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66岁,曹丕40岁,曹叡36岁,为什么曹操的后人一个比一个短命?
谢谢悟空邀请!
为什么曹操那么长寿,而曹丕、曹叡他们兄弟又那么短寿呢?
我认为主要是由生活环境的优劣和各人的心胸宽阔程度所决定的。曹操嘛,大家都知道,他可是一个城府极深、心胸开阔、目光深远之人。在《三国演义》里曹操是最爱笑的一个,而且每一次都是败得走逃无路了,生命岌岌可危了,他却还在哈哈大笑。
曹操一生一共打了大小战役50多场,其中遭受惨败的有5次战役。然而《三国演义》里的他却一共笑了五十四次之多。
比如曹操赤壁之战失败后败走华容道之时,已经是被整得穷途末路,焦头烂额了,仅仅只剩下5百多人马了,就像丧家之犬一样忍饥挨饿地艰难逃命之中,然而曹操一连三次开怀大笑。
结果笑三次就一连笑出了三路伏兵,最后还得跪求关羽放行。然而曹操气馁了吗?不!曹操没有气馁。他比项羽聪明多了,他的观点是只要活着就有希望。看!后来他还不是东山再起了?
可以说曹操的长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这种永不言败的乐观主义精神。
当然曹操是行伍之人,而且武艺还有马马虎虎的,自然是会拥有一个强健的体魄。当然他是枭雄之首,自然也有随军军医时刻关注着他的健康。
那么曹丕怎么又会年仅四十就一命呜呼了。我认为曹丕短寿有下面几个方面:
1、长期无形的压力摧残着曹丕的身心。曹操其实并不想立曹丕为世子的,曹丕众多的兄弟无时无刻不在虎视眈眈地觊觎着,本来属于他这个长子的世子之位。曹昂、曹冲、曹植这三人其实都在曹操的考虑范围。
也就是说曹丕时刻面临着被废长立幼或者废长立贤的危机之中。
他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博得曹操的欢心,还不能出任何差错。长此以往,这样的生活环境使得曹丕长期处于残酷无情的压力之中,于是他早早地就得了肺疾。
2、曹丕也是一个好色成性之人。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在洛阳去世,享年66岁。同一年曹丕继任丞相之位后,把汉献帝刘协赶下了台,建立了曹魏政权。
由于长期遭受精神压力的折磨,曹丕身体成长得并不是很好,早早就染上了肺结核之病。可是曹丕并不爱惜自己的身体,开始大量的玩女人。
起先已有甄妃,而后又把刘协的两个女儿弄到了床上。后来干脆把他父亲曹操所遗留下来庶母,文德郭皇后、李贵人、阴贵人全都压在了身子底下。
曹丕把这些本不属于他做的,超负荷的工作都做了,能不短命吗?
那么曹丕既然当了皇帝还怕没有女人吗?
显然不是,我认为应该是对死去的曹操暗地报复。想当年曹操从小到大给了他多少残酷无情的压力,他打心里恨他老子曹操。
3、曹丕也是累死的。曹丕从孩提开始就长期处于压力与紧张之中,每天早上醒来最怕的一件事,就是怕他老子曹操废了他的世子之位。
所以不顾一切地拼命攻读“经史子集,诸子百家”,所以他在文学上是有极高造诣的。
鲁迅先生曾经把曹操评为“改造文章的祖师”,曹丕继承和发扬了其父的文章风格,文人看重曹丕的原因就是曹丕坚持发扬了其父曹操所创立的“建安文学风骨”,就连李白也是肯定和盛赞他的成就的,李白写道: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有小谢又清发。……”陈寿在《三国志》中曾经这样子评论曹丕:
文帝天资文藻,下笔成章,博闻强识,才艺兼该;若加之旷大之度,励以公平之诚,迈志存道,克广德心,则古之贤王,何远之有哉!那么这些美誉若没下水滴石穿的苦功,总不可能轻而易举就加在他的身上吧?说明曹丕的确是一个相当勤奋好学之人。
4、曹丕的好大喜功、事必亲躬导致最终死于过度操劳。
曹丕在皇位的短短6年里,先后三次亲自出征伐吴,都是止步于广陵而无功而返,但是他解决了青州、徐州的割据势力,收拾了臧霸、孙观两个曹操时期遗留下来的大毒瘤。
在黄初六年的一次出征中,身子早已被掏空的曹丕终于旧病复发,回到洛阳后,于黄初七年(226年)正月辞世。
那么曹叡又怎么年仅36岁就死了呢?
