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待六零后主张不带孙辈、不让孩子啃老、不要小辈养老的观点?
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呢 ,也说说我的看法 ,我认为这没有绝对的答案 ,一定要根据情况而定 。
假如说你的子女有一定的经济基础 ,可以做全职太太 ,孩子最好还是跟着父母长大,这对孩子的成长过程有利 ,身为人母也没有遗憾 。
我不主张那种老人 ,明明儿女不需要 ,自己硬要往前冲 ,这样与人与己都不好 明明可以享清福 ,非不给自己机会 。
说到子女啃老的问题,无法界定,何为啃老 ,有的父母退休金高 ,根本花不完 ,再加上老一代的人比较节俭 ,总想帮助儿女,这算不算啃老?
自愿给和伸手要,性质不同,现在也有种怪现象 ,年轻轻的不去打拼 ,靠父母的退休金生活 ,这岂止是啃老 ,这是吸血鬼, 这等于害了他们 ,你不在世了怎么办 ,我们的父母也应该反思 ,是不是我们的教育出了问题 。
关于靠子女养老的问题 ,60后城市中的家庭 ,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 ,我们家也是如此 ,只有一个儿子 ,还生活在两地 ,一南一北 ,我们也不忍心让他放弃事业来南方 ,我们去北京也不大现实 ,老了以后不是不想靠孩子,而是不忍心拖累他,有时候也不能怪儿女不孝 ,好多现实问题摆在面前 ,只好面对现实 ,走一步说一步 吧[祈祷][祈祷][祈祷]
怎么看待六零后主张不带孙辈、不让孩子啃老、不要小辈养老的观点?
谈这个问题,要看站哪个角度。站在年轻人角度,这是自私;若是老年人角度,就三个字:想得开。
六零后如今都年满六十了,说老不老,说嫩不嫩。这代人吃过苦,没享过几天福;上过山下过乡,改革开放下过岗。现在,多数人已退休或面临退休,主张不带孙辈、不让孩子啃老,不要小辈养老的“三不”观点。正因如此,说白了,是六零后一路走来不容易,想想后边的日子屈指可数,吃了半辈子苦,受了半辈子罪,也该享享清福,过几天自己的日子了。
或许有人会说:这样做不近情理。请问:怎么做才符合情理呢?单位退休了,回家后继续上岗,照看孙子孙女,管着儿女吃喝;自己想办法养老,不给儿女添麻烦。是啊!我不否认,在有些人眼里,这样做才符合情理。但现实是,即便这样做了,即便自以为做的十全十美,又能落下什么呢?当然,父母对儿女是无私的,不讲任何回报。但当儿女的,是否也替父母想想呢?
常言道:儿孙自有儿孙福。儿女长大了,父母变老了,想指望儿女指望不上,倒不如自己想开再说。儿女有困难,力所能及帮
一把,而不是将自己后半辈子,与儿女的生活捆在一起。儿女有儿女的生活,也有老的那一天,你虽为人父母,却陪不了儿女一辈子。与其这样,还是管好自己吧!连自己都管不好,怎能去管别人呢?
怎么看待六零后主张不带孙辈、不让孩子啃老、不要小辈养老的观点?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共三个观点:一是主张不带孙辈,二是不让孩子啃老,三是不要小辈养老。我已经年过70岁,上述三个问题都经历和面临过。下面谈谈我的体验和感受:
第一,主张不带孙辈。我认为这个主张必须要加个前提,那就是儿女有经济条件和能力能够自己撫育孙辈的,六零后应该不带孙辈。凡是没有经济条件和能力撫育孙辈的,必须承担起撫育孙辈的重担,无论几零后都应该如此。我有儿有女,我女儿结婚时,我就对他们说:“你们结婚了,我们老俩口责任巳经尽职尽责了。今后你们生儿育女,你们有能力就自己承担,有困难也只帮忙,我们没有义务和责任了”。这些年来,就按照这个原则办的。所以女儿生下孙辈,自己请保姆,不让父母操劳。至到外孙女要去外地读高中,需要人管理照顾生活,老伴陪读了三年,今年让她考上了香港一所著名大学。但是这个劳动是有偿服务,由他们每月付出了工资。我和老伴都有退休工资,不差钱生活。他们付工资,让他们懂得一是对劳动者的尊重,二是这个是老伴应有的劳动报酬。三是更让他们明白凡是都是要靠自己。这样做的目的,即便是将来储存一笔钱为孙辈求学读书用,那又是另当别论了。所以,退休10多年,我才有时间游览大半个中国,才有时间游览东南亚10多个国家和朝鲜。
第二,儿女们没有经济条件和能力,无论几零后,都必须共同承担起撫育起孙辈的担子和责任。我们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占人口绝大多数的都是农民。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农民没有退休工资,他们必须坚守在自己的房屋和田土上生存,而因为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新一代农民却要进城务工。于是就诞生了一个新型的孙辈群体:“留守儿童”。这些“留守儿童”,除极少数父母外去打工时间久,事业较成功,可以把儿辈带进城读书,但是绝大多数必须留在五零、六零后的身边成长。如果一味强调六零后不带孙辈,那就不符合实际情况了。
第三,不让孩子啃老,这个是各个家庭教养的问题。一是有的城市或农村的确有的家庭因种种原因,生活面临生存困难,迫切需要父母帮助度过难关,这种“啃老”是人之常情,亲人之间互帮互助理所应当。二是有的儿女好吃懒做,自己不努力奋斗,把全部希望寄托在老人身上,眼巴巴望着老人的退休工资,这种人毕业是少之又少,当然应该是反对和制止。
第四,不要小辈养老的主张是完全错误的。“养老”的概念包括经济养老和精神养老。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养老文化一辈辈传至应该是更加发扬光大。城市干部职工老年有退休工资,但是人老了不仅仅能生存,三病两疼还须儿女送医求药。还要儿女经常探望,因为,儿女们按法律有这个义务和责任。特别是农村大多数农民没有退休工资,生活必须靠儿女养老,因此,不靠小辈养老,专靠政府养老也不现实。
以上就是我的体验和看法,供各位参考。
请各位关注。
怎么看待六零后主张不带孙辈、不让孩子啃老、不要小辈养老的观点?
