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边的一辈子都没有生育的人,最后怎么样了?
我外婆一辈子都没有生育,我妈和我舅都是村里一个傻女人生的,傻女人是我亲外婆。外婆嫁给外公多年不孕,被婆婆骂不下蛋的鸡,还扬言要把外婆休掉,外公不肯,因为外婆漂亮又贤惠,两个人感情好。
那一年外婆家里来一个外乡口音的傻女人,讨饭吃,外婆问她家住哪里,只会傻笑着说不知道,听那口音起码几百里以外。
那是一个冬天,傻女人衣衫单薄,鞋子也露着脚后跟,鼻涕沾了一脸,我们那里虽然冬天不会低于零下10度,但一个人破衣烂衫的流浪,小命也可能朝不保夕。外婆给傻女现煮了一大碗地瓜面面条,傻女呼噜呼噜吃完了。完了还给外婆磕了个头。
傻女起身要走,外婆却把她留住了,外婆说,要是任由她去流浪,难保每天都能讨到吃的,那年头,家家都饿肚子,要特别好心的才舍得给讨饭的一点饭。这冰天雪地的,说不定哪天就冻死在外面。
外婆就自作张让傻女睡在家里的厨房里,弄的麦秸铺得厚厚的,又拿出自己的被褥给傻女铺盖。外公反对,说自己家都天天吃不饱,还收留一下傻女人,说我外婆脑袋也傻了。
但外公虽然反对,素来比较宠爱外婆,还是同意了收留这个傻女一个冬天,准备开春暖和了再让她走。
外婆把自己的衣服缝缝补补给傻女做了几件棉衣,虽然花花绿绿都是补丁,但干净暖和,给傻女梳洗打扮起来,倒也挺有几分颜色。
外婆有个邻居是个老光棍,名叫阿根,阿根从小就是孤儿,他爹多代单传,到他这一辈上连个五服内的亲人都找不见了。
因为和外婆离得近,阿根的缝缝补补之类的活计也经常找外婆帮忙。阿根看到外婆收留的傻女虽然傻,却挺好看的,对一个老光棍来说还是有吸引力,就求我外婆把傻女给了他吧,他愿意照顾傻女一辈子,反正娶不到媳妇,傻女也算一个漂亮的女子。
外婆就同意了,老光棍和傻女生了一女一儿,傻女不会带孩子,外婆就好心帮着带,那年头缺吃的,外婆待傻女的孩子如同自己的孩子一样,经常自己省下饭给孩子吃。
在外婆的尽心照顾帮忙下,两个孩子都健康。一次四口人外出赶集,村头有一条河 ,上面有狭窄的木桥,说是桥,就是村民用几根树杆简易搭的,过桥时,傻女失足落水,男人下去营救,两个人都冲走了,那是夏季的汛期。
两个孩子眼睁睁的看着爸爸和妈妈被水冲走了。那一年,女孩子8岁,男孩子6岁。
女孩子就是我妈妈,男孩子就是我舅舅,冲走的阿根和傻女人就是我的亲外公亲外婆。
孩子们连个五服内的亲属都找不到,从小我外婆帮着照顾,自然我外婆就接受了这两个孩子的扶养,顺理成章的拥有了一儿一女。有人说,我外婆多年来与人为善,热心助人,积了大德,这孩子是天赐给外婆的。
外婆对孩子们很是疼爱,甚至连妈妈都给读到了小学毕业,那年头,上学的孩子好少好少,尤其是女孩子,外婆从来都教孩子要记住父母亲,每年逢祭奠的节日或者是阿根二人的忌日,外婆都会带孩子们去坟前烧纸。
后来,我妈嫁到邻村嫁给我爸,离外婆家只有二里地,走路一会就到了,我妈妈几乎每天都回娘家看外婆一下,舅舅娶了媳妇,和外婆也处得特别好,外婆这个人就是无论对谁都是掏心窝子的好,何况自己的儿媳呢。
外婆60多岁的时候,生了病,去大医院查看,说是癌,大概率活不了几年,妈妈和舅舅本来想瞒着外婆给她尽力治疗,聪明的外婆发现了,自己去询问医生,得了知了底细,就闹着不治了,说治不好的病,就不花钱,留着钱给孩子们买点零食衣服也好过扔在医院里。
无奈只能把外婆带回家好好服侍,外婆很想得开,不怕死,说,老天已经对她很好了,本来没有孩子的命,赐给她一儿一女,还都是这么懂事孝顺。
