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葬礼上的娘家人会闹葬礼吗?
根据题主的描述,农村葬礼上,往往会惧怕娘家人闹事,这种事情是发生在农村女人去世的时候。在我们胶东农村,这种现象也有一定程度地存在,主要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男方比较穷,婚前女方父母就对婚姻不是十分满意,往往是闺女比较愿意,没办法结成的婚姻。这种情况下,女方嫁到男方,没过几天好日子,又过早的因病去世。这时候,女方家就会以为男方对女儿不好,让女儿受苦受累,再吃不上好的,老受“磕打”(方言,就是营养跟不上去,身体亏了),所以落下病根,过草地去世了,当然心存怨恨,所以,会有闹葬礼的行为。当然,这种闹还是比较克制的,以哭闹为主,主要是闹一口气,要求男方为女方置办好的棺材,置办好的寿衣,并有好的陪葬。在这种情况下,往往男方自己也感觉女人跟着自己受了罪,没过天好日子,心里有愧,也会不惜一切代价,为女人置办最好的棺材和陪葬品,完事大吉。
第二种情况,就是男女结婚后感情不好,两口子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动不动就动手,女方家庭也深知道这种情况。而终于有一天,女人受不了这种日子,或者喝药,或者上吊,就这么撇下日子,撒手去了。这种情况下,女方家庭当然要出面了,这就是一种大闹了。俗语说,“没有戴花上扣的”,就是说天天开开心心的,谁也不会去上吊寻死处,肯定是男方对女方不好,才会逼得女人自杀。这时候,女方家庭在葬礼上出现,就不只是哭闹了,往往会暴发肢体冲突,对女婿大打出手,而女婿这时候只能忍气吞声,挨打也得忍着。这时候男方家族会派出德高望重会处事的,一方面防备女方闹大,一方面认真调停,要求女方看在孩子面上,不要过于挤兑男人,同时要应允对女人风光大葬,让女人一路走好。
话说多年以前,我的一个叔伯妹子三十多岁上喝药自杀,我做为女方家人,也参与过事件的处理,当时男方家人高度紧张,生怕我们闹事,派出村里书记和家族长者,老远把我们迎进客屋,女婿也亲自过来赔罪,说自己没能照顾好我妹子。其实我们也知道,我妹子是精神受过刺激,患有抑郁症,这事也怪不得妹夫多少。所以事情也没有闹大,只是要求男方好好安葬了妹子。
第三种情况,就是女人死因不明。这种情况,一般也是男女感情不好,经常打闹,女人突然不明不白的死了,女方怀疑男方杀死妻子。这时候女方就会纠结一帮娘家人,大打出手了。这种情况多是旧时法治观念不强的时候发生。现在虽然有了以法处置,但在遇到这种事情时,女方也会不理智,在报警的前提下,往往也会大打出手,先出了这口恶气。但是人生无常,有时候怨贼怨不到,毕竟男方杀死妻子的现象极少,多数是一种误解。
综上,女方家族闹葬礼,这事自古有之,主要是女方家庭对女儿出嫁后的日子不满,为女儿打抱不平,争取让女儿最后走得比较风光,葬礼隆重一些,求得心理上的安慰,也是对自己不满情绪的一种发泄。
农村葬礼上的娘家人会闹葬礼吗?
农村丧礼上是很注重礼数的,对丧者的娘家人是尊重的。
丨:娘家人如果不到丧礼现场,一般是不能下葬的。如果强行下葬。会招來全村人的笑话,而且事后娘家人也会找来闹事的。
2:娘家人一般会到的比较晚,只有娘家人到了,才能进行有关丧礼程序。
3:娘家人进门前,孝子和孝子媳妇要重孝出门跪迊。娘家人拉起后才能回家。
过去因为一些事情,往往招致娘家人闹丧。
因为子女不孝,娘家人觉的死者受到委屈。
丧者的死亡原因不明,娘家人怀疑虐待致死或其它原因致死。
子女得罪了母亲的娘家人,娘家人借丧礼之机报复这些子女。
谁家如果岀现闹丧礼的情况是很沒有面子的,外娚们会十分小心接待和尊敬娘家人的。
闹丧礼的形式多种多样:
1:娘家人不出席丧礼,一般都由丧者族中大辈去恭请。
2:娘家人中途退出,这种情况由族中大辈带着孝子跪请愿谅。
3:吵闹,甚至动手打人,这就需要赔礼。而且需要送出重礼。
闹丧礼是一种旧的陋習,现在基本看不到了。
农村葬礼上的娘家人会闹葬礼吗?
儿媳妇出殡,公公扛幡子,婆婆抱香油罐,娘家人踢着