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爱财,何罪之有?嘉庆为何要杀他?
和珅爱财自然是没有罪的,但他贪财啊!贪得无厌,肆意收受不义之财,这就有罪了,而且还是大罪,非得办理不可。所以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嘉庆就拿它开刀了,也算是民心所向,大快人心吧!
结党营私,聚敛钱财是为诱因。和珅一入官场,就懂得阿谀奉承和察言观色,深得乾隆皇帝宠爱,以此顺风顺水,平步青云。在品尝到大权在握、挥霍无度的滋味后,和珅更是肆无忌惮,使出了浑身解数来讨得乾隆的欢心,官是越做越大,同党之人亦是越来越多,结党营私之势已不可避免。与此同时,和珅也在慢慢的堕落与腐化,爱财成了他为官之外的另一大嗜好,与人办事必收受钱财贿赂,渐渐欲罢不能。其中,结党营私不但给了朝臣以口实,还引起了新皇帝的深深忌讳。而聚财敛财,致使贪官污吏之恶名响彻民间,社会舆论业已容不得他了。如此情况之下,只待朝野两个力合于一处,便是和珅的死期来了。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是为主因。乾隆退居二线成为太上皇以后,新任的皇帝上位接管了朝政,但军政大权依然在太上皇手中。另外,深受太上皇宠爱的和珅贵为百官之首,执掌着朝政大权,说一不二。因为种种原因,太上皇的不放权,新任皇帝当做没看见忍了,毕竟太上皇的时日无多了嘛!但和珅年富力强,党羽渐丰,不可小觑。于是,和珅成了新皇的眼中钉,肉中刺,一日不除,寝食难安。待太上皇驾崩,和珅的死期也就到了。
总而言之,和珅必死无疑。于民而言,他是最大的贪官,搜刮了不知多少的民脂民膏,人民痛恨之;于国而言,他是权臣,更富可敌国,时刻威胁着皇权的稳固,必除之而后快也。和珅爱财,何罪之有?嘉庆为何要杀他?
《增广贤文》曾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但是和珅爱财古今罕见,光抄家抄出来的白银就高达8亿两之多,相当于清政府十多年财政总和。这是一个令人咂舌的巨大数字,也难怪后人会说“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和珅到了乾隆后期几乎控制了军机处所有重要部门的权利,俨然成为当时朝堂的二皇帝。和珅牢牢控制全国官员的考核和任命大权,可以利用自己的权利随意安排和培植自己的势力用来打击异己。
嘉庆登基之时为了扶持自己的势力,安排刘墉做吏部尚书,和珅不动声色的向乾隆和嘉庆呈上了两份一样的奏折,巧妙的利用乾隆不想大权旁落的心态,硬生生的把吏部对官员的任命权交由军机处处理,和珅此次君臣交锋大获全胜,也让他的声望达到顶点。
嘉庆帝其实非常有心机,他很明白自己虽然登基成为皇帝,但是他根本毫无实权,只要乾隆还在世,和珅永远都是宠臣,此时的嘉庆选择了隐忍,对和珅一味顺从,也导致和珅产生了错觉,自以为可以成为“两朝肱股之臣”,可以把嘉庆玩弄于股掌之间。
嘉庆帝对于和珅其实早已恨之入骨,但是他明白和珅一直提防着他,为了不让和珅抓住把柄,巩固自己的地位,嘉庆一直隐忍不发,任由和珅胡作非为,还时常吹捧和珅,导致和珅志得意满,面对垂垂老矣的乾隆和如此尊重自己的嘉庆,和珅开始飘了,慢慢的也就陷入了嘉庆的布局之中。
嘉庆道:“你等有所不知,朕依靠相公治理国家,哪能轻视薄待他呢?何况相公尽心报国,忠心事主。朕正要厚待尊重于他,以使其尽力辅朕;若相公对朕略有懈怠,朕如何是好?朕靠谁治国?”
乾隆的离世也让嘉庆逐渐亮剑,先是不动声色的办理太上皇的葬礼,其次麻痹和珅,以治丧为由免去他的权利 ,最终快速逮捕和珅,不可一世的二皇帝最终倒在嘉庆的手上,为自己麻痹大意付出了代价。
和珅爱财,何罪之有?嘉庆为何要杀他?
爱自己的财无可非议,爱别人的财,你说何罪之有?贪官还贪出道理了?和珅爱皇家之财,嘉庆还要留着他做种?笑话![捂脸][捂脸]
和珅爱财,何罪之有?嘉庆为何要杀他?
和珅为什么被杀,下面我告诉大家真相
哈哈,开个玩笑。
和珅由于被抄家时,其财产被一笔一笔登记下来,因此评估和大人的家产,有一个详细的清单可作凭据。按《和珅犯罪全案档》收录的抄家清单,和珅家产已估价部分为2亿多两银(包括金银、人参、绸缎、玉器库、当铺、古玩铺、田地等)。
然而史书记载,乾隆死后嘉庆继位国库却空了,但确留给了嘉庆一个相当于乾隆时期国库2.5倍资产的和珅,所以最后和珅被抄家了。
个人见解,不当之处请多指正。
考核期,求个点赞和评论,谢谢各位大佬。
和珅爱财,何罪之有?嘉庆为何要杀他?
贪污民脂民膏,损公肥己,和珅的家产能顶清政府十年的财政收入,可知其贪污之巨。这种超级大老虎不拍死留着干嘛。
有一句话说得好,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和珅不死,嘉庆哪来的钱去平定白莲教起义呀!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