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信社交软件上认识的“香港男朋友”,厦门女子被骗走30万, 你怎么看?

大家好,我是农夫看天下,很高兴能够参与回答这个问题。

据台海网4月23日讯,厦门网报道,一位37岁的离异单身女性袁女士,因交友不慎,被骗走了30万元。

袁女士曾经有过一次婚姻,但不知什么原因离异了,空闺寂寞之余,就经常上网聊天交友。今年2月份的时候,袁女士在交友软件“探探”上认识一位自称是香港某金融公司的职员,名叫“李鑫”。李鑫在网上风度翩翩的仪表、风流倜傥的谈吐渐渐地锁住了袁女士的一颗芳心,两人互相确认了朋友关系。

一段时间以后,大概是3月中旬吧,李鑫向袁女士表示,并不是他不想来厦门与袁女士成婚,只是当时他进入公司之时,他的公司就有规定,所有员工必须把30%的工资作为入股公司的股份而压入公司,用以防止员工突然辞职的筹码。因此李鑫不能突然辞职,需要一断时间从长计议,袁女士对此也是深信不疑。

过了几天,李鑫将一个网址链接发给了袁女士,要袁女士下载一下这个属于他公司内部交易的网站。李鑫宣称投资这个交易网站可以获得极高的利润,可是因为他是本公司员工,所以不能直接投资,要挂上袁女士的户头才好办事。袁女士下载后,并联系了该网站客服,果然客服的服务也是有板有眼的。

香港阔佬李鑫一下子投资了140万,此后的几天时间里,账户的收益果然非常之高。袁女士几次登陆都看到了李鑫的收益青云直上,于是袁女士不由得心动了。于是跟着投资了10万元,李鑫又对她宣称4月3号以后将会有一次“大涨幅”。袁女士听得焦心,于4月18号连忙又再投资了20万元。

此后,李鑫用微信发来了慌里慌张的声音,声称他的行为将被“香港廉政公署”审查,要袁女士赶快帮忙删除和她交往的所有微信记录,并要求暂时不要再联系了。袁女士出于对这位所谓的“男朋友”的关心,果然删除了所有的微信记录。此后,袁女士连忙登陆那个赚钱的网站,想把属于她的款项转出。可是为时已晚,客服是这样说的:

“您的代理人波及内线交易,被国际刑警收押。目前正在侦查中,您的款项将暂时冻结,,等待侦查结果。”

就这样,袁女士的30万飞走了。等到亲友们提醒她是诈骗之时,她才如梦方醒地上法院告状,但是由于微信记录全都被删除了,缺乏证据,目前该案件正在审理之中。

那么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袁女士为什么会受骗呢?

1、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由于受害者崇洋媚外的心理所导致的。

当然,港澳台居民已经不是外国人了,但是由于受到上百年外国文化的侵蚀,港澳台的中国人到底还是残留了些许外国的“羊膻味”。国内的女人一听说是外国人或者港澳台的小伙子,那颗芳心就突突地响个不停,自然春心是事可可了。据说在中国务工的美国青年Jack对着他们的国内呼朋唤友地说:“中国人傻钱多牛美,速来!”

又是美滋滋的对着他们国内友人自夸道,在中国分分钟都能约到“炮”。动不动常常来个“百人斩、千人斩”什么的,真是快活有如神仙,活得相当的滋润。那个Jack在美国国内只是一个普通的电器维修工而已,来到中国当上了英语教授,此人对外夸耀说,玩了二百多个中国女人。

在中国女人眼里,即使去外国要饭也比呆在国内强。

2、贪图暴利所导致的。

香港渣男利用国内女人崇洋媚外的心理,以约婚为诱饵,骗取感情之后,又以女人爱财贪图暴利为诱饵,最终引诱上钩。

3、利用了大龄青年急于完婚的心态。

总之,我认为之所以袁女士会上当受骗,是由于她本人过于自信,而对外人的警惕 度不够所造成的。

问题回答完毕!敬请赐评!谢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