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能最通俗的理解通货膨胀?

举个例子吧,便于通俗的理解;

有一个村子,这个村里养了100只羊,这个村里有10000块钱,人们就用着这10000元互相买卖这100只羊,那么每只羊的价格就是100元,第二年村里的羊增加了20只,村里就又增加了2000元,变成了12000元,一只羊的价格还是100元,如果村里不增加这2000远呢,羊的价格就变成83.3元,钱相对于羊来说就少了,价格低了,养羊的就不赚钱,不愿意养了,羊就会越来越少,直到再回到100只,这个钱少的过程就叫经济危机。

但是有时候村里不确定到底是120只还是130只,为了提高养羊的积极性,就直接把钱加到了15000元,那么120只羊的价格就变成了125元,钱相对于羊来说就多了,价格就高了,钱多了就叫通货膨胀。

把这个村子看成一个国家,把羊看成是这个国家的所有商品,村里的钱就是这个国家在市面上随便流通的钱。

一个国家怎么才知道通货膨胀呢,就是看物价,物价受2个方面影响,一个是钱的多少,另一个是全社会生产能力的多少,根据每年统计生产能力和当前存量的多少,央行每年该多放钱就多放,该收紧就收紧,通过调控把物价稳定在一个合理的区间,这就叫良性发展。

有时候会因为特殊情况造成生产减少,比如疫情期间,水灾,地震,恶劣天气,进口减少等等,产品少了钱还是那么多,就会涨价,人们手里原来的钱就买的东西少了,这就叫降低购买力,买的东西少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就会下降,物价很高,手里钱少,人们就日子难过。

为了改善这种状况,国家就会从2个方面调整,一是放钱给企业让他们加快生产,满足需要,也就让工人多挣到工资,同时还要尽量控制物价不上涨,再放钱投资一些其他的行业,让人们通过劳动卖商品多挣到钱,当钱放的过多了,人们手里的钱也多了,虽然多了,也只能买到和原来一样多的商品,仍然物价很高,这个过程就叫通货膨胀。

根据物价就能看得出来,比方说上个月一只羊是100,这个月变成120了,就比上个月贵了20,也就是涨了20%,这个数值就叫CPI指数,一般控制在1-3%之间最好,物价涨不多,生产的多赚钱能维持下去,购买的花得起,还不降低生活质量,就能促进发展。

也有的时候会控制不好,毕竟千千万万个工厂和企业,会造成大量商品积压,积压就会降价,厂家就会赔钱倒闭解雇工人,工人赚不到钱,就没钱花,商品就更积压,更降价,形成恶性循环,发展到最后就是人们手里没了钱,或者钱很少造成生活困难,老板负债还不起,就形成经济危机。

经济危机和通货膨胀是一对孪生兄弟,国家有关机构就是专门平衡这两者关系的,保证良性循环。

通货膨胀还有一种叫输入性通货膨胀,比方说;

美国在他国内大量增发美元,他的国内就会造成物价很高,但是他不生产商品,它是靠进口的,于是他就花高价进口我们的商品(有时是故意的,因为印钱的成本非常低),我们的企业就多卖了钱,把美元拿回本国,但是美元在本国内不流通,就只能去银行换成人民币,再去市场采购原材料,这样,企业多卖的那些就变成了我们国内的钱在国内流通,美元就积压在银行了,久了我们的市面上就会大量增加人民币,还有的外国投资者来投资做生意,带来的也是美元,同样也得换成人民币在我们国内花(发工资,购材料),这些增加的钱没有对应的我们国内的增产商品,就形成物价更高的现象,这就叫输入性通货膨胀。(银行里成堆的美元废纸,只有我们进口商品花出去才算钱)。

最后,最简单地理解通货膨胀就是看物价,钱多物价高,cpi指数居高不下(大于5%)手里的钱不够花,购买力下降,就是通货膨胀比较严重了。也叫经济泡沫,一旦泡沫破裂,就会变成经济危机。

控制通货膨胀和经济危机,既有宏观调控,也有微观调控,还有定向调控,有关机构会合理地进行,尽最大努力做到平衡。

怎么能最通俗的理解通货膨胀?