后来,听偏方挖一种野草能治疗那个病,不管有没有用,一直给外婆熬着喝,反正不要钱,就是费心去挖,就这样,外婆的身体竟然越来越好。
一年后和正常人无异,又带外婆去医院看医生,竟然没有癌了,医生也觉得是奇迹,不知道最先的诊断是误诊呢还吃了偏方的土药治疗好了。
后来外公和外婆都活到了90多岁,身体一直健康能够自理,最后无疾而终,相差一个星期,晚上睡梦中离去。
舅舅和妈妈把外公外婆 的坟和亲外公外婆的坟埋在一起,这是他们密不可分的缘分。
张一樵说:外婆的善良使她结下了和两个子女的亲子缘分,她的豁达与大度决定了她的幸运,如果不是她的贤惠,也许外公就会在他妈妈的唆使下和外婆离婚,如果不是她的善良,傻女也不会留下嫁给阿根。如果不是她不计回报的照顾孩子,孩子也不一定能够健康的存活。
如果不是对人生的豁达,她在得知得了癌症时也许就会吓得一蹶不振,那个时候医疗技术差,诊断大部分靠医生经验,估计外婆的病应该是误诊,是良性一类的肿块,吃了偏方的土草药就自愈了。
所有的善良与达观积聚成了她的后半生的幸运。生而为人,应以善良为第一准则。
你身边的一辈子都没有生育的人,最后怎么样了?
我们村里有一位妇女,早年的时候她家里非常有钱,在她父辈那个年代,在我们农村有木材建房子就是土豪,而她家不仅有木材建房子,而且还有多余的木材挂满房梁。
因为她们家庭条件好,所以她父亲不让她出嫁而是选择招上门女婿,让她留在家陪伴父母左右。她家招的第一位上门女婿来她家三年,因为她一直不怀孕,所以以为是男方的问题,于是选择跟男方离婚。
后来她父母又托村里的媒人去说媒,再招一个上门女婿,结果男方来到她家与她同居两年,她还是没有怀孕。当时她父亲已经意识到她身体有问题,于是四处寻找中药给她调理身子。
当她进行长达一年的调理之后,她还是不会怀孕,结果第二个上门女婿,也因为担心自己会没有后代而选择跟她离婚了。自从第二任丈夫离开她之后,她父亲想在给她找对象,都被她拒绝了。
她家也因为有过两任女婿离开,同时她不会怀孕没有后代,而遭到村里人个别人的冷嘲热讽,因为她父亲在村里是个有钱的主,有一定的声望,所以不是每一个人都看不起她家的。
后来在她37岁的时候,她父母去世了,村民跟她同辈分的人,就经常会拿她来当故事讲,有时候跟她见面时会恶语相加。也正因为老一辈人这样对待她,结果导致我们年轻这一辈人也疏远她。
只要是在村里走路时看到她,我们年轻人都会觉得晦气而选择绕道走。为此她在村里呆不下去了,所以选择离开村里,到城里去工作。一直到60岁的时候,她才从城里搬回老家居住。
她回村之后的第一年,捐款25万给我们村里修第一条水泥路,当时全程请外来人工来施工,我们全村人坐享其成。她捐款修建水泥路的那个时候,全县城,没有任何一个村有水泥路,仅我们村有。
她有这个举动以后,村里大多数人对她变得很恭敬了,但是我们年纪小的人不懂事所以对她还是有所戒备,因为我们农村人比较迷信,总是以为她会给我们带来晦气,所以害怕她,疏远她。
在她回村里的第二年,她又捐款30万给村里修建了一座桥,她本来还是想请外来员工来修建,让我们坐享其成的。但是为了替她节约资金,我们村每家每户都同意出一个人去帮工。
最后仅是请工程师来指导修建,而具体实施由我们村里人来做。她捐款修桥之后我们村里几乎所有人都非常尊重她,跟她见面都会笑脸相迎主动跟她打招呼,并且在同年村长换届选举时,推荐她当村长。
她也当仁不让,因为声望高,所以她就当上了我们村的村长。当时的村公所因为年久失修,所以很破烂,而她却打报告申请把村公所搬到她家。而她有遗言若是自己去世了,就把房子捐给村里当村公所。