你好,看到这个问题非常想回答,家家难逃的这个问题。
一、带孙子的问题
主张是一回事,带不带又是一回事。
儿女忙,要上班,跟你说,妈:“帮我带孩子吧”,你能说我不给带吗?
问题不在这里,那么主要关键的问题在哪呢?
在你去了儿女的家里,也不怕干活,也不怕费时间,还不怕花钱。
怕不舒服,在儿女的家里,和儿女在父母家的感觉不一样。
什么感觉:
有当保姆的感觉,饭做的不好吃了,地没拖干净,衣服没洗干净,孩子看电视没管明白,孩子吃了糖了。
经常吃剩饭,在自己家,吃多少,就做多少,在儿女家可能做得多一点,吃不了,不啥得扔,儿女不吃剩饭,那就自己吃吧。
作息时间不一样,星期天,你起的晚,我起的早,你睡得晚,我睡得早,不协调。
孩子有错,爸妈批评,大吼大叫,受不了,心疼孙子。
尽管就这样,也有人抢着带孙子,要不干啥去,能老去旅游吗?
二、啃老问题
谁不让啃,都得啃。
儿女有能力,可以少管点。
儿女没能力,就多啃点,前提是父母得够啃的。
但是如果孩子有钱,父母没钱,孩子给父母的就会很少,这就是所说的不让肯老的原因。
三、不让小辈养老
这个想法,很多人都有,是怕拖累儿女。怕老了没尊严。
很多人这么想,我也这样想,但到真正老了的时侯,生病了还得儿女管,钱本身管不了,有钱也得有人拿着不是嘛,不靠儿女,还能靠谁。
说去养老院,病重的时候儿女能不去吗?
我说的对吧?
怎么看待六零后主张不带孙辈、不让孩子啃老、不要小辈养老的观点?
我是一名90后,目前也是一个全职妈妈,宝宝现在才一岁多,我们没有房,车子还是我父母给的陪嫁车,我们本来就是农村的孩子,文凭也不高,也没有人帮我们,我老公一个月工资差不多只够我们开销,而且还是没有任何其他开销的前提下,就连病都不敢生,每个月不仅月月光。甚至有时候还有负债,公婆不是很愿意帮我们带娃,现在我们都不知道怎么办,我本该奋斗的年龄确在家带孩子,很多人说熬过这几年就好了,那娃娃上幼儿园了就可以上班了,但是那有那么合适的工作呢。
我想跟我老公去和我爸妈在工地干了。我公婆又说那辛苦怎么的,哎!我想至少这样我可以带着孩子,我父母还可以帮我们,我每天都是慌的。着急确不知道从哪里下手,要是有人给我们带孩子,我们可以乘年轻的努力奋斗一下。条件越来越好,大家不都好嘛!
父母都是农民老了也没有啥退休工资,老了还不是需要我们拿钱给他们,生病啥的还不是我们跑前跑后的,如果现在我们不努力,以后他们老了我们又那有能力给他们拿更多呢。
我有时候真的好羡慕那些。婆婆帮忙带孩子,家里其他人都挣钱,他们的日子都是蒸蒸日上。
我将来也会是婆婆,我们都有社保,我觉得要是我孩子我培养的足够优秀,我自不用带娃,他们也不会啃老,如果就是普普通通的,我肯定会帮助他们,现在社会压力大,我也想一家人一起努力奋斗,这样家才会越来越好,至于养老,我们有社保,够吃,就是以后生病还是需要他们跑前跑后的。
怎么看待六零后主张不带孙辈、不让孩子啃老、不要小辈养老的观点?
不带孙,不让孩子啃老,但是孩子必须要养老,因为“你样我小,我陪你养老”是法律的责任,也是中华伦理道德。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