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承认,但我们不认”,非全日制学历真的“低人一等”吗?
人才落户、买房落户都不认非全日制的本科。
“国家承认,但我们不认”,非全日制学历真的“低人一等”吗?
试答如问如下:
北大和清华的多数毕业生的综合能力,要强求其他学校,因为他们的学习能力比较强。学习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指标之一。
小编简介:
孙庆国:读了不到2年高中,教了不到3年学(民办教师),参加了4次高考(自学高中教材)的机械工程师。
孙庆国:业余时间专注中高考30年,对中高考至今“不忘初心”、“痴心不改”、“死不改悔”、“顽固不化”、“一如既往”。
“国家承认,但我们不认”,非全日制学历真的“低人一等”吗?
#非全日制研究生就业遭歧视#(研究生初试416分 非全日制在读)关于这个我想我还是有一点点发言权的。
我是18年考的某985(34所)非全日制,一开始报名的时候就直接报的非全日制,并非调剂。我之所以报非全除了因为自身已经毕业参与工作之外,还因为一直以来我都坚信:国家的改革目的很明确就是要促进我们的“终身学习”。我在研究生初试中考了416分,和所有报考全日制的同学在一起排名,我排在第4名。
就像很多网友说的,不管你在哪里,无论你是天天在学校还是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最根本的问题是“你学了没有,老师的课你听了没有,任务你完成了没有,论文好好写了没有。”
我们的国家各个方面都在改革。教育也是一样,但我们终究要辩证地看待问题,要实事求是,不能从本本出发,打铁还需自身硬!我们是最早那些吃螃蟹的人,后面一定还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就读非全日制。
目前最重要的其实是更快规范招生,规范非全日制学生的学习,我们已经和全日制在同一天,考同一张试卷。我们对待学习的态度也并不见得比一些全日制的学生差到哪里。
从本质上说,我们其实就是国家教育改革的支持者和参与者。因此并不需要“妄自菲薄”。
我们一定要也完全能够踏踏实实地学习,认认真真对待研究生阶段的任务。
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使“非全日制”变得更受人尊重,甚至某种程度上超越“全日制”而成为社会的新风尚!破除社会上那些不明所以之人内心深处根深蒂固的偏颇之见。
“国家承认,但我们不认”,非全日制学历真的“低人一等”吗?
难道这不是事实吗!
“国家承认,但我们不认”,非全日制学历真的“低人一等”吗?
全日制教育和非全日制教育,是指在学习时间上的一种分类。全日制学历,顾名思义就是按照国家法定工作、学习时间进行全天候学习的一种方式;非全日制教育,则是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的,考生可以边学习边工作,其上课时间非常灵活,分为周末班、集中班和远程班,非全日制学历,一般包括成教、函授、网络、自考本科等。
一、非全日制学历,是国家承认学历
国家承认学历泛指符合国家政府机构和教育机关部门认可的并具备符合条件的大学专科或本科毕业证书(学历证明)。主要包括以下类型:
1.经过高校招生考试并被高校录取的,持有普通高校毕业证书;2.经过成人高校招生考试并被录取的,持有成人高校毕业证书;3.自学考试的毕业证书;4.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毕业证书;5.部队院校毕业证书应是总参和国家教育部联合颁发的毕业证书;6.党校毕业证书应是教育部颁发的成人高校毕业证书;7.经过教育部批准的属于国民教育系列的成人高等教育形式,如成人高考、远程网络教育、开放教育等等。二、用人单位不认可,这也可以理解
虽然非全日制学历是国家承认学历,但是用人单位认可不认可,这是用人单位自己的事情,这个没有什么好抱怨的,站着用人单位的角度来看,虽然他们也知道能力高于学历,但是在选择的最初阶段,学历才是第一位的。
试想,一个985大学的毕业生和一个普通大学的毕业生,用人单位然后选择?多数人会选择前者,因为这些学生在大学之前就是学校最优秀的学生,到了985大学,借助这样一个高平台,视野和能力更高的可能性就会更大,能力可以在工作岗位上培养,这些学生具备更大的潜力。
全日制学历都是如此,非全日制学历就更加明显了!一个高中阶段不知道努力,没有自制力的学生,到了工作之后,需要学历时才“开窍”,通过成人高考“买”来的学历,怎么能够让人放心?
三、非全日制学生,应该如何逆袭?
其实,很多非全日制学生,他们当初是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考上本科或者没有上大学的,而且非全日制的学历,学生的投入也是不一样的。这里我特别说一下自考,我记得上大学时,有些自考的学生,学习非常刻苦,和我们考研的学生一起在图书馆学习,受到很大的折磨,其残酷程度不亚于高考,这比函授、远程教育主要是评职称使用,含金量和自考不可同日而语,但是自考出来的学历,却受人歧视,这对于他们确实有些不公平。
但是,抱怨是没有用的,也是无能的表现!如果你手中有这个“敲门砖”,而且这个学历含金量不大,所以你必须通过自己的能力来弥补,一旦遇到伯乐,你必须具备千里马的实力,否则即便是机会摆在面前,你也把握不住。
我是“赢在高三”,专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问题,欢迎关注!
“国家承认,但我们不认”,非全日制学历真的“低人一等”吗?
小姑娘今年毕业找工作的时候,看到了一所民办中学在招聘老师,而且要求本科学历就行,小姑娘就觉得自己符合学校的招聘条件,带着各项证书就去应聘了。在面试讲课的时候都非常好,但是到了审核资料的时候,学校负责招聘的人员看到她的毕业证都是“自考本科”。然后对小姑娘说,她不符合学校的招聘条件,而小姑娘质问“你们要求的不就是本科学历吗?我的自考本科,也是国家承认的本科学历啊!”可学校的招聘人员回答了她这样一句话:
“国家承认,但是我们不承认!”
而就是这句话,让小姑娘回家大哭一场,感叹自己辛辛苦苦大学三年考的“自考本科”,就是因为是“非全日制”学历,就要比“全日制”学历的“低人一定”!
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讲,“全日制”学历和“非全日制”学历应当视为同等批次学历。早在1988年国家教育部就已经发文,明确“非全日制”学历享受普通高等教育毕业证书相同的法律效力。
那么,为何有法律和政策上的明确要求和依据,用人单位还任就不承认“非全日制”学历?
其实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方面一:在“全日制学历”普及的今天,“非全日制”学历的确会受到部分用人单位的排斥。
在现如今的高考之中每年的大学录取率已经达到了80%左右,而本科的录取率也超过了50%,那么在这种“全日制本科”、“全日制专科”学历大普及的今天,用人单位当然已经形成“全日制”才是正规学历的错误理解,那么那些通过自考、函授、电大等等途径拿到的“非全日制”学历,当然会被用人单位认为是“含金量低”的学历,自然而然就会对“非全日制”学历产生一定的排斥。
方面二:教育产业化,让“非全日制”学历“含金量”逐渐降低。
在教育产业化大行其道的今天,很多文凭、学历、证书都可以通过“花钱”的手段获取,可能不需要任何考试、上课,只要钱给够了,学历、文凭就可以拿到手。尤其在成人教育领域,学校与学生已经逐渐成为了顾客和商家的关系。所以在这种“买卖关系”之下,“非全日制”学历的“含金量”当然是在逐渐降低。
其实这种“非全日直”学历歧视,在现在整个社会行业中都无法避免,而对于很多的学生来讲,能做的是尽量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技能水平。通过高考、考研获取更高的学历。保证自己在未来的就业中,不会遭受到学历歧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