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常说的“断香火”是什么意思?

这是社会上对绝户头下的一个比较客观的结论。

社会上的绝户头分单料绝户头和双料绝户头:单料绝户头是只有女儿没有儿子。双料绝户头是无儿无女户。

由于这样的家庭没有儿子(男丁)就没有办法娶妻生子,没办法娶妻生子就不能传宗接代。这样一来,他们的祖坟里慢慢的就没有了子孙进行扫墓祭奠和烧纸钱,所以就断了烟火。

民间常说的“断香火”是什么意思?

“断香火”的说法在民间还真常听到的。

香火本来是指供奉神佛用的线香与蜡烛(或灯火),意即祭祀之礼。后来引申为祭祀神仙、佛祖的人,就是我们常说的信徒。

祭祀之礼以至延续到子孙后代烧香燃火拜祭祖宗。而点香燃香火需要人。没有人香火是不会自燃的,也就需要祖先的后代们去完成。

其实这祭祖,就像我们在每年的清明节、中元节、寒食节上坟时,先点上三柱香。当香燃至约半柱时,在列宗列祖的坟前烧掉纸钱、纸衣;当三柱香燃尽时,撤掉供品,并将其向坟地四周抛撒,即“拜四方”。意思是给那些去祖宗坟上“抢”吃的“野鬼”们准备的。这么虔诚、细心的活儿只有血缘的后代们才能做到位。

如果某一家没有了后代,也就没人去祭祖拜宗。逢年过节就是祖先牌位并的尘土无人打扫,就更不用说有人点香燃火了。也就是说后代没人了。其实在过去是重男轻女的,女性又有不得祭祀的约定,这里的后代应该是相对于男丁而言。“断香火”在民间也就有直系男性的意思,这也是敬神拜祖香断了,火熄灭的的引申之意吧!

“断香火”在以前的社会是男女不平等的一种错误的表现。新社会新时尚,男女平等了,女孩也是传宗接代人。即是“上门女婿”、认亲的、认领的都是“香火”。因此“断香火”的说法应当摒弃,让它到历史的垃圾桶中去。

民间常说的“断香火”是什么意思?

民间所说的“断香火”主指家中无男丁子嗣继承,后继无人,祖宗没有后人续拜祭祀了。

在父系社会里,都有点重男轻女思想,总以男性为主体,认为女人是从属的,是泼出去的水,不入嗣的。所以一对夫妻只生女而不生男就被认为是“断香火”了,在民间是会被人看不起而小瞧的。过去无子的,有条件的会想方设法“过继”一个儿子来续香大,不认香火就此而断。现在提倡男女平等,这思想没过去那么严重了,女儿也是传后人了。

在民间,男丁才入嗣,接续香火,一般女儿外嫁,是不入嗣,不接续香火的,除非讲条件上门入赘,所得儿女随老丈人姓,随岳父宗嗣排辈才是续香火不断的。

断香火有以姓氏宗亲而论,没生男丁就被认为是“绝房”“断香火”了。断香火不单是指祭拜祖宗的,神庙社主道观等也是要拜祭烧香大的,断香火,也有指神堂社庙道观无人拜祭而断。一般旺的神庙道观是有专门负责烧香的,是让香火不断,香火断了,是指无人烧香拜祭了,冷落了。所以庙宇道观也很重香火,不让香火断之,断了就有冷落衰败感。

民间常说的“断香火”是什么意思?

民间常说得“断香火”是家里没有男孩,也叫“绝户头”。确切的说是家里祖坟上没有上坟添土、烧香烧纸的了,所以叫“断香火”。

因为我们这里的习俗是,女儿不能上坟,只有父母“五七”、“百日”、“三年忌日”,“九年忌日”,和儿子结婚时回娘家上“喜坟”时,进祖坟到父母坟前祭拜,也得有娘家的哥哥弟弟或侄子等男姓家丁陪同,圧坟头纸,得有男人操作。平时都是儿子上坟。女儿连上坟的姿格都没有,更谈不上延续香火了。

所谓的“断香火”,有三个方面

一,光棍男人,终生未娶,更谈不上留下子嗣。

二,结婚后没生育孩子的,也就是生理上有缺陷,没有生育能力的夫妻。

三,婚后只生有女儿,没有生儿子的夫妻。

其实,这是千百年来,重男轻女的一种体现,更是一种陋习。女儿为什么不能上坟添土,延续香火呢?女儿不也直系血亲吗?身上都流着父母的血,同样是父母血脉的延续。

诚然,女儿长大要嫁人,自古就是“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生的孩子跟人家姓,替人家传递香火,女儿也自然成了外家人。这是艮古不变的。所以在农村拚了老命也要生个男孩。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这种观念在人们的思想中越来越淡化,“女儿也是传后人”,已逐步被人们认可。

尢其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后,计划生育政策下的独生子女,如今乘“放开二胎”的东风,生两个孩子,一个随父姓,一个随母姓,不论男孩女孩,两家都有烧香烧纸的,不至于“断香火”,真是两全其美,皆大欢喜的大好事,值得提倡。

民间常说的“断香火”是什么意思?

过去长辈都是重男轻女,家里要是没有男孩子,就要想方设法要一个男孩子,为的是长大以后结婚生子传递香火,如果一家都是女孩子,长大以后要嫁人的。这辈子没有男孩子,都是女孩子,那就叫“断香火”了。

谁家子女好几个都是女孩,就一个男孩,父母对着男孩子就要说:“你是咱俩的独苗,结婚一定要个男孩子,给咱家传宗接代”,就是“延续香火”的意思。

民间常说的“断香火”是什么意思?

谢邀!我是白铅华,喜欢中华传统文化,欢迎关注,方便交流!

我们常说的额断香火,有好几个意思,铅华收集了一些。

  1. 就是指寺庙、院观等供奉神祇或宗室、家族供奉祖先时燃点的香烛、长明灯等。这里要是断香火指的就是,这寺庙、院观供奉的神祇没有人信仰了,或者宗室子弟不供奉祖先,不祭祖。

  2. 寺庙、院观里掌管香火的人。就是职位或职务的称呼,这里的断香火指的就是,寺庙、院观里缺少掌管香火的人,也就是说寺庙、院观的神祇没有人信仰了,这个意思不太使用。

  3. 家族由于某种缘故,无子嗣承继。古时候香火指后辈祭祖时,燃烧香蜡纸表,故断香火表面意思就是没有人祭祖,也就是指无子嗣。古时有“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即没有后代传承香火是最大的不孝。

综上,香火可以指:祭祀用的线香与蜡烛,引伸为祭祀;或者引伸为供奉神祇,意思就是信徒;引伸为祭祀祖先,意思就是子孙、后裔、继承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