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亲戚家吃饭,我儿子淘气,亲戚给我儿子一耳光,我该怎么办?
正月初五,老公的大姨家请客吃饭,给老公打电话,让我们一家四口都去。结果儿子闯了祸,被老公的表哥当着我们的面打了一耳光。
正月初二晚上,老公的表妹(老公大姨的女儿)给老公打来电话,跟老公说:“哥,我妈初五请客,你到时候带着嫂子和两个孩子都过来。”
我小声跟老公说:你自己去,我和孩子不去,孩子们太闹腾了。老公就跟表妹说:“我自己去,两个孩子太闹腾,不好看,你嫂子说到时候怕麻烦!”我听表妹又说:“我不管这个,我只管通知。”然后就挂了电话。
自从有了孩子之后,我不愿意带孩子去别人家,小孩子都很淘气。怕是到别人家碰了东西啥的,不太好!我每年只是回娘家都带着,要不就是去妹妹家。别人家的话,我都不去。
我跟老公说:“让他买好礼品,到时候自己去就行了。”可是初三上午,老公的大姨直接给老公打了电话,跟老公说:“一定让我们一家四口都去。”老公跟大姨说他自己去。这时候大姨让把电话递给我。
我拿起电话,先跟大姨拜个年,然后还没等我再说话,大姨就说:“咋的?大姨请客你还不给大姨面子,那还不来啥不来,我东西都预备好了!大姨都70多岁的人了,张罗一回也不容易!再说,准备那么多东西,你们都不来,我气死了。”
我听大姨这么说,应该有点生气了,我不好再说不去,我跟大姨说:“大姨,别生气。我们带着孩子都去,都去。”大姨听我这样说完,她很开心,说:“这还差不多。”
初五早上,我让老公先买好礼物拿回家。因为大姨家住的比较偏,不好打车,表哥(大姨的儿子)先打来了电话,说晚点他开车过来接我们。
我给两个孩子早早收拾完等着,结果等到10点半多了,表哥才过来,大姨请了很多人。都是开车接的。我们到那的时候快11点了。
进屋一看,来了好多人。有大姨这边的亲戚,还有大姨夫家里的亲戚。我都不太熟悉。我和老公先跟大姨大姨夫说说话,然后,老公带着我跟那些亲戚打了招呼。
表哥家的女儿跟我女儿同岁,大姨之前经常带着这个孙女来我婆婆家,所以,两个孩子很熟。表哥的女儿拉着我女儿进了她的屋子,可是,儿子也要追着。大姨说,没关系!让她们一起玩吧。
就这样,三个孩子进屋去了。我想着既然来了,看看厨房有啥活能干的,帮着忙活一下。大姨本来说不用,后来又说:“去吧!帮着摆摆盘啥的!”
我跟老公说:让他看着点两个孩子,人很多,别弄坏人家东西啥的。说完我就进了厨房。老公去看孩子。
我时不时从厨房出来看一眼。我怕老公又去跟别人说话呢。看两次,老公都在看着玩,后来,我就在厨房没出来。
过了大概20来分钟,我听到孩子哭声,赶紧跑出来看。我从厨房出来,看到老公在客厅帮着铺桌布呢。我跟老公说,你咋不看孩子,老公说,大姨让他帮着放桌子。
老公小时候经常去这个大姨家玩,所以,大姨也不把老公当外人。有啥活就支使他干了。
我跟老公赶紧跑到孩子玩的屋子,刚走到门口,就见老公的表哥抬手就在儿子的小脸上呼的来了一巴掌。儿子哇哇的哭。
我赶紧把儿子拽到怀里哄着,这时候看到表哥的女儿坐在地上一边哭一边连蹬带踹,嘴里嚷嚷,说弄坏了它的乐高。
老公问女儿咋回事?女儿也在那眼泪汪汪的站着,这时候表哥说:“自己的孩子不好好看着,到人家祸祸东西,这乐高是我小舅子送给女儿的,在天津买的,这边都买不到,很贵的!”
