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农村亲戚认为农村长大的孩子比城市孩子更懂事,更吃苦耐劳,人品更好,真是这样吗?
说农村的孩子比城市里的孩子更懂事,更吃苦耐劳,人品更好。这话不准确。严格的说,在四十年前,农村的孩子们比城市里的孩子更加诚实本分,更加吃苦耐劳,人品更好,这是社会的共识。比如,在部队上,农村入伍的兵和城市里入伍的兵,其性格特点,存在着非常明显的差别。农村入的兵,比城市入伍的兵听话,好管理,城市入伍的兵,大多喜欢做表面工作,领导在了好好干,领导离开就偷懒。能说会道,讨好巴结领导是他们长项。如果简单理解“懂事”的含义,应该说城市里的兵文化程度更高一些,见识更广,所以他们比农村的兵更懂事。正是因为如此,城市入伍的第一年新兵,基本上都会比农村兵干的更好,连队上的文书、司号员、上司,还有选派学习的驾驶员,以及入党、上军校、提拔为班长、副班长等等,城市兵比农村兵占比要重的多。但是连队饲养员、看菜地的一定都是农村的兵,因为他们更加诚实,更加吃苦耐劳,更能胜任独立完成这类工作。
如今的农村已经彻底变了样。农村的孩子也城市里的孩子一样,是在糖水里泡大的。他们和城里的孩子一样好吃懒做。小的时候,我们这一代人,从小学生开始,放学回到家,放下书包,就得提上篮子拿上铲子去剜青割草,缴给生产队喂牛。半夜三更和大人一起刨地瓜干、天不亮就要跟着大人一起把地瓜干送到地里晾晒、回捡等等。再大一点,就要帮家里推磨拉碾。下地干活,那是家常便饭。又因为农村落后,所以养成了吃苦耐劳和勤俭节约的好传统、好作风。说我们那个时候过来的孩子,更加吃苦耐劳,更加诚实本分,更加善良孝顺,一点都不为过。
但是如今农村的孩子,放了学,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从来不会帮助大人做家务,更别说下地干活了。即便上了大学,参加了工作,结婚生了孩子,周末驱车回到农村看望父母,大多数也只是吃喝扫荡一场,拍拍屁股走人,别说下地干活,连碗筷都懒得洗,留给老父母做功课了……
现如今农村孩子跟城里孩子没有什么两样。因为农村的孩子从上初中开始,基本上都是在城市里成长,所受的教育环境也是一样。有的时候,农村父母比城里的父母还会更加溺爱孩子。父母和家庭如何正确树立教育观,配合学校对子女开展科学有效的品质教育,已经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要课题。
我农村亲戚认为农村长大的孩子比城市孩子更懂事,更吃苦耐劳,人品更好,真是这样吗?
我不这样认为:我认为这是一个家挺的教育方式、个人、和性格问题。这个话题也不能一概而论。
在我们哪里就有两个不同家挺的孩子,她(他)们是表姐弟关系,这个女孩子从小都在市里长大,享受着城市里的美好生活,她的爸爸妈妈也在市里上班,每天也是跟我们农民一样起早贪黑。女儿知道爸妈的辛苦,每天早上起来做早餐,虽然做的不怎么样,但爸妈心里是甜甜的,暖暖的。还经常帮爸妈洗衣服,打扫卫生。
在说她表弟了,不爱说话,不喜欢跟别人交流。农村的活又多,他成天无所事事,前段时间问他老妈要电脑,他妈二话没说要就买呗,这下好了,家里啥活不干,成天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每天出了玩游戏就是睡觉。如果不是上厕所,连门都不想出。
他爸妈这下火了,成天都吵吵闹闹的,表妹知道此事后就来家里劝二老。对她姨说,你们不能这样惯着他,依着他,不要由着他的性子来一惯就得寸进尺了,这样下去还得了,姨们听了表妹的话,觉得表妹说的很在理。
姨们都夸侄女很懂事,理解父母的苦。在看自己的孩子,气打不出一起来。她一来我们乡里,好多和她同龄的孩子都来找她玩。
图片来于网络!如有侵权、马上删出
我农村亲戚认为农村长大的孩子比城市孩子更懂事,更吃苦耐劳,人品更好,真是这样吗?
