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组阁为什么不用奥巴马和希拉里?是否是因为庙小装不下大菩萨?

这个世界上还有比白宫更大的庙吗?我想应该没有了,所以,这里基本上没有“装不下”的神。

尽管庙堂之上本就是封王拜侯之地,但在美国政坛的“纲常”之下,即使如乔治.华盛顿,亚伯拉罕.林肯和富兰克林.罗斯福等居功至伟的前总统,其短暂的政治生涯对于漫长的生命来说也只是白驹过隙。就算有经天纬地之才,气吞山河之志,留给总统发挥的时间最多8年(罗斯福除外)。生命的炫华,家族的荣耀和高远的抱负,将取决于这8年的努力结果——这种荣誉也将成为一生的成就,历任总统都会像珍惜自己的肝脏一样,珍惜这种荣誉。

然而想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让政治生命的价值达到顶峰,其难度犹如逆水行舟。美国46任总统,政绩卓著者寥若星辰,大部分都以平庸开局,以黯淡落幕。甚至大多数总统的名字都不为人知。美国250多年的建国史上,名垂青史的也只有区区4位。

理论上说,卸任者不能再谋求总统职位,但对卸任总统从事政府其他职务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卸任后如果继续参政,无论选择何种职位,“前”总统自带的光环必将成为万众瞩目的对象。然而,政治的复杂多变与危险程度超乎常人的想象,可能只有身在其中的亲历者才有深刻的体会。平安无事还则罢了如果有个一差二错,有可能让之前倾尽全力积攒的荣誉蒙尘,甚至毁了自己的一生——李白有名句:“事了拂衣去,不留身与名”。

年轻气盛的叶问初到香港时,以切磋武艺为名,遍访当地德高望重的南拳武师,但很多名家都以“金盆洗手”为由闭门不见。为什么?——怕输!因为,“一世英名”是他们安身立命的资本,只要输一场,有可能毁了一生的声望。尽管我们不能用“中式”思维去考察美国政治,但人性在某种程度上是相通的。

因此,我们几乎没有看到美国卸任总统再次投身风急浪大的政治漩涡,其中可能也有“自保”的考量。

奥巴马在任期间的美国,看上去“轰轰烈烈”,但其治下能够拿出手的政绩实际上乏善可陈。尤其在第2个任期内,共和党控制了国会,奥巴马成了“瘸腿鸭”。奥巴马最引以为傲的医改,虽然扩大了医保覆盖人群,但价格却比老医保贵出30%。其精心策划的TPP,其实伤害了美国的低端产业,间接影响了美国制造业的复兴。颜色革命和阿拉伯之春风起云涌,为叙利亚和利比亚今天的动荡埋下了伏笔,嘴上喊着“和平万岁”,实际上没有撤回一兵一卒。

但奥巴马对大银行的救助计划,也部分缓解了当时的经济危机。威胁美国安全长达10年的那个大胡子老人,也在他手里被最终解决,诺贝尔和平奖为他完美收官,奥巴马这才体面的全身而退——然而,功过相抵之后,世界只能给予奥巴马“中庸”的评价。

我们现在经常会津津乐道于奥巴马时期的“奥,拜,希”铁三角组合。说实话,拜登和希拉里在其任上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斗转星移时过境迁,当年的副手如今登顶权力的高峰。但奥巴马只能以最高涨的热情支持拜登,拜登没有合适的位置留给他,他也不可能“屈尊”于老臣的麾下。

美国总统卸任之后,大都会选择演讲,写书,或为财团提供政策指导,这些收入足以支撑后半辈子的高极生活(奥巴马的新书《应许之地》已经收获了6000万美元的版费),何必再冒着失败的风险去对赌眼前的幸福生活呢?

此前有传言奥巴马可能会出任美国驻英国大使,但英国和拜登团队否认了此事。奥巴马也对记者表了态,将不会在拜登团队谋求职务,自己要将更多的时间留给米歇尔和孩子们,但奥巴马注定了不可能与政治脱钩。沉寂了4年的奥巴马,在大选期间突然横空出世,以其巨大的影响力和纵横手段力挺拜登。拜登能够当选,奥巴马功不可没。

