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说,看中年女子的穿着,就能看出她的生活质量?

我把中年人女性穿着分成三类。

1,穿着注重品牌。这类女性大多收入比较高,日常保持理性,知性化。这种人对生活同样比较讲究,原则性很强。

2,穿着时尚潮流。这类女性生活中比较爱美,对新鲜事物比较好奇,性格比较个性,讲求自我。

3,穿着朴素。到了中年,穿着一般大多生活条件一般,这里又有两种情况,一是穿着干净,这种人对生活保持着热情,虽然条件一般,但幸福感不一定低。二是比较破旧邋遢的,到了中年,这种女性基本就是生活所迫,对生活处于无奈的人群了。

女人的天性就是爱美,喜欢购物,注重穿着打扮,生活质量在其中一目了然。

我曾见过在我们小区垃圾桶处捡瓶子,纸板的大街,四五十岁的样子,穿着有点漏棉的棉衣棉裤,很难想象一个公司女主管会穿成这样,不是说低调与否,个人认为中年女性的穿着与其收入息息相关,穿的好,自然收入就高,收入高生活质量自然也就高,不像少女,无论收入怎样,穿的都不错。

为什么有人说,看中年女子的穿着,就能看出她的生活质量?

我好朋友,出门必化妆,嘴唇永远烈焰红唇款,吃饭吃一半要补补口红的那种,冬天我们几个聚一起吃饭喝茶,她都里面雪纺 蕾丝,薄针织衫之类的裙子,光腿,外面一件大衣,大衣基本也是2千以上的,包是假的大牌,钱包是真的5千左右,开个15万左右的车,她的穿搭你是根本看不出她的家庭状况的。我年轻的时候也和她一样,冬天也是光腿 裙子 高跟鞋,只是现在我们都过了40,她还是一如既往的精致讲究,我已经步入老年生活,鞋柜全是运动鞋,裤子基本都是休闲运动裤之类的了。我觉得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让自己活的精致一点挺好的,这样才有精气神,不像我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了,休息天连狂街都没兴趣了,只喜欢一个人宅家里,泡壶茶,追追老剧,女人如果对穿衣打扮不讲究了,真的是已经老态了

为什么有人说,看中年女子的穿着,就能看出她的生活质量?

90年代的女硕士,在上海坐拥五套房产,把分公司开到了欧洲几个大国,两个博士的妈,这位身价千万的女士,曾经差点被我误认为是,捡破烂的大妈。

与吴姐相识,是在2015年,那个时候,我在上海高档小区附近做养生,她经常来找我做艾灸。

初次见面的时候,我以为她是来捡我店里了旧纸箱呢,因为他的朴素,真的很难让我相信她是附近的业主。

我眼中,在这高档小区里住的非富即贵,衣着气质,容颜身姿都能体现出来她们的经济地位。

但吴姐呢,拖拉着一双红色的大棉鞋,围着厚厚的围巾,最奇葩的是她穿着一件破旧的军绿大衣,军大衣里面是一套不符合年龄的卡通睡衣。

如果不是她先开口说:小妹妹,我这几天膝盖特别疼,别人推荐来你这里艾灸,你看你什么时候有空,帮帮我吧!

我也许真的就去给她找旧纸箱了。

听到她说话,特别让人舒服,是位有修养的女士,我顿时心生好感,就与她攀谈起来了。

第一次给她做艾灸,我们配合的完美,她对我的服务很满意,并且约好了下一次的服务。

临走时,风越来越大,我建议她晚点回去,因为艾灸完不能见风着凉,她不听,说:几步路而已,答应了老公一起回去品茶,不能爽约!

我看她执意要回,而且军大衣肥肥大大的,怕她冷,就说:吴姐,你把我的袄再穿上吧,有时间再还给我。

吴姐转头看我,说:那可不行,冻着你了,就不太好了,我跑回去算了!

