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人眼里,外孙和孙子有啥不同?

这么说吧,一样是孙子,就差一个子一一(外)

我邻居曾经有个女儿说自己的父母对外孙比较冷淡,孙子,外孙,一样在家,要带出去玩,都喜欢带孙子,不大想带外孙。个人感觉这女儿有点不大理解父母的无奈。

因为比如有个小闪失,如摔倒,擦破皮,外孙有自己的爷爷奶奶,可能会怪罪你父母没带好外孙。因为他们都是尽力的!不想多一些误会。

在老人眼里,外孙和孙子有啥不同?

在农村,孙子和外孙的区别真的是无法可以说。

孙子

孙子,爷爷奶奶可以责无旁贷,心甘情愿的帮儿子儿媳妇带孙子。孙子的药费,奶粉爷爷都心甘情愿出钱。出个远门都想给孙子带点好吃的,好玩的玩具。孙子可以理直气壮的问爷爷要零花钱,除夕夜里爷爷也会给孩子们发压岁钱。孩子们没有衣服了,没有生活用品,爷爷会带出去给买衣服等等……

外孙

外公外婆不会帮忙带孩子,如果确属特殊的情况,帮忙带孩子也会收钱的,比如操心费孩子的伙食费,外孙不会想外公,外婆要零花钱,外公外婆也不会给孩子买衣服,玩具之类的。

我的孩子就是。我妈挣的钱只知道给她们家添东西或者存起来,今年我的外生女和我女儿同时高考,我女儿考了二本,外生女刚过分数线,我妈给我外生女买了一部手机,对我女儿则说外婆没钱,你好好念书,女儿长大了也很懂事说没什么谁让是外婆不是奶奶呢!

同样是孙子,对待的方式和态度却是一百八十岁转弯,孩子们也知道这种特殊对待的原因,不会责怪谁,知道孙子和外孙的不同和不公。

等以后我做了奶奶和外婆,我不会对孙子和外孙做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我会一视同仁,因为同样都是我的孙子,都是我应该疼的人,也许这就是人和人之间的代沟。

在老人眼里,外孙和孙子有啥不同?

在我们这一带有一句俗语,“野鸡再喂不暖人,家鸡再打不出门。”这就是专指外孙子和家孙子说的。野鸡,是指外孙,你怎么关心、喂养,小的时候还不太明显,长大了毕竟他亲爷爷和亲奶奶亲;家鸡,是指自家的孙子,你在小时打了他骂了他,过一会儿孩子就忘了,也不会记你的仇,即使长大成人,你说他几句,他也不会计较太久。

以上是老辈人的经验之谈。

这就是外孙和孙子的区别。

在老人眼里,外孙和孙子有啥不同?

就我家而言,孙子和外孙的区别大着呢。

我爸妈就我和我弟两个孩子,如今,我和我弟都结婚成家了,有孩子了。孙子和外孙的差别待遇,那是相当明显,都不带掩饰的。

我家是两个孩子,我弟家目前是一个,二胎也快要出生了。

我妈是那种传统的农村想法:外孙是外人,付出再多的真心,也不会变成自己人。

哪怕这孩子是她女儿亲生的,也不例外。

我弟家的孩子没出生之前,我妈也只是偶尔会说,外孙是外人。嘴上虽然这样说,但行动上,看起来对我家孩子还是不错的。

我也不会把这话放在心上,听听就算了。在农村生活的人,基本上都是这样的想法,我理解。

自从我弟家的孩子出生之后,我真实地体会到了孙子和外孙的区别在哪儿。

1、压岁钱,数额不一样。

我弟家的孩子今年2岁,收了2年的压岁钱。

我妈每年给我弟家的孩子压岁钱是1000块钱,我家的两个孩子,一人200块钱。

不要问我是怎么知道的,我弟自己说的。他可能误以为孩子们的压岁钱,我妈给的是一样的。

2、生日待遇,不一样。

我家的孩子过生日,要是我妈正好赶上了,就买个生日蛋糕。不在的话,就打个电话,关心一下。

我弟家的孩子过生日,我妈一出手,就是3000块钱。

这事的重点是,这钱是我妈,让我亲自转给我弟媳妇的。因为,我妈的钱都在我手上。

其实,我妈找个别的理由从我手上拿钱,不说是我弟家的孩子过生日,我也不会说什么。

她的钱,她自己做主,我不会有什么不好的想法。

她这么做,完全没有顾及我这个女儿的感受。要说我心里没有一点儿不舒服,或是不平衡,那绝对是假的。

3、儿子和女儿的区别。

我妈每次从老家去我弟家,都是肩扛手提,带很多吃的东西去。只要是家里有的,恨不得全都搬到我弟家去。

这个是我弟喜欢吃的,那个是我弟媳妇喜欢吃的,那个是吃了对孙女身体好的。

从老家到我家来,两手空空,从来不带老家的东西来。最多就是在我家附近的小店,给孩子们买些零食吃。

我妈给我弟家带了什么东西,我也不会去计较什么,这是人之常情。偏偏,每次我妈带了什么东西去,都会跟我讲。

我从最初的难以释怀,到现在左耳朵进,右耳朵出,好像已经习惯了我妈的这种做事风格。对此,我也不想抱怨什么,坦然接受。

我又不指望我妈的那些东西,或是钱来生活,没有它们,我的生活依然可以过得很好。

把目光放在自己身上,他人的行为影响不了你,烦恼会少很多。

在老人眼里,外孙和孙子有啥不同?