让我们看看拜登的新班子:新任国务卿安东尼.布林肯是奥巴马曾经的副国务卿。新任CIA局长汤姆.多尼伦是奥巴马时期的国家安全顾问。新任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是奥巴马时期的美联储主席。新任国土安全部部长杭德罗.马约卡斯,是奥巴马时期的国土安全局副局长。新任国家情报局局长艾薇儿.海因斯,是奥巴马时期的中情局局长。新任国家安全顾问杰克.沙利文,是奥巴马时期的政策规划主任。新任总统气候特使(兼国家安全局成员)约翰.克里,是奥巴马时期的第一任国务卿……不过分的说,拜登的新团队,简直就是被重新整合后的“奥家班”,就算奥巴马遛狗,打球,陪太太,他也能够影响白宫的政治。

说实话,大选期间,我们只听到希拉里为拜登站台,发声。但却很少看到她显山露水。实不相瞒,最后一次看见克林顿和希拉里同台亮相,是去年12月12号,两人现身纽约帝国剧院,观看音乐剧《无比骄傲》。尽管她一改往日肃杀而冷艳的“政治包装”,活力四射的粉色西装和黑色长裤,配以一条闪亮的项链,但下垂的嘴角和松弛的皮肤,仍然不能掩饰她的苍老。

这个小杂货店主的女儿,从出道之后的各种复杂经历,最终到美国政治权力中心的最高端,一路走来的顺畅,来自于其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不退让精神。过关斩将的勇气,得益于她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不妥协态度。我们认为,她的成功并不是运气,而是她骨子里对个人理想的坚守和女人少有的坚韧。

如果要说挫折,她的一生可能有过两次:一次来自于丈夫的不忠,一次来自竞选的失败。这两次打击,几乎耗尽了一个女人所有的热情和希望。但是,回看这个在男权世界里,也能长袖善舞纵横捭阖近半个世纪的女人,该得到的,她似乎都得到了。

从她不凡的经历中,我们深刻感觉到了强硬政客的凌利,果敢甚至冷酷。拜登的副总统哈里斯,只不过是应运而生的偶然产物(或者说是民主党的政策安排),她几乎没有付出任何的努力就成了美国第一任女副总统。而希拉里却是凭自己的实力在挑战美国历史上第一女总统。这种勇气和抱负,让她自带凛然的傲气和难掩的霸气。因此,她在奥巴马时期的风头远超拜登,很多时候甚至盖过了总统。退一万步讲,以希拉里的政治功底和强势作风,即使委身现在这个局,拜登也难免“客大欺主”的尴尬。

此前风传拜登考虑会让希拉里担任美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如果拜登真有这个想法,那么希拉里有可能是最好的人选。特朗普政府这4年来跟联合国渐行渐远,拜登如果想重新“拥抱世界”,必须修复与联合国的关系。希拉里从政时,积累了丰富的外交经验,她在联合国也有着很高的人气,这个职务非常适合她。但这一提议遭到了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赖斯的反对。她直言,拜登让希拉里出任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将是对前国务卿的侮辱。

赖斯的“打抱不平”也有几分道理,这样的安排明显是“大材小用”。而且,以希拉里傲娇的底色和骨子里的锋芒,不是拜登任不任命她的问题,而是她根本不屑于除总统以外的其他职务。

对于年富力强的奥巴马来说,不在其位,不一定不谋其政,因为他仍然具有丰厚的外围资源。对于垂垂老矣的希拉里,急流勇退安享晚年,有可能是她最理智的选择,因为,她为政治而活,但不一定就得把一生都交付于政治。

拜登组阁为什么不用奥巴马和希拉里?是否是因为庙小装不下大菩萨?

很简单——“卸磨杀驴”。奥巴马和希拉里是拜登“得罪不起”的,也是拜登惹不起的。两人的能力和实力都在拜登之上。

在美国大选期间,奥巴马和希拉里在拜登“拉选票”方面是用尽了自己的全部实力,同时被东当选美国总统,这件事情也与奥巴马和希拉里的“奉献”有拉不开的关系。而再来看他们几个人的关系,更是非常的微妙。奥巴马是拜登的前任老板,希拉里又是拜登的前任下属,三人可以说是熟的,几乎不能再熟悉了。同时,拜登和奥巴马的关系也是非常不错的。可就是这样的关系,在拜登“胜选总统”以后,要组建内阁,为啥没有把奥巴马和希拉里包括在内呢?其实原因也是非常容易理解的,希拉里和奥巴马不是拜登能够操控得了的,并且奥巴马和希拉里两个人的“治国方案”是相同的,对美国并不是一个长久之计,而拜登自然而然不想延续他们的方案,而具体又是什么呢?