曹叡却是真正死于声色犬马、姿情纵欲之下。曹叡在位的十三年之中,头几年由于诸葛亮时不时地带兵冲杀边境,曹叡还是相当的兢兢业业、克己奉公的。公元234年,过度操劳的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蜀军军营中。
从那以后,曹叡认为天下太平,如日中天的魏国应该不会再有危险。于是开始大兴土木,先后修建了洛阳宫、昭阳殿、太极殿、崇华殿,耗费大量的民财和国力。
然后大量地网罗天下美女充于后宫,据《魏略》记载:
“魏明帝后宫甚众,嫔嫱共达数万人。”《三国志》里记载齐王曹芳时期:
“魏明帝所留嫔奴、才人尚有至少六十四位。”曹叡天天穿梭于这些鲜花美女之间,忙得不亦乐乎,渐渐地身体就被掏空了,不死才怪呢。
曹操的后人的确再也没有长寿的,就是犹如闲云野鹤一般寄情于山水之间的曹植,也仅仅活了41岁;曹彰35岁就没了;气宇轩昂的曹昂年仅20岁死于军中;聪明绝顶的曹冲年仅十二岁就没了。
纵观曹操后代真的是没有一个长寿的。为什么会这样呢?
我认为这是曹操的家庭所造成的。曹操在时,诸子争宠、勾心斗角;曹操死后,众子争嗣、刀光剑影。在一个时刻威胁到生命安全的家庭环境中,整日家地担惊受怕,不知什么时候就会有刀加在脖子上的事情,还谈什么长寿,根本就是天荒夜谭,不可能的事情。
这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和回答,欢迎大家提出不同看法。谢谢!
曹操66岁,曹丕40岁,曹叡36岁,为什么曹操的后人一个比一个短命?
事实上,曹操的后人,之所以一个比一个短命,主要是因为以下这三个原因!
曹操后人
正史中的曹操,其实活得比较久,他出生于公元155年,死于220年,活了整整66岁,在东汉末年那个时期,曹操算是高寿了。按照常理来说,曹操能活这么久,基因肯定是非常好的,他的子孙后代应该也能活很久,但奇怪的是,曹操的后人一个比一个短命!
曹丕是曹操的儿子,他出生于公元187年,死于226年,只活了40岁,他的另外两个兄弟曹彰和曹植,也只活了三四十岁。曹睿是曹丕的儿子,曹操的孙子,曹魏的第二代皇帝,他出生于206年,死于239年,只活了34岁,以至于他去世的时候,都没有亲儿子可以继位,所以他只能选择曹芳为继子,让其继承皇位,而这也给司马家族留下了机会,最终导致曹魏大权旁落,司马家族崛起!
可以说,正是因为曹丕和曹睿两代人的短命,才导致了曹魏的最终易主,但凡这两人多活一段时间,司马懿就没有机会!那么问题来了,为啥曹操能够活到66岁,而曹丕却只能活到40岁,曹睿甚至只能活到34岁?为何曹操的后人一个比一个短命?
很多人认为,曹丕和曹睿之所以会如此短命,主要是因为他们继承了曹操喜欢美色的特点,纵情享乐,导致纵欲过度,最终英年早逝。但在在本文看来,历代的皇帝,就很少有人能够把控自己,不纵情享乐,这其实并非曹丕曹睿过早去世的主因,真正导致他俩短命的原因,主要是以下三个!
一、长期处于高压环境
曹丕和曹睿虽然贵为皇帝,但无论是在他们年轻时期,还是在他们当了皇帝之后,他们的压力都从来没有小过,甚至他们身上的压力越来越大,导致了身体的最终崩溃!
曹丕是曹操的儿子,按理说他的生活条件非常好,不会有太大的压力,但问题是,曹操的前期其实过得并不好,曹丕其实也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
举个例子,大家都以为曹操军事能力强,打遍天下无敌手,但在曹操的征战生涯中,他其实经常战败。宛城之战中,原本曹操都已经招降了张绣,谁料他突然发疯,去霸占了张绣的婶婶,而张绣的权力继承自叔叔张济,曹操霸占张济妻子的行为,无异于瓦解张绣的权力基础,所以张绣奋起反抗,发动了对曹操的突袭。此一战,曹操被打得狼狈不堪,他的长子曹昂,也殒命于战场。
对于曹丕来说,其实曹昂之死是一件好事,因为要是曹昂不死,曹丕绝对不可能上位。但曹操的这种鲁莽作风,其实也吓坏了曹丕。原本的顺风局,愣是被曹操打成了如此不堪的模样,还连带着曹昂被杀,谁还敢再信任曹操?曹丕虽然是曹操的儿子,但他也害怕自己被曹操给坑了啊,所以一直处于担惊受怕的过程中,因为曹操喜好美色的特点,一直没有变过。除了霸占张绣的婶婶,曹操还曾抢过关羽看中的女人,要是关羽没忍住,动手砍了曹操,估计曹魏很可能就此崩盘!
