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芗斋,王选杰练大成拳,为什么不长寿?
可肯定的说。长寿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要比较的,那么和谁比那?
答案:应该是先与未参加锻炼时候的自己比。在此基础上,再与其所处该社会的环境下的其他人相比。
王芗斋 (1885-1963 寿78岁)
王芗斋,自幼体弱多病,喘病严重。我们可以理解为儿童哮喘。哮喘不发作时,患者与常人无异,发作起来是要人命的疾病(邓丽君就因为哮喘去世)。王芗斋体弱,家人培养他习武强身,终成一代大师。假如,王芗斋先生自幼体弱,家人不给他提供,习武强身锻炼的机会,那王先生会不会,生活质量大大的降低。会不会寿78岁那?
我们可以看到,王芗斋出生于1885年卒于1963年寿活78岁。作家鲁迅出生于1881年卒于1936年寿55岁。他们出生在同时代。
王芗斋与鲁迅先生相比,显然,他没有鲁迅的社会影响力大,社会地位,没有鲁迅先生高。而且鲁迅先生学医出身,学习过系统的,现代医学知识。对于科学的生理健康方面谁更了解那?应该是科班出身的,鲁迅先生更胜一筹。而且,鲁迅的文章以及身边人的回忆文章中没记载过:鲁迅先生自幼体弱多病。一位享誉国内外的著名作家。物质生活富裕。拥有全国以及东亚地区的优秀医疗资源作为保障。从小身体健康。那么为什么鲁迅先生早逝那?(资料得知1949年前我国成年男性平均寿命只有40.8岁,鲁迅先生已经远远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
影响寿命的因素有四个。
1生理遗传(长辈的寿命长短会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后代寿命。拥有优秀的长寿基因,是长寿的前提)
2心理健康(生活压力,脾气大小,是否看得开等等。都会影响心理健康。心理健康影响着身体各器官功能是否能正常工作。)
3生活习惯(包括饮食,吸烟,饮酒等。生活习惯的健康是长寿的保证。不用讲 张某良吸烟喝酒又找女人,活一百多岁。你认为张的对可以作为模范学习。)
4体育锻炼 (包括修内丹,气功等)适当健康的体育锻炼(很多体育锻炼不健康,比如说:大家和公园或者小区,某些协会太极拳老师学习太极拳把半月板损伤),能够延缓身体各器官衰老。刺激脑垂体分泌出各种有益于身体对抗衰老对抗病毒的各种激素,达到延缓衰老的状态。
我想从这四个方面可以看出,是哪些因素造成了上面的问题。
再说 王选杰(1936-2000寿64岁)
网上资料显示 由于王在十年中心脏受伤,病痛一直折磨着王。2000年王手术失败而逝世,享年64岁 。
下面我举一些练意拳(大成拳)长寿的人名单
(2017年2月8日统计) (“现年”的是还健在的,“终年”是已故的)
王芗斋,终年78岁(1885~1963)
王玉芳,终年92岁(1921 --2012)
袁敬泉先生终年102岁(1899-2001)
张恩贵先生终年99岁(1907~2006)
曾广骅先生现年97岁(1922至今)
韩星樵(桥)先生终年95岁(1909~2004)
秘静克先生终年98岁(1914~2012)
于永年先生终年93岁(1920~2013)文革时曾被打断脊椎骨。
李见宇先生现年94岁(1924—)
马骥良先生终年90岁(1904-1993),文革时被折断十指。
张长信先生终年87岁(1903-1990)
秦重三先生终年86岁(1886~1972)
李苦禅先生终年84岁(1899~1983)
孔庆海先生终年83岁(1924-2007)
赵道新先生终年82岁(1908~1990)
高振东先生终年81岁(1879~1960)
宁大椿先生终年80岁(1900-1980)
何镜平先生终年80岁(1928~2008)
王斌魁先生终年78岁(1915~1993)
窦世明先生终年76岁(1921~1997)
张中先生终年77岁(1924-2000)
卜恩富先生终年75岁(1911~1986)
姚宗勋先生终年68岁(1917~1985)
韩星垣先生终年68岁(1915~1983)
杨德茂先生终年67岁(1910-1977)
韩嗣煌先生终年67岁(1933-2000)
李永宗先生终年48岁(1920-1968)(文革时自杀)
王选杰,终年63岁(因病做手术失败)
赵华舫先生终年98岁
张恩彤先生终年68岁
永良先生终年75岁
王十川 终年77岁
尤彭熙终年83岁
姚海川 终年87岁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意拳(大成拳)很多练习者也是很长寿的。
只要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坚持运动。肯定比不运动好。
王芗斋,王选杰练大成拳,为什么不长寿?
