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助曹操统一北方的荀攸,是一个怎样的人?
文/元说历史
文章原创首发,请勿转载。
荀攸,荀彧的侄子,是东汉末年曹操手下著名的谋士,为曹操出谋划策二十几年,为魏氏政权的建立作出了卓越贡献。
下面我就以《三国志·荀攸传》为史料,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荀攸。
许攸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①少有奇才
荀攸很小的时候,他的父母就死了。他的祖父叫荀昙,是当时的广陵太守。荀昙死后,他手下有个叫张权的人,请命去守护荀昙的墓地。荀攸当时虽然只有十三岁,但是他看到张权的神色后,就跟荀彧断言张权居心不良。
结果真如荀攸所言,张权杀了人后逃亡了。
②嫉恶如仇,一身正气
“董卓之乱”后,荀攸大骂道:
“董卓无道,甚於桀纣,天下皆怨之,虽资强兵,实一匹夫耳。”想那时,荀攸本来在朝廷中担任黄门侍郎,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但是董卓进京后不久,他就辞职回家,后来不管朝廷怎么请他,都坚决不去。直到董卓被杀,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时,荀攸才再次为官。
③有谋略,深受曹操欣赏
曹操得到荀攸后,跟他有过深入的交谈。曹操问他,如今天下大乱,应该怎么办?荀攸认为现在正是需要良臣谋士的时候。
曹操于是对荀攸佩服不已,他还对荀攸、钟繇说:我现在得到了公达(荀攸的字),何愁得不到天下?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曹操打算讨伐张绣。荀攸出来谏言,说张绣和刘表相依为命,张绣的军队需要刘表的粮食。如果攻打张绣过急,他和刘表一起就会联合起来,不如分而歼之。
曹操不听,结果战败(不用君言至是)。
同年,曹曹征讨吕布。吕布节节败退,退到了下邳(今江苏省徐州市)。曹军屡屡攻打下邳,却怎么都攻不下了。所以曹军一个个精疲力尽,灰心丧气,曹操无可奈何,打算率军返回许昌。这时候,荀攸就说:吕布有勇无谋,现在他的军队已经没有战意了。而吕布的谋士陈宫,虽然有智谋,但总是错失战机。所以,万万不能不胜而归。曹操听取了荀攸的建议,用水淹城,最终攻下了下邳,生擒了吕布。
许攸叛逃曹操后,劝曹操袭击袁绍的粮仓乌巢。一开始,曹操是不相信的,是荀攸等人的极力劝说,曹操才相信许攸,最终才能够火烧乌巢,斩杀袁绍大将淳于琼。
荀攸给曹操出的谋略,真可谓是数不胜数、不胜枚举。因此曹操经常跟别人说:
“达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伐善,无施劳,智可及,愚不可及,虽颜子、甯武不能过也。”《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对荀攸的评价是:
“庶乎算无遗策,经达权变。”最后感谢大家的阅读,欢迎关注我!帮助曹操统一北方的荀攸,是一个怎样的人?
荀攸是荀攸的堂侄,善于谋略,被成为“谋主”,三国时期被成为谋主的人不多。同时他也是曹操五大谋士之一,尤其善于临阵战术的决策,曹操在官渡之战前与袁绍的对攻战中,可以看出荀攸的高超谋略水平。荀攸和荀彧一样是持重的类型,不张扬,很低调。同时,他也是一个传统的士大夫,在曹操加快废汉进程的时候,他和荀彧都保持了与曹操的距离,因为被曹操有所疏远。
帮助曹操统一北方的荀攸,是一个怎样的人?
谢谢邀请!