农村的孩子比城市的孩子会吃苦?这样的说法无法认同。我也是农民,将要七十岁。一辈子走来,家风及家教真正决定了孩子们的末来。家风不正,孩子会否受到影响?家长行为不端,怎样教育孩子?四十年前在海口市工人文化宫做工,工会有个闽南老乡的孩子叫小明,看到父母的做人品格,工作态度。受到父母的的影响,身处戏院,电影院,歌舞厅等娱乐圈的包围中天天晚上仍然在自家宿舍晚自修做作业。在农村,许多人父母外出打工,把孩子托交爷爷奶奶,他们只会疼爱,不懂得怎样教育。当然有些孩子认知了情况也很争气。但也有不少孩子感觉父母爱的缺欠而伸手要这要那,形成了不好的习惯。特别是团聚的时间里,家长不应自娱自乐,多和孩子,特别是孩子的老师沟通,共同解决存在的事由。更不能在孩子面前吵架或赌博。那会直接影响到孩子们成长的过程。这需要农村做父母的做出多大的努力,同时别忘了让孩子参与劳动,参与做家务。我认为只有加倍努力,才能赶上城里人孩子。
我农村亲戚认为农村长大的孩子比城市孩子更懂事,更吃苦耐劳,人品更好,真是这样吗?
我农村亲戚认为农村长大的孩子比城市孩子更懂事,更吃苦耐劳,人品更好,真是这样吗?
就矛盾的普遍性而言,这种看法有正确的一面,农村长大的孩子,特别是现在,父母在外打工,都是爷爷奶奶带大的,叫做留守儿童,相对地来说,独立得早一些,懂事得也早一些。生活在农村,农村的生活环境,生活实质也艰苦一些。从小受长辈田间劳作的影响,劳动观念也要强一些。但是农村小孩也是有缺陷的,如卫生习惯要差一些,文明礼貌方面要差一些,见市面要窄一些。
就矛盾的特殊性而言,这种看法也有不全面的一面。不是所有农村长大的孩子,懂事都早,都能吃苦耐劳,都人品都好。农村里也有少数不懂事,劳动观念不强,不能吃苦耐劳,人品不端正的孩子。农村里也有讲清洁爱卫生,讲文明讲礼貌,思路活跃的孩子。
俗话说:穷汉养骄子,寒门出娇子。这就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故判断一个孩子的优劣,不能以地域划分,不能以城市与农村来划分。农村里有优等的孩子,也有劣等的孩子;城市也是如此。关键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影响、孩子自身的天性。
我农村亲戚认为农村长大的孩子比城市孩子更懂事,更吃苦耐劳,人品更好,真是这样吗?
您好:“曾经”的农村孩子是这样的,我认可,因为我也是农村长大的孩子,从小跟着父母,上山越岭,帮着捡柴,放牛,放羊,打猪草,下田插秧,下河摸鱼,可以说是:历经农村的苦长大,磨练了心性,成就了农村人的,吃苦赖劳,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早懂事,的传统美德!
- 但现在农村的孩子,失去了农村的传统美德,和城里的孩子相比,不仅没有了特定的优势,还缺乏城市里孩子具有的,自信,乐观,开朗,认真的精神,所以现在很难得听到,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美誉了!
- 就拿我们这儿农村的孩子来说吧:家庭条件好的家庭,父亲外出务工或远在他乡打工,让母亲在城里租房陪读,孩子上学的时间,有的母亲打打短工,有的就打牌,由于长期父母两地分居,感情受到影响,自然心情就不会很好,总在孩子面前抱怨父亲的不是,无形之中,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了伤害!
- 还有一部分的孩子,父母离家,由爷爷奶奶带大,农村虽苦,但也不会苦孩子,含在口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太阳都不舍得让他晒,就更不可能让他跟着下地干活!
- 再就是农忙之际,带孩子到乡下,帮忙扯花生,收红薯,背稻谷,做饭,晒谷,捉鱼,上山摘茶果……就是我们带着他去做,让他感受劳作之中的快乐,养成农村孩子不怕吃苦,不怕累,又具有城市孩子的自信,乐观的精神!
我农村亲戚认为农村长大的孩子比城市孩子更懂事,更吃苦耐劳,人品更好,真是这样吗?
生活环境不同,孩子的成长习惯和爱好也不同。
特别是农村长大的孩子,深知农村人的勤劳与辛酸,也懂得为父母为子女的操劳很不容易。自然而然地领悟了前辈吃苦耐劳的精神。
当然,吃苦耐劳和为人正真,乐意帮助人,朴实,人品也很好。
因为,家庭条件不好,必须付出更多的体力劳动,才能换来幸福。
只有年轻人离开农村,发挥自已的特长,才会生活的更好
当然,人品好与不好是相对而矣。
城市孩子人品好的,也大有人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