外孙和孙子,在老人的眼里,是有一定的差别的。所谓的亲孙子烧把纸,亲外孙手一指,就是他们的观念所在。

孙子做为传宗接代的人,当然是爷爷奶奶的最爱。捧在手里怕坏了。噙在口里怕化了。亲他的目的,就是为了自己死后,他能够去到坟上,给自己烧把纸钱。

而外孙呢,毕竟是外姓旁人。来了是宝贝,要好好的招待,走了是亲戚,非常的挂念。有一句话说:外孙是狗,吃饱就走,亲了也白亲。就是到了自己老死了,外孙也是只知道上坟给自己的爷爷奶奶烧纸,也是不会给姥姥姥爷烧纸的。顶多在路过姥姥姥爷的坟堆时,用手指一指说:这是我姥姥姥爷的坟罢了。

所以,在老人眼里,孙子和外孙都是指望不上的。而唯一能够得到他们报答的,也就是孙子的烧把纸,外孙的指一指了。

在老人眼里,外孙和孙子有啥不同?

三个真实的故事一一三种不同的态度一一一个标准答案。

第一个故事:

孙子在爷爷奶奶眼里是一一家庭的宝贝;两代人为之奋斗的全部;家族的希望。

邻村有一位十里八乡闻名的矿业老板。身价几千万,在我们贫困地区绝对是少有的富豪。此人有两个儿子。大儿媳头胎生了一个闺女。在二儿结婚的婚宴上,富豪当众亲朋好友宣布了一个决定:哪个儿媳为其生个大胖孙子奖励100万。一年后二儿媳果真不负众望,为公爹生了个大胖孙子。二儿媳如愿以偿拿到了奖金100万。结局是:各得其所,皆大欢喜。这个故事当时成了当地人,好长一段时间茶余饭后的美谈。

一言以蔽之:在我们农村里,特别是贫困乡村里,孙子 在爷爷奶奶眼里是多么的金贵,多么的至关重要。

第二个故事:

外孙子在外婆外公眼里是一一外人、客人。

在我们这里有句俗话说:外孙是狗一一吃了就走。

去年年前我去朋友家做客。朋友生有两个女孩,席间朋友酒过三巡后对我说:“今年文明奖9600元(县里事业单位人员都有)到手后,我准备领老伴去云南大理旅游,把这点钱花了去!要不要一起去?“我说:“我不能和你比呀!再过半年我大孙子考大学,我再凑400元,1万元给孙子上大学做奖金呢!”说罢后我们全桌人都哈哈大笑起来。我莫名其妙的感到:我笑的是那样有底气。

我在回来的路上,反反复复考虑这件事:我和朋友两个人,一个是爷爷;一个是外公。在1万元奖金消费方法上不一样。我总认为儿子家虽然不缺钱,但我要把钱玩乐了,是一种浪费;给了孙子助力上大学,才是正道。可朋友那样做,也没有毛病呀!

第三个故事:

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在孙辈眼里是一一什么位置?

90年代我在乡中心校上班,一天一位副校长请中心校中层领导以上10余人去他家吃饭。席间我见这位副校长4岁的外孙女长得胖乎乎的,且聪明、漂亮,甚是可爱。我先后问了小女孩好多类似外公外婆、爷爷奶奶谁好的问题。孩子像是答抢答题那样对答如流,都以“都好!”答复了我,人们都为孩子聪明、反应快而啧啧称赞。

我接着问:“如果你奶奶和姥姥同时掉进水里,你先救谁?”只见女孩答得比刚才还快,举起双手斩钉截铁的说:“先救我奶奶!”十几个人哄堂大笑,此时作为副校长的姥爷最尴尬。他说:“你这个没良心的!吃我的,喝我的!撵都撵不走,到头来你奶奶倒成了好人?!”没办法一一童言无忌!

结语:爷孙关系亲一一人们都说这是血缘关系的缘故。却被专家否认。但在现实生活中,从大概率上来讲:二者的区别,孙子永远排序第一,外孙屈居第二。为什么连古人在确定二者的称呼前面多加了一个“外“字作为区别就不难理解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