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富士康要走了,中国上百万员工怎么办?
摩托罗拉闭厂的时候,天津人也是这么问的。
没怎么办。开出租,看大门,摆摊卖货,摊煎饼果子。
摩托罗拉可能是很大一部分人的人生巅峰。但也并非全都如此。
后来大家就都退休了。
没有人饿死。
如果富士康要走了,中国上百万员工怎么办?
如果富士康要走了,中国上百万员工怎么办?
如果富士康走了,也就回不来了。不是富士康不愿回来,而是大陆不再需要富士康。
要知道,富士康是代工企业,进入大陆三十年来,既给大陆创造了很多就业机会,大陆也给富士康带去了发展机遇。如果没有大陆良好的发展环境、良好的员工素质、良好的投资条件,富士康要想获得快速发展,也是非常难的。应当这样说,不是大陆要感谢富士康,而是富士康要感谢大陆。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富士康要撤离大陆,等于自已放弃了机会。
事实也是,李嘉诚面对英国投资一时出现热点,迅速撤离内地去了英国,结果呢,没有几年,就匆匆离开、撤离英国了,又开始在内地布局了,就是因为内地的发展机会多,内地发展环境好,内地发展稳定。
所以,富士康不会撤离大陆。一旦撤离,就会进一步倒逼内地加大代工业的发展脚步。一旦大陆的代工业发展起来了,富士康要想再回来,难度就会相当大了。
如果富士康要走了,中国上百万员工怎么办?
富士康在大陆发展了30多年,曾经一批批劳务加入这头制造业巨头,经过这30多年的制造业红利期,使得富士康一路高歌,世界500强排名23位,市值万亿级。
当然这些元老跟着公司的发展,小有成就,分房分股票,几乎都已安家,只要不瞎折腾,任凭手上的资产产生的利息也够生活,这是一批幸运的员工。
再来说说另一批员工,工作了10到20年,这批大部分中专毕业,属于基层管理,熬过了青春,却没享受到公司红利,分房没名额,股票也无份,拿着底薪和加班费,年底拿着微薄的奖金,自然无法安家,大部分还是飘着,年龄30,40岁了,没有晋升的空间, 家庭老人和孩子的教育都没照顾到,最后的结局是返乡,所以这批员工耗着的希望就是裁员,得到一笔补偿金。
其他就是普工了,这个人数占大头,却也是工资最低的一类,年工作时长3个月,其他就是流动工作,对于这类员工本人来说影响不是太多。
综上所述,其实富士康搬迁国外,有人欢喜有人忧,短期内可能出现失业率增加的现象,但终究会有其他公司来代替,工作岗位一样不会减少。
如果富士康要走了,中国上百万员工怎么办?
这几年网上到处都在传,关于富士康要从中国大陆撤离。要准备把工厂,搬迁到越南。
很多人就很担忧,富士康在中国大陆可是有百万员工。如果突然撤走了,那岂不是要有至少百万人失业?
这对中国社会经济,岂不是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
其实,有这种想法的人真的是多虑了。
富士康哪天真的撤离大陆,可能短时间里确实会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但是,中国庞大的经济体系,稍微一调节,就能把这种影响降到最低。
而且,对于中国的经济来说,富士康的撤离,未必就是坏事。
富士康是代加工企业,如果它撤走了,竞争对手估计睡觉都能笑醒富士康工厂并不是啥高科技产业,干的不是高大上的事情。说的直白点,它就是一个代加工企业,劳动密集型产业。
这种企业的科技含量不高,而且也不需要啥工业基础。
它撤离中国大陆,对我们的唯一影响,就是会有大批的工人失业。
但是,富士康在大陆,不是垄断模式。代工厂企业,不只是它一家。只不过因为它的工资高一点,或者是管理模式先进一点,才比较有竞争力。
如果它撤离大陆,估计其它的代工厂企业,做梦都能笑醒。
千方百计都竞争不过富士康,现在居然自己撤离走了。那其它的企业工厂,会迅速的出手,抢占原本富士康的份额。
扩大生产线,增加上下游产业链商家。原本失业的工人,会迅速的被其它厂家吸收。因此,真正失业的工人,可能就没有多少。
另外,富士康也不可能突然之间就撤走,国家政府肯定有应付的预案。任何企业,在国家机构面前,都是蝼蚁。另外,富士康如今在中国大陆可是赚的盆满钵满,它也没有要撤离的理由。
很多人会说,越南的劳动力更加便宜。富士康为了节约成本,有很大概率搬迁到越南。
这个想法很片面。
如果你真的去越南了解一下,会发现越南的劳动力并没有比中国便宜多少。而且越南的劳动力素质,远远比不上中国。同样的生产线,同样的工人数,效率差别也很大。
所以,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考虑,富士康目前基本上不会搬迁中国的。
另外,大家要知道一个事情:任何企业工厂,不管它多么的牛叉,在国家机构面前都是蝼蚁。
如果富士康将来因为某种原因,想要搬迁离开中国大陆。那国家政府,早就会发现这个苗头。
在富士康还没有行动前,政府早就做好了各种预案措施。不会让一个企业,来威胁到国家社会的稳定。
别说富士康有百万员工。就是有千万员工,国家想拿捏它,就跟摁死一只蚂蚁那样简单。
大家一定要记住一件事情:现在是我们国家强大了,是别的企业求着在我们做生意改革开放的时期,因为我们国家一穷二白,所以要到处求人。给国外企业种种好处,让它们把工厂开到国内。
那时候是因为我们真的穷,没办法的事情。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我们国家早就强大了。任何企业工厂,也不可能凌驾于国家政府之上。
不管是富士康,还是苹果公司。你想要在我们这里赚钱,那就要必须听从我们的政策安排。
想要撤离?