总的来说,别看曹操被众人评为三国第一军事家,但他也经常犯错,这极容易给曹家带来大的损伤,跟在这么一个嗜色如命的老爹身边,曹丕老是提心吊胆,心理压力别提有多大了。而除了曹操的不靠谱,继承人之争,也损耗了曹丕大量的精力!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曹植就是个只会吟诗作对的文人,能力手段都一般,但正史中,曹植其实是曹丕最大的竞争对手,曹植能力非常强!而且曹植身边的那批人,还非常厉害,其中的代表人物便是杨修,在这些人的帮助下,曹植一度将曹丕压着打,甚至差点被立为了继承人,可见当时的曹丕,心理压力是多么大!在这长期的压抑环境中,曹丕的心理和身体都出现了很大的损伤,而曹操去世后,曹丕面临的局面也没有得到好转!
曹丕继位后,为了篡夺汉室,不得不对世家大族进行妥协,这期间的一系列斗争,损耗了曹丕的大量精力。之后的三国争霸,曹丕更是劳心费神,在这巨大的压力之下,曹丕干出了一系列令人匪夷之事,比如赐死枕边多年的发妻,下令诛杀自己的叔叔曹洪,朋友葬礼上学驴叫……最终,曹丕的身体终于挺不住了,于40岁这年英年早逝了。
曹丕长期处于高压环境,导致身体垮台,那么曹睿呢?其实曹睿的遭遇一点也不输于曹丕!曹睿虽然是曹丕的儿子,但是他小的时候过得并不好,因为他娘就是被他爹曹丕给赐死的,而且他爹还命人以糠塞口,侮辱他娘,这给了曹睿极大的心理阴影。与此同时,曹丕也开始疏远曹睿,曹睿为了保住自己的地位,甚至不惜向“仇人”郭女王示好,认郭女王为母亲,最终才勉强的保住了自己的地位。可见当时的曹睿,心理压力有多大,自己的爹不要自己,自己的娘被害死,自己还被迫屈服于“仇人”,这换成谁也是受不了的!
曹丕去世后,曹睿终于迎来了自己的人生高光时刻,算是真正的可以掌控自己的生活了。但没过多久,他就遇到了一个开挂的人,这人便是诸葛亮!虽然现在网络中很多人看不上诸葛亮,认为他的军事能力也就一般般,但是在三国正史中,诸葛亮的确是一个全才,不仅治国理政的能力非常强,而且军事能力也非常强,一度压着司马懿打,整个曹魏几乎就没人能够和诸葛亮抗衡,在这种极大的压力下,曹睿被迫兢兢业业的工作,以守护自己的江山!
举个例子便可以看出诸葛亮对曹睿的压迫力有多强!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曹睿非常高傲,认为诸葛亮必败,自己甚至想亲征去击败诸葛亮。然而到了诸葛亮第五次北伐,曹睿已经彻底认怂了,面对司马懿的避战不出,曹睿不仅没有丝毫责怪,反而配合司马懿压制曹营众将,不准他们出战,可见曹睿此时是多么的惧怕诸葛亮,他根本就没有信心在正面战场击败诸葛亮!
诸葛亮去世后,司马懿曾向曹睿建议,领兵进攻蜀汉,一举灭亡蜀汉,但是曹睿却顿时放松了下来,不想再去进攻蜀汉了。而长期压抑的曹睿,一旦放松下来,身体很快就垮了,最终英年早逝。
总的来说,曹丕和曹睿父子,之所以会如此短命,其实原因就是他俩长期生活在高压的环境中,压力太大,使得身体和心理出现了很大的损伤,最终彻底失控,英年早逝!
二、家族遗传病
曹操的父亲比较长寿,曹操也比较长寿,所以说他这一方,在基因方面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但问题就出在曹丕的母亲这方!曹丕的母亲是卞夫人,而卞夫人一脉的子嗣,似乎都颇为短命。曹丕、曹植、曹彰,包括卞夫人的侄儿卞兰,他们都去世得比较早,再加上曹睿也去世得比较早,且曹睿后宫女人那么多,却一直未能留下子嗣,这不得不让人怀疑,卞夫人一脉很可能有什么遗传性的疾病!
