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玉身边的袭人和晴雯,谁才是真正的狐狸精?

红楼梦里抄检大观园时,王夫人骂晴雯、芳官等人是狐狸精,看不惯她那轻狂样子,晴雯最后含恨而死。但其实温柔和顺的袭人也曾被骂成是狐媚子,专门哄宝玉。学界关于袭人和晴雯的争论一直以来也没有休止过,那么袭人和晴雯,谁才是真正的狐狸精?

袭人: 绝大见识,绝大识论。

袭人者,奸之近人情者也。以近人情者制人,人忘其制。以近人情者谗人,人忘其谗。约计平生死黛玉、死晴雯、逐芳官蕙香,闲秋纹麝月,其虐四矣。而王夫人且视之为顾命,宝钗倚之为元臣。

晴雯:节短韵长。

晴雯人品心术都无可议,惟性情卞急,语言犀利,为稍薄耳。使善自藏,当不致逐死。然红颜绝世易起青蝇。公子多情,竟能白壁。是又女子不字,绝世丰神。非自爱而能若是乎。

宝玉身边的袭人和晴雯,谁才是真正的狐狸精?

宝玉身边的袭人和晴雯,谁才是真正的狐狸精?

何谓狐狸精,通常是指以色相勾引或诱惑男人的女人,以其轻佻言论或行动促使男人就范,满足自己欲望者。宝玉身边的袭人和晴雯两个人就其言谈而言很难说没有这个想法。俗话说听其言观其行,但就行动而言,应该说晴雯可能有这个想法,但没有这个胆量,只能说有贼心没贼胆,没有行动,当然也就不能以想法和言论而定“罪”。因此晴雯不能说是“狐狸精”。

反观袭人不仅有这个想法,而且还趁给宝玉换衣服的过程中,非常含蓄以言谈举止,挑逗情窦初开的宝玉,诱惑其就范,达到自己将来成为其妾之心愿,这种行为与狐狸精有何区别。难怪其判词中有“一簇鲜花,一床破席”,特别形象的是“破席”二字,其含意不言而喻,大多数也会明白。因此宝玉身边真正的“狐狸精”应该是袭人。

宝玉身边的袭人和晴雯,谁才是真正的狐狸精?

这个问题各有说词,宝玉身大小丫鬟约十六个,其中排在前面的是袭人,晴雯,麝月,秋纹。究竟袭人和晴雯谁是狐狸精呢?

“狐狸精”是人们对作风不正派女人的蔑称。“狐狸精”会利用自己的高亮的颜值或特长,去迷惑人达到自已的目的。

袭人和晴雯原来都是贾母的侍女,到宝玉身边是贾母深思熟虑特许的,都具有成为准姨娘的身份。

由于袭人和晴雯的各自性格不同,对宝玉的表现也有很大的差异。袭人是傻傻笨笨的,一门心思都用在主子身上,从服侍贾母到宝玉并没有改变。晴雯则是锋芒毕露,舌尖口快容不得人,惹得王夫人很是看不惯称之为“狐狸精”。

实际袭人和晴雯作为贾府中的奴才,对待主子都必须得唯命是从,去讨得主子欢心。即使这样也只能尽力保全自己,而不能动摇主子的地位。

从袭人的失身和晴雯临死时对宝玉的表白来看,说明她们都不具备迷惑宝玉达到自己目的条件,只是身不由己受人摆布而已。

所以袭人和晴雯都不是真正的狐狸精。

图片源于网络侵权即删。

宝玉身边的袭人和晴雯,谁才是真正的狐狸精?

宝玉身边的袭人和晴雯,谁才是真正的狐狸精?

真是个好问题。忽然让我想到了——“大婆”范儿。

如果我是一个道士之类的,掐指一算,或许很容易知晓答案。

如果我是个走江湖的老油条,估计也能告诉你,你想要的答案。

以上,当然是开玩笑。

如果你和我一样,承认《红楼梦》是一部伟大小说的话。不是一般喜闻乐见的宅斗剧。那我希望,我们阅读的时候,不是带着普通现世的思维,一定要分清谁是好人,谁是坏人。或者,谁是狐狸精,谁不是狐狸精。

首先,她们都是薄命人

但是,如果我们非要作出判断,那也应该尽可能地去贴近曹公创作的本意,在文本中找线索。所以,我更愿意用——薄命人为两人定性。

在第五章,宝玉梦回太虚幻境的时候,已经向读者交代,这群女孩子,都是在薄命司记录在册的。袭人和晴雯同在“金陵十二钗又副册”中。

判词分别是:

袭人——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晴雯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公子空牵念。

最后的结果,都是薄命而已。

那么,曹公可能偏爱谁?

