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公立小学的作息时间不考虑家长的上下班时间?
反问一下,家长考虑过教师上下班时间么?假定家长六点下班,六点半到校接娃,不考虑堵车,各位以为教师几点能离校。别忘了,早上学生到校时,教师已经在学校了。
说点实在话。
老师的时间不是只有上课的那几段,备教案,批改作业,教学交流也是需要时间的。
教师在学生到校前就该到校,学生放学离校后才能离校。
说起来教师有寒暑假,可是学生放假后教师有扫尾工作要做,收假前有准备工作要做,更不要说有学习要参加,实际假期没那么长。
社会上对教师的怨言其实是对教育的怨言,教师队伍里有害群之马,哪个职业里又没有呢?
时间差问题确实存在,但解决办法肯定不应该是教师牺牲时间吧,其他职业不愿意加班,教师也一样啊。现在很多学校有延时,有弹性离性,有牵扯的是免费与否,谁该承担的问题。所以不要指责教师,不奢求理解,只求多些理性看待。
为什么现在公立小学的作息时间不考虑家长的上下班时间?
为什么不考虑家长上下班的时间,因为根本就不想让你们上班啊。
没发现我国现在的大环境越来越不鼓励女性就业了吗。从开放二胎到鼓励生二胎,延长产假,再到央视明目张胆唱出“妈妈别上班,也挣不了几个钱儿”。整个社会就是在鼓励女性回归家庭,甚至变相逼迫女性回归家庭。
新生儿出生率降低、结婚率降低,女性学历越来越高,收入越来越高,结婚意愿、生育意愿就越低。人口红利慢慢不再,社会就业压力增加,让女性回家生孩子、带孩子可不就是最好的办法。既能提升人口出生率,又能把就业机会让出来给男性,没有工作的女人也没底气提离婚了,岂不妙哉?
表面上鼓励男女平等,却在新《婚姻法》中做手脚,设置离婚冷静期、建议取消彩礼。家暴被逼的跳楼不上新闻都离不了婚。剩女的话题层出不穷,生怕广大未婚女性们不知道自己再过几年就成了“剩女”。
用人的时候“妇女也顶半边天”,不用人的时候“上班也赚不了几个钱儿”。所以为什么要考虑家长的上下班时间,上什么班,赚不了几个钱的女人们,还不回家带孩子!
为什么现在公立小学的作息时间不考虑家长的上下班时间?
不是不考虑。多年前就没有这些问题,这是前些年减负给闹得结果。家长被校外机构忽悠,绑架了政府。现在学校不能私自决定上放学时间,全部必须按照上级规定来执行,所以你矛头对错了人。其实也理解,校外的小饭桌价格不便宜,所以想要学校管着到家长下班,学校和老师都不愿意,家长就闹,政府出面搞了个课后延时服务,但是家长学校老师都不满意以及校外机构也不愿意,怨声载道。家长舍不得花一分钱,校方不愿承担管理责任,老师不愿意廉价的加班,校外机构生意差了。所以只要关注一下新闻,就能发现,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或组织在积极推动这个事。其实现在课外机构积极推动的禁止老师参与补课已经取得了基本胜利。记得我们那时读书,在学校补课,一学期也就几百块钱。现在的孩子的孩子,哎!现在的局面就是,老师被骂了,家长辛苦了,机构上市了。好多老师辞职去培训机构了……
为什么现在公立小学的作息时间不考虑家长的上下班时间?
我觉得是慢慢给惯出来的毛病吧!
我们孩子上公立幼儿园小班,说是因为疫情要错峰上下学,每月费用比去年涨了两百多,早上8:45之后送,下午说是3:45-4:00接,我们三点四十接,小班孩子没几个了,老师说我们有点晚,下次早点,怕态度不好影响孩子,还得笑脸相迎,痛快答应。另外因为上的晚下的早,早饭和晚饭在家吃,但照样要出三餐两点的钱。
都这样了,为什么选公立的幼儿园,看了太多私立幼儿园出事的报道,对私立园实在不放心。
所以对于我们孩子的情况,我觉得完全是家长惯出来的,说是3:45接,准时不好吗?非提前很久,大约三点开始就陆续有家长把孩子接走了,所以老师觉得早接应该的,准时接被老师说有点晚,所以我们为了孩子下次只能乖乖更早去。
为什么现在公立小学的作息时间不考虑家长的上下班时间?
