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11岁男孩不肯做作业手机被砸坠亡,家长该不该向孩子让步?

一部手机,无极限的游戏,不知道害了多少孩子,毁了无数个家庭,国家的有关部门应该规范一下游戏市场了,再不作为,一代又一代的孩子就这样毁了,心疼!

杭州11岁男孩不肯做作业手机被砸坠亡,家长该不该向孩子让步?

听闻这样的消息,老穆的心很痛

11岁,美好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却不幸“凋零”了,怎不叫人心痛?

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我们来简单看一下事件概要,如下:

【何时】近日

【何地】杭州

【何人】11岁男孩

【何因】男孩不肯做作业,家人一气之下,砸了他的手机,男孩自己跳了下去……

【何果】小男孩没有抢救过来……

(一)手机游戏,让越来越多的学生爱不释手,为何?

昨天,老穆的小外甥及其父母到我家做客。

但见小外甥抱着手机看游戏直播,一看就是一下午。

到了吃饭时,孩子无精打采,两眼无光。

期间,我也曾劝阻过,但根本无效。

妹妹说,他平时没时间玩,所以今天玩的厉害……

我也跟小外甥交流,我问他喜不喜欢开学?

结果,出人意外,他说想。

我问他为什么?

他说开学后就可以和同学讨论游戏了……

如此看来,现在的孩子真的被游戏“迷住了”。

为什么孩子如此迷恋游戏呢?

我想,或许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游戏接近于动画片,但却可以自主掌握,因而受不少学生的追捧。

【2】虚拟的游戏世界,可以让孩子“当家做主”,可以让孩子“自由自在”,不受约束。

【3】游戏的情节及画面越来越精致化,这会吸引到学生。

【4】玩游戏,没有压力,与繁重的学业形成对比。

【5】同学之间的游戏讨论,也会刺激一些学生去玩游戏。

【6】游戏广告、游戏解说视频的大量涌现,也无形中刺激了孩子玩游戏的“积极性”。

【7】其它原因……

(二)暴力制止突然玩游戏的孩子,很容易刺激到孩子!

当孩子沉迷于游戏时,家长最好不要直接夺其手机,这样容易刺激到孩子。

因为孩子已经沉迷其中,TA的思想已经被游戏所“控制”,如果此时强行制止,孩子就会生气、恼怒、摔东西,甚至做出过激行为来。

尤其是步入青春期,或即将步入青春期的孩子,更不能刺激到他们。

(三)如何有效预防孩子沉迷于游戏?

老穆认为,家长最好要在孩子幼儿园时就进行管控。

倘若大了再去管,已经来不及了。

其次,家长要对孩子玩游戏时间进行管控,避免沉迷于游戏。

第三,家长要培养孩子热爱学习的好习惯,这样就能有效避免孩子玩游戏。

第四,家长最好多陪陪孩子,多关心孩子,不要让孩子独处的时间变长。否则,孩子就容易玩游戏。

结束语

孩子玩手机,孩子玩游戏,似乎已不是什么新鲜事。

作为家长,要学会正确处理此事,而不是向孩子让步,或暴力制止。

老穆还想说,孩子们的生命教育和挫折教育也要尽早提上日程。

最后,愿逝者家属节哀!

朋友们,你们对此有何看法?欢迎大家在下方评论区留言!

杭州11岁男孩不肯做作业手机被砸坠亡,家长该不该向孩子让步?

11岁,多么让人心痛的字眼,因一次与父母争吵,永远停留在11岁。

近日,杭州一11岁男孩因为不写作业,父母一怒之下砸了他的手机,男孩竟一气之下从12楼跳下,坠落在二楼平台,抢救无效死亡,家人当场崩溃大哭。

这个事例对每个家长都是沉痛的一棒。孩子玩手机、沉迷游戏,它不是一个个例,将来也不会是一个特例。

它几乎发生在每个家庭中,除了给我们带来便利外,更多的是慢慢侵蚀着我们的生活。带着毁灭性的旋风,逐步毁灭着我们的下一代。

而孩子为什么那么痴迷于手机、依赖手机?