因此上头批准把村公所搬到她家,自从她当上村长之后她很努力,她每天的工作非常繁忙,她不是到村民家去帮忙干农活就是拿着扫把,清扫村里的道路以及我们村民的家门口。
结果她善良的举动,带动了我们村许多每天闲得无事的老人,加入她清洁乡村的队伍里。同时我们村里人不知不觉的就养成了不乱扔垃圾的好习惯,这一切都是她的功劳。
到了2019年的时候,74岁高龄的她已经干不动了,她病倒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我们全村76户人家,以每天三户人家每户一个人的方式,24小时轮流照顾她的晚年生活,其实每天一个人照顾她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但是为了起到相互监督的作用,因此才每天由三户人家,每户出一个人来负责照顾她。我们轮流照顾她的晚年生活,仅持续了三个月,她就已经离开人世了,她去世的时候她还剩余2万元存款。
我们遵照她的遗言,把她所有的东西都捐献给村里。而她的葬礼开支,由我们全村人集资来承担。她去世之后,我们村的村长位置空了好久,因为没人自认为能干得比她好,担心村里人说闲话。
最后,对于她的这些事迹,我想谈一谈个人的看法。她一生无儿无女,因此在我们农村会被瞧不起,这种现象不仅是出现在她一个人身上,也有过前车之鉴。我个人知道这种行为是可耻的,但是仅我一个人知道,并不能改变任何。
但是她用自己的毕生心血以及用自己的善良和真诚,来为村里人做贡献,我个人非常钦佩她的胸怀。因为她完全可以拿着钱在城里享福,请保姆来照顾自己,完全没有必要回村里做贡献。
可是她却回来了,不仅在资金方面做贡献而且还在人力方面做贡献,同时因为她的带头,使得我们村里的村民都变得很自觉不在乱丢垃圾。同时也因为有她,我们村里人也变得了团结互助了。
尤其是在轮流照顾她晚年生活的那一段日子,我们村显得格外的团结,没有任何一户人家拒绝来照顾她。因为有她,我们村不仅变得干净整洁而且还团结互助,很少有以前的勾心斗角。
你身边的一辈子都没有生育的人,最后怎么样了?
我老姨就没有生孩子,曾经还因为这个事被婆婆赶了出去,但好人有好报,上天注定她儿孙满堂。
我老姨和姨丈是自由恋爱,互定终身结的婚,那时候也算是少有的,羡煞了不少村里的年轻人。婚后夫妻俩同心协力,把小日子过得是有滋有味。
但有个问题,老姨的肚子总不见动静,为此,老姨当时可受了不少罪,看医生,喝补药,看神婆,喝符水,她婆婆还帮她找了不少偏方,弄得她本来好好的身子有段时间是憔悴得不行,终于在婚后的第三年,老姨怀上了,如果当时孩子能顺利出生,估计也就没后面的事了。
那时候的女人怀孕了也得下地干活,哪有现在这么注重养胎,但老姨因为之前的原因,身体一直不是很好,在怀孕第五个月的时候,突然有一天夜里大出血,送去医院,医院说只能做人流了,不然大人小孩都保不住,而且也是身体的问题,再怀孕的可能性将会极小。当时老姨是拼了命想保住孩子,哭得都不行了,最后还是姨丈做的决定,保住了大人。
从医院回来后,老姨一直郁郁寡欢,而婆婆知道她很难再怀上孩子,对她的态度也一天比一天差,到最后还撮使我姨丈跟老姨离婚,再找一个能传宗接代的,好在我姨丈没有答应。
婆婆撮使不了姨丈,就把念头打到了老姨身上,有一回趁着我姨丈跟着村里的老师傅去外地做工,她就跟老姨哭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告诉她姨丈这一脉不能绝后,不管她同不同意都要她跟姨丈分开,最后还把她赶了出去,老姨没地方去,只能回了娘家。