可以,先把赔偿谈好。等政府把失业员工安排好了,你再走。
如果富士康要走了,中国上百万员工怎么办?
富士康目前正式员工大概为66万,巅峰时期号称120万,别看其员工数量大幅下滑,实际上由于采用了派遣劳务模式,富士康整体的员工数量确实远超百万,如果加上上下游供应链的话,富士康带来的就业数量十分可观。一旦富士康真的离开的话,数百万个家庭将受到影响。
大家知道目前就业形势严峻,富士康这样的就业大户我们一定会想方设法地留下来。
1、它的重要性比你想象的还要大有些人认为无非是代工厂,富士康离开后随时都会被替代,当年摩托罗拉关厂时,三星工厂离开时,天津的经济并没有变差,反而高新技术产业的增长十分迅速。
但富士康远非其他的企业能够比得上的,三星在国内市场的份额不断下滑,相关工厂承担的就业人数也远没有那么多,甚至很多工厂还是淘汰的落后产能,但富士康就不一样了。
比如郑州富士康一年进出口份额超过2000亿,占据郑州进出口份额的 80%,一旦富士康离开,这个空白基本上短期内无法填补。别看比亚迪也在郑州建了工厂,还有宇通客车、东风这样的知名汽车厂商,这几家厂商贡献的产值、就业人数远无法跟富士康相提并论。
单纯一个富士康差不多给郑州贡献了30多万岗位,毫不夸张地说,自从2011年富士康来郑州建厂,郑州经济便开始狂飙,产业随之转型,煤炭、纺织、电解铝开始向着电子信息产业与高端制造业转型,如今郑州不仅有富士康,也有中兴、创维、OPPO等数百家相关产业链企业,可以说郑州的发展与富士康紧密相连。
2、富士康离开的原因这一幕确实是很多人不想看到的, 但不得不说随着人工成本的增加,竞争的加剧,国外给予的税收优惠以及低用工成本,对于富士康确实有很大的吸引力,富士康在印度、越南建厂的力度也在加大。
1、富士康最先进的产能基本上都在国内,而且国内供应链完备,国外建厂的成本未必就比国内低。
2、富士康这么多年高速发展,其实也离不开大陆提供的良好发展环境
也可以说我们最近几十年的蓬勃发展,富士康也算是吃到了红利。
至于郭台铭在一档采访节目中说“富士康在大陆建厂是给中国人赏饭吃”,这样的话到底是不是真心话,大家只能自己判断了。
其实富士康不仅在国外建厂,国内很多地方也有新的工厂建立,比如赣州新厂投资上百亿,周口新厂投资20亿等,只是相对于国外建厂的数量,国内工厂建设的步伐放缓了。
3、这里面倒不是富士康有意离开这里,而是富士康作为代工厂,很难摆脱苹果的决定。
大家知道苹果一直专注在海外建工厂,有些订单逐渐地转移到海外的一些代工厂中,富士康也不得不跟着苹果的步伐走,因为只有去那里建厂,订单才会给你,否则哪怕是第一大客户,也会随时让你失去订单。
3、你以为在国外建工厂容易么?据说印度工厂时不时断电,员工还出现过食物中毒事件,员工因为不满加班,时不时地要罢工,论管理,国外确实远不如国内。除此之外,国内拥有完成的产业链,相关的零部件可以轻易地找到,这是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
实际上,国内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代工厂的数量同样在大量增加,即使富士康离开,短期内或许有影响,但从长久来看,就业人群还是能够找到替代工作的。另外,富士康培养了一大批管理人才与技术人才,再加上国内庞大的市场,其未必愿意离开这里。
总之虽然我们不想看到这一幕,但真的发生了,也没啥可担心的,工厂干不下去,还可以送外卖,去其他工厂上班,未必一定要待在富士康。
如果富士康要走了,中国上百万员工怎么办?