先来看奥巴马,奥巴马是美国总统历史上第一个美国黑人当总统。奥巴马所做的成就也是非常的大的,不然怎么可能会当上美国总统呢?但是如果在仔细“深挖”一下的话,你就会发现奥巴马虽然说表面上是一个“黑人”,但是奥巴马从心底代表的确是“精英白人”的利益诉求,用一个合适的词来比喻奥巴马的话,那就是“外黑里白”。这句话说的一点也不夸张,奥巴马美国拉出了很多次的“次贷危机”,但是奥巴马所用的一系列招数却是与“华尔街投行利益共享”。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呢?那就是处在“底层”的美国人民,没有得到根本性的好处,也没有得到任何的实惠,相反的,大多数的好处都被美国“上层”精英,也就是白人群体全部掠夺。 现在谈的仅仅是奥巴马,其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再来看希拉里,希拉里是支持奥巴马的,同时,希拉里所采取的政治方针的路线,也是根据奥巴马的方法来的。所以在很多方面儿,希拉里是和奥巴马的“治国方案”,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希拉里和奥巴马的这个治国方案对美国大部分人民并不是一个很好的待遇,所以美国人民对这个方法早就已经有了怨言。说巧不巧的是,“政治素人”特朗普出现了,即使在日常生活中,特朗普在对待任何事情都是有一种不着调的感觉,说话不合逻辑,喜欢吹牛。但是特朗普在当时竞选总统的承诺是:提高就业,美国优先。

也正是特朗普的这个承诺,使得很多美国人民被他打动了心。而大部分的美国人民也看到了改变奥巴马和希拉里治国方案的光芒,于是果断的将投票选给了特朗普。于是,特朗普登上了美国总统的宝座,在着四年时间里,特朗普确确实实也做到了增加就业和美国优先的承诺。但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使特朗普所有的努力都泡汤了。本来在今年的2020年,特朗普再次连任总统,是一个板上钉钉的事情。谁能想到这个新冠疫情使得特朗普所有的努力全部都白费了,特朗普在新冠疫情方面犯了这个重大的错误,使得美国人民无法选择去原谅特朗普,因为特朗普所犯错误实在是太大,美国人民也彻底对特朗普失去了信心。

紧接着就是拜登出场了,拜登的出现使美国人民再次看到了“希望”。其实与其说希望,不如说是想要尽快摆脱特朗普。人们已经对特朗普彻底失败,所以急需想要换一个总统。而拜登这时候出现,使人们就像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样,果断的放弃了特朗普,选择了拜登。而这一点,拜登似乎心里也是非常清楚的,所以在做任何事情上,拜登都是小心翼翼,所以拜登在胜任美国总统以后,对于任用希拉里和奥巴马这方面的问题,显得格外小心翼翼,生怕被美国人民又抓住小辫子,而拜登到最后会对奥巴马和希拉里有什么安排呢?不把他们组建内阁,会做什么呢?

很多人可能会这样问,奥巴马和希拉里在拜登竞选总统的时候,可以说是“鞠躬尽瘁”。用尽了自己所有的实力,这才已帮助拜登成功的胜任了总统,但是现在拜登却做出这样的事情来,这难道不是一种“卸磨杀驴”吗?

卸磨杀驴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不管怎么说,拜登现在成功当选了总统,对奥巴马和希拉里想要“疏远”这一点是可以确定的了,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拜登实力太弱。奥巴马和希拉里的实力都在拜登之上,拜登如果在组建内阁的时候,将奥巴马和希拉里都拉拢在内的话,那么带来的后果可能不仅仅是会给全美国人民带来一个不好的结果。很有可能拜登也会成为一个“傀儡总统”。 所以拜登不可能让奥巴马和希拉里去操控自己,所以选择不会任用他们。在特拉华州威明顿是亮相的时候,拜登特别强调了这一点:被动说自己领导的这一届总统政府,将不会变成奥巴马的第三个任期,其言外之意,就是不会任用奥巴马,同时也不会让自己成为奥巴马的“傀儡”。