我总结了四点,供大家参考:

一、父母未能做到以身作则(缺乏榜样的力量)

都说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

网络中不断有报道说,因父母或长辈自身对手机的上瘾,无形中给孩子带来了负面的影响,树立了一个负面的形象。

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父母:在孩子面前,永远是手机不离手,却要求孩子早睡早起、好好读书、按时完成作业。

同时,也有一些家长是这样的:为了图省事、轻松,往往把手机当哄孩子的道具。经常有看到这样一个画面:妈妈专注地盯着手机,孩子坐在婴儿车里看动画片。

把孩子哄好了,父母就更能刷微博、玩抖音。而孩子不哭了,却也爱上了这个别致的“道具”。

从这方面看,孩子某些行为习惯的养成,正是父母在无形中、间接培养了起来的兴趣。

二、缺乏可供娱乐的游戏。

记得出生在八十年代的我们,随时随地都可以玩耍。沙子、下河摸鱼、捉青蛙、上山摘野果、爬树、捡石子、跳格子、跳绳等。

而男孩子就更野一点,做的相对更有挑战性的。比如:捅鸟窝,甚至是蜂窝都敢捅,之后,再把蜂卵取出来,用火拷着吃。

也许正因为父母半放养的状态,给了我们足够的空间去自行玩乐。而大自然中的游戏,只有想不到的,没有我们不会玩的。

也正是这丰富的童年游戏,给我们留下了最珍贵的童年回忆。

再看一下我们的下一代,身上不小心沾上点土,父母就会大惊小怪地,边拍土边嫌弃地说:脏死了。

除了去游乐场,只剩下手机了。

三、缺乏玩伴,缺乏可交流的同龄伙伴

其实,现在的孩子,多数都是很孤独的。除了在学校里有同龄的同学可以一起交流、分享外,其余时间就只有自己。

因为,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每个人的戒心都特别重,放学回来后,家家户户都是关紧门窗。哪怕同住一个小区、同一栋楼、同一层楼面,做邻居十年以上,彼此间的交流也仅限于点头之交。

不是我们冷漠,而是这个世界让我们不敢再去相信了人。

大人尚且如此,孩子 就更不用说了,都被父母拘在家里。

这又重复着千篇一律的:大家各玩各的手机。

四、缺乏有力监督和引导

众所周知,孩子的模仿能力是超级棒的。在他们对自己的行为未形成依赖,对手机的危害还不具备判断能力或主观意识时,家长或监护人应及时引导或纠正。

但,有些家庭的教育理念往往与自己想要的相左,他们最常说的是:孩子还小,长大就会懂事。

仿佛良好的行为习惯会随着年龄的递增而自然递增一样,却没去思考:没有父母的引导,他们又怎么会知道呢?

正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网络时代,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怎样才能利用好这时代的资源,让它为我们服务?同时,让孩子再沉迷于网络游戏呢?

我认为,最行而有效的方法就是陪伴。

这陪伴是父母放下手机,全然投入到孩子的世界中、有质量的陪伴。

比如:亲子阅读、亲子游戏等。一个好习惯的形成,都是从婴幼时期起父母和孩子共同摸索、行动中而来的。

我家女儿刚满6岁,目前在上大大班。从她两岁到现在,我们除了固定时间看书外,我最喜欢的就是和她聊天。

当然,多数时候是我说,她听,也有可能是在装听。我喜欢把日常所见所闻所思都说给她听,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她会回应我,用她自己的方式和理解和我聊。

她也会把她的事说给我听。特别是从中班开始,她的表达能力特别好,她可以把发生过的事,表达得一清二楚。

从中,我们都得到了启发,我们母女变得更贴近。

记得马云曾说过: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绝不是流水线的工业品,是社会,学校,家长共同创造的艺术品。孩子最好的榜样,不是过去的英雄,更不是隔壁邻居的娃,最好的榜样是二十年后他心目中的自己!

所以,今日果皆是昨日因。

杭州11岁男孩不肯做作业手机被砸坠亡,家长该不该向孩子让步?

【事件回顾】8月30日,杭州下沙11岁男孩由于沉迷网络游戏不肯做作业,手机被家长砸坏后,一气之下从12楼跳落,经抢救无效身亡,结束了自己年幼的生命。

杭州11岁男孩不肯做作业手机被砸坠亡,家长该不该向孩子让步?我是柳乡人,语文高级教师,今天怀着沉痛的心情回答这个问题。

近年来,由于家长劝阻玩手机而导致孩子自杀的事件时有发生。悲剧发生后,人们往往把矛头指向事件的双方,要么指责现在的孩子贪玩成性,不听管教;要么埋怨家长不会教育,方式粗暴。那么,如果孩子沉迷手机,不肯做作业,家长该不该向孩子让步呢?

