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朋友对姥爷姥姥有什么回忆呢?

不好意思,没有配图。

我是从四个月就跟姥姥姥爷在一起的。一直到现在,我四十四岁,仍然和九十岁的姥姥生活在一起,和父母反倒不怎么亲近了。

姥爷是一个老军人,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原38军的,后来回到地方国企工作。六十岁离休。现在已经离世二十年了。

对姥爷的印象,是严厉和慈祥参杂着的。

幼年时,姥爷是严厉的,因为学习没少训我,可他从来不打我,总是罚站。

从上大学开始起,体会到姥爷是慈祥的,每次回家,都要跟我聊聊学习生活,返校时再给我带上一条烟。

参加工作后,经常出差,每次出差回家后,姥爷都要把我叫到跟前,跟他汇报一下一路的见闻。

后来,姥爷身体渐渐不好,我经常陪着他出去散步,说实话,看着一个养育你的人渐渐衰老,心里的滋味真不好受。

再后来,姥爷去世,回忆起来,姥爷永远是那个相信党,相信组织,处事严谨,待人宽厚的老军人。

姥姥在年轻时因为要照顾我,没到退休年龄就从工厂辞工了,以至于连退休金都没有。我们现在生活在一起,姥姥身体健康,性格开朗,年岁大了,偶尔会有点孩子气。没事就愿意讲以前的故事,乐此不疲。

北方的朋友对姥爷姥姥有什么回忆呢?

我姥姥21岁二婚嫁给我姥爷,我姥爷才17,毛头小子什么也不懂,结婚两年,眼馋人家“带把儿”的儿子,用条笤疙瘩打得姥姥满炕打滚。姥姥含羞带臊,几乎是手把手教会了只会搂着媳妇儿睡觉的姥爷…

姥姥白天要在家纺布,“婆婆眼里无孝媳”,怎么看我姥姥怎么“眼气”,便要试一试儿子听娘的,还是护老婆,便向姥爷告状:纺纱打盹、老上茅房、偷吃东西、惦记往外跑(出去唠嗑、玩)…姥爷下工回家便打,还大冬天让穿棉袄“光腚”蹲院子里向婆婆“赎罪”。

我常笑妈妈,随姥爷“驴头马面",姥爷又确实属犟驴的:倔!妈妈记事起,姥爷常为工分和同族兄弟干仗,因为有个厉害妈在天保佑,还每次都赢。姥姥只好拿着鸡蛋和挂面去看伤者,赔不是…

不过打我记事起,姥爷变了:也许是岁数大了,想逞强力不从心了;也许是昔日羽下的4只小母鸡(4个闺女)太强悍了,"鸠占鹊巢"乱了他的老主张;其实更可能是因为聋了,"非不为也,实不能也"。被我用土坎坷掷瘸的小鸭子,攥破的鲜鸡蛋,饭桌上没有酒不举筷子的抗议,往自已碗里夹肥肉的迟疑,悲从中来,历历在目…

姥爷规定,姥姥身体不好,细粮(小麦)家中小孩子不许吃,都要留给姥姥;因为姥爷抢着把大队脏活、累活干了,从不欠村里工分;冬天去齐腰深的水里修河堤,只为每顿饭把四个掺有白面的菜团子拿回给妈妈(老三),小姨吃…

姥姥仙逝前,我曾问她为什么能和姥爷过一辈子?

那时节大姑娘离婚太丢人,怕人家笑话,自己哥哥也死按着,不许!老头为家吃了太多苦…

(姥姥,姥爷去世太早了…)

北方的朋友对姥爷姥姥有什么回忆呢?

謝谢悟空问答友!邀请!

[我们的姥姥是童养媳]

记得妈妈总对我说姥姥家的历史!

姥爷家,给了姥姥娘家一斗高粮,11岁的姥姥就被送到姥爷家做童养媳。

姥爷的妈妈让11岁的姥姥,她拿尿盆倒尿盆,没做好的事情,会用燒火棍子打她,还不许哭,哭叫出声会打得厉害的。

12岁姥姥就上头了(现在就是结婚的意思)当时姥爷是22岁!姥姥14岁生孩,4女4男。

当时的姥爷一切都得听妈妈的,姥爷的妈妈告诉他,媳妇就得打,才能管好听话。

姥姥差不多经常挨姥爷揍,姥爷打时是用他的皮腰带,抽打屁股或腿。

挨揍后还得照样做活,漫点了,还要挨打,说她是故意的,姥姥忍疼把家务活做好[流泪]

因姥爷妈妈,告诉他让她疼的,不许打坏了,不许打脸,怕把漂亮小脸打坏了。

姥姥做的饭菜不好时,还要挨姥爷的妈妈,用烧火棍打大腿的。

吃饭是和全家一样的,有时婆婆偏心给点好的,因为她没女儿。

解放了新中国成立后!姥姥也长大了,婆婆也不敢打了。

姥爷是否有点习惯的,有的时候也不太敢动手,很少用皮带打了。

姥姥很怕的,很小时还看到,姥爷拿皮带要抽打姥姥,吓的姥姥立刻给跪下,我也哭了,算是没打姥姥。

姥爷真的把姥姥管得,服服帖帖!他子女也都怕他!