等姨丈回来,他妈骗他,是老姨自己想通了,自己走的,姨丈不信,心里也有底,逼问之下知道了实情,然后费尽心力,发誓不会再让老姨受这种委屈,这才从娘家接回了老姨,回来后跟他妈笃定这辈子就认死老姨一个女人,不会再娶,逼也没用,老姨走,他也走,老姨她婆婆这才消停。
老姨29岁的时候冬天,有一次自己去河边洗衣服,隐隐约约听到小孩的哭声,起先没在意,以为是谁家的孩子打闹哭了,可声音一直断断续续的没有停,于是她循着声音,竟然在草丛中发现一个婴儿,看样子也才几个月大。
她喊了起来,问是谁家的孩子,周围没人回应她,天寒地冻的她也不能不管,就带回了家,后面打听了好久也没找到孩子的亲生父母,老姨没孩子,对孩子是特别的喜爱,最后决定收养她。
老姨这个决定得到姨丈的支持,也是从那时候起,老姨的脸上又重新有了笑容,日子也是一天比一天快乐。
后来几年,老姨和姨丈又先后收养了一男一女,男孩子的是村里的贫困户,父母没了,老姨看着可怜带了回来,女娃是小乞丐,被人拐骗逃出来后到处流浪,运气好遇上了老姨。
村里也因为这些个事,都称赞老姨是个有善心的人,只要一提到她都会竖起大拇指,没有半点因为她没有子嗣而带有色眼镜看待她。
老姨和姨丈对三个孩子都非常地用心,给他们吃好的穿好的,还供他们上了大学,那时候能上大学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三个孩子都考上了,给老姨和姨丈涨了不少脸。
后来孩子长大了,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世而对老姨和姨丈不好,反而是更加地尊重,三人工作后还合力在城里买了套房,要给老姨和姨丈住,这把村里的叔伯婶们羡慕得不要不要,不过老姨和姨丈都没去常住,习惯了在村里生活,只是拒绝不了孩子们的好意,一年只是去个几回。
渐渐地,孩子们成家了,个个生儿育女,过年的时候拜年一群娃排排队喊奶奶喊爷爷,好不热闹!
现在姨丈老了去了,三个孩子不放心老姨一个人在家,争着要赡养老姨,最后商量每人轮一个月,可好笑的是,经常一个月还没到,下一家的就偷偷地把老姨接过去,都生怕老姨在他家住少了。
老姨虽然一生没有生育,但她的三个养子养女是比亲生儿女还亲,老人一辈子与人为善,晚年有这样幸福的日子也是应得的。
你身边的一辈子都没有生育的人,最后怎么样了?
我爸爸有兄妹八个,大伯没有生育,35年前领养了一个男孩,那时我家有两女一个儿子,我爸是老二,因为大伯没小孩准备把我妹妹过继给他,可大伯不要女孩要男孩,我爸都只有一个儿子肯定不给,所以这件事就不了了之,我大伯领养的这个男孩比我弟小一岁,小时候还挺可爱,就是读书不怎么样,那个年代读书不好长大就学个手艺养家,可是领养的这个堂弟他妈妈有精神病,堂弟小时候没什么问题,就是在外面打工的时候,那个时候深圳经常抓暂住证,就被别人抓暂住证的追赶了一次精神病就犯了,别人说是吓到了,那时还没结婚,回家我大妈照顾,大伯在外面打工,大伯大妈都是五十几岁了,堂弟吃了几年的药还是不好,大妈60岁的时候去世了,没人照顾他了,大伯回来照顾他,可他经常打大伯,没办法家里人就把大伯送去敬老院了,一个老人在敬老院也是可怜没过两年也去世了,现在我那个堂弟一个人在家,他都不认识我们了,自己一个人傻傻的。别人都说假如我大伯不要儿子,领养个女儿现在可能过得好好的,也不会可怜的在养老院死去。
你身边的一辈子都没有生育的人,最后怎么样了?