柳乡人的答案是肯定的,绝不能向孩子屈服和让步。那么,需要家长思考的是,孩子为什么会沉迷手机,不爱学习?为什么孩子会选择这样的极端方式与家长对抗?作为家长,怎样看待孩子玩手机这一现象?

首先,作为家长,应正确看待手机这一高科技产品。

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同理,手机对于孩子来说有利也有弊。日常教学中,柳乡人经常鼓励学生双休日利用手机预习课文,比如查阅作者简介,了解时代背景,理解词语意思,模仿课文朗读,聆听名家讲课,等等。这些对于孩子课外学习得天独厚,益处多多;试想,没有手机,今年春季疫情期间的线上学习何以完成?因此,作为家长,应正确看待手机,切记一味打压,势如水火。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前提下,适当玩一下网络游戏,未尝不可!

其次,作为家长,应采取恰当方式不让孩子沉迷手机。

手机,作为现代高科技产品已走进千家万户,其功能无比强大,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作为家长,要以身作则,为孩子做出榜样。要求孩子认真学习,静心做作业,自己就不能手不离机,一天到晚玩游戏;要让孩子了解和使用手机的更多功能,除了网络游戏,对于学习益处多多;孩子居家时间,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前提下,可以适当让孩子游戏娱乐,缓解压力;还可以带孩子外出郊游,参加活动,以分散其注意力。总之,宜疏不宜堵!

最后,作为家长,应学会并敢于向孩子的不当要求说“不”。

现在的孩子娇生惯养,任性自私,往往在家里说一不二,有求必应,备受宠爱。长此以往,养尊处优,受不得半点委屈,稍有拒绝,无理取闹,以各种方式威逼家长退让和就范,由此形成恶性循环,愈演愈烈。因此,作为家长,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应正确对待孩子的诉求和需求。只要是合理的,坚决答应,尽力做到;凡是不合理、超承限的,严词拒绝。但是,一定要向孩子说明理由和原因,让其心悦诚服。切记一棍子打死!

总之,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不同时代,孩子们的玩具也不尽相同。但快乐成长,健康成长,是孩子们应享的权利,也是家长应尽的义务。为人父母,务必正确对待。关于孩子玩手机,你怎么看?柳乡人欢迎大家留评讨论。

杭州11岁男孩不肯做作业手机被砸坠亡,家长该不该向孩子让步?

昨天,杭州11岁男孩因沉迷手机游戏不肯做作业,家长一气之下砸了手机,但没想到男孩竟从12楼跳下不治身亡。父母撕心裂肺痛哭,一切晚矣!马上开学男孩要升五年级,却因手机而永诀人世,实在令人痛惜!

孩子玩手机已是普遍现象,但因家庭影响和自控能力不同,有的孩子整天沉迷手机游戏,不能自拔。甚至吃饭睡觉也不离手机,严重影响了学习和身心健康。所以家长的焦虑无助可以想见。

但是孩子是自己的,家长应该了解孩子的性格,应清楚孩子为什么发展到现在地步。

首先是大环境,现在是信息高速公路时代,人手一部手机,孩子耳目濡染已成常态。特别是疫情期间上网课,手机成了学习的工具。上课之余,有的孩子玩起了游戏。许多游戏一关一关地闯,一分一分地积累,最容易使孩子成瘾,深深地毒害着学生。这是客观原因。

第二,受家庭大人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沉迷手机的孩子往往父母都是手机迷,家庭缺少学习读书氛围,孩子自小跟上父母看手机,久而久之形成习惯。手机上的东西占据了头脑,就不爱看书学习做作业了。这是家庭原因。

第三,百人百性,有的孩子自控能力较差,且性格执拗倔强。所以家长还得苦口婆心,因势利导,避免和孩子硬来。可借助学校老师的力量,共同想办法改变孩子。一个有效的办法是当孩子大点,有条件可让孩子住校,脱离家庭环境,过集体生活,也可慢慢约束其行为。

所以面对这样的孩子还是不要太心急,慢慢改变才是上策,量变到质变,只要家校配合,还是会变过来的。但是对杭州11岁男孩來说,说什么也晚了。我们家长社会应该从中得到怎样的启迪呢?

