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有人说“月薪三千的在谈论爱国,年薪百万的在周游列国”?

简单点说 就是一帮不懂政治的喊着政治口号以为自己参与政治了 一帮懂政治的装着远离政治享受生活 爱国两个字毕竟只是口号

月薪三千的 连缴税起征点都没到 对于他们来说的爱国就是看个战狼 喷个苹果 骂个老美 一直觉得爱国主义教育教育不了有选择的人 奔着移民去的人怎么教育他爱国 爱哪个国 只有出不去留下来的才会受教育 没选择 再不教育好了留着就是颗定时炸弹

月薪百万的 有知识 有能力 有眼界 见的多了 了解的多了 想法就多 何况除了爱国还有别的选择呀 但在国内 喊着爱国口号肯定没有错 不管心里怎么想 爱国这两个字能带来的收益太大了 一外国人无脑地喊喊爱中国拍个视频就几十万几百万了 高层次的喊爱国收益更大 何况不需要付出什么实际的代价 周游世界只是享受生活 能说他就不爱国吗 姚明爱国吗 阿联爱国吗

如何看待有人说“月薪三千的在谈论爱国,年薪百万的在周游列国”?

月薪三千的应该是底层劳动者,基本上是普通人。他们不会高谈阔论,卖国求荣,不懂得变通,投机取巧。他们有的只是一种“穷人"思维,实实在在做人,诚诚恳恳做事。虽然没有雄才大略来报效祖国,却也不乏忧民忧国之意识。他们讲不出什么大道理,只晓得勤劳致富勤俭持家。

年薪百万的应该是社会精英,人有了钱往往不一样。他们所追求的是更高层次的人生境界。会觉得国外的月亮比中国圆,会去周游列国,贪图享乐,沉溺于异域风光风情。一旦国家有难,他们先想到的是如何保全自已家人,而不是跟老百姓那样应征入伍去保卫祖国。

当然,这只是个例,绝大多数年薪百万的精英们还是胸怀天下,满腔爱国热情。与普通人比,他们的目光远一些,格局大一些,爱国方式不同。

爱国不是光喊口号,不是只做表象,与月薪多少无关。爱祖国,人人义不容辞,皆要勇于担当。

如何看待有人说“月薪三千的在谈论爱国,年薪百万的在周游列国”?

题主这个问题关乎政治,比较敏感!但题主的问题也比较现实,也合乎当今社会的现象。看到题主这个问题我联想到前两天笔者回答的悟空问答另一个问题:“为什么通过疫情,总感觉西方国家的人和政府这么无知和愚蠢?”这个问答题,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通过这次疫情,我没有感觉西方国家的人和政府这么无知和愚蠢。评论区许多网友留言,认为我的观点不正确,不爱国,西方好就不要回来等等。

爱国不是停留在嘴上,也不是停留在文字上当键盘侠,要有实际行动的,虽是挣着月薪三千元的命,却操着全世界人民的心,好像你说西方无知和愚蠢,人家就真这样了,我还希望西方明天就衰败,人家不衰败你能怎么办?这里我说说我的看法和观点:

一、爱国要落实到行动上,不是高喊爱国几句口号

我春节前去美国探亲儿子,不巧赶上新冠疫情全球大爆发,机票被迫取消。3月份美国疫情大爆发,大批海外留学生限期搬离宿舍,面临居无定所,蜂拥回国,此时上海国际机场被回国的留学生挤爆,国内防疫部门工作量陡增,几近瘫痪,国内大批医学专家包括张文宏在内,这时候在媒体上呼吁在海外的国人不要急于回国,待在原地是最安全,单位也通知国内防疫压力大,让我们暂时不要回去,被安排在第三批回国。我们当时为了减轻国内防控压力,没有急于在这时候回去给祖国添乱,错过了回国的最好时机,被迫滞留美国长达大半年之久。

机场排队回国的国人

办理好回国登机手续

二、回国是每一个持有中国护照国人的权利

回国是每一个持有中国护照国人的权利,是一个负责任大国的担当。请祖国多增加一些国际航班,让仍然滞留在海外的国人安全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为了顺利回国4月8日起开始呵护小飞机,随着时间的推移养了大半年的小飞机由HS核酸绿码取代,回国后严格按国家的防控政策酒店隔离14天,期间做至少2次核酸检测,酒店隔离解除回到当地后,还要根据当地的防控政策执行,像我所在地还要居家隔离14日,期间隔离第7日和第13日需自费核酸检测。就是这样仍然还要被这些所谓的爱国人士说成回国是给国家添乱,回来祸害国人。大批滞留海外国人在2020年期间太难了。

回国班机

最后我申明,我也是凡人,不是年薪百万的在周游列国的富豪。现在很爱国,以上观点只是我的脑子胡思乱想,也许是近来隔离一个月,与外界隔绝太久,多次核酸检测脑子进水了。既然我们每个人都长了一张嘴,就得让每个人都能说话,说出来的话有对有错,千万别上纲上线就好。

如何看待有人说“月薪三千的在谈论爱国,年薪百万的在周游列国”?