这时候女儿说:她们玩的时候,儿子看到乐高了,可能觉得好看,非要动,她拽不住,结果给扒拉到地上了。
我老公跟表哥说:“表哥,孩子弄坏了乐高,是我们的不对,我们再给买一个新的就是了,你打孩子有点说不过去吧!孩子也才4岁!”
这时候大姨听到动静过来了,还有别的亲戚。大姨来了就给表哥一通骂,说他大人没有大人样,跟孩子动什么手,一个破玩具,摔了咋的。
表哥还跟大姨说:那是天津买的,很贵的!
老公说:“多少钱我们都赔,赔个一模一样的!你放宽心!”
看着儿子,我心里真的特别难过。小脸都红了,心疼死了!
老公进去,找到盒子拍了图片。然后拉着女儿,我抱着儿子。我跟大姨说:“孩子太不听话了。我们就先走了!”
大姨跟着我们后面,还想让留下吃饭。可是出了这样的事,我们怎么能再留下呢。
我们走了很远,才打到车。儿子在车上就睡着了!
回到家,我给在北京的妹妹打了电话,然后把图片发给了她。让她到商场帮我买。一定要买到一模一样的。
她第二天就帮我去买了,只去了一个地方就买到了。我问她多少钱,她还不告诉我,以为我给女儿买,她说送一个给女儿。
后来,我跟她说了情况。让她当天寄回来给我。她告诉我700多块钱。等了两天我就收到了快递。
我让老公去了他大姨家一趟,把东西送过去了!当时表哥没在家。表嫂说太不好意思了。表哥那么大的人还跟孩子一般见识!大姨也说让我们别往心里去!
从那之后,老公和他表哥再没联系!但是大姨跟婆婆还是该来往来往的!孩子小,去别人家难免会发生这样的事,这就是我不愿意带孩子去别人家的原因。
通过这件事,孩子小的时候,如果要带孩子去别人家,一定要看管好才行!孩子有错是有错,但是,我还是对老公的表哥很生气!
去亲戚家吃饭,我儿子淘气,亲戚给我儿子一耳光,我该怎么办?
那你的儿子该是有多讨厌呀[我想静静],亲戚能当着你的面打你儿子。你要感谢你这个亲戚,他至少让你现在就知道了,小孩还是要教育的,不能太放任自由。你现在不教育,会有人替你教育。所以,从现在开始,作为家长的你要好好反思下,然后好好的多教育下自己的儿子,多跟小孩说说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宗旨一定要抓牢。现在开始一切都不会晚的。
去亲戚家吃饭,我儿子淘气,亲戚给我儿子一耳光,我该怎么办?
我姐姐的孩子也遇到过跟你一样的情况,她的儿子也是在亲戚家被打了两个耳光,我当时在现场目睹了这一切,看到了她的做法,觉得很合理,希望对你有用。
那是年初二,我们这兴去姨舅姑等亲戚家拜年的,这一天我和姐姐家约好一起去舅舅家。早上九点多我们就开车到了舅舅家,姐夫和舅舅下棋,我们和舅妈聊天,我外甥(我姐的儿子)就跟舅舅的孙子玩耍。亲戚一年没见了,显得格外亲切。
舅舅的孙子比姐姐的儿子大3岁,也是个顽皮的小男生。由于他的爸妈也就是我的表哥表嫂常年在外工作,因此给他买了很多玩具作为补偿,什么变形金刚、奥特曼、各种飞机模型等。正好吸引了一向粘姐姐的外甥,他们俩玩的不亦乐乎。
可是孩子之间哪有不磨牙的,更何况是两个还不懂事的男孩子。不到半小时就听到房间里嚎嚎大哭起来,我们一群人赶紧过去,只见外甥坐在地上哭的很是可怜,见到我姐就说:妈妈,他打我脸,还把我推到了……说完继续哭起来!
我们听表舅妈孙子描述了事情的经过,知道了外甥被打的缘由。原来他在玩舅妈孙子的奥特曼时,对方不愿意让他拿这个大的,他非要玩,在争夺中扯断了奥特曼的腿,生下之下舅妈孙子打了外甥两个耳光。
这时舅妈孙子也哇哇大哭起来,舅妈心疼她孙子就说道:这是他爸妈送他的生日礼物,他最喜欢的一个奥特曼,都不让我们碰,这弄坏了他不愿意呀!