大家好!我是农夫看天下,很高兴能够为您解答这个问题。
荀攸字公达(公元157——214年),东汉未末年颍州荀家人,曹操手下五大谋士之一,与荀彧、贾诩、程昱、郭嘉齐名。
荀攸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我们来看看曹操对他的评价:
“公达外愚内智、外怯内勇、外弱内强、不伐善、无施劳、智可及,愚不可及,虽颜子、宁武不能过也。”曹操说了,荀攸外表看起来好像有些愚钝,其实心里亮堂聪明;外表看似胆怯,其实非常勇敢;外表看似软弱,其实内心极其强大;他不会欺负善良;也不会把事务强加于人;
是一个聪明绝顶,没有一丝丝愚念的人,就是春秋时期的卫大夫宁俞和孔子的弟子颜回也未必能够比得上他。
曹操对荀攸如此的赞誉,那荀攸到底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1、荀攸内藏英知,善于观颜察色,明断是非。在荀攸还没有出山之时,他那官居广陵太守的祖父荀昙去世了。当时有一个身份不明的人主动要求,不要薪资可以为他祖父看守陵园,荀攸的叔父荀衢觉得这是个好事情,于是不假思索地顺口就答应了。
荀攸仔细地观察了那人后,便对他的叔叔断言此人必是身系奸犯科之辈。后来经过审讯,果然猜了个正着。
2、荀攸谋刺董卓,深明大义、嫉恶如仇。公元189年,董卓犯上作乱,目无尊长,不但在内专横跋扈,胡作非为,而且对外横征暴敛,欺压百姓。达到了胆敢淫乱宫闱、夜宿龙床的猖狂地步。
荀攸联合议郞郑泰、何顒、侍中种辑、越骑校尉伍琼一起密谋刺杀董卓。不料事情败露,东窗事发后何顒和荀攸被捕入狱。
何顒忧形于色,惶惶不安,不但夜不能寐,而且不思饮食。而荀攸却大吃大喝、神色自若。不料没过几天,董卓就被王允和吕布谋杀了。荀攸和何顒得以释放。真是“吉人自有天相”,天理昭昭,自有定论。
3、荀攸得遇明主、妙计百出、算无遗策。公元196年,建安元年,曹操迎汉献帝于许县建都。曹操非常赏识荀攸的才华,将荀攸升任为军师,从此荀攸就追随在曹操左右东征西讨、南征北战,屡建奇功。
当曹操攻打张绣之时,曹操意欲孤军深入,直捣张绣老巢。可是荀攸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认为如果曹军深入攻城作战,必定受到张绣、袁绍的两面夹攻。
但是如果曹军只是围而不攻、以逸待劳的话,袁绍所部必定驻足观望而不动,此时可以行使“反间计”离间张绣与袁绍的关系,而后再各个击破。
不料曹操自恃熟读兵法并不采纳,结果首战失利,弄了个大败。从那以后,曹操对荀攸开始言听计从。
接下来的“官渡之战”之战中,荀攸奇计频出,妙不可言。
一次,曹操带着五六百人马押着粮草正在缓缓前行。忽然得到哨马探报后面有敌军大将文丑,率领大约五六千人的追兵正在疾风骤雨般地赶来。
因为此时兵微将寡,所有将士全都面有惧色。然而荀攸望了望曹操,又望了望粮草,曹操会意,两人仰首向天哈哈大笑。
于是曹操命令士兵将粮草、辎重以及所有贵重物品丢弃于道路之上。然后命令弓弩手埋伏在道路两旁,所有马步军整装备战。
文丑所部士兵果然争先恐后地下马争抢弃物,文丑禁止不住。此时曹军乘机出击,那文丑一时手忙脚乱,此时关羽迎面赶到,文丑措手不及被关公斩于马下。
水淹下邳城活捉吕布也是荀攸之计;声东击西斩杀攻击“白马城”的颜良,也是荀攸之计;当袁绍之子袁谭、嘉尚等欲降,而劝曹操“斩草除根”的也是荀攸;当袁绍手下许攸前来投降,并带来袁军大将淳于琼以一万兵押粮的情报时,劝曹操相信的已是荀攸。当张郃率部来降被曹洪拒之门外时,也是荀攸劝得曹洪相信。荀攸的妙计还有很多,难怪曹操要他的儿子曹丕去拜荀攸为师,并反复告诫他一定要对荀攸尊敬。
对于荀攸的战功曹操评论说:
“公达,非常人也,吾得与之计算,天下亦何忧哉!”“孤与公达周游二十余年,无毫发可非者。”公元214年,曹操起兵东征孙权,荀攸不幸病逝于行军途中。曹操痛失股肱之臣,泣不成声。
荀攸著有《魏官仪》一书,可惜已经失传。荀攸的好友钟繇生前想要整理荀攸曾经口述的“奇策十二计”,可惜还没完成钟繇就去世了。
钟繇对荀攸也有极高的评价:
“我每有所行,反复思惟,自谓无以易;以咨公达,辄复过人意。”荀攸逝世之后,曹操悲痛万分,将其功上奏于汉献帝。献帝下旨赐封荀攸为敬侯,祭于太祖庙旁。
以上问答回答完毕,敬请大家给以赐评,谢谢!
帮助曹操统一北方的荀攸,是一个怎样的人?
感谢邀请。据史料记载他是个一流谋士。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帮助曹操统一北方的荀攸,是一个怎样的人?
应该是荀彧(yu)吧!有许攸,没听说过你说的这个。荀彧一直是主张恢复汉室的,而曹操当然是有野心的主公,怎容得了他?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