现代人在不追究细节、不专注文本的时候,都更喜欢晴雯一些。快意恩仇,风流灵巧,如果没有后来的结局,妥妥的爽文女主。原先的我也是一样,晴雯死的那一幕,是我第一次看书时哭得最惨的地方。

后来,慢慢懂事,有了一定的积淀之后,一次次重回文本,我觉得,这时候的自己,能更接受曹公并没有更偏向于谁。他就像创造这一且的上帝一样,站在更宏大的视角之上,而不是如你我一般拥有普通的好恶。

但是,如果非要把曹公拽下这万丈红尘,让这个伟大的头脑不能脱离人性,必须要有一点偏私。我还觉得,曹公可能喜欢袭人会多一些些呢。

这当然不是胡言乱语,因为没有证据显示——曹雪芹是穿越的。所以,他不可能拽着自己的辫子,脱离时代的认知、时代的价值观,一定要符合现在21世纪的审美。不过,单从判词的褒贬上,也能感觉他给的结局更惨。

袭人判词的关键句子是——堪羡优伶有福。

晴雯判词的关键句子是——风流灵巧招人怨

如果以此为标准的话,无疑偏爱袭人一些。脂砚斋也说过袭人好。两个古人的价值观,多少要比我们更贴近一些。

谁的行为更不当,更狐媚?

谁的行为更不当,更狐媚。无疑是晴雯了。不用别人判断,她自己就知道的,在王夫人所代表的礼法面前。聪明的晴雯是如何表现的。她自说粗鄙,在外伺候,不到宝玉近前。虽然我们能够同情现在的她的委蛇之词。事实上,在礼法家庭里,聪明伶俐如她,她是明白自己等级以及这个等级该有的言行的。打骂小丫头,打发坠儿……都不是她的本职。

但是,在生活中,她却处处逾矩,撕扇子博千金一笑。当然,这些只是她心比天高的一个表现,并不是主动从性行为上引诱宝玉。所以她没有作出现代人以为的“狐媚”之事。但是,从清代的标准而言,爱好打扮,责骂小丫头,顶撞老妈妈,恃宠而骄,恐怕就被认为是狐媚了吧。

反观袭人,与宝玉有了实际。以现代人的角度而言,她身上有了“狐媚”的实际。但是,就古代而言,稍微有点常识的可能都听过,公子屋里养的丫头,就是为了给公子通人事的。更何况,袭人自从与宝玉有了事实,并没有拿大摆谱,反而更加认可了自己是宝玉的人越发持重了。

现在很多人讨厌袭人,认为她是告密者。尤其故事很符合现代的防火防盗防闺蜜,所以不过细节,越发觉得袭人可恶。完全忘了是“死鱼眼睛”王善保家的在王夫人身边告晴雯的状,勾出王夫之以前对晴雯的不良印象。

结语

当然,无论是晴雯还是袭人,我都不觉得,谁要被定罪为现在的意义上的狐狸精。

不过,最为非专业读者,只看个热闹的话,我们当然可以任性,可以“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

宝玉身边的袭人和晴雯,谁才是真正的狐狸精?

当然是袭人,很早就和宝玉行了云雨之实。

虽然相貌远不如晴雯,看上去粗粗笨笨,给了王夫人人畜无害的感觉,实则步步为营,为自己的今后都铺好了路

而晴雯虽然相貌出众,但却真真是天真烂漫,把喜怒都挂在脸上,没有袭人的那般心机,走一步看一步。和宝玉相处起来打打闹闹,纯真无暇,从来就没和宝玉做什么逾矩之事。

宝玉身边的袭人和晴雯,谁才是真正的狐狸精?

昏庸的王夫人不喜欢黛玉众所皆知,看到晴雯她长着“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像林妹妹”,大家都知道“这些丫头们,共总比起来,都没晴雯生得好”。

晴雯是黛玉的影子,王夫人说晴雯是“狐媚子”,难怪黛玉“风刀霜剑严相逼”!

晴雯是单纯的、个心直口快的人,这姑娘不懂得保护自己,不圆滑不世故,持宠娇纵。自以为从小在宝玉房里便可一辈子在一起,谁知被告密赶出贾府,最后还死了。

晴雯和宝玉之间是清白的,担了虚名。晴雯是清高的,她不屑说出袭人宝玉的苟且之事。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

说到告密者,除了袭人还能是谁?

“当宝玉说至警幻所授支雨之事,便只羞得掩面伏身而笑。宝玉素喜袭人柔媚娇俏,遂强与袭人同领警幻所训云雨之事……念便如此亦不为越礼,遂和宝玉偷试一番。”

宝玉的强烈要求之下,袭人连逗带引与宝玉偷试一番。她以身相许,宝玉视袭人更比别个不同,然而袭人并未满足。

袭人为了将来,选择了宝钗为后盾。自此凡有宝钗出场的地方,袭人便不动声色刻意地引起宝钗的注意,以便背后拉拢宝钗,同一阵线。

宝玉的奶娘眼光独到、一针见血:“一心只想妆狐媚子哄宝玉,哄的宝玉不理我,听你们的话。……看你还妖精似的哄宝玉不哄。”

李嬷嬷清楚袭人的手段,可是她的话没有人相信,还被赶出怡红院。

袭人多次向王夫人告密,被另眼相看。平时一言一行更时时注意了,博得贤惠的好名声。这些等等,如果不是狐狸精是什么?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