杭州11岁男孩不肯做作业手机被砸坠亡,家长该不该向孩子让步?

11岁男孩不幸坠亡,实在让人痛心,这其实也给所有青春期的孩子家长敲响了警钟!

说实话,现在孩子都是在家长呵护之下长大的,远远不比了我们小时候一样满大街疯跑那样心态成熟。

以前哪儿听说过这样多的这种事情?

基本上都是在父母的责骂和鞭打之下健康成长起来的:打小挨揍,习惯了!

但是此一时彼一时,现在的孩子,不适宜过去这一套了,要注意方式方法了!

北京很多学校的老师,也特别的嘱咐家长注意这个事情。

我固执地坚持一个观点:孩子成才与否无所谓,成人就行!

青春期孩子开始逆反

现在孩子生活营养好,身体发育早,青春期来的也早。

孩子进入青春期,逆反期是所有家长心中的痛,当初那个软萌软萌的娃娃,哪儿去了?

去年还拉着我的手蹦蹦跳跳,今年一下子长的就比我高了?

这也就罢了,还不愿意和自己说话了,交流了。

很多家长在这时候和我聊天都是感慨万千,回忆起当初那个萌娃,眼泪汪汪,十分怀念。

现在成为了少年男女了,越来越不可爱了,哈哈,不过自己亲生的,还是看着顺眼。

这是自然规律,每代人都是这样成长起来的!

这种逆反是很正常的,标志着孩子已经从儿童成为了少男少女。

家长需要学习教育方法

那么对于青春期,逆反期的孩子,怎么教育?

简单粗暴显然不适合当今的社会了!

我们那会儿真拿皮带打啊,就差蘸盐水了,却也皮糙肉厚,活蹦乱跳。

但是现在这样,显然不可以了。

这就需要父母们加强学习,学习怎么与青春期的孩子相处,潜移默化的影响与引导孩子。

切忌简单粗暴,基本国策这些年来让大家习惯了一家一个娃娃,都是娇生惯养的。

打小就没吃过苦,要啥给啥,现在你突然一下子180度大转弯,孩子受不了!

也不必提起游戏就是洪水猛兽,学霸们我就不信不玩游戏!

不是那块料,你怎么琢磨也成不了玉器!

孩子能健康快乐的长大成人,拥有健康的体魄和心智,就可以了!

不要强求所有孩子都能爱因斯坦,我们,生而平凡!

与其逼迫孩子,不如奋发图强

最让我一直觉得很扯淡的一句话就是: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孩子的起跑线在哪儿?

孩子的起跑线,就是你们这些做父母的!

孩子生下来就是不一样的!

除了智商,从小的生活环境,父母的教育层次,收入,圈子,资源等等一系列问题,最终都决定了孩子的起跑线位置!

现在的寒门已经越来越难出贵子了!

你们做父母的把孩子的起跑线弄到了漠河,现在又逼着孩子和起跑线在南京甚至广州的孩子一起比赛看谁先跑到三亚?

那不是异想天开吗?

人家走着都比你家快!

孩子再努力也赶不上人家啊!

所以真爱孩子,与其逼迫孩子到欲仙欲死,你们不如自己奋发图强!

给孩子把起跑线,往南边挪挪:哪怕挪到哈尔滨呢!

我看了看别人的回答,或者控诉或者着眼点还是在于管!

我却主张应该引导!

比如游戏,你家长可以带着孩子玩啊!

这样你就可以有效的控制孩子的游戏时间了吧?

孩子可能会抗拒自己的父母,却不一定会抗拒自己的游戏伙伴啊!

现在不能再僵硬的停留在过去的教育方式和手段上了!

玩一玩,怎么了?

比尔盖茨玩编程玩到退学,网文大神们小时候都是武侠迷,更别说现在抖音上面,靠游戏直播日赚千万的主播了。

我不是鼓励大家不务正业啊,只是想说明一点:这个世界给你关上了一扇门,就必然会为你打开一扇窗!

现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你知道明天是啥样子?

也许今天的不务正业,恰好在明天就会歪打正着!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