这个问题现在来回答特别的合适。目前网上出现了一种声音:觉得郑州乃至整个中国离开了富士康也没事、也会很好,然后说这次的疫情问题富士康的责任很大等等。其实我想说一句话,很多国际一流的大城市在疫情中都那样了,一个小小的富士康又能怎么办呢?别忘了人家只是一个企业而已,没有那么大的后勤保障能力和抗疫的实力。
现在很多人把所有的问题都往富士康身上引,我也不知道是出于一种什么目的了。说到底:富士康只是一个企业、人家已经做得很好了,很多事情不要想当然地去判断、想当然地去人云亦云。
一家企业存在的根本目的还是要利润、要赚钱而已,单单抗疫这个事情来说的话——背后的监管和保障部门才是责任的主体。
我看过有些富士康员工写的公开文章,其中有一位的一段话写得特别的好:
疫情这三年来,多少小微企业倒闭了!多少生意人赔得底儿掉!多少人失业!你是不是觉得这一切离你很遥远?你是不是还能按月按时收到工资与加班费,年底还有奖金?你是不是不用担心明天一睁眼老板就跑路了?你是不是不用担心明天会被裁员?原因无他,因为你在富士康!富士康就像一颗大树,保护着我们!——富士康员工写的!
富士康是一家超级巨无霸的企业,从1988年开始对大陆进行投资、进行转产。我初步查了一下:目前富士康集团在大陆一共有36个地方建立了厂区、建立了生产基地。这些生产基地雇佣的员工加在一起超过了100万人。
例如:郑州富士康是大陆地区最大的一个超级大厂,巅峰的时候有员工30多万人,现在也有员工20多万人以上。据网上统计的数据来看:富士康几乎占据了郑州经济的半壁江山、也为河南省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我们来简单地分析一下:一旦富士康走了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大概会直接出现以下四种情况:一是,这一百多万人首先就会直接失业了,必然会进一步增加就业压力。不过这还不算完,这些人又带动了多少人二次就业呢?
这个就不好算了,例如:为富士康配套的企业就业、物流企业的就业、周边摊贩和买卖人的就业、各种商业配套的就业、房地产的就业等等。估计一下,一个富士康最少带动了上千万人的就业问题。
二是,富士康走了以后,很多地方的经济发展和当地发展会出现重大的问题,例如:GDP以及外贸出口会大幅度的萎缩;
三是,当地的财政收入会少很多;一些地方的人口也会减少,毕竟没有就业机会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去。
我们还要考虑另外一个问题:如果富士康走了、富士康撤了的话,会不会产生不好的示范效应、群体效应呢?话说回来,现在国家大环境大家也是知道的,富士康如果去越南、去印度也是很有可能的。
总之一句话,富士康走了以后对经济发展、外贸出口、人员就业和周边配套人员的就业都会造成重大的影响,另外还有可能产生破窗效应等等。
至于富士康走了以后,这几百万人怎么办呢?我觉得也没啥好办法了,大概只能这么办了:一部分人选择二次就业了,目前这就业形势大家也知道,到底能不能找到一个合适的工作就很难说了;
另外一部分人估计就要选择灵活就业了,例如:开出租,看大门,摆摊卖货,搞小吃、送外卖等等;
还有一部分有能力有技术的人,这群人反正也无所谓了, 在哪里都可以过得比较好;那么高管们更无所谓了,这些年钱也基本上有了、产业也搞定了,依然会活得比较滋润的。
我个人认为:富士康走了之后最苦的还是那些基层员工了,年纪轻轻也没啥特别的技能,以前都是干流水线的。往后这日子和生活水平估计就不好过了。
很多人肯定会说:地球离了谁一样转、没有了富士康也无所谓;难道还有人会饿死吗?我想说的是:你如果不是富士康的员工、请你不要轻易地下结论。即使富士康走了,有些人恐怕也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
可是富士康那上百万的员工怎么办;周边的配套产业和商业怎么办;指着富士康过日子的老百姓怎么办呢?
最后我想说,有些人不要只顾着敲击键盘一时之爽,而失掉常识与底线。现在要的是理解、信心以及反思,而不是天天翻来覆去地说一句——地球离了谁都一样的废话。如果按这么理解的话,地球离了人类也一样存在、宇宙没有了地球也是屁事没有。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