我转念一想,我有一个我奶奶给我套的棉坎肩,薄薄的,特别暖和,特别随身,现在也不穿,扔掉又不舍得,就顺手拿给她了,她开心套在了身上,我看她不嫌弃,就又递给她一个护膝,因为刚做完艾灸,怕她着凉。

没想到,她开心套在了腿上,说:你们这是在哪里买的?能不能帮我带一对,真的好舒服啊。

就这样,吴姐穿着军大衣,围着厚厚的围巾,卡通睡裤睡衣,一双红棉鞋,黑色的护膝,大摇大摆地回小区了,这一幕,我相信吴姐一定是这寒冬里最拽的姐。

第二天下午,她来还我坎肩和护膝,依旧穿着大红棉鞋,只是手里多了一兜吃的,她说:我老公包的饺子,我俩也吃不了,就给你们蒸了一份,你们过来吃……

一碗蒸饺,拉近了我和吴姐之间的距离感,她开玩笑似的说:你的坎肩真暖和,还是棉花的舒服,贴身厚实,我也想穿这种,就是买不到……

我也开玩笑地回她:吴姐,你可别嘲笑我啦,关键是,羽绒服我买不起啊,这个破棉坎肩,你要喜欢你拿去穿吧,下次回家奶奶还会给我做的!

吴姐像小孩子一样的吃惊道:真的吗?真的可以送给我吗?

她走的时候,棉坎肩我又让她穿上了,因为她喜欢,也因为我觉得这衣服太土,丢掉还不如送人呢。

再后来,棉坎肩一直被她穿在大袄里面,她为了感谢我,经常让我去她家吃饭,见到她老公,果然和她一样朴素,我感叹: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啊。

我和吴姐有种很亲的感觉,她隔三差五总会喊一嗓子,道:有事没,没事给我一起搭个伴呗!

正是因为多次搭伴,我才在吴姐身上,真正发现:一个人的生活质量,真的不能从外表看出来的。

2017年,吴姐买了一堆书和玩具,让我和她一起去福利院,我以为她不过是和大多数人一样,发发假慈悲,拍拍作秀照。

到了福利院,门卫和她热情打招呼,里面的工作人员很熟悉地和吴姐拉家常,那些小孩子,看到她露出来开心的笑脸,她抱起哭闹不止的小孩,就像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亲切。

一个生病的小孩,在吴姐的身上又拉又吐,她故作生气地嫌弃,却逗的那个小家伙咯咯咯笑不停……

这一幕,让我看得热泪盈眶,此时的吴姐,穿着我们一起买的,19.9元的白T,几十元的运动裤,15元的布鞋,却在做着人间最暖的事儿,根本看不出给孤儿擦屎擦尿的吴姐,是身价千万的富太太。

一次爬山,吴姐终于穿了一双牌子的运动鞋,只不过是她女儿不穿的,她幽默地说:我和我女儿脚一样大,鞋子好好的,丢掉可惜了,以后我这个小老太太全部收底了。

我控制不住,问了一直想问的话:吴姐,你天天穿着地摊货,和我一样,吃着面条稀饭之类的,这与你的社会地位也不配啊,你这有钱人的生活质量也太低了吧!

吴姐哈哈大笑:我这样不挺好的吗?舒服,自然,干净整洁,干嘛非得穿那些养别人眼儿的衣服,用那些钱,来丰盈自己的大脑和精神,没有意义吗?

我又问道:吴姐,你们公司做得这么庞大,你一直是这种状态吗?

吴姐说:我和老公开公司时,买不起衣服,两条裤子,一年四季替换着穿,我老公去国外出差时,还穿着打补丁的秋裤呢;

那几年不能说没有挣到钱,但钱都用来培养孩子了,孩子的夏令营,冬令营,各种兴趣爱好等等;

我觉得我买一件漂亮的衣服给我的愉悦感,不如带孩子去博物馆一趟受益多;

去一趟饭店享受,不如给孩子买几本书得到的营养丰富;

逛一次商场大采购,不如坐下来研习几道菜谱;

大清早笨手笨脚的去描眉画眼,不如练练英语口语;

投资孩子和自己的大脑,远胜过于一切无意义消费……

吴姐的话,让我受益匪浅,也许不能一下子明了其中的道理,但她的智慧和远见,自信和从容,让人敬佩。

后来的接触中,让我认识了吴姐的智慧与档次绝不是那种,踩着高跟鞋,举着高脚杯,为老公撑门面的富太太。

她的富与贵,与泥土清水有关,与春风阳光有关。

回到题主的问题:看中年女子的穿着,就能看出她的生活质量?