另外,据史料记载,曹丕这个人非常嗜甜,葡萄、梨、荔枝、蜜糖这些甜食,统统是曹丕的最爱,在长期吃甜食加上缺乏运动的氛围中,曹丕极有可能患上糖尿病,最终死于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中。
曹丕的表弟,卞夫人的侄儿卞兰,在史料记载中,有非常明显的糖尿病症状,那便是口渴。卞兰大量喝水,仍然不解渴,只能大量喝酒,但症状仍然没有好转,于是曹睿将自己的巫师(神婆)赐给了卞兰,让她给卞兰治病,结果卞兰的病情仍然没有好转,最终病逝。
《魏略》:后兰苦酒消渴,时帝信巫女用水方,使人持水赐兰,兰不肯饮。诏问其意?兰言治病自当以方药,何信于此?帝为变色,而兰终不服。后渴稍甚,以至于亡。故时人见兰好直言,谓帝靣折之而兰自杀,其实不然。
曹睿见神婆救不了卞兰,直接将神婆诛杀。而之后曹睿的身体也出现了问题,健康明显恶化,最终英年早逝、不治而亡!
总的来说,曹丕、曹睿之所以英年早逝,一个比一个短命,很可能就是因为卞太后一脉有不可知的遗传病,而这个病很可能就是糖尿病。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卞太后一脉的子嗣都比较短命,相反,曹操其他夫人的子嗣,倒是活得比较长!
三、曹操诛杀华佗的恶果
华佗的医术名满天下,结果他最终却遭到了曹操的诛杀,由此引发了严重的恶果!华佗在医者的圈子中,有很高的名望,但曹操却看不上华佗,他甚至因为华佗未能将他的头风病根治,就直接诛杀华佗,这就是典型的医患矛盾。哪有因为华佗治不好他的病,就将华佗诛杀的道理?这样干的话,谁还敢给曹家人看病?要是看不好,脑袋岂不是没了?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不少医术高超的医者,都不敢再给曹家人看病了,最终导致了曹丕、曹睿的过早离世!
事实上,糖尿病这玩意儿,在前期还是非常好处理的,只需要控制好饮食,多加锻炼就可以了,然而这种建议,谁又敢给曹丕和曹睿说呢?
结语
总的来说,曹操的后人,之所以一个比一个短命,主要是因为这三个原因:一、曹丕曹睿长期处于高压环境,身体和心理损伤极大;二、卞夫人一脉有遗传病,曹丕和曹睿很可能患有糖尿病;三、曹操诛杀华佗后,产生了严重恶果,医术界的得道高人都不敢再医治曹家人!
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呢?欢迎留言讨论哦!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志》《魏略》)
曹操66岁,曹丕40岁,曹叡36岁,为什么曹操的后人一个比一个短命?
建安二十五年(220)正月,曹操病逝。黄初七年(226)五月,曹丕去世。景初三年(239)正月,曹叡去世。人类兜兜转转百万年,终究还是敌不过时间。生老病死,这些人间的铁律并不会因为谁有过人的功绩而改变,曹家三代也是如此。
而同时期的孙权、刘备等人,寿命也和曹操相差不多。虽然衰老是正常的,但这些身居高位的人,他们还面临着我们难以想象的压力和工作,这无疑也在加速他们的衰老。
我们熟悉那个“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丞相曹操,也熟悉那个有风骨有气魄的“建安七子”之一的曹操。却往往忽视在他野心背后的为民之心,在他地位背后的过人能力。毫无疑问,这些情怀和头脑成就了曹操,但相应的,他也承担了巨大的责任。建安二十五年,曹操还军洛阳,却很快因脑瘤病逝。一代枭雄终究还是敌不过操劳带来的病痛,巨大的压力和过量的工作最后还是压垮了巨人的身躯。
但曹丕的死因,却有好几种传言。但笔者认为,与其从中选择一种,倒不如把曹丕的死看作一种综合。
身为曹操之子,他继承了父亲的多疑性格,给自己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而同时,作为魏的开国君主,他还有极多军政事务需要处理,还有多个兄弟需要提防。
不仅是性格上的继承,曹丕还是个比曹操更加沉迷于美色的人。常年纵欲使得曹丕身体一日不如一日。而就在这种情况下,曹丕还在潮湿的长江一带感染了风寒。身心俱疲的他在回到洛阳之后,便一病不起,最终离世。
而最短命的曹叡,死因却比曹丕还要让人无语。
也许真的是曹家人的基因作祟,曹叡比曹丕还要好色。在诸葛亮这一心病除去以后,曹叡在声色犬马之中日益放纵。而国家因为连年征战造成的巨大行政压力,也加大了曹叡的压力。精神紧绷而又身体虚弱,早早离世也是在人意料之中。
大概是因为他们都是在历史上成留下过一笔的人物,所以这样的死因看起来“与人设不符”。但是他们也都是简简单单的人,最终也是在岁月中静静离开。
曹操66岁,曹丕40岁,曹叡36岁,为什么曹操的后人一个比一个短命?