以上我们仅仅是从拜登的“层面”来分析的,为什么不任用奥巴马和希拉里,而在奥巴马和希拉里层面来分析这件事情的话,其实是更容易来“判断”的。

其实也真的可以说是“小庙装不下大菩萨”。对于奥巴马和希拉里他们而言,当不当这个职位是真的无所谓了。当这个“职位”的最终目的无非就是为了赚钱。而美国总统的年薪大约在40万美元,美国部长的年薪也是在20万美元左右,美国州长的年薪在十万美元左右,同时,美国的这些职位也是严重的失调,你付出的和收入的根本是不成一个比例。而退休后的奥巴马在钱这方面是根本不用愁的,拿着美国总统的退休金,自己还有着工作室,还可以去演讲。奥巴马夫妇二人的自传回忆录版权就仅一下子卖了6000万美元,在之后更是靠写书和演讲——挣了几亿美元。足以可见,奥巴马根本不在乎自己能不能当新职务,相反的,奥巴马可能也会喜欢现在的生活,不想再去干涉美国的政事了。而希拉里也是同样的道理。奥巴马和希拉里现在的生活也是非常不错的,谁会想再次操劳呢?

综上所述,拜登在组建内阁的时候,不任用奥巴马和希拉里,可能也是考虑了很长一段时间。拜登是属于民主党的,而在这方面可能也是需要和民主党共同商量的。可能这也是民主党的共同意见,同时,民主党自身也是有储备人才的,这些人才多年来一直是跟随民主党的,尽心尽力,现在美国的民主党终于获得了胜利,总要给他们一个职务。如果民主党在胜利以后不给这些人才职务的话,那么很有可能也会引来一系列不必要的麻烦。其实说到底,小编认为,拜登不去任用奥巴马和希拉里,不仅仅是对美国人民的一个交代,也是给自己的一个保障,同时也是给民主党的一个承诺。我是清水无欢,欢迎关注哦。

拜登组阁为什么不用奥巴马和希拉里?是否是因为庙小装不下大菩萨?

拜登组阁要有自己的班底,实现自己的执政理念和抱负。如果启用奥巴马、希拉里便有甘当傀儡之嫌,自己也会受到束缚,施展不开拳脚。拜登在竞选过程中曾得到了奥巴马和希拉里的鼎力支持,心存感激,挑选阁员时必会征徇奥巴马和希拉里的意见,予以回报和尊重。另一方面,奥巴马、希拉里无意在内阁中谋取职位。奥巴马是前总统,有优厚的退休待遇和影响力,在美国历史上也没有卸任总统继续在内阁任职的先例。

拜登组阁为什么不用奥巴马和希拉里?是否是因为庙小装不下大菩萨?

虽然特朗普仍在嘴硬不承认在大选中失败,但随着白宫权利交接帷幕的正式拉开,拜登入驻白宫已成为事实,姗姗来迟的“演出”已经开始。

对总统而言上任前的第一件事就是组阁了,拜登本来就因特朗普在大选后的阻挠落后数周,此时就更不敢怠慢了。

据爆料,拜登现在已宣布了一些关键性的阁员名单,布林肯任“美国国务卿”,马约卡斯任“国土安全部长”,克莱因任“白宫办公室主任”,海恩斯任“国家情报总监”,苏利文任“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托马斯-格林菲尔德任“美国驻联合国大使”。从名单上的人员可以看出,这些人大多是奥巴马时代的班底。

既然拜登启用了奥巴马时期的一些班底,为什么不用奥巴马和希拉里呢?

要知道,此次的美国总统大选奥巴马和希拉里都为拜登出力不少,更何况当年希拉里担任美国国务卿时与奥巴马和拜登都是搭档,拜登启用有能力且熟悉的人不是更好吗?难道拜登想“卸磨杀驴”?

其实都不是,拜登不用奥巴马和希拉里的原因如下:

1.奥巴马和希拉里的影响力太大,容易产生“功高震主”的局面

奥巴马做过美国的总统,希拉里担任过美国的国务卿,那个时候拜登还是奥巴马的副手,奥巴马和希拉里无论从个人能力还是政治影响力,他们的光环都可能盖过拜登,但是今非昔比了,今天的总统是拜登,也就是说拜登才是主角。

所以拜登要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必不能启用奥巴马和希拉里,拜登作为一个从政约40年的“老油条”这个道理他肯定明白。

再说了,奥巴马曾是拜登的上级,在职场上职务逆转做起事来奥巴马尴尬,拜登也很尴尬,与其这样不如索性不启用他们。奥巴马在拜登竞选的时候大力支持拜登,现在拜登宣布的一批阁员多为奥巴马时期的班底,这其实也是一种政治上的“投桃报李”了。