我这里答案是否定的。

每个人的追求不同,所消费的方式不同,重心放在哪里,哪里就会发光;

有人喜欢吃喝,就对美食酒茶比较精通;

有人爱穿搭,呈现给众人的永远是美人一枚;

有人不停地提升自己的大脑,那就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有人一心放在培养孩子上,未来的某一天,孩子一定会成为她的骄傲;

有人热衷于绿色环保,灿烂美好的生活,一定会记下她的名字;

有人向往还朴归真,她内心的平和从容,是她终极的幸福;

有人惜老怜贫,她身边的尽是感恩和笑容………

写在最后:中年女人:穿着干净整洁,舒适大方,经历和阅历,智慧与财富,才是一身名牌,显而不露才是一个中年女人的贵气,单从穿着上看人,格局真是太小了,越有底子的人,越深藏不露。

生活中,总有一种爱好能彰显人的消费层次,而不仅仅局限于穿着!

为什么有人说,看中年女子的穿着,就能看出她的生活质量?

有一个穿戴很讲究的邻居。50岁退休以后,穿着打扮愈发地彰显“贵气”。我在心里盘算了一下:一个月也就2000多块钱的退休金,还不够买一条品牌裙子的……这是饿着肚子“修仙”呢?!

有一次在小区的门口,远远地看到她,脸上化着精致的妆,正趾高气扬(踩着高跟鞋)地往外走着。

我叫她。她就停住脚步定睛一看,见是我,急急地说:

“我赶时间,改天有空找你聊天啊!”

“这么忙?”

“也不是,老年大学,两点半有位教授的课,快迟到了……”说着,她就风风火火地走了。

我望着她的背影,有些感慨。

她退休了,爱人还没有退休,单位有工作餐吃,唯一的女儿去了国外读书。家里除了打扫卫生和洗衣服,几乎没什么事要做。

何况,两个中年人的家,也没有那么脏乱,不需要每天花大力气去搞卫生。闲得发慌,就跟风去上学(老年大学)。

想不通,刚刚50岁的人与“老年”挂得上勾吗?这一去,她整个人的“风格”就变了,用她的话说就是上了几个台阶。

她这天穿着一条很宽松的真丝连衣裙,看样子真有点小贵气。

不过,这裙子本来应该是飘逸风格的吧?在她过于圆润的身材支撑之下,让人看来却是显得有些臃肿。

臃肿与老态,有时联系很紧密。

况且这是“水墨画”花色的,灰朦胧的那种色调,高雅倒是高雅,却使得皮肤天生偏黑的她,看起来反而没精神,显得一下子老了好几岁!

我这人自认为与她还谈得来,想发表一下直观看法,她却已经匆匆走远了。

下次见她,是她约我。

这一次,她穿了一身运动装。裹得紧紧的弹力运动装。

我看着都觉得㧜得难受。这么热的天,脸上涂着厚厚的粉底。

她说,她办了健身卡,等会儿就直接去健身房,赶时间……我心想,她确实该锻炼锻炼了,但一定要去健身房吗?

接着,她跟我说,闺女的钢琴闲在家里,她去报了钢琴班;为了更好地玩*音,她又报了”手机摄影班“;有个闺蜜在学中国画,她又去报了国画班……这些“班”都不在一个地方,她天天到处去“赶场”上课,时间真是不够用!这不随身背着行头……

还真是,刚才看她背着一个大行李袋还奇怪呢。

听她说着话,我想象着她去不同的“班”的不同的穿着打扮,心绪都感觉有点凌乱起来……

然后,她问我,怎么总是看不见你的人?

我?你那么忙,怎么又看得见我呢?

她又说,你也该改改你那漫不经心地穿着打扮了……人到中年,要有点品味……

我看着自己“漫不经心”的穿着:一件全棉T,一条全棉阔腿裤,一双穿了两三年的休闲鞋……倒真是没有“品味”呢?!