姥姥还说那时的,农村媳妇多数都挨男的打。

我姥爷姥姥对我特好,我真不怎么怕他们。

姥爷打归打,对姥姥很好,姥爷妈妈年龄大了,钱就让姥姥管。

姥爷60多岁就逝去了,姥姥想的精神都不怎么好,后来到妈妈家生活。

旧时男权!女人就是最底层的,太苦了。

我的回答!喜欢的好友求转发,评论[祈祷][祈祷][玫瑰][玫瑰]

喜欢阅读好友!求点下关注😁谢谢[祈祷]

北方的朋友对姥爷姥姥有什么回忆呢?

我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姥姥在我的记忆里基本没有印记,只知道她生了三男四女七个孩子,因为肺部疾病早早就去世了。而我的姥爷却是个有故事的人。我姥爷在当时出生在当地的大户人家,老一辈置地不少,家里还开着油坊。可他的性格乖张,喜欢饮酒,甚至是酗酒,以致到解放时已经破落了。可在划分成分时仍被划为地主。所以在历次运动中都难免被批斗,尤其到了文革,迫害尤甚。这时,他桀骜不驯的性格又显示出来了,他选择了一走了之,走出平原的家流窜于山区,因为那里石头多,他干起了石匠,闯百家门聊以糊口。毕竟那是一个贫困的年代,在外面也经常挨饿,所以有时候他会偷偷上他的几个女姊妹家去吃饭,姊妹们管顿饭后再尽可能的让他走时再带点粮食离开,每次都会劝他回去,但他坚决不回老家,在外面几十年哪个孩子家都没去过。

就这样,到了八十年代初,地富分子摘帽,他过了几年才回到儿子家,那时他也已经年逾古稀。在他走的这些年,孩子们都遭连累,大舅小舅没资格入党,二舅自杀,四个女儿除我母亲外都闯了关东。

他一生颠沛流离,享福很少,但他还能高寿,88岁时无疾而终。

他的一生既是个人的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缩影。

北方的朋友对姥爷姥姥有什么回忆呢?

据说,我姥爷家解放前在当地是个“大户”,太姥爷有好几房姨太太,我姥爷就是“庶出”,亲妈去世的早。

打仗的时候家里的财产受了不小的损失,家道中落,太姥爷也病逝了,于是就分了家。

我姥爷最小,分家前姥爷的大哥做主给姥爷娶了一房媳妇,但是我姥爷不喜欢,就扔下媳妇离家出走了。又过了一年多,这个媳妇就得病去世了。

过了几年,我姥爷回家后自己相中了我姥姥,让人说媒娶了我姥姥。

姥姥说,嫁给我姥爷才发现,姥爷家真是家徒四壁啊。于是姥姥结婚的第二天就和姥爷说回娘家置办点铺盖,让姥爷一个月之后再去接她。

过了一个月,姥爷去接姥姥,姥姥除了被褥外,还给姥爷做了几套衣服。

姥姥怀着第一个孩子的时候,姥爷闯关东来了鞍山,在鞍钢工作。结果第一个孩子生下来不久就夭折了,姥姥除了伤心,更多的是内疚。

后来,姥爷安定下来,接了姥姥过来,不久有了我大姨,于是姥姥和姥爷对大姨十分的疼爱,不亚于现在父母对独生子女的宠爱。

后来又有了我妈,正赶上60年,都以为我妈会养不活,没想到我妈生命力十分的顽强,健康快乐的成长了。

北方的朋友对姥爷姥姥有什么回忆呢?

我的姥爷有亲兄弟四个,他排行老二。生性善良,有时带点儿懦弱。据姥姥讲,姥爷年轻的时候,曾跟着兄长(我们叫大姥爷)在外面做过买卖。因为大姥爷是掌柜的,东家有规矩:兄弟两个不能在一个店里工作。姥爷就被分到了离大姥爷很远的店里,当了小伙计。天天干那些提茶壶、倒夜壶的活儿。因为打算盘的技术不过关,常常被二掌柜的、三掌柜的打的吱哇乱叫。熬了几年后,正准备提拔了当伙计时,碰上了兵荒马乱的年代——日本鬼子打进来了!掌柜的们逃命之前,嘱咐姥爷一人看店。炮火袭来,墙倒屋塌。又遭乱兵和灾民哄抢。姥爷幸而未受大的伤害,夹了个算盘,捡了块砚台就回家了。回到家乡不久,日本鬼子又打过来了。阎锡山的部队下来抓差,抓到没有跑了的姥爷和他刚买不久的毛驴去前线支差。一仗下来,阎军溃败。毛驴也被炸死了。姥爷躲过了日本鬼子的搜索,解下毛驴的缰绳,背上鞍子回来了。几年挨打挨骂当小伙计攒的钱,买下个毛驴,就这样全没有了。日本鬼子投降后,阎锡山的部队又回来了。因为我们这里是共产党民兵和游击队的活动区域,阎锡山为了加强他的反动统治,逼迫所有老百姓交代他们和共产党的关系。声称有关系的交关系,没关系的找关系。找下关系交关系,交了关系没关系。为此大搞“自白转生”、“三自传训”等反革命活动。姥爷因为不乱咬别人,被阎锡山的人打的连哭带叫。到了乱棍打人时,姥爷因为拿棍子专打地面不打人,被阎锡山的兵发现了,要枪毙他。众人求情,才改成要么打人,要么自己打自己的耳光。最后姥爷宁肯自己打的嘴里流血,也不肯打疑似通共的人。解放后,姥爷就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我小时候住姥姥家,姥爷就给我每天剥一个鸡蛋吃。领着我出去玩——那时候他已经有病了,队里不让他劳动了。我上二年级的时候,姥爷就病得不能下炕了。在炕上拖了半年多,一生善良、饱受磨难的姥爷去世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