舅舅在一边说没事没事,小孩子嘛又不是故意的,然而舅妈已经把生气摆在脸上,我也感觉尴尬,不知道怎么处理这件事。
姐姐这时立马把姐夫喊过来,交代他把外甥抱出去安抚,然后姐姐跟舅妈和她孙子道歉后,问了舅妈这个玩具是在哪里买的,问好了之后,姐姐喊我一起开车就去了舅妈说的商场。
路上我看姐姐一言不发,就安慰她不要生气,她来了句自己的儿子被扇了两耳光,怎么能不心疼不生气。我心想是啊,姐姐也是一个护犊子的人,哪有妈妈不心疼孩子的。
紧接着姐姐又说道:心疼归心疼,但是我更想再给他两个耳光,来的时候交代好好的,到别人家做客,一定不能随便去碰别人的东西,除非别人允许,更不能损坏别人的东西,他还是没有做到!
姐姐表示如果在自己家,她可能就真的就生气给他惩罚了,但是在舅舅家她不能这么做,她这么做无非是把气撒在孩子身上,把样摆给主人看!自己作为客人是不能这样的,不然以后来往都会变得尴尬。
我安慰姐姐,说小孩子哪懂这些,顽皮是他们的天性,况且有些状况是不能预料到的,道个歉就行了……
到了商场,我和姐姐一起找到了同款的奥特曼,另外姐姐也买了外甥喜欢玩的小汽车。
返回舅舅家后,姐姐让我把外甥抱到车里,问他脸还疼不疼,可怜的小家伙说好多了。姐姐摸摸他的脸,接着问来做客之前妈妈交代你的几件事你还记得吗?外甥一一回答。姐姐又问道:那你做到了吗?你今天弄坏哥哥玩具有没有做错?
小外甥在姐姐的循循善诱下,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事情,低头表示不好意思。姐姐说既然你意识到自己做错了,那么该怎么办呢?
小外甥说:我去跟哥哥说对不起。姐姐表扬了他知错就改,并说道:你把哥哥最爱的玩具弄坏了,不是单单一句对不起就能弥补的,就像上次明明把你的小汽车摔坏了,你也伤心了好久不愿意再跟明明玩了,对不对?你知道这个感觉不好受,所以呢妈妈今天帮你补偿哥哥,你把妈妈买来的这个奥特曼拿给哥哥,另外这个是你最喜欢的小汽车,你也送给哥哥。
外甥表示不愿意,他说他只弄坏了哥哥的奥特曼,不能把小汽车给他。姐姐说:你给哥哥奥特曼只是赔偿,而你送给哥哥小汽车,哥哥之后才会和你继续玩。
后来我问姐姐为什么这么做,姐姐表示一来就应该这么做,你弄坏别人东西,别人损失了东西还坏了心情是两重损失,所以你要赔偿后再安抚,也要是双重的?另外他弄坏了别人的东西就要承受这个结果带来的自然惩罚,看着喜欢的玩具送给别人!以此在以后多注意自己的行为。
姐姐安抚好外甥后,带着他和玩具去送给了舅妈的孙子。小家伙见到哥哥又是说对不起又是送礼物的,舅妈的孙子也开心起来,两个小孩子很快就忘了刚才的仇,又继续一起玩起来了。
舅妈舅舅也眉头舒展开来,笑着对姐姐说:干嘛这么破费,小孩子争吵很正常,一会就归没事的。
中午的时候,我们依旧欢快的吃饭聊天,并度过了愉快的下午,临走时舅妈和她孙子还乐呵呵对我们说:以后再来玩哦!
从姐姐处理这件事的行为中,我学到了很多,不仅解决了这件事,还避免了继续做客的尴尬。
回到问题:去亲戚家吃饭,儿子淘气,亲戚给我儿子一耳光,我该怎么办?