三婶一辈子没有生育,晚年却无比幸福,村里所有的老年人都羡慕她。三婶是改嫁到我们村的,她在第一个婆家待了三年,一直没有生育,被婆婆男人赶回了娘家。
之后她就经人介绍嫁给了三叔,三叔比三婶大十岁,家穷人丑,一直没找到对象,因此对女人没有要求,只要是个女人就好,不管会不会生育。
三婶嫁过来之后,三叔非常疼她,她在前夫家受惯了家暴与冷漠,突然遇到一个知冷知热的男人,虽然很穷,三婶却很知足很幸福。
我们村有一坡地在河对面,没有桥,每次去那坡地都得趟河过去,在夏季涨水的时候,不会游泳的人都不敢独自过去。
有一次,三叔和三婶一起去河对面地干活,意外发现了一个落水的女人,三婶和三叔合力把女人救了上来,原来是一个孕妇,也是我们村的,是个寡妇,男人死不久,寡妇和家婆婆呕气,婆婆说她是扫把星,嫁过来不到一年就克死了自己的男人,寡妇娘家一直逼她打胎改嫁,好再收一份彩礼,她却想生下孩子,毕竟是老公的血脉,谁料婆婆丝毫不领情,人家儿子多,一点也在乎这支血脉,婆婆也希望她快点改嫁,好让她腾出房子自己住,因为婆婆自己的房子要拿来娶下一个儿媳妇了。
三叔把她救回来直接送进了医院,当晚,寡妇就生下一对双胞胎,一儿一女,寡妇把孩子送给三叔三婶抚养,她说,她的娘家婆家都不稀罕这孩子,她一个人无力抚养,带着改嫁也难以给孩子好的未来,倒是三叔三婶人好,孩子给他们比较放心。
三叔受了寡妇的嘱托,接下了两个孩子,寡妇声称回娘家坐月子,三叔就把她送回了娘家的村口,她执意不让三叔进村,三叔就没有进,谁料她根本没有回家,而是又去投了河,这次没有那么幸运,她成功了,遇到人的时候,她已经在河上漂了几公里。
原来她和男人感情深厚,竟至于殉情而死,她留下遗书在三叔家的角落,她在娘家就是个本来要被抛弃的孩子,后来勉强被养大后,也是爹不疼妈不爱的,婚后,老公却是特别知冷知热的疼她,让她感受到从来没有体会到的温暖,也正因为生活前后的反差,她深深的爱上老公,谁料老公突然生病离世,婆婆一直抱怨她克死了老公,她也深深的自责,一直存着追老公而去的心思,之所以多活几个月,只是看能不能给孩子找到一个家。一次又一次受到婆婆的冷言冷语,她还是撑不住了,当她第一次绝望投河的时候,遇到了三叔的好心相救,觉得自己宝宝托付给放心的人,就自己决绝的走了。
三叔心疼这两个孩子的身世,视如己出,寡妇的婆婆有七个儿子,根本不稀罕多这一个两个孙子,他们知道三叔收养了这两个孩子,却从来不曾来看过,就像从来不曾听说过一样。
三叔夫妻一辈子含辛苦茹苦把这两个孩子抚养长大,孩子们也争气,成绩都很好,虽然那年头上大学对农村人来说花费非常大,但三叔三婶说,砸锅卖铁也会供孩子上学,邻居们有人说,孩子们翅膀硬了就会飞远了,父母反而得不到好的照顾,何况这两个孩子都不是亲生的。不如早早辍学在家守在身边还能得到照顾。
三叔两夫妻都不听,为了供两个孩子读高中大学,三叔三婶很多年都没有添过一件衣服,几乎每条裤子都是补丁。
后来孩子们真的好有出息,亲叔叔想来认亲,三叔拿出孩子妈妈的遗书给孩子看,里面写了当初的一切,是怎么被婆家逼得跳河,又是如何被三叔相救收养孩子,孩子们看了就给三 叔夫妻跪下了,根本不认亲叔叔那边的人。
后来把三叔夫妻接到城里生活,还在村里给三叔家翻新了最好的楼房,由着老两口,爱住哪里就住哪里,三叔夫妻冬春去城里,夏秋在老家,因为我们那里冬春较冷,城里有暖气,夏秋回老家,跟老朋友老邻居玩耍。
所有的老人都特别羡慕三 叔夫妻俩。
不孕不育的人那么多,很多都是想方设法收养了子女,也真心的疼爱子女,养子女知道自己的身世,往往会除了多年来培养的亲子情深外还更加多了些感恩之心,很多养子女比亲生子女还孝顺。
如今不孕不育的越来越多,很多夫妻因为这个分道扬镳,其实我认为大可不必,十年修得同船渡,成为夫妻的缘分是多少才能修得到的啊,现在科技那么发达,绝大多数不孕不育都能依靠先进的医疗手段拥有自己的孩子,如果实在没有办法,领养孩子也是不错的选择,只要把孩子视如己出,真心相待,和亲生孩子无异。
你身边的一辈子都没有生育的人,最后怎么样了?