但我觉得这也没有什么不好。

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穿得体的衣服,抹实用的护肤品,每天在湖边绿道一边漫步一边拍风景,回到家刷刷短视频写写头条问答,在爱人休息的时候就出去周边游,过得不也是悠哉游哉!

如果没有过多的欲望,人过得就不焦虑,身心反而更轻松健康了。

写在最后

在很多人看来,穿着最能看出一个人的生活质量。特别是中年人。

其实不尽然。生活质量不是弄一身行头就可改变了;也不是说不崇尚穿着就是生活质量差。

光鲜亮丽的穿着,可能包裹着一颗焦虑的心;而朴实无华的打扮,包裹的却是一颗淡定恬适的心……

孰优孰劣?不一而足。

生活是自己的,不必表演给别人看。

舒不舒服,只有自己知道。

为什么有人说,看中年女子的穿着,就能看出她的生活质量?

我55岁了,我穿成这样:

大衣

价格:1800元

毛衣

品牌不详,好多年了,商标也掉了。

价格:600元

围巾

买大衣时的赠品,不花钱。

靴子

240元

打底裤:网购,50元

包包

品牌:红谷

价格:1200元

背了两年了。

我一般4一5年换一个包包,都选择“红谷”这个品牌。

即使我告诉了你我这一套行头的价格,你能判断出我的生活质量吗?

我的生活是这样的:

早晨:6点过10分起床,6点40开始工作。我不吃早点,一杯咖啡充当早点,12点过15分下班。

午餐:水果、粥

下午:2点开始工作,5点半下班,做晚饭。

晚餐:水果、蔬菜、少量肉、一只蛋、小半碗米饭。

我是个教师,晚饭后6点20得到校辅导,一直到11点。

我很忙,很辛苦,吃得很少,也很少吃山珍海味,你觉得我这样的生活,质量如何?

所以,生活质量的好坏完全是个人感受,冷暖自知,别人并不了解你的真实感受,更无法从穿着上判断出你的生活质量的好坏。

办公室里有位同事,一年到头就那么几套衣服,冬天穿着一件棉大衣,是他的儿子发的劳保大衣,夏天穿一件白衬衫,春秋时节在白衬衫外套一件灰色西装,我记得我自打认识他,他就穿着这件灰西装,我没见他穿过别的外衣。

但就这位同事,在本市拥有几套住房、商铺,自住一套别墅,还给儿子在上海陆家嘴买了一套住房。

人不可貌相,你觉得人家穿的不够光鲜,也许人家只是不喜欢奢华,他穿着50元的地摊货,但他住着500万的别墅,你能说他的生活质量有问题?

这是风笛和两个大学同学的合影,你能判断谁的生活质量好,谁的生活质量差吗?

她们俩个的孩子都毕业于985大学,一个孩子是大学老师,一个孩子在一家上市公司工作,她们都给孩子买了别墅,自己也住着小楼。她们不愁吃喝,有空到处旅游、打个小麻将,不像我整天奔波劳碌、疲于奔命。

她们的生活质量比我的高多了。

这位老爷爷九十岁了,穿得寒酸,但老爷爷身体硬朗,爬得上去山峰,下得了河里摸鱼,每顿一碗肥肉,两大碗米饭,吃得那叫一个香,晚上倒头就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样的生活质量,真的让人羡慕嫉妒。

来生让我成为这个老爷爷吧!

为什么有人说,看中年女子的穿着,就能看出她的生活质量?

我一直以为,女性人到中年,穿戴是一个无声的语言,最能表达一个中年女性的经济实力。经济条件好的,衣着一定不会差到哪里去。后来,我逐渐领悟到,这样的认识还是太片面了。

有一次,我去北京参加一次单位组织的业务培训。

其中一堂课的老师,是北京某大学的一位女教授,博士生导师。

她四十多岁,一根马尾,一副眼镜,皮肤白皙,相貌清秀,给人很舒服的感觉。让我吃惊的却是她的穿戴。

她上衣是衬衣和西服,衬衣的花边很古老,西服还带着早已过时的垫肩;裤腿很肥,正中间有熨斗熨过的一条直线;鞋是坡跟方头,笨笨的样子。

老师的穿着,有着一种不合时宜的古旧,在穿戴讲究、时尚的学生中间,她的朴素很是抢眼。

我悄悄对同事说,大学老师的工资不低,还经常被邀请出去授课,挣钱的渠道那么多,可是老师穿的太寒酸了。这样的衣服我二十多年前就淘汰了,她居然还穿着,可见她很少买衣服。