首席投资官评论员董岩:

通货膨胀放在整个国家是不好理解。那么我们把圈子缩小一点,局限在一个岛上,比如岛上有100个人,从事着不同的工作有的种田、有的养猪、有的养羊、有的打鱼、有的采摘水果。在没有等价交换物的情况下我们要想获得别人的东西那么只能用自己的东西和别人换,按时对方不一定需要自己生产的产品,由于这种情况这个岛的岛主作为岛上威信最大的人把岛上的所有人都召集起来,最后大家同意由岛主制定一种等价交换物(货币)来满足物品之间的兑换。

最初岛上发行了100元货币,不同的东西对应货币都有一个固定的价格,比如一只鸡是1元钱,一斤羊肉是2元钱。后来岛主心生异念,自己又悄悄的印了100元,久而久之就变成200元在流通,钱就变多了,而东西还是那么多,那么一只鸡就变成了2元一只,一斤羊肉就变成了4元。如果岛主还偷偷的印钱,那么岛上的物价就会不停的上涨,而获利最大则是什么都没干一直在印钱的岛主。

通过上面的例子就可以很清楚的理解什么是通货膨胀,其实就是钱多了,购买力下降了。所以说什么是财富?钱本身并不能代表财富,只有生产出来的东西和服务才是财富。放在一个国家就是国家通过超发货币,社会上的钱越来越多,物价不断的上涨,使得老百姓手里的钱购买力下降,从而变相的掠夺了百姓手里的财富。而在这个链条中谁最先拿到超发额货币谁将是受益者,就比如我们举的例子中的岛主,因为超发货币就能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不用付出劳动。

怎么能最通俗的理解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就是钱多了,物价上涨了,中产家庭又被收割了。

真正的穷人和富人,都不用担心通胀。

通胀的真正受害者,其实是中产,尤其是手里拿着现金的中产。

如果还不明白为什么,还拿着大把的现金做着理财,存着银行的,真该好好了解一下通胀的本质了。

通货膨胀,有“钱”人的收割机

通货膨胀,本质就是钱印多了。

钱印多了,钱就不值钱了,货币贬值了,购买力下降了。

所以,有“钱”人,是最容易被通胀收割财富的。

传统又安全的钱生钱方式,永远赶不上通胀。

原因非常简单,因为银行给你的钱,永远不会比它拿到的更多。

如果原本有1个亿,货币增发了1个亿,2个亿,你把1亿存银行,指望银行把多出来的1亿都按利息给你,这是段然不可能的。

因为银行本身还要消耗各种成本,利息只是给你一个存钱的理由而已,并不是让你去应对货币增发,通货膨胀,货币贬值的。

从历史到现在,没有任何一个通货膨胀的年代里,靠存银行抵御通胀的。

所以,通胀本身一定是会收割有“钱”人的。

这个时代,最有“钱”的是中产,中产的货币储备比率是最高的。

通货膨胀,让富人越来越富

很多人好奇,为什么不是富人被收割,富人的钱不应该是最多的吗?