皇帝短命在历史上不是特殊现象,而是普遍现象。人的寿命长短,不考虑死于非命,主要有几个因素:第一,身体素质的好坏;第二,心态的好坏;第三,操劳的程度;第四,对纵欲的节制。对皇帝来说,纵欲过度是导致早亡的最根本原因,同时,缺乏必要的锻练也是一个因素。
第一,皇帝越来越短命,是历史上的普遍现象我们总以为皇帝生活很可羡慕,其实不然,皇帝的平均寿命,比一般人要短得多。而且有一个现象,温室中长大的皇帝,寿命一般更短。
魏国从曹操到曹丕到曹睿,一个比一个短命,其实这很正常。不独魏国如此,在三国之前的东汉也是这样。
东汉总共有十四个皇帝,活过四十岁的只有三个,分别是前两任皇帝光武帝(六十二岁)、汉明帝(四十八岁)与末代皇帝汉献帝(五十三岁)。其余十一位皇帝,没有一个超过三十五岁,甚至有三个婴儿皇帝,没活过三岁。在我们的想象中,皇帝吃穿不愁,还有一大堆宫廷御医不时望闻问切,就算不长寿,也不致于连续十一任皇帝都活不过三十五岁吧。
用数学统计一下,东汉皇帝,寿命在35岁以下的,占了78.6%,对比一下,曹丕活了40岁,曹睿活了36岁,都应该感到幸运呢。
第二,开国皇帝或中兴皇帝一般活得比较长研究皇帝的寿命是个有趣的事,能给我们提供些启示。曹操虽然没有当皇帝,但后来被追为魏武帝,所以我们也当皇帝来对待。刘邦、刘秀、曹操、刘备、孙权等都活过60岁,他们所经历的大风大浪要比一般皇帝多,为什么反而活得长呢?
一个原因是心态好,能当开国皇帝,都有举重若轻的本领,心胸豁达,这是共同特点。同时,由于常年征战,马上开国,身体素质都是过硬的。尽管好色是皇帝的共同特点,但开国皇帝要忙的事情太多了,也不可能整天无度纵欲。后世皇帝,清闲的多,整天呆在宫廷里,除了上朝那些破事之外,还不就剩酒色二字么?纵情酒色,想长寿那是很难的。
第三,对比曹操与曹丕、曹睿与曹操相比,曹丕与曹睿基本上是属于温室中长大的花朵。曹操一生打仗无数,从打黄巾军算起,可以说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武功也是十分了得的。
我们来看看史料中关于曹操武功的记载。曹操年轻时曾经想刺杀大宦官张让,“太祖尝私入中常侍张让室,让觉之;乃舞手戟于庭,逾垣而出。才武绝人,莫之能害。”他操着手戟入张让家,被发现后,翻墙而逃。大家想想,大宦官家里的墙肯定挺高的,曹操一下就翻墙而过,轻功是很厉害的。“才武绝人”四个字,证明曹操的武功是很了得的。
曹操逃出洛阳后,在吕伯奢家制造灭门惨案,一个人杀掉吕家十几口,虽然是对付寻常百姓家,但没有深厚的武功基础,一般人也是做不到的。
在《魏书》中还有如下的记录:“才力绝人,手射飞鸟,躬禽猛兽,尝于南皮一日射雉获六十三头。”曹操箭术非常高明,一天打猎射中六十三只野鸡,不仅如此,还能躬禽猛兽,就是亲自抓获猛兽,这个功夫,可以同汉武帝相比了。
同样在《魏书》还有如下记载:“兵叛,而夜烧太祖帐,太祖手剑杀数十人,余皆披靡。”有天晚上发生兵变,叛兵把曹操的大帐给烧了,曹操手持利剑,格杀数十人,其余人都望风披靡。要知道三国时的士兵都是有战斗经验的,曹操一口气能杀数十人,这功夫何等了得。
从以上记录就可以看出,曹操身体素质是很好的,武功是很厉害的。与之对应,他的心态也是特别好,心胸很开阔,拿得起放得下。还有,曹操也是懂养生术的,他不是写了《龟虽寿》吗?“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生命之短长,不是天注定的,只要能注重养生方法,也可以长寿的。今天活六十岁是很普通的事,但在古代,六十以上算长寿了,否则怎么说“七十古来稀”呢?