首先清楚问题出在哪,不可以意气用事直接带孩子走,这样会弄的亲戚关系尴尬;也不可以生气再把怨气撒在孩子身上,这样伤害了孩子也会把场面弄的难看。
首先我们先表示歉意,表明自己没交代好孩子注意,然后把孩子抱到另一地方安抚,询问他有什么需求,为什么这样表现;引导他认识自己的错误,约束自己的行为;带孩子情绪稳定下来,去给做客的主人道歉;一般氛围都会在孩子的知错道歉中缓和下来,如果孩子还是不改,那么在跟主人表明歉意后,带孩子离开,回家进行说服教育。
另外关于带孩子做客的一些建议:
1、出门前,要给孩子介绍好要做客的对象和做客的规则。如果拜访对象是老人,我们要尽量安静;如果是有孩子的家庭,在和他们玩耍时一定要注意不要随便碰别人东西,玩别人玩具时要得到别人允许等等;
2、如果孩子犯错了,要及时制止,切不可意气用事过于情绪化,一言不合就带孩子离开或者赌气打孩子;
3、在照顾孩子自尊和情绪的同时,要及时让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道歉并改正;
4、给予一定的自然惩罚,防止他下次再犯。如损坏别人东西,就用自己零花钱赔偿;弄坏椅子,就站着吃饭等等。
写在最好:顽皮是孩子的天性,他的一言一行就是我们的影子,因此教育在平时,多规范孩子的日常行为,多授予孩子做客待客礼仪,让他意识到自身形象的重要性和自己的形象代表着爸爸妈妈的形象,增强他的主人公意识。
去亲戚家吃饭,我儿子淘气,亲戚给我儿子一耳光,我该怎么办?
你该反思!
自己的孩子,为什么把教育机会留给别人?
孩子淘气很正常,不懂事的是家长。为什么自己孩子不看管好,不告诉他去别人家里的基本社交礼仪?
去亲戚家吃饭,我儿子淘气,亲戚给我儿子一耳光,我该怎么办?
我亲戚当着我的面,给了我儿子一耳光!
有一次过年,我领着儿子去我大姑家拜年,因为大姑家在别的城市住,所以只有过年的时候,我才能去看望一下大姑,我带着礼物,领着孩子坐上了火车,就来到大姑家住的城市,大姑和姑父看我来了,也是比较热情。
坐到一起说说家常话,我的儿子就自己玩,我和大姑和姑父,在客厅聊着天,快到中午的时候,大姑和姑父就忙着做菜,二个人毕竟是长辈,我虽然不会做菜,但也跟着在厨房摘摘菜,饭菜也做好了,我也忙着把菜摆到了桌子上。这时候姑父去卧室,让我儿子出来吃饭,我在客厅,就听见卧室里,姑父的怒吼声,嘴里骂着我儿子,我赶紧和大姑进到了卧室里,却看见姑父打了我儿子一耳光,姑父看我进去了,也冲着我喊了起来,看看你儿子干的好事。
原来我那九岁的儿子,太淘气了,竟然把姑父卧室里养的金龙鱼,从鱼缸里捞了出来,把那鱼放到卧室的衣柜上,还把金龙鱼的鱼鳞,抠了下来,那鱼还在柜子上挣扎,姑父打完我儿子,赶紧把金龙鱼放到了鱼缸里,那鱼放到鱼缸里,直接沉到了鱼缸的底部,也不游了。当时的情况要多尴尬,就有多尴尬,我差点都能找个地缝钻进去,姑父冲着大姑喊了起来,你家这都是什么亲戚啊,以后不许他们来咱家了,大姑还是护着我的,就问姑父?我在亲戚怎么了,大过年的给你来拜年,你还打了孩子一耳光,不就是条鱼吗?鱼死了,在买一条不就行了。
当时我的脸也丟大了,我拽着儿子,踢了他屁股几脚,我说你怎么那么不懂事呢,那鱼缸里的鱼,能抓出来玩吗?你还把鱼鳞给抠掉了,大姑和姑父也是越吵越激动,大姑说年别过了,直接出去把桌子上炒好的菜,全扔到了地上。我也直接领着儿子离开了大姑家,我也责备了儿子一路,儿子脸上挨了一耳光,也有点红肿,我领着儿子回到了家,其实我心里也不舒服,我回到了家,正好我岳父和岳母也在我家,我老婆看我这么快就回来了,儿子脸上也肿了。
就问我怎么回事?我把在大姑家发生的事,跟我老婆说了,老婆也是怨孩子太淘气了,又心疼的问儿子,脸还疼不疼?我岳母听见了这事情的经过后,我岳母却不愿意了,说鱼死了,在给他买一条,干啥打孩子,岳母说我大姑父,就是没瞧得起我,才当着我的面,给了孩子一耳光。这是我最尴尬的一次走亲戚的经历,虽然我心里没有怪姑父,但我那姑父打孩子一耳光,也让我觉得颜面都丢了,这件尴尬事情发生后,我也就不怎么好意思,在见我大姑和姑父了,已经很久没联系了,我是有点不知道怎么面对大姑和姑父,所以这在走亲戚的时候,千万要看管好孩子,以免造成尴尬的事情。
去亲戚家吃饭,我儿子淘气,亲戚给我儿子一耳光,我该怎么办?