很快,我的认识就被打脸了。

老师是经济领域的专家,那一节课是我听到的最精彩的一节课。下课之后,掌声久久不息。看得出,大家的鼓掌都是发自内心的。

这时候,再看老师的穿戴,我的想法完全变了。

一个穿戴朴素、妙语连珠的老师,她的智慧与学识,早已让我忽视了她的穿着,只关注于她身上散发的魅力。

那一刻,我觉得她好美。

我的另一堂课,是表妹给我上的。

八零后的表妹,二十出头、大学刚毕业就跑北京去了。

一个刚出校门的小女孩,在人才济济的北京创业,没有背景,没有外援,想想得有多难,但是她愣是挺过来了。

表妹有钱了,穿戴就不一样了。

她的好多衣服,都是在燕莎那样的大商场买的。她说,穿得不好,没法出去谈生意。

想想也是。

就在我接受了她的思想之后,却发现她渐渐地变了。

她逛街不再去大商场,嫌贵,买衣服只买平价的,普通款。

与此同时,她的生意越做越大,成了一家公司的老总,还生了俩娃,给孩子在海淀区买了学区房。

可是她自己的消费水准,没升,反倒降了。

新冠疫情爆发之前,她的公司给员工搞福利:出国旅游。

我也是福利对象,跟着她去了泰国。

在泰国,同一个旅行车上,有表妹的员工,还有七八个散客。大家来自五湖四海,素不相识。

表妹穿着一双十块钱的凉拖,百十来块钱的半腿裤,一件小T恤,怀里抱着一个孩子,混在那些一掷千金的散客中间,像一个生活困难的打工妹。

旅行结束,大家即将各回各家,表妹却热情邀请同车所有的人吃龙虾。虽说泰国的海鲜比国内便宜,但是人多呀,那一顿饭,二十多个人,又吃又喝,不醉不归,敲掉表妹八千多块。

这时候,那些莫名其妙被请吃龙虾的同伴,才知道其貌不扬的表妹,原来是有钱人。

我见过的另一个有钱、有品位,但穿戴随便的中年女性,是我家老王的大学同学。

她在中山市,开着一家设计公司,事业风生水起,还自费出版诗集,是一个标准的文艺女青年。

就这么一个人,我去中山见到她的时候,差点没惊掉下巴。

九月的广东,天气很热。这位同学去中山市火车站接我们。本以为这样一个成功的女士会衣着华丽,可是她脚上的一双凉鞋完全颠覆了我的想象。

司机在开车,她在副驾驶,一边忙着招呼我们,一边忙着手机办公。

她的牛仔裤很普通,T恤也是市面常见的宽松肥大的款式,而且看起来非常廉价,浑身上下没戴一件首饰。

而她的办公室摆满了沉香,茶台是一个巨型的砚台,古色古香,又阔气又讲究。

临走,她送给我一块沉香木,送给老王一本诗集。

诗集是她花了几万块自费出版的,封面有一种忧郁的伤感气氛,与她本人的率性洒脱、不修边幅完全不搭边。

是的,如果你只看她脚下的凉鞋,无论如何不能把她和“有钱”、“有品位”联系在一起。

社会是一个万花筒,现实社会中,很多收入很高、内涵丰富、生活很有情调的中年女性,其经济状况,不一定能从穿戴上看得出来。

我最崇拜的女性是杨绛先生。

她吸引我的,是她学识上的熠熠生辉,与之相反的,是她对生活最朴素的需求。

没有绫罗绸缎,没有穿金戴银,却以超凡脱俗的朴素赢得了世人的敬重。

真水无香。

许多人的富裕是隐含的,不一定能从穿戴上看出来。所以通常时候不能以貌取人。

当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是春华秋实,就无需太多的外表装饰了!

您赞同这样的观点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