2.希拉里太过强硬,如果出现政见不合不好处理

论私交关系,希拉里和拜登其实关系很好,老朋友参加竞选,希拉里也做到了鼎力相助。在2016年希拉里和特拉普竞选失败后,希拉里有点淡出政坛的意思,现在拜登竞选成功后,从希拉里的表现来看,希拉里确实有重返政坛谋个一官半职的意愿。

拜登把曾经的老朋友纳入内阁也不是不可以,但希拉里不是一般人,希拉里做过美国的国务卿,防务立场坚硬,更是在美国的媒体多次畅谈美国未来的防务政策。这个有问题了,如果希拉里进了内阁,拜登能指挥住希拉里吗?会不会因为希拉里的出现而影响内阁的内部团结,这都要画一个大大的问号。

如果希拉里进入内阁,她与拜登意见不合那拜登怎么办呢?总不能像特拉普一样动不动就开除吧,他们私下里是朋友,况且希拉里又有一定的影响力,如果最后弄个一拍两散既丢了朋友又树了敌人,那就得不偿失了。

3.拜登把奥巴马拒于白宫之外,奥巴马其实也无意进入内阁

日前疯传拜登将任命奥巴马为驻英国大使,其实这个任命更是说明了拜登内心深处不想让奥巴马进入内阁核心,也没安什么好心。

有人会说驻英国大使不是一个很好的职务吗?是的,不过那是对普通人而言。如果让奥巴马任驻英国大使那就是把奥巴马放在火上烤,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奥巴马执政期间把丘吉尔的半身像移出了白宫,因为这事,英国首相约翰逊还炮轰过奥巴马,甚至还侮辱奥巴马为“非裔美国人”。

想想看,奥巴马能去当这个驻英国大使吗?拜登的这个安排就是婉拒的意思。

不过,奥巴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明确表示,不会在拜登内阁担任任何职务。都是政坛上的“老油条”,都明白彼此的心思的,谁都不傻。

结束语

拜登把奥巴马和希拉里拒于白宫之外是可以理解的,他不想自己的话语权被削弱,想独揽大权而已。其实古往今来,掌权者基本都不会让名气太大的人成为自己的核心,不会让其在身边做事。

拜登组阁为什么不用奥巴马和希拉里?是否是因为庙小装不下大菩萨?

我是大山,我来回答。

2020年11月24日,拜登公布了自己的内阁名单,其中包括国务卿布林肯、国土安全部部长亚历杭德罗·马约卡斯、白宫幕僚长克莱恩、国家情报部部长海恩斯、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和美国驻联合国大使格林菲尔德。

看到这些人亮相以后,很多记者立马就发现,这些人几乎都在奥巴马时期的政府中工作过,于是有人忍不住的问拜登:你这是不是在组建第三界奥巴马政府?对此拜登就解释道:那可不是,我这是完全是根据他们的经验能力,以及美国的现状来决定的。

不管他能怎么解释,从这个名单上我们不难联想到,拜登政府上有很大的奥巴马影子,而在奥巴马担任美国总统期间,分别作为副总统和国务卿的拜登和希拉里两个人也确实一起跟拜登工作过,可以说是十分充满了互相的关怀和照顾!

那么为什么此时拜登当上了美国总统,却不怀念旧情把奥巴马和希拉里两个人也一起带到白宫中来呢?根据大家的了解和分析,其实拜登并不是不想,而是因为希拉里属于一个自己请不起、也不敢请的人;奥巴马属于一个拜登根本请不动的人!具体分析如下:

1、请不动,也不想请的希拉里

对一个美国政客来说,能够在美国政府机构中担任的职务,无非是州议员、国会议员、总统、副总统和国务卿这几个职务;但是这几个职务对于希拉里来说,就算是放到奥巴马政府时期,她也并不会觉得新鲜和稀罕。

1978年,希拉里的丈夫克林顿当选阿肯色州州长,希拉里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州长夫人;1992年克林顿当选美国总统,希拉里又顺利成章的成为了美国第一夫人,虽然不是自己挂职,但是天天看着猪跑,再加上希拉里本身就是政治家,对于这些职务自然是最熟悉不过了。

要是你觉得这些不足以完全的说明希拉里,那么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作为一个美工政客,不管你的职务是高还是低,最值得炫耀的资本莫过于经历、见证和影响那些能够记入史册的事情,而希拉里恰恰就是这样一个人。