过年的时候,弟媳妇不仅给了我7岁的儿子一耳光,还打了他屁股几巴掌,孩子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格外伤心。我得知原因后,不仅不生气,还说打得好。
儿子七岁那年的年初二,我和老公带着他回娘家拜年。那年,也是我弟媳妇嫁来我家过的第一个年。
我家有一个大伯,两个叔叔,还有爷爷奶奶。按照娘家的风俗,这些亲人,我和老公要每家每户拿礼去给长辈拜年送礼给红包。
儿子年纪小,他当时玩手机非常入迷,不肯和我们一起去。弟媳妇跟我说“姐,你和姐夫去吧,放心,我在呢,会好好看着俊俊的。”
都是亲戚,每去一家,肯定要寒暄一番,说些近况,家长里短之类的。然后给叔叔叔叔婶婶们红包,再给小辈红包,同辈的就不需要给。
爷爷奶奶那一年轮到在大伯家过年,所以,在大伯家,我们待了大概两个小时。听听爷爷奶奶说些往事,说说他们的身体状况。
嫁的远,平时工作忙,我也就一年回一次娘家,所以,也格外珍惜跟爷爷奶奶一起聊天的时光。说再多的话,都不会觉得无聊。
走了一圈亲戚,大概花了4个小时左右,我们才回妈妈家。那时候已经是下午五点半左右了。
回到妈妈家,刚要进门,儿子一扑扑到我怀里,哭着说“妈妈,妈妈,舅妈打我,她打我,你帮我打她,她欺负我,我要打死她。”
大过年的,说什么死不死的,不吉利,我听儿子说这话,心里特别不舒服。可看他那么冷的天,哭得那么伤心,右脸一个大印子,眼睛都肿了,我心里又疼了。
我把孩子抱起来,抱回房子里面。弟媳妇从厨房出来,她有些不好意思看着我说“姐,真不好意思,是我打了俊俊,我向你道歉。”
“你道什么歉,大惊小怪。这小子就欠打,是亲人,为他好才打他。”弟弟抢先说。
我弟弟是个斯文话不多的人,他一向很少管事,能够说出这么严肃的话,我肯定是儿子做错了什么事情才会这样。
我虽然和弟媳妇见面次数不多,认识也不久,但看她说话细声细气,爸妈平时对她评价也不错,她也不会无缘无故打我儿子。弟媳妇怕我跟我弟弟吵架,她赶紧说了缘由。
儿子起初自己拿着手机玩游戏,后来看到亲戚家几个小孩在那里看电视,他不知道怎么的,又想看电视了,直接拿了遥控器摁了动画片的台。
那几个孩子比他大四五岁,人家要看的是电视剧,不是动画片。两方有矛盾就吵了起来,我弟媳妇就出来调节矛盾,谁知道儿子趁着人不注意,他直接拿了茶几上的烟灰缸往一个孩子身上砸过去。幸好没砸到脸上,砸到了脚,鞋子够厚,没人受伤。
那被砸的孩子是我表哥家的,读4年级了,是个男孩,他很气。弟媳妇就让我儿子给对方道歉,可儿子还不认错,嘴里就说“我不道歉,他惹我生气,我就要打死他,打死他。”
儿子一边说一边作势要去打人家,弟媳妇看他不悔改,力气又大,说的话又难听,就打了他一巴掌。
儿子被打了,他哭闹着 。当时我爸妈不在家,只有弟弟弟媳妇在家。弟弟看弟媳妇招架不住了,他从厨房出来抱儿子去他房间哄了一下 ,让家里那只两个多月的狗狗跟他玩。
