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盖房子,“只做圈梁”不立柱子会怎么样?
我是乡村黑嫂,我来回答。
农村自建房以前是没有柱子的,甚至是圈梁也没有。不过现在的自建房已经基本上都有了。因为这样会更加的安全,地梁可以更好的保护地基,柱子和地梁连在一起使之成为一个整体,中间再加圈梁,整个房子就是一个整体。
题主问如果只做圈梁不立柱子会怎么样,黑嫂说一下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帮到题主。
一、圈梁和柱子的意义圈梁和柱子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将房子的压力转移到钢筋水泥上面,因为圈梁和柱子都是钢筋水泥打起来的。另外一个意义就是圈梁和柱子是用钢筋连在一起的,使整个房子成为一个整体,这样的房子安全性能更加高。
另外,现在都是两层或者三层,单纯的靠砖是有点让人不放心,而四角和中间有柱子,周围又有圈梁,上面的墙体的压力是在下面的圈梁上,这样情况下,砖起到的作用其实就是将芯填起来,真正的压力并不在砖上,而是在圈梁上,而圈梁和柱子又是相连的,使之形成一个相户依托的局面。
这里就涉及到了题主的问题,只做圈梁而不做柱子可以吗。
二、只有圈梁而没有柱子行不行答案是行的。
以前的房子,既没有柱子也没有圈梁,照样几十上百年。柱子和圈梁只不过是为了更安全。另外我们要明白的一个点不是,只有圈梁而没有柱子的情况下,整个房子的压力是不一样的。
只有圈梁而没有柱子,这里的圈梁起的只是压力的作用,而起不到拉力的作用,因为没有地方可拉。起的作用就是承受上面的砖压力,下面可以保护地基,中间可以保护下面一层的墙体。
等于是圈梁把压力分走了。如果是没有柱子也是可以的,假如自己家宅基地是老宅基地,上面一直就是盖着房子,那地基不会出现问题,下面的地基再做得好一些,然后打地梁,这些都是没有问题的。
写在最后:我们这里有个需要注意的点就是,地下的地梁多采用立梁而不是卧梁。相比较来说,立梁比卧梁更能承受压力。立梁就是高而窄的梁,卧梁就是矮而宽的梁。上面的受力点越小,则承受的压力越大,立木顶千斤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我是乡村黑嫂,一个有态度的农村观察者。喜欢我,请点击关注。农村盖房子,“只做圈梁”不立柱子会怎么样?
农村盖房子,只做圈梁不立柱子会怎么样?
我的回答是:不会怎么样。
我是一个常年在农村搞建筑的农民。从90年代开始,我们那里的农村才有人建平房。那时候的房子,别说立柱子,就是地基也是简简单单挖60Cm宽80Cm深,用沙浆砌上片石,上面做20Cm高,宽30Cm的圈梁。直接在圈梁上砌主体墙,不立柱子。我92年这样建的房子,开始建一层,十年后加建两层。到现在也没有发现墙体有裂纹。
2005年后,村里人建的房子,因为收入提高了,对房子的质量要求也高了。主要还是表现在把基础做得更好更牢固。一般是把地基挖宽到一米,深1,5米。布上一层钢筋,灌满混泥土,再在上面灌一层宽40Cm,高40Cm的混泥土地基。完成后,就可以在上面砌主体墙,也不用立柱子。许多村子的人这样建房子,也没有发现墙体有裂纹。
2015年后的农村建房子,基本上在做好基础上都加了构造柱。有的人家甚至做了框架结构。
其实,建房子,框架结构是最防震的。砖混结构第二,最差的是没布立柱的房子。
农村盖房子,“只做圈梁”不立柱子会怎么样?
作为一名结构高级工程师,我可以告诉你,农村大部分的房子还真不需要立柱,只要构造圈梁就可以了,在高地震区,顶多是在墙转角处增加构造柱而已。
农村盖房,房子的层数主要就是一至三层,高度大概都在10米以下,主要的结构类型为砖混结构,而砖混结构的构造和加强措施就是增加构造柱和圈梁。
在《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范》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两本规范中均对砖混结构布置构造柱和圈梁进行了规定。我们以砌体规范为来看一下构造柱要求:关于构造柱,砌体规范中的要求见下图。从图中可见,即使在8度抗震区,对于横墙间距肯定小于12米的农村三层及三层以下砌体房屋,也只需要在外墙四角及楼梯间处设置构造柱就可以啦。
那么对于圈梁的规定呢,我们看一下《建筑抗震设计规范》7.3.3的要求见下图,从规范要求中我们可知,圈梁也只需要在每层楼盖处设置就可以了。
其实,对于砖混住宅来说,只要地基处理的好,不会产生局部沉降,那么不管是圈梁还是构造柱,都是加强结构安全储备的一种措施而已。
农村盖房子,“只做圈梁”不立柱子会怎么样?
农村盖房子,现在依然有很多地方只做圈梁,不立柱子。比如说浙江这边,前些年农村自建房三四层的,很少有立柱,这和他们的地理环境有关,他们的地下基本是岩石层,非常的坚硬。
房子的牢固和稳定性,关健在于基础,就和大树一样,把根深深地扎在土里,任它狂风暴雨,也不会动摇。那自建房到底要不要立柱呢?