与曹操相比,曹丕与曹睿的武功应该差一大截了。曹丕还好,练过点武功,击剑骑射都会,但是他毁在声色与心胸狭隘上。曹丕有个特点,喜欢年龄大的女人,甄夫人比他大五岁,郭女王比他大三岁。女人三四十岁时,是如狼似虎的年龄,壮年的曹丕估计也吃不消。同时,曹丕心胸比较狭隘,没有乃父之心胸,脾气暴燥易怒,这个对养生都是不利的。
再说说曹睿。曹丕好歹是经历战争岁月,曹睿就完全是温室中长大,武功就很差了,身体素质显然不如曹操与曹丕。史书说他“天姿秀出,立发垂地,口吃少言”,是个比较秀气的人,好静不好动,看上去比较柔弱。身体比较弱,在纵情声色上可不输别人。少府杨阜曾批评曹睿后宫女人太多,包括妃嫔与宫女,有好几千人。杨阜曾上书皇帝,请求把没被皇帝睡过的女人遣散出宫。他还召来御府官吏,询问皇帝后宫女人具体数量。官吏回答说:“这乃是宫中秘密,不能泄露。”杨阜大怒,把这个官吏痛打一百棍。从这个侧面,可以看出曹睿是比较纵欲无度的,最后导致短命。
曹操66岁,曹丕40岁,曹叡36岁,为什么曹操的后人一个比一个短命?
都说“色字头上一把刀”,此言在曹操的祖孙三代身上,有着非常具体的体现。曹操、曹丕、曹睿三人的寿命分别是66、40和36,逐步递减,好色的程度应该是一个很大的原因。
曹操之好色,那是出了名的。从不顾关羽的一再请求强纳秦宜禄的妻子为妾,到宛城之时为了邹氏损失了长子曹昂和典韦,一桩桩一件件,无不给人们勾勒出一个好色之徒的嘴脸。甚至唐代的诗人杜牧还发挥想象力,认为曹操的赤壁之战就是奔着江南美女——大乔和小乔去的,所以写出了千古名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这种印象持续到了元末明初,使得罗贯中在写《三国演义》赤壁之战那一段时,还要将曹植的《铜雀台赋》中的一句改成“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
不过,曹操虽然有好色之徒这个招牌,但其实心中有一份对妇女的尊重。儿子曹昂死在宛城之后,他的原配夫人丁氏对这位奸雄使用冷暴力,不再搭理他。曹操拿出耐心,多方劝慰,仍然挽不回对方的心,最后双方和平分手,曹操也未继续纠缠。他的第二任夫人卞夫人,出身低微,但曹操尊重她的品德,在那个讲究门第的年代可以做到这种程度,可见曹操对卞夫人的喜爱和尊重。曹操去世之前,着重安抚了自己的女人们,给她们财物,让她们可以再去嫁人。对女性如此尊重的人,必定不会认为身边的女子是玩物,理论上不会出现经常纵欲的事情。这一点上,与《天龙八部》中的段正淳有些相像,属于好色而不乱色的人,那身体自然不会受到过多的损耗。再加上常年征战,身体经过了充分的锻炼,自然活得比较长。
曹丕比之自己的父亲,各方面都要相差很远。但是唯独好色方面,比曹操更胜一筹。他的几任妻子任氏、甄宓、郭女王,都是天下著名的美女。这还不算他的那些小妾,也无一例外的都是美女。
不过,由于曹丕和曹植争夺继承人位置,他不能在父亲曹操面前表现得太过火,尤其不能让自己的母亲卞夫人生气,所以压抑着自己的欲望,不敢太出格。但是随着曹操的死亡和曹丕的称帝,他终于可以抛开一切享受自己的生活了。
曹丕的好色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荒淫。他大肆扩充后宫,将嫔妃等级分为十等,除了皇后,其他的每一等人数都不少。光是在历史上留下足迹的,就有李贵人、潘淑媛、朱淑嫒、仇昭仪、徐姬、苏姬、张姬、宋姬,以及汉献帝的两个女儿。而且,当初曹操从全国搜罗了不少美女,大部分都没有名分。曹丕将她们照单全收,成了自己的玩物,对她们的宠幸没有丝毫节制。黄初七年(公元227),曹丕一病不起,但却依然让这些父亲的女人服侍自己。这种荒淫的举动,直接惹恼了自己的母亲卞夫人,骂他是猪狗。可见曹丕的好色,是一种没有节制的兽欲,即使身体状况不好也依然疯狂。四十岁的时候一命呜呼,曹丕也算是活得不短了。
而魏明帝曹睿,好色的程度比父亲曹丕还要更深。曹睿广建宫殿,从全国海选美女填充,共有数万人被召入后宫。据《三国志》记载,曹睿光才人就有64位之多,一天临幸两人,一个月都忙不过来,这还仅仅是一个等级,其他的等级还有不少人。而且,曹睿对各种美女没有任何挑剔,不管是年龄大小,是否嫁人,只要他看上,一律纳入后宫。这种荒淫程度,曹丕也是望尘莫及。
让人觉得难以接受的是,曹睿不仅好女色,还好男色。曹休的儿子曹肇,长相俊美,被曹睿所喜爱,到了“寝止恒同”的地步。两人平时喜欢赌博,以身上衣服为赌注,谁输谁赢,都是直接到曹睿的御帐里去换衣服,可见曹睿对曹肇的喜爱。
这种几乎日夜不休、男女通吃的好色方式,无疑是严重地摧残了曹睿的身体。加上他幼年不幸,好酒贪杯,自然难以长寿。
其实,不只是曹氏祖孙,在当时的士族门阀中,也是少有人能够得享高寿。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南北朝结束,才随着科举制度的建立逐渐有所好转。当时的这些所谓的社会精英已经腐朽不堪,天天道貌岸然的做着最糜烂的事情。他们被历史潮流所淘汰,也确实是大势所趋。
曹操66岁,曹丕40岁,曹叡36岁,为什么曹操的后人一个比一个短命?
