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八十年代,老百姓餐桌上有哪些现在人吃不到的食物?

作为一个曾经学过厨师的70后,对于现在已经消失和不见的食材可以说是记忆颇深,别看七八十年代时的物质条件跟现在有着天壤之别,但是那时候的很多名菜和食材现在有钱也不见得能够吃得到。

七八十年代的时候生产力和物流跟现在不可同日而语,因此有很多的食材因为产量的原因和保鲜的原因只能在本地销售,随着后来经济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提高,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不少美味的食材不是被吃没了,就是被吃成了“保护动物”。

我居住在北方的海滨城市,我们这里山海相依,因此不仅出产优质的海鲜,还有很多的山珍也不稀奇,今天就来跟大家说说七八十年代我们这里老百姓餐桌上常见的菜,现在基本上已经很难看到,即使有也卖到天价。

一,渤海湾的大对虾

渤海湾里的对虾每年在冬季上市,这种虾应该是中国北方海域里出产的最大个的虾,以前市场上售卖的讲究一斤十个头以下的,也就是一只大虾至少要达到一两以上。

记得七十年代我上幼儿园的时候,幼儿园的食堂用大对虾炖菠菜,菠菜都被虾的颜色染得通红,家里包饺子也用这个对虾来包,那个鲜味是现在市场上售卖的任何虾所不能比的。

山东和我们当地的名菜【㸆大虾】也是以这种虾为主料的,即使是就是年代初的时候,渤海湾对虾也还能经常见到,价钱也不是那么贵。现在渤海湾对虾虽然也有,但一艘渔船出海一趟也打不了几只,因此它的身价也不是普通百姓能够吃得起的,关键是有钱也不一定买得到。

二,渤海湾刀鱼

渤海湾出产的带鱼小黑眼睛、头小、獠牙不外露,一般一条在一斤在左右,以前逢年过节谁家都会买上一大盆,炸着吃或炖着吃,当年这渤海湾刀鱼也就是普通百姓家的家常菜。

现在渤海湾刀鱼的身价动辄过百一斤,而且市场上你也未必能够买得到,这渤海湾刀鱼现在普通老百姓家一年也不见得吃上一顿。

三,剥皮鱼

剥皮鱼以前是最便宜海鱼的代名词,七八十年代的时候这种鱼也就毛八分钱一斤,基本都是大家餐桌上的常菜,当年这鱼产量大都是被用来制作烤鱼片,老百姓家里用它炖粉皮吃可以说是常菜。

现在剥皮鱼已经很少见,尤其是过斤以上的剥皮鱼你根本就看不到,像重庆火锅里的“耗儿鱼”那么大点的剥皮鱼,以前基本都是喂鸡鸭的饲料,当面要是吃那么大点的鱼真会让人笑话。

四,乌鱼蛋

乌贼是中国的“四大经济海鱼”之一,以前每年的秋季满海边都是钓乌贼的人,用几个鱼钩绑成锚的形状,上面缠上香烟里的锡纸,挂上鱼肉,晚上打着大号手电或点着嘎斯灯去海边钓,一晚上钓上几十斤是常有的事,然后晒干以后晾成乌鱼干,当年鱿鱼几乎没人吃,大家都喜欢吃肉厚质嫩的乌贼。

春季是乌贼的产卵的季节,这个时候的乌贼肚子里都有卵,像一个圆球状的,大家管这叫“乌鱼蛋子”。

乌鱼蛋子吃起来又香又鲜,不论是蒸煮都异常的美味,鲁菜名菜【酸辣乌鱼蛋】就是以它为主料制作的,现在带籽的乌鱼蛋子你根本见不到,这个已经多年淡出了人们的餐桌。

结语:

七八十年代还有很多食材都已经淡出了百姓的餐桌,除了因为过度捕捞以外,还有就是人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不少食材的生长空间已经被压缩了,因此产量变得越来越少。

不过七八十年代并不是一个值得怀念的年代,要知道那时候很多人家也就刚刚解决了温饱而已,虽然有很多人怀念那时候鸡有鸡味和肉有肉味,不过给现在半年让你吃上一顿肉,你也会觉得这鸡和肉是无上美味的。

七八十年代,老百姓餐桌上有哪些现在人吃不到的食物?

