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诸侯有兵权,皇帝没有吗?为什么?
谢谢邀请。
东汉末期,由于黄巾军造反,朝廷任命了许多地方的州牧领兵镇压,黄巾军失败后,这些州牧逐渐做大,拥兵自重,成为了诸侯称霸一方。朝廷便失去了对他们的控制。
东汉最后一个皇帝汉献帝是董卓拥立的,兵权自然在董卓手上,后来几经轮换,兵权就牢牢掌握在曹操手中,不要说兵权,汉献帝其他什么权力也没有,只能当个傀儡皇帝。
三国时期,诸侯有兵权,皇帝没有吗?为什么?
谢谢悟空邀请!
大家好!我是农夫看天下,很高兴能够为您解答这个问题。
“三国时期”从狭义上来理解的话,应该指的是从曹操之子曹丕220年称帝;而后221年刘备称帝;229年孙权称帝直到265年司马炎篡位一统三国,这一段将近43年左右的时间。
但是上述三位皇帝及其后代皇帝都是兵权在手的,那么本标题应该是从广义上来理解问题。
从广义上来说“三国时期”应该指的是,从184年黄巾之乱开始一直到265年司马炎篡位以后,将近一百年的时间段。
什么叫做“兵权”呢?所谓“兵权”就是将帅统率三军调动军队的权利。汉朝的兵符分别有:“管符、节、羽、玺印、虎符”等五种。“国家当发兵之时,遣使者至郡合符,符合乃听受之。”
那么三国时期这一段时间里,汉朝有三个皇帝手中是没有什么大的兵权的。就是汉灵帝刘宏、汉少帝刘辨、汉献帝刘协,这三个末代皇帝。那么他们手里为什么会没有兵权呢?
想当年他们的祖宗汉高祖刘邦,就是因为要特地偷偷地去韩信军营盗取兵符才能用兵,从而感到了切肤之痛,才有了后来的虎符要与诏书同时使用才能有效的制度,皇帝严格管控兵权,从而把兵权牢牢地抓在手上。
后来西汉经历了217年漫长的岁月,都很少有过皇帝会绝对没有兵权的这种事情。那么他汉灵帝刘宏是怎么回事,竟然把祖宗留下来的“兵符制度”给弄没了。
原来事情的起因就是“黄巾军”惹的祸。中平元年(184年),张角、张梁、张宝三人利用长期发展起来的信徙发动了意图推翻汉朝统治的战争。
刚开始汉灵帝刘宏也是使用国家兵符调动中央部队,并委派左中郎将皇甫蒿、尚书卢植、右中郎将朱隽 、率领中央军分赴各地强行镇压。
第一波的农民暴动虽然是被血腥镇压了,然而却由此引发了各地无休无止的骚乱和暴动。
全国各地山贼和土匪星罗棋布,呈现星火燎原之势。中央军终日疲于奔命、防不胜防,国库也因此入不敷出而寅吃卯粮,最终消耗殆尽,汉灵帝被整得晕头转向、焦头烂额。
188年,当汉灵帝正在一筹莫展之际,其部下监军使刘焉向他提出了一个建议。
刘焉建议把负责监察各地州郡刺史的权利,上升到可以兼有负责指挥地方军政大权的高度。也就是说地方上的刺史可以招兵买马组织和指挥部队。
后来由于土匪、山贼泛滥成灾,汉灵帝又接着下令,不但州郡可以募兵,地方上的地主和有实力的世族也可以招募乡勇、组织队伍用于抗击各类贼众。
这样一来有经济实力的人只要挂着镇压土匪的旗号,都可以拥有私人的军队。于是各类军阀如雨后春笋一般遍地开花了。此举虽然有利于镇压土匪和山贼,短时间内也的确取得了消灭土匪的目的,但是这种办法无疑是剜肉补疮,得不偿失。
因为这些手中拥有兵权的军阀们并不愿意听候调遣,即使加官进爵、恩宠优渥,也是很难拴住他们一颗欲壑难填的野心。他们往往拥兵自重,把眼睛瞄向了更高的目标,甚至是皇位。
这就是三国时期诸侯有兵权,皇帝却没有的原因。综上所述,汉少帝刘辨和汉献帝刘协失去兵权的原因,那都是因为他们的父亲汉灵帝刘宏所惹的祸,就是因为汉灵帝下放了兵权才导致了后来不可收拾的局面。
问题回答完毕,请大家指正!谢谢!
三国时期,诸侯有兵权,皇帝没有吗?为什么?
三国时期还是像东汉一样,是中央集权制,皇帝有权,但不一定有势,军权都是握在将军们的手上。
各个州的州牧,他们有自己独立的经济系统、财政系统、军事系统,除了要给皇帝按时上贡以外,几乎就是一个独立的王国。
而皇帝身边,有个大将军,就是何进了,他是独掌军权的,后来董卓入关以后,杀了何进,皇帝身边就等于没有军队了。通俗一点讲,那个时候的皇帝,没有自己的军队,没有自己的权威,很多时候其实都是要看别个脸色的。
三国时期,诸侯有兵权,皇帝没有吗?为什么?
军阀混战的结果。皇室内乱,导致军权旁落。一般和平时期,中央军与地方军要达到一个平衡,否则就有动乱。王朝末期,中央对军队的把控变弱,就是要亡国的表现。东汉末军阀,隋末军阀,唐末军阀,民国军阀等等。
1.枪杆子里出政权,军阀一旦产生,旧王朝不保,新王朝待建。三国归晋。隋亡归唐。残唐归宋。北洋军阀,中央军归新中国。
2.军阀出现,王朝根基出问题。治好了,王朝可存活,比如安史之乱。治不好就亡国了。比如三国演义。
三国时期,诸侯有兵权,皇帝没有吗?为什么?
有名无实的皇帝,能有多大权利。
三国时期,诸侯有兵权,皇帝没有吗?为什么?
首先,自西汉末年王莽改制之后光武中兴实际上依靠的是地方豪强的势力,也就为后来东汉地方豪强作乱埋下了伏笔。
其次,从政治体制上说汉朝实际上采取的是三级制也就是说中央 州郡 地方 这种体制过于松散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发展
再次,东汉末年对外战争(羌 匈奴 鲜卑 乌丸)始终处于战略防守地位长期消耗中央实力。
再次,东汉末年党政 宦官 外戚 这三股势力的争夺
使得中央控制力急剧下降
最后,中央军训练严重不足又在黄巾之乱中大量消耗使得朝廷无法对地方形成有效威慑
所以皇帝的势力就很弱,不足以对各诸侯形成压制,就变成了各诸侯势大,皇帝反而没有存在感。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