吴奶奶的男人走得早,她从二十几岁就开始守寡,她的男人撇下了五间瓦房。吴奶奶年轻的时候,人漂亮,能干,同时性格刚烈。村里有一个地痞,晚上翻墙去她家里,吴奶奶愣是拿着剪刀以死相逼,让那个烂人知难而退。
这个事情在当时轰动一时,从这以后,再也没有人敢打她的主意了。
吴奶奶没有自己的孩子。大伯哥一下子生了五个儿子,那个年代,孩子多了吃饭都成问题。于是大伯哥就把他的二儿子过继给了吴奶奶当儿子。
虽然都在一个村子里,自从有了这层关系以后,他们两家很显然走动的少了,都为了避讳这个关系。毕竟儿子给了人家,就不能要求太多。
吴奶奶对这个过继过来的儿子非常好,这个儿子哪都好,就是性格太直率了,啥事都不转弯。后来吴奶奶就送他去参军了,大家都说,她一个寡妇,没有自己儿子,好容易过继个儿子应该放在身边养老。吴奶奶说,男孩子,应该去部队锻炼锻炼,应该知道保家为国,否则长不大。
令吴奶奶欣慰的是,儿子去服兵役期间,屡立战功,以至于退役之后,直接去了镇上负责治安管理的工作。回来的第二年,就成了亲,娶了媳妇。
好景不长,儿子成婚的第三年,在一次协助抓捕罪犯的过程中,光荣牺牲,吴奶奶连这个不是亲生的儿子也失去了。
大家都以为吴奶奶会倒下,然而,没有想到的是,吴奶奶变得更加坚强起来了。她带着儿媳行走在田间地头,一老一小两个寡妇,愣是变得无比坚强。
同时她劝儿媳,如果有合适的再找一个,孩子她来养,只要能找到个好男人比什么都强。并且她还再三告诫儿媳,新社会,新国家,即使再嫁,也一定要努力干活,不能活在男人的舌头底下,得有养活自己的本事。
这一点,吴奶奶做到了,除了种家里的那几亩田,她还绣花,钩花边,只要能赚钱,她都拼了命的去干。她经常说,这么做就是为了活得比别人好,不会被别人看不起。
二年后,儿媳改嫁了,毕竟她还那么年轻,吴奶奶没有阻拦,就提了一个要求,留下孙子。对此,儿媳也没有和她争,因为 她嫁的那户人家,也有一个八岁的儿子。
亲戚朋友都劝吴奶奶别做这个傻事,吴奶奶却执意不肯,她说:我没有了儿子,但是必须得有孙子,我就是吃再多的苦,也会把孩子拉扯成人。我得对得起我的儿子,得给他留个后......儿媳也很善良,把丈夫的抚恤金全部留下了,说,一定别苦了孩子。
就这样,吴奶奶和孙子相依为命,拿着孙子像宝贝,有了好吃的宁肯自己不吃也给孩子。家里的鸡下了蛋,吴奶奶把孙子吃得留出来,自己不舍得吃一个,都拿到集市上卖掉了。
上学经常被同学骂他是个孤儿,孙子哭着回家说不去上学了。吴奶奶牵着孙子的手,去学校找老师,去那个同学家里找家长,不赔礼道歉,不给个说法,吴奶奶就不算完,非要理论个是非长短。
以后,再也没有这种情况发生过。吴奶奶和孙子说:孩子,你记住,你有亲生父母,只是我这个奶奶不是你亲生的,但是,我会加倍的爱你。
可以说,从小到大,在吴奶奶的手里,孙子没有受一点苦。
孙子成家立业了,和吴奶奶住在一起,照顾着她的衣食起居,吴奶奶非常知足,她自豪地说,别看我没有儿子,我这个孙子比别人家十个儿子都顶用。
儿媳虽然改嫁了,但也会时不时的会来看望她。吴奶奶曾经让孙子回到儿媳身边的想法,儿媳说:妈,就让他跟你做个伴吧,也不枉你养他一场。
孙子说:奶奶,我哪也不去,一直守在你的身边。
孙子说到并做到了,晚年的吴奶奶过上了五世同堂的天伦之乐。
吴奶奶九十二岁那年,很明显身体各项指标都不行了,有一天晚上,她和孙子说,给我支烟吧,孙子赶紧把烟点着,放到她的嘴里,烟抽完了,吴奶奶也安静的睡去了,就这样毫无痛苦,无牵无挂的的走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