岂止是公立小学,公立中学的作息时间更加不考虑家长的上下班时间。
个人以为,这是公立中小学办学长期以来眼中、心中无家长的办学理念的表现。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孩子在上小学三年级,我在初三执教。我能深深感受到公立中小学作息时间不考虑家长上下班时间给广大家长带来的麻烦。
小学一般是8点10分开始早读,但初中的早读时间是7点40。如今多数上班族都是朝九晚五或者朝九晚六,当然还有不少是8点钟上班的。如果家长是9点上班,孩子在读初中,那么家长一般需要7点30分送孩子到学校。送完孩子,还有1个半小时再上班呢!早起带来的昏昏欲睡使家长们只好强打精神提前到单位。小学放学一般是4点10分,其中周三一般是3点10分。初中放学一般是4点50分。家长无论是5点下班,还是6点下班,无论孩子是上小学,还是初中,接孩子都变得无比困难。家里有老人的,一般老人去借;家里没老人的只好掏钱交给课后托管。
个人以为,公立中小学的作息时间完全可以和家长的上下班基本同步。
小学初中早读不妨都调到8点40分,下午放学不妨都调到5点40分。孩子一天的学习时间和未调整前基本相同,不会影响孩子的学业。如此,多数家长上班的时候,顺便送孩子上学。孩子放学后在学校操场上玩个30分钟左右,开车下班的家长也就到了学校了。如此既方便了家长,也让有早读教学任务的语文、英语等学科老师免于过早起床,免于早读所带来的困乏。当然,更重要的是,早读8点40开始会大大缓解学生,尤其是中学生睡眠不足的现状。
调整一下作息时间,让学生、家长、老师三方都受益,那么公立中小学的作息时间为什么就不愿调整呢?个人以为,这反映了公立中小学办学长期以来眼中无家长,甚至也是无学生的办学理念。
家长会上为何多数家长低着头?家长会中其实并无家长的位置
公立中小学的作息时间是为了更好地出成绩(即中高考成绩)。早读越早,意味着一天可以安排更多节课。初一、初二,我们学校一般是一天8节课,初三就变成9节课。某些学校甚至初二就9节课,初三变成了10节课。早读安排得这么早其实就是为了延长学生的日学习时长,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
但是,是不是学得时间越长,成绩就越好呢?上一届初三史无前例的一天排了10节课,最后中考成绩是史上最差。
虽然教育不是服务行业,但是教育的成败关系到每个孩子的命运,每个孩子的命运就是每个家庭的命运。因此,教育心中必须有家长,办学必须尊重家长的意见。事实上,中小学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都非常重视家长的意见。
我相信,我们的中小学办学者也是明白这个道理的。但是强大的惯性让中小学管理者在制定教育教学方案时,很少考虑家长的意见,或者根本就没有尊重家长意见的意识。正因为我们的教育很少考虑家长意见,造成了当下,一方面是家长的过度维权,另一方面是学校的高高在上。如果我们的教育能充分尊重家长意见,重视家长的意见,个人以为,家长的过度维权也会减少很多。
眼中无家长,其实也是眼中无学生,当然也是眼中无教师。他们眼中只有物化的分数,利益化的分数,能让自己青云直上的分数。与其说他们在办教育,不如说他们在办“分数”,办“利益”!
为什么现在公立小学的作息时间不考虑家长的上下班时间?
公立小学的作息时间不考虑家长上下班的时间,这是因为:
一,学校是一个独立的教学机构。他享有根据自己的工作规律独自设计和调整时间的权利。不受其他单位和个人的干扰。
二,家长的上下班基本无规律可循。不同的家长工作在不同的单位和部门,大家上下班的时间并不一致。
如果学生放学上学的时间要与家长上下班的时间联系起来的话。恐怕家长上下班的时间要统一起来,还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儿。
不少国家机关的工作时间是朝九晚五。但一般的工厂里,9:00的时候,工人们都已经工作两小时了。晚上这些人5点下班的时候,工厂里的工人们文到9点甚至更晚才能下班。
三,学校工作的教师,也和其他单位的职工一样,享受自己正常上下班的时间。
如果其他地方的职工下班以后来学校接孩子,老师才开始照顾孩子放学。老师的下班时间肯定会比其它单位晚半个小时以上。这样老师回家吃饭的时间会比正常人晚半小时,就没有办法和家里的人步调一致。老师的正常生活就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和干扰。
一个人不论做什么工作,不论职位高低,看事情想问题不要太以自我为中心。感觉别的部门别的行业都得为自己服务。这种观念本身就是错误的。
因此公立小学的作息时间,不考虑家长上下班的时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