看我儿子安静下来了,弟弟又去厨房忙活了。结果儿子又不省心,他竟然用杯子打热水器的开水去烫那只狗。狗狗的惨叫声太大了,弟媳妇去房间一看,狗狗惨兮兮窝在角落,身上的毛湿湿的,脱了一大块。
弟媳妇问我儿子怎么了,他嚣张说不关我弟媳妇的事。弟媳妇问他狗狗怎么受伤了,他说狗狗不听他的话,要给狗狗去毛。
弟媳妇看我儿子这种行为,这种态度,她忍无可忍,于是就打了他屁股几巴掌,问他知不知道自己做错了。这小子嘴硬,也不认识自己做错了,弟媳妇一边打一边问,直到他哭着承认错误了,弟媳妇才停下来,连他的手机也没收了,让他一个人好好反省。
儿子被打怕了,就一个人在房间里静静的。听到我们回来了,才哭着出来扑在我身上,还说要我打死他舅妈这番话。
这小子脾气大,调皮,我是一直知道的。弟媳妇说完事情经过,我跟她说“俊俊不懂事,就该打,我还要谢谢你帮我教育他,平时他就让我很头疼。”反正我跟弟媳妇说了很多心里话,我俩的关系也没有因为这件事情变差。
我不仅没有安慰儿子,还要让他向他舅舅舅妈道歉,他哭着说不要,闹起来。找他爸爸做主,老公一句话也没有说。儿子看我们不给他做主,要打电话给他爷爷奶奶,说让他有爷爷奶奶教训我们。
我看这小子真的无法无天了,抱起来打了他屁股几巴掌,然后把他抱到房间外面,关起门不让他进屋,让他哭个够。我跟儿子说不好好说话的话,以后不要喊我妈妈,我不要他了。
儿子哭了很久,我也没有心软。其实教育孩子挺不容易的,看到孩子哭着,当然会心疼,可看他做错事情更加难过,失望。
后来我妈妈回来了,把儿子抱进屋子,一边说一边哄。我看儿子怯生生的,没那么嚣张了,心里多少有点安慰,但依然板着脸,不能轻易原谅他。
其实,儿子脾气一直很大,我都知道。我老公是独生子,结婚比较迟。后来儿子出生了,公公婆婆对这个孩子简直就是疼在了骨子里,他们盼了很久。
儿子长得虎头虎脑,人又聪明,也很会讨人欢心,在家里,他就是一个小霸王。公公婆婆退休后,平时都是他们二老带孩子,只要孩子提出要求,二老没有不满足的。
每次孩子有点不对,我一说,婆婆就挡在前面说“孩子小,不要对他那么严格,他能有什么错,我家宝贝孙子最聪明了。”
为了儿子,我不知道跟婆婆发生过多少矛盾。儿子看有爷爷奶奶做主,他更加嚣张,脾气大,人也比较自私。他惹的祸,真的让我头疼。
现在儿子已经上初中了,距离他那次被我弟媳妇打的事情已经过去好多年了。儿子不再是从前那个熊孩子,他成为一个学习好而且懂礼貌的孩子,变化很大,我心里非常安慰。
每次去我娘家做客,儿子听长辈说起这件事情,也不生气,还说自己当时做错了,谢谢舅妈没有把他当外人。他经常一本正经教育自己妹妹还有表妹表弟,不要做熊孩子。我们是看着好笑又欣慰,这个孩子幸好及时指正了。
所以,儿子七岁那年去我娘家做客,被弟媳妇打了脸一巴掌,又打了屁股,我是不生气的。孩子做错了,有人帮我教育他,我感激还来不及,而且还是亲人教育。我觉得孩子小的时候一定好好教,亲人帮你教他的时候,也要心存感激。不然等孩子长大了,陌生人帮你教育,那就来不及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