七八十年代,老百姓餐桌上那些所有食物,现在人已经根本吃不到了。不是从那个年代过来的人,也只能听一听老年人从嘴里说出来罢了。

七八十年代老百姓餐桌上的所有食物,都是纯绿色,纯有机,没有激素,没有污染的健康安全食品。

当时人们享受的美食我给你说几种:

一,懒豆腐,把青豆用水泡好(当时很少有黄豆,黄豆是外来品种)用小石磨把泡好的青豆磨成浆,把各种野菜,油菜,白菜等洗净切碎,和磨好的豆青浆(带豆渣)放入锅内煮熟。这样的懒豆腐可以即时食用,也可以再炒一下食用。这是当地人在春天比较喜欢的一种美味大众食品。

二,粘转,把将要成熟的小麦收回来,用锅蒸熟,把麦糠去干净,然后用大石磨研磨一遍,由于小麦还没有完全成熟,仍然在灌浆,小麦籽粒不但柔软而且富有粘性,所以研磨出来的小麦籽粒会成为长细条状,这样的细条叫:粘转。可以直接吃,也可以凉拌。

三,清蒸银条,人们在春季用钢叉和铁铣在轮作休耕地里,把打碗花的根挖出来,拿到家用水洗净,放进铁锅蒸十分钟左右,拿岀来可以直接食用,也可以凉拌当菜食用,直接食用口感面面的有点甜丝丝的味道,不但清爽,而且相当可口美味。

四,炒雪花,把做完豆腐剩下的豆渣,放锅里炒熟,用烙的薄饼卷起来食用,真的是又香,又软相当可口美味。我写到这里已经流口水了😀

还有很多蒸各种野菜和凉拌各种野莱,,,,,,

时过境迁,社会发展啦!进步啦!昔日一些美味的民间食品,早已无影无踪,作为过来人,只能作为一种美好的回忆啦!

七八十年代,老百姓餐桌上有哪些现在人吃不到的食物?

说吃不到了应该是不准确,我倒了觉得应该说是,东西还是那些东西,东西已不是那些东西了可能更为准确!

七八十年代,老百姓餐桌上有哪些现在人吃不到的食物?

在七~八十年物质比较匮乏的时代,每当春暖花开榆树开花返青长出榆树钱的时候,母亲会给我做榆树钱儿以及榆树皮做的食物,虽然谈不上什么美味,但吃起来也津津有味。当年还有一种黄皮的西红柿,吃起来又香又甜汁还多。

还有当年的玉米面的菜团子和贴饼子,还有油锅煎小杂鱼,现在都几乎见不着了。

对于现在的生活很知足,从小的记忆让我养成了节约粮食,生活知足的心态。

所以我很是看不起那些无所事事,尤其是养狗浪费粮食浪费社会资源的人。这些人纯属吃饱了撑的!让他们倒退回去几十年吃不好穿不好喝不好,他们就没这个闲心没事找事了。

七八十年代,老百姓餐桌上有哪些现在人吃不到的食物?

“忆苦思甜飯”是六七十年代,启发人们“过去舊社会比现在还要苦”的饭。这种饭全部都是米糠和不同野菜做成的,吃的时候还有革委会人员致词,要大家“不忘阶级苦,牢记血淚仇”,“不要身在福中,不知福!”这是特定时期,发明的一种特殊的饭。

自从改革开放后,大家生活真的一天比一天好起来。这40多年来,别说大家吃不到“忆苦思甜饭”,年轻人可能听都没有听说过。

七八十年代,老百姓餐桌上有哪些现在人吃不到的食物?

我想了一下,过去有的食品,现在超市里什么都有,而过去没有的食品,现在比过去更丰富了,只是食物质量不同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