭的多惨!整夜哭!也没人挡一挡(商州话,劝一劝的意思)!

睡觉吧。

大说着,把煤油灯吹灭了。

上房屋里,一片漆黑。空气中瑟瑟作响。俄尔,夜空中,这长一声,短一声的哭泣声,有在空中飘荡着,仿佛要把儿子哭回家的光景。听着听着,我慢慢瞌睡了。四更时,起来小解,这哭泣声,还依稀可听。唉,这白发人哭黑发人,咋这么难过,煎熬啊!

不几天,这老婆婆就死了。想儿子想死了?还是哭死了?

上初中时,知识多了,一查字典里面,才知道,啥叫伤心欲绝,啥叫悲伤过度,啥叫气大伤身,啥叫气绝身亡…

唐山大地震,令多少人无家可归,妻离子散…

还有一个伤心欲绝的真实故事,我一个伯属妈妈的大儿子死了,老人家和上面的老婆婆一样,整夜哭呀哭呀,黑发一夜变成白发了,人整个哭的变形了,憔悴的样子,令人目不所指,形容枯槁,失形,失子之心情,做母亲的人,最伤心欲绝了!

也不久,伯属妈妈走了,撵自己的大儿子去了。记得我还去了,这场面多么令人痛心疾首了…

记得鲁迅先生写的巜祝福》不?阿猫叫狼叼走了,祥林嫂的魂也仿佛叫狼叼走了似的,介天喃喃自语,阿猫,阿猫的轻声细语着,对路人相说,起先人们同情她,掬一腔同情之泪,慢慢,久了,人们似躲瘟神般迅疾而去,祥林嫂,呆了,麻木了,精神支柱跨了,"眼睛间或一轮,转一下"…鲁镇人不待间她,鲁老爷不准她摆新年的祭祀的祭品,"祥林嫂,你不能动,不干不净,老祖宗不会吃的…"!祥林嫂呆了,行同木偶般的,新春大雪纷飞一个早上,祥林嫂死了,…

天下之大,就在前几天,美国警察光天化日之下,连开七枪,打死一位二十岁黑人小伙子,小伙子爸爸对着镜头哭诉着,强忍巨大悲痛,美国种族歧视,令多少黑人弟兄死于枪下,死于非命…

唉,一夜白了头的故事多的去了,我心沉重,愿人间少点哀伤,不知天堂哪边人头发白不?…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