这个想法大错特错。

富人确实有钱,但富人的现金占比特别低,甚至可以说富人的现金资产是负数。

如果你看过胡润百富榜,排名靠前的富人,清一色都是企业家,最主要的资产是企业股权。

企业股权本质上并不受通胀影响。

其次,富人剩余的资产以不动产为主,另类资产为辅,现金极少。

可以说,富人如果缺钱了,都是去银行做资产抵押贷款,问银行借钱。

富人借来的那部分钱,就是中产阶级们往银行里存的钱。

富人在银行里存的钱,基本上仅仅是为了平时日用开销而已,这个数目可以说都远低于他们借来的钱,就更别说占总资产比例了。

资产和负债,帮助富人顺利应对通胀,或者说越通胀,他们越有富有。

通货膨胀,对穷人毫无影响

为什么通胀对穷人几乎没有影响,因为穷人本身也没有钱。

大部分真正意义上的穷人,都是没有积蓄,没有存款,甚至靠负债过日子的。

通货膨胀虽说会导致物价出现上涨,生活支出上涨,但是通胀也会让底层的劳动力价格上涨。

从最低工资的涨幅来看,应对普通的通胀还是绰绰有余的。

所以对于没有钱的人来说,通胀和他并没有太大的联系,并没有蚕食他的资本,因为他本来就没有资本。

穷人因为没有资产,没有现金,所以免受通胀的收割。

通货膨胀,中产阶级的痛

中产阶级,是最喜欢存钱的人。

这里指的中产,并不特指多少收入算中产,而是指社会中间层的人。

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辛辛苦苦的积累财富,然后把钱存在银行里,进行保值。

结果一年后,钱和利息拿出来,发现没有赶上通胀。

很多人一直拿通胀去挂钩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是消费,消费是不需要存钱的。

你不会今天要买一斤猪肉,然后选择不买,把钱存银行,然后过一年拿本金加利息,再去买猪肉的,因为消费一定是即时的。

存钱对应的一定是资产。

存钱买车,买房,存钱应对意外,大病。

钱存的越多,时间越久,越不值钱。

20年前你存下10万,当时可以买一套房,按照年化5%来算,现在有20万,房价少说能有50万了。

不是说房子一定会涨,但是存银行的钱生钱永远赶不上资产的价格上涨,原因是通货膨胀了,钱的购买了下降了。

这是经济规律,不是算利息,算收益率,算涨幅算出来的。

你需要的是赚钱能力,不是钱

钱,只是一个中间货币,并不是资产。

钱的价值也是被赋予的,不是与生俱来的。

历朝历代的钱都是不一样的,但是黄金却是通用的,这说明资产本身的价值是存钱的,钱并不是。

通货膨胀,就是钱的价值被重新定义了。

很多人每天都在担忧自己的钱变少,却束手无策。

胡乱的盲目投资,不仅没法把钱保值,钱反而会越来越少,将辛辛苦苦赚来的钱交还回去。

所以,在通胀面前,真正考验的,是赚钱能力。

这里的赚钱能力可以理解为两方面。

第一,工作收入赚钱。

第二,投资收入赚钱。

很多人不停的在刻苦研究如何做投资,确实,做投资看上去会更轻松,其实却更难。

绝大多数资产是跑不赢通胀的,能跑赢通胀的优质资产,相对普通人来说,很难获取,而且看上去风险也会很大。

所以,与其苦心钻研投资,倒不如踏踏实实的把自己的能力提升上去,通过努力工作来赚钱。

别总想着躺赚,别被那些每天嚷嚷着被动收入的机构再收一次智商税。

每个月定投2000,30年后有1000万,不是因为投资收益有多高,方法有多妙,是因为30年后通货膨胀了。

30年前的百万大户,只要不拿着现金,正常的配置资产,现在至少是数千万身价了。

现在拥有几十万的你,如果正常配置资产,过30年,有个1000万也是正常现象。

钱本身无法穿越时间,对抗通胀,但是资产可以。

如果你已经退休,生命可能不足30年了,那么应该好好规划钱怎么花,让自己的生活品质更好。

如果你的下半辈子还长,那么应该好好考虑钱怎么样去买买买,让钱变得更值钱。

通胀从来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如何应对通胀。

束手无策的情况下,最终只会被通胀钱的购买力,最终陷入贬值。

怎么能最通俗的理解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像恶魔一样让人厌恶,但是事实未必总是如此。通货膨胀到底是怎么回事?

什么是通货?