这问题问的有点扯淡,多大岁数算长寿?两位都是解放前生人,按照那时的标准,叫“人过七十古来稀”。芗斋师世寿78,选杰师世寿74这符不符合标准?即便放在当下,也都超过了国人的平均寿命,那个告诉你这岁数不长寿呢?选杰先生文革中心脏部位曾被造反派用钉子伤过,此后留下后遗症,这种情况下,74不算短寿了吧?还有些人自认为懂得不少说“气没化开”,懂得真多呀。
王芗斋,王选杰练大成拳,为什么不长寿?
没听说武术家有年老痴呆、失能现象,我觉得这就够意思了。至于武术家没有明显的长寿,应该与重武不重养有关系。
王芗斋,王选杰练大成拳,为什么不长寿?
具体情况应具体分析,拿本人来讲,从小身体较差,小时侯时常吃药打针,特别是慢性鼻炎随我成了老友,四十岁时自定大限为六十岁,然而经过练拳后,自己认为可能会活到七十岁,如果真到七十乘鹤而去后,后人可能会认为我练的拳不够好,因为我没活到八九十岁。但我自认为赚了多天地十年春秋,足矣!
王芗斋,王选杰练大成拳,为什么不长寿?
张安邦聊聊武林中的事——
练武术不等于长寿,练习武术虽然与强健筋骨有直接关系,但是筋骨强健与人的寿命没有直接关系,人生七十古来稀,王芗斋先生终年78岁(1885~1963),这个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实属高寿无疑。
我们看影视作品或武侠小说,多半武林高手都是银发飘飘,成名之后隐遁江湖数十年,这样算来,接近百岁之寿,而生活中却不尽相同。包括今天,我们通过移动互联网很方便的查到各个地区的百岁老人的数据,恐怕习武打拳的没有几个,即使有,也是公园太极拳玩玩而已,不会是流汗大运动量的专业习拳。相反,有人统计过民国的武术名家,很少有达到古稀之年,具体统计的人我忘记了,也是一位打着太极旗号招生的武林同仁。大家可以再深入比较一下,民国的平均寿命是多少?今天的武术名家健在的高寿的大有人在,这个不假,这跟今天普遍人均寿命偏高有直接关系,是长寿的大数据带动的武术习练者群体。总之,我认为练武术不等于长寿,更不等于想当然的长生不老。当然练习武术也不是短命的缘由,武术练习与否不是决定寿命长短的决定性因素,仅仅是基因、营养、医疗之外的辅助条件而已。
我在网上搜到王选杰先生终年63岁,是因为手术失败。首先我不是大成拳门人,只是小时候喜欢收集武术杂志,那时候王选杰先生的名字是杂志的常客,唯一低于李小龙的名字就是他了,印象深刻,手术失败跟习武关系不大,也有资料显示先生是是因为心脏病,文革中受到的破害造成的。一支长钉钉入他的后背,伤及心脉。晚年,多次病危,这样看来,武术也不是王老去世的原因,当然王老在世时,中国蒸蒸日上,人均寿命普遍延长,他的六十出头就是放在普通人也确实可惜至极,更何况一代武术名家!
这里插播一些题外话,谈谈武术与长寿的关系,很多武术名家五六十岁就撒手人寰,绝非个例。他们多半自幼习拳,常年吃大苦、下大功,跟今天运动员超负荷一个道理我觉得。相反,我认识的一些武术老人,都是人到而立之年甚至人到中年,才想到学习一门技艺,一门深入,往往大器晚成,成名了也是晚年了,倒是其乐融融。希望我的一些见闻能给大家一些启示,不敢充当人师,就是跟大家一起探讨。
关注张安邦,一起聊聊武林中的事!注:文中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谢谢!
王芗斋,王选杰练大成拳,为什么不长寿?
自然天成、健康的精气神是平衡的,练功夫做作精气神,实际上也是损耗,功夫越是精湛损耗越多,对武学的追求导致损耗大,很难把握、拿捏精气神的平衡,所以对精气神的修为最关键点是平衡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