这个问题有点敏感,但确实是实实在在的一种社会现象了。很多高薪之人、有钱人,一面在国内大谈爱国、一面已经成为了他国公民了,这真是一种莫大的讽刺!

我认为爱国是一种朴素的情感,生活在这里的每一个人都爱国的。但是有些人比较单纯、有些人比较爱思考、有些人就是老谋深算了。

以上三种情况也导致出现了三种不同的爱国方式和行为:

第一种是:盲目的爱国,不论是非的爱国,有时候甚至是闭着眼睛吹国,其实有时候这不是爱国是害国。这种行为让大家失去判断力了,只有立场没有是非,历史上我们可是吃过亏的。

第二种是:理性的爱国、反思性的爱国。这种爱国的人善于思考、善于反思。他们会去发现国家还有哪些地方不够完善、哪些地方能够改进,从而让国家更加强大。

第三种人最坏,他们把爱国当做生意来做,利用大家的爱国情怀来赚钱、带节奏。他们等钱赚够了,就会去周游列国了。

目前看来第一种人和第三种人最多,第二种人已经被喷的不敢说话了。其实这是一种不太正常的现象,因为国家和人是一样的,要想发展、要想强大的话,不反思、不改进肯定是不行的。有句话叫做:谦虚使人进步, 不断的改进自我才能成功。

言归正传,我来分析一下:为什么月薪三千谈论爱国、年薪百万周游列国呢?

我们这里月薪1千左右的有六亿人之多,月薪三千块的人估计超过了7亿人,绝大部分的普通劳动者就是这个水平。年薪百万在我国是个啥状态呢?年薪百万估计就是塔尖之人了,据统计年薪百万的人数才200万不到,14万人里面才有一个年薪百万者!

我们一个一个来分析吧:为什么月薪三千喜欢谈论爱国呢?

1、国家的一举一动、一个政策对他们影响比较大,所以他们比较关心国家发展。

2、他们出不去只能在“家”里待着,所以“家”的好坏和他们的关系更大一点。

3、他们基本是在底层工作,抗风险能力比较差、一有风吹草动的话首先影响的就是他们。

4、月薪三千的人平时其他娱乐活动比较少,所以有大把的时间来谈论爱国

总之一句话,月薪三千的人由于受国家的政策影响比较大、国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他们的个人利益等等,导致他们和我一样比较爱谈论国家大事情、国际风云。

年薪百万之人为什么他们不谈论爱国呢?

1、他们这群人的生活方式不一样、接触的人不一样、了解的信息不太一样,所以心里清楚爱国的事,嘴上就不愿意谈论了。

2、年薪百万之人抗风险能力比较强,国家的一些政策、保障措施对他们的影响比较小,所以他们不太关心一些事情。

3、还有好多人虽然身在曹营心却在汉了,他们不光周游列国甚至还打入列国了,还有好多干脆不回来了。

4、他们相信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的,不拘泥于“一城一地之得失”,大不了东方不亮西方亮。

5、很多人看的多、见的广,知道事情的本来面目了,他们也就不再谈论爱国之事了,因为知道了到底是个啥情况了。

总之,人和人不一样、经济条件决定上层建筑也决定了大脑的思维,当一个人面临的选择很多的时候往往就不那么喜欢“说三道四”了。最后我想说,爱国是每个人都爱的,但是有些事情不能简单的搞非黑即白这一套理论。现在很多人喜欢用道德绑架这一招,只要说一点他们不爱听的话就给人扣大帽子,这样显然不利于国家进步和强大的。

如何看待有人说“月薪三千的在谈论爱国,年薪百万的在周游列国”?

不管你爱不爱国,国家都在,明朝亡了,不是又有清朝吗?清朝亡了,不是还有民国吗?每个朝代的兴替,只是一个利益集团替换了另一个利益集团而已,老百姓该怎样过自己的生活,还得怎样过。月薪三千的人,除了有爱国心,还得多关心一下自己的柴米油盐。古语说得好,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国有危难时,冲锋陷阵的都是普通百姓。我不关心月薪十万或者百万的人是否爱国,只是记得先贤的话,位卑未敢忘忧国,这也没啥不对。月薪三千的谈论爱国,月薪十万的周游列国,也没啥不好,只要心中有国家这个概念,不忘自己是中国人就行。

如何看待有人说“月薪三千的在谈论爱国,年薪百万的在周游列国”?

可以这么理解:挣3000元的是我们生活在当今社会最底层的普通人。终日为生计奔波,也是满足感最低、情感最朴实的人。有国才有家的信念从小根深蒂固。偶尔也发几句牢骚,但儿不嫌母丑,家不嫌贫寒是一代代传承。当然,别说出国,出省都有障碍。因此,爱国爱家就是我们最坚定的信念和选择。而挣300万的人,财务实现了独立,他们有更广泛的选择。同样是生活,我们是为了生存,而他们是为了享受。自然享受是没有国界的,那里的资源优质,那里就有他们的身影。所以,对有钱人来讲,国家的概念相对淡化一点。即便有什么突发情况,他们有机会离开是非之地,投入他们认为安全的地方。今年2月份的疫情,就把上述情况表现的淋漓尽致!这就是3000元与30万最大的区别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