从历史规律来看,封建朝代的皇帝越短命就越没有子嗣,就越容易处于灭亡的边缘,西汉如此,东汉也同样如此,三国时期的曹魏也是如此。
曹操一生活了66岁,史书记载的妻妾有16人,有25个亲生儿子和6位女儿。
曹丕活了40岁,史书记载的妻妾有16人,后宫嫔妃不详,曹丕有10个亲生儿子和1个女儿。
曹睿一生活了36岁,后宫嫔妃有上万人,仅才人就有64个,但是他只有3个亲生儿子,而且都是幼年夭折,曹睿先后领养了3个儿子,包括后来的魏帝曹芳,曹睿还有两个女儿,一个夭折,另一个活到了成年。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曹操的后人一个比一个短命?
曹操与曹丕
人的寿命与五大因素有关,分别是:
1、遗传。
父母遗传因素导致的寿命长短占15%,父母有某种疾病导致子女也会得,所以就会短命,尤其是癌症,但很明显,曹操的家族并不是这样。
曹操本人活了66年,在平均寿命只有30岁的东汉末年,曹操的寿命算是绝对的高寿了,曹操不仅活得长,而且生育能力超强,一生之中有31位子女,曹操的子孙后代中生育能力没有比他更强的。
曹操自己活得长,他的子孙却活得不长,很明显这不是遗传的因素,而且曹操儿子中也有长寿的,比如燕王曹宇,他是曹冲的同胞弟弟,在公元211年被封侯,逝世于公元278年,曹宇准确的出生年份没有记载,但是他在211年被封侯说明出生年份肯定早于211年,因此曹宇的寿命大于67岁,比曹操活得长。
曹操
但是曹丕只活了40岁,与曹丕同母的兄弟还有曹植、曹彰、曹熊,曹植活了41岁,曹彰活了35岁,曹熊则因英年早逝,因此算起来曹丕的寿命也不算短,至少在兄弟中属于中等靠前,与曹植不相上下。
史书记载了曹操有头风病,也就是头痛,曾经请神医华佗来治病,华佗说这病很难治好,即使是长期治疗也只能延长寿命,并不能治好,不过头风病不会遗传的,所以这病不会传给他的儿子们。
2、生活方式。
因为生活方式导致的寿命长短占60%,所谓的生活方式就是你平常的生活起居,有没有酗酒?有没有熬夜?有没有锻炼身体?
曹操作为开创者,南征北战大多数时候是亲自率军参战的,身体是相当好的,生活起居也比较正常,虽然是好人妻,但也在正常范围之内,没有沉迷酒色。
曹丕
但是他的儿子曹丕与孙子曹睿就不同了,曹丕和曹睿可是皇帝,曹丕小时候多次跟随曹操四处征战,比如在宛城之战,曹操突遇张绣叛乱,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将典韦被杀,但是年仅10岁的曹丕却逃了出来,可见曹丕的机灵与勇敢。
曹丕其实是个文武双全的人,他是建安三曹之一,有大量文学作品流世,同时曹丕武艺不差,擅长左右射箭,并且在酒后比剑中数次击败奋威将军邓展,这样的身体条件与生活方式应该不会差。
曹丕40岁的寿命也是正常的,虽然比曹操少了26岁,但在生活方式中并没有什么特别不良的行为,有人说曹丕好色,一眼就看中了袁绍的儿媳妇文昭甄皇后,但他并未沉迷酒色,曹丕只当了7年皇帝,就三次南征孙权,还解决了青州与徐州一带的割据势力,根本没有时间沉迷酒色。
曹睿
生活方式不正常的应该是曹睿,曹睿自幼在宫中长大,很少跟曹操一起出征,21岁时曹睿当了皇帝,在曹休、曹真、司马懿、陈群的辅佐之下,刚即位就遇到孙权北伐,击退孙权之后,诸葛亮又开始北伐。
曹睿当皇帝之后的压力非常大,年轻的曹睿利用自己的能力摆脱了辅政四大臣,做到了政由己出,此时的曹睿非常勤勉,一心为国家对付孙权与诸葛亮,直到诸葛亮去世后,曹睿才开始放纵自己。
曹睿放纵主要有两方面:一是大修宫殿,二是沉迷酒色,诸葛亮在的时候,曹魏的西部边境军事压力很大,曹睿也紧绷着神经,时刻面对,诸葛亮去世后,曹睿没了压力,开始放纵,据史书记载,曹睿的后宫之中有嫔妃上万人,光是才人这个级别的就有54人。