建房时房子的立柱的作用。1:砖混结构的立柱,在建房时,在每个墙体连接处,预理好立柱钢筋后,再砌砖墙,砖墙与立柱之间每隔一定高度,穿插钢筋连接墙与立柱,砌墙达到每层要求的高度后,再装立柱模板和楼面模板。由于可见,砖混构造柱不做为承重墙,它的作用是增强墙体之间的连结,防止墙体之间在拉力的作用下开裂。
2:框架结构的立柱。框架结构是完全靠立柱来支持楼房的重量,与圈梁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所以框架结构的立柱不仅仅只做为承重墙,还起到和各个墙体的牢固连接。没有立柱的房子可能出现的问题。上面说了,房子的牢固关健在于地基,也并不是每个地方都和浙江那样有特殊的地貌。有的人建房并不太注重建房基础,所以在没有立柱的情况下,最有可能出现的是墙体开裂,严重的甚至导致房子倾斜。
如果建造让人放心的房子。1:砖混结构的地基处理。在规划好房子的尺寸后,按房子的大小尺寸在宅基地上用石灰粉打上地基线,用挖掘机以线为中心,向下挖1.5米深,宽1米左右的地基沟,再用混凝土和钢筋填严实至所需的高度,这为建房基础地基。等混凝土干透后,再在表面用混凝土和钢筋浇筑地圈梁,同时要把构造柱所需的钢筋预埋入地圈梁内。
2:框架结构的地基处理。同样开出地基沟,不同的是砖混结构是地圈梁,而框架结构是整个平面与地基全用钢筋混凝土连结,形成一整块平板。结束语。自建房为了房子的牢固和使用寿命,最好要立柱,最起码它能在心理上有安全感,再说了,它的费用也只占到房子总费用的1/5左右,何必去省下那让人不安的费用呢?
农村盖房子,“只做圈梁”不立柱子会怎么样?
在农村盖房,千万别图省钱“只做圈梁”,不考虑竖梁。我们家的老房子就是吃了这个亏,搞得现在拆也不是,加盖也不是!我们家的老房子是08年盖的,那时候本计划只盖两层,为了省钱和赶工期,就只做了圈梁就着急忙慌地往上盖了。结果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真的是后悔不已。
入住没两个月,墙面上就开始出现有裂纹。咨询了泥水师傅得出的结论是地基下沉不平均,导致墙面被挤裂,问题不大;一年不到,楼顶也开始渗水,把二楼天花板弄得黑一块,白一块,石灰也整块整块往下掉。没法子,就只能在二楼顶加盖铁皮房;将就了几年,左邻右舍又开始准备加层了,因为我们家的房子只做了圈梁,不具备加层条件。现在想加层,又怕“墙上加墙”不安全,拆了重盖麻烦又舍不得,真的是进退两难。根据我家盖房的经验教训,我觉得盖房还是要做竖梁的。资金紧张的话,宁愿选择家具简陋些。加了竖梁,安全系数提高不少,加层也能毫无压力;其次,加盖竖梁也多花不了多少钱,也就一两万,盖房是大事,动不动就是几十万,相比之下盖个竖梁就是小钱了。
当然,如果你只是计划盖个一层的小平房,那么有圈梁就够了,如果想盖楼房的话,一点还是强烈建议加盖竖梁。
以上是一点的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感谢阅读,期待你的关注。
农村盖房子,“只做圈梁”不立柱子会怎么样?
可能是我们在网上看多了农村别墅的缘故,总以为农村建的房不是高大漂亮的框架结构自建房,就是有结构柱的砖混自建房。
其实,真正的农村还达不到这样的平等,农村还有许多不富裕的家庭,对框架结构是可望不可及,既便是二层的砖混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于是,在农村就有许多的没有结构柱、甚至圈梁都没有的自建房,要说这样的房子可不可以,只能说肯定不如砖混和框架。但只要符合了一些基本的要求,还是没问题的。要知道,早十年前,农村同样是难以见到有立柱和圈梁的,可他们还是很安全。
不过这样没立柱或圈梁的房子基本得满足以下几个要求:
一、基础一定要牢固。
一座房子牢不牢固,其首要条件肯定是取决于基础,万丈高楼从地起。基础如果不稳定,不说万丈,看城市随处可见的一些1~2米高的院墙就知道,经常有开裂、倾斜的现象发生。可见,基础对我们房子的重要性了。
二、砖砌体得满足压力强度。
因面对环保的要求,农村许多地方的红砖厂是关的关、就是停的停,如今出现的都是承压不足的轻质砖和空心水泥砖等。这样的砖虽说环保,但却只适合在框架结构的房子上使用。所以,如想盖没立柱的自建房,总得选用压力强度足够的红砖才行。
三、高度以二三层为好。
没立柱,那我们建的房子肯定不能太高了,虽说以前也曾有没立柱建五六层的。但毕竟时代不同,对安全的意识也得随着时代的变化同样改变和提高。所以,如果没立柱那就不要建太高了,且不做立柱肯定是我们自身的经济不足,既然是这样,那我们更不能建高了。两层够住的绝不去建三层,那这样我们就不仅能节约成本,甚至立柱也能轻松的加上。
四、不在地震带。
虽然对房屋的设计来说,都是要求能满足一定的地震要求的,但不是我说句不好听的话,在我国大部分地方,还是绝小出现地震、或既便有也是极轻的。对这大部分农村来说,二三层的框架其实只是满足我们心里的一种“万一”现象,这个“万一”其实只是人们生活富裕之后的一种表现。有没有用,其实就还是如“万一”一样,可说不会出现。所以,只要我们的房子不在地圈带之上,没立柱的农村自建房还是能建的。
只要将这些条件都做足够了,那在农村自建房时,没立柱也能建造得非常安稳牢固的!当然,如有经济条件,还是不要节省这成本其实不是很高的立柱了,至少能让自己更觉得放心,是不是?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