克林顿参加美国大选的时候,曾经直言选他当总统相当于买1送1,其意思是说这次如果他当选美国总统,那么美国将会是有两位政治家,一个是他,一个是他的夫人希拉里,虽然当时看起来有些夸张,但是从希拉里后来做的事来看确实如此。例如《克林顿医保计划》就是在希拉里的主持下完成下。

2008年美国大选的时候,其实最初希拉里和奥巴马是竞争对手,在民主党内希拉里赢得的选民选票也胜过奥巴马,不过由于特殊的制度,希拉里最终还是败给了奥巴马;但是希拉里并没有就此打击奥巴马,而是转而支持奥巴马,如此的胸怀就算是一位男性政治家,也不一定拥有。

在奥巴马当美国总统的时候,希拉里已经走访过全世界上70多个国家,积累了丰富的外交经验,此时的奥巴马并不是直接任命希拉里为美国国务卿,而是诚恳的邀请她来做国务卿这个职务,其真实的意思自然是恳请希拉里来帮助自己!

也许是被奥巴马的诚意所感动,也许是早就有了下次参加美国大选的计划,希拉里答应了奥巴马的邀请。不过就算是作为奥巴马的下手,希拉里依然是保持自己的强势,在很多方面直接和间接了影响了奥巴马的决定。

例如我们熟知的美国击毙本拉登这件事,根据相关资料记载,当时奥巴马十分的犹豫,担心万一要是失败了,影响自己总统的形象;但是希拉里坚决的主张出手,所以最终奥巴马才下令实施了这一计划。

希拉里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什么敢这么做?奥巴马为什么不得不听其他人的话,究其根本原因,奥巴马在希拉里的面前不过是一个萌新而已。反观拜登其实也是如此,尽管从政也比较早,年龄也与希拉里相仿,但是从经历和气势来说,他在希拉里的面前也不过是一个萌新。

在这样的情况下,好不容易爬上总统的拜登,又怎么可能去让希拉里当自己的下手呢?毕竟自己当这个总统可是完全的来之不易,奋斗了一辈子好不容易抓住机会上位的,如果再选一个风光完全盖过自己的人,那还不如不当总统呢!

2、不可能给拜登当下手的奥巴马

作为美国的第1位非洲裔总统,奥巴马之所以选拜登当自己的副总统,一方面可能是民主党刻意安排,另一方面则主要是为了提高自己的人气,能够更好的抓住一部分白人选民的选票;所以单纯的从工作的角度而言,拜登是名副其实的下手,奥巴马是绝对的领导,任何事情都不可能由拜登做决定。

因此首先从情结上来说,奥巴马是不愿意给拜登当下手,除此之外,当总体这件事对于奥巴马来说确实是在从创业,终极目的就是为了改变生活质量,提高人生价值,因此奥巴马在卸任总统以后,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写书和参加电视节目,一跃变成了亿万富翁,成功了实现了人生的真正改变。

如果不是特朗普违反了美国现任总统不攻击前任总统的惯例,奥巴马可能为拜登拉选票,但是绝对不会直接的抨击特朗普,但是奥巴马的底线也仅仅如此,已经成功转型的他不可能再把自己置身于政治漩涡,尤其是当下这种混乱的局势,奥巴马更不可能冒险。

3、希拉里和奥巴马,都跟特朗普有过节

2016年的美国大选,希拉里和特朗普是竞争对手,在这次大选的过程中,希拉里之所以输给特朗普,邮件门事件是极其重要的原因,而这个事件之所以发生,之所以被传的神乎其神,完全是特朗普在背后推手,因此希拉里和特朗普之间绝对是有过节的。

反观奥巴马也一样,在奥巴马初次参加大选的时候,特朗普就曾经直言奥巴马不是在美国出生的,由于这条违背了当总统的资格条件,因此引起了悍然大波,为此奥巴马不得不公布了自己的出生证;如此的戏弄自己,其实奥巴马早就跟特朗普结下了梁子。

再看当下的美国形势,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乱,除了乱还是乱,而这个乱全部都与特朗普有关;但此时对于拜登来说,即便是有清算特朗普的心,却也没有清算特朗普的时间和能力,因此拜登直言不会清算特朗普。

但是假如拜登的内阁中有希拉里和奥巴马,一切就不一样了。如果两个人强力要求清算特朗普,显然拜登做与不做都会将自己置身于危险,或者是尴尬当中;而为了避免这一情况的出现,最好的办法自己是不让这两人参与进来了!