从后宫人数来看,曹睿后宫人数明显大于曹丕,跟晋武帝司马炎相比,曹睿这后宫人数也不会少到哪去,如此庞大的后宫只能说明一个问题,皇帝沉迷酒色,而且曹睿的去世是非常紧急的,像是得了某种急病,病了不到一个月就去世了,而在此之前,并没有曹睿生病的记载。
曹睿的后宫人数最多
238年2月,曹睿命令司马懿出征辽东,同年12月8日,曹睿病了,到239年正月初一,曹睿就去世了,这可是得了不可治疗的急病,至于是什么病,史书上没有记载,很有可能是沉迷酒色之后的身体虚弱导致了某种急病。
所以说曹睿寿命短的主要原因就是生活方式不好,历史上沉迷于酒色的皇帝都活不长,比如明武宗朱厚照也是沉迷酒色,只活了31岁。
3、饮食。
饮食因素所占寿命的比率是8%,所谓的饮食主要是指喝的水和吃的饭,古代的水源没有工业污染,所以一般不会有问题,但是曹操、曹丕、曹睿生活的时代发生了数次大瘟疫,死了不少人,比如赤壁之战,曹操大败也有瘟疫的原因。
瘟疫会污染水源,还会导致传染病的发生,但是曹操是一方势力的首领,曹丕和曹睿则是皇帝,不会喝不干净的水,所以在饮食方面,曹操、曹丕、曹睿三人应该是差不多的情况。
曹丕性格阴暗
4、环境。
环境所占寿命的比率是7%,现在居家的环境很重要,如果新房刚装修好,没有通风半个月以上,是不能住人的,因为有甲醛危害,但在古代是不存在这种情况的,古代的建筑材料都是纯天然的,没有化学制品,不会影响当时人的寿命,所以曹操、曹丕、曹睿三人在环境也是类似的情况。
5、性格。
性格所占寿命的比率大概是10%,比环境和饮食都要高,所谓的性格其实就是人活得开心与否,人的心情愉悦,寿命就会长,反之,寿命就会短。
曹操、曹丕、曹睿三人中,性格最好的是曹操,其次是曹丕,性格最差的其实是曹睿。
从曹操的文学作品来看,曹操这个人很豁达的,而且很有理想,所以曹操这个人活得开心,而且曹操为人也是随心所欲的,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从来不压抑自己,所以他活得开心,寿命就会长一些。
曹操性格随意
曹丕因为早年与曹植争过太子,在曹操面前表现得非常小心谨慎,而且曹操在世时,一心打压朝臣与自己儿子之间的勾结,曹丕为了争世子之位,每天活得很小心,长期如此,曹丕的性格就有些压抑,直到当了皇帝之后,曹丕才开始解脱与放松。
曹睿刚是另一种情况,曹睿的母亲文昭甄皇后被自己的父亲曹丕所赐死,这对曹睿来说,是很痛苦的事,而且曹丕有一段时间想要废除曹睿的太子之位,曹睿每天过得小心谨慎,后来曹丕还把曹睿过继给郭女王当儿子,算起来郭女王是曹睿的养母了。
郭女王涉及害死曹睿母亲,曹睿要认杀母仇人为自己的养母,并且每天还要请安,这对年轻的曹睿来说,本身就是一种压迫,长期如此,曹睿的性格就很压抑,不开心,越是不开心的人,寿命就越短。
曹睿性格压抑
从这五个影响寿命的因素来看,曹睿之所以短命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生活方式不好,沉迷酒色,二是性格不好,因为生活的经历而受到压迫。诸葛亮去世后,曹睿紧绷的神经一下子就得无所适从,不知道干哈呢,所以只能沉迷酒色了。
相对来说,曹丕寿命只活了40岁只能算正常情况,毕竟在当时寿命到40岁也远超平均寿命,更何况是皇帝的寿命,曹丕的40岁相对于曹操的66岁来说,寿命少了26岁,但依然是正常的,曹植也只活了41岁呢,曹丕再正常不过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