简单理解就是大家都愿意要的货物

历史上,贝壳、金银、纸币都当过货币

那么通胀是怎么产生的呢

假如袋鼠村的通货是贝壳

当时一个贝壳能买到10个饼干or 5个萝卜or 1个苹果

物价很稳定,但好景不长

村里来了个外星鼠

用了个大卡车拖来了满满的贝壳

于是外星鼠用贝壳买了袋鼠村各家各户的东西

一下子成了全村最土豪的人

还睡到全村最美的妹

袋鼠村民东西都卖得差不多

现在手里就剩下贝壳

这些贝壳除了数着玩、补补钙之外

什么用都没有

村民持有的贝壳的意愿下降

东西自然就升价了

一大袋贝壳才能换来一个苹果

这时,作为通货的贝壳就贬值了

贝壳贬值的根本原因是

外星鼠往经济体增加了大量的贝壳

村里的商品的数量并没有增加

所以一单位贝壳能买到的商品就少了

在现实中

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就是钞票印多了

通货膨胀对我们生活最直观影响就是

几年前,猪肉一斤几块钱

现在,一斤猪肉二十块钱的影响

以前有1万元就是富豪

现在有1万元是乞丐的区别

但通货膨胀可不是个肤浅的小妹妹

还有其他重大的影响的

一个是刺激经济

利用多印发的RMB对市场进行投资

资产持有者产生了”自己很有钱“的错觉

进而增加个人消费支出

终端产品物价上涨刺激供给扩大

厂商追加投资

短期内就业和收入水平上升

二是变相征税

工资上涨使人们进入更高纳税档次

工资上涨却比不上通胀水平

实际收入降低

三是收入再分配效应

富人的储蓄率比较高

通胀使货币实际购买力下降

通胀下真实利率可能为负

使得储蓄者资产实际价值降低

导致富人储蓄的钱不值钱

当通货膨胀率达到100%以上

就称之为恶性通货膨胀

恶性通货膨胀会影响一国汇率水平

打乱进出口秩序和金融秩序

严重影响整个国家和个人的生活

怎么能最通俗的理解通货膨胀?

第一、最通俗的理解的就是猪肉从5元一斤,涨到8元一斤,涨到15元一斤,到现在涨到30元一斤。原本100元能买到20斤猪肉,现在只能买到3斤了,这就是通货膨胀最通俗的理解,简单的说就是钱不值钱了。

第二、通货膨胀对普通民众,特别是底层民众的影响还是很大的,还是拿猪肉的例子来说。无论猪肉涨到多少元一斤,有钱的人还是会每天吃肉,吃猪肉、吃牛肉。但是普通民众却不能这么任性的吃肉了,原本一星期吃一次肉,可能现在就是半个月、一个月才能吃一次肉了。

上次国庆回家,去看望外公,给称了两斤肉,我外公说,现在猪肉这么贵,你称肉做什么,本来你就没什么钱。这就可以说明物价上涨对普通民众的影响。

第三、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只要基础物价上涨,比如猪肉,饭店餐馆里所有的菜都上涨。餐馆的菜价可不像猪肉那样会降下来一点,饭店餐馆的菜价只要涨上去了就会一直涨上去,不会再降价了。

所以、最好能合理控制通货膨胀,毕竟受影响的永远是普通人,底层民众,会让人这也吃不不起,那也吃不起。

怎么能最通俗的理解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简单地讲就是市场上流动的货币多了。

比如:

一、现在市场上只有1000枚鸡蛋,有1000块钱流通,每个鸡蛋是1块钱。你手里有100块钱,可以买100枚鸡蛋。

二、现在市场上还是只有1000枚鸡蛋,在原有1000块钱基础上增发1000块钱流通,现在市场上是2000块钱在流通,每枚鸡蛋变成2块钱。你手里还是有100块钱,但是,只能买50枚鸡蛋。

这就是通货膨胀,钱还是那么多钱,当购买能力下降了。

也就是钱不值钱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