综上所述,当下的美国是一个烂摊子的美国,白宫不过是座破庙,各怀鬼胎的美国政客也只会考虑自己的利益,而在这个利益实现的过程当中,显然局内人拜登不希望别人抢夺自己的风光,局外人奥巴马显然不会将自己置身其中,因此希拉里和奥巴马自然不会出现在拜登的内阁当中了。

拜登组阁为什么不用奥巴马和希拉里?是否是因为庙小装不下大菩萨?

中国有一个俗语叫“一朝天子一朝臣”,字面上理解就是新皇帝上位,就有一群自己的班底跟着自己荣华富贵,但从管理角度来讲,这种做法可并非仅仅是新人新气象这种象征意义这么简单,而是换人体现出新的领导者拥有革除弊端、锐意进取的意志以及意识,换人就体现出对既得利益者的一种敲打。这个道理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拜登组阁不用民主党出身的前总统和国务卿,就在于这两人已经拥有固定的并且经过实践的治国方略,但美国当前所面临的是新的问题和新的局面,那么就必须有新的解决方式——至少表面上要维持这种态度。

先说奥巴马,奥巴马曾两任总统,外表上是黑人,但实际上“流淌着精英白人的血液”。正是在他主政期间,将美国人民的敌人本拉登和卡扎菲送到了地狱,与此同时,将美国拉出次贷危机的泥沼——虽然是以与华尔街投行沆瀣一气的模式。可以这么说,奥巴马是个政绩数据很好看,但实质上对美国的民生造成了更大创伤的一任总统。

在他的任期内美国内部出现的最大问题就是社会进一步分化撕裂,底层白人家庭跟华尔街精英们、硅谷精英们进一步拉开经济和话语权上的距离,可以说正是他的粉饰太平让美国民众“受够”了建制派的虚伪。

希拉里的落选甚至也受到这种不良印象的影响,毕竟相比之下,特朗普政治素人的面貌就要真实可信的多。

希拉里当然也不是省油的灯。

在克林顿任职总统期间,希拉里就表现出了对权力和政治的狂热,就连克林顿和其情妇莱文斯基的奸情败露后,希拉里都能“顾全大局”,和其丈夫紧紧站在一起,极其无耻地将一切罪过都扣在莱文斯基头上。而这自毁颜面的行为背后是为了维护住自己第一夫人的位置,从而能够让她继续在白宫活跃。

在克林顿卸任后,希拉里也不甘心退出政坛,所以就有了担任奥巴马总统时期国务卿的事儿,不得不说,希拉里是有些本事的。克林顿可能是美国近三十年来对美国经济、科技发展贡献最大的一任总统,正是在他的政策下,美国开启了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以及全球贸易的繁荣。希拉里作为重要的参与者,旁观并参与了这一过程。

这给了她非凡的见识,如果没有特朗普搅局,那么希拉里足以应付一个普通的美国总统任期,但问题在于,特朗普的四年让美国这艘航空母舰拐了一个大弯,驶入了完全陌生的方向。

如果希拉里仍然以克林顿-奥巴马相似的执政思想进行管理,那么很可能会让美国本就趋向紧张的局势更加摇摇欲坠。而且更重要的是,若论及对克林顿-奥巴马那一套的领悟,可能他比希拉里领悟的更透彻。

所以不是拜登庙小装不下大菩萨,而是在特朗普造成的一片烂摊子上,用之前的思路已经解决不了什么问题。

当前很难看出拜登如何解决美国国内存在的问题,美国的制造业回流基本上已经不可能,看美股的走势,华尔街和硅谷的资本都不可能把人力成本极其低下、利润率惊人的海外制造工厂回签到用人成本居高不下且盈利空间较小的美国国内,铁锈区基本上复苏无望。

不过拜登的外交政策相对清晰,那就是重新开始结盟运动,他将不得不继承特朗普政府的对华立场,同时会更温和地对待自己的西方盟友们。但是问题在于,多元化经济的格局已经出现,中国正在和平崛起,恐怕拜登现在喊的口号很难落在实处。

无论怎么讲,不要再想着奥巴马或者希拉里重登政治舞台,美国需要领导者的位置上坐着一个值得信任的新面孔,而饱经沧桑的拜登或许正好符合美国人民的期望。

大家好,我是好人长安君。 感谢大家的阅读和点赞,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也请点击文章右上角关注一下我。后续我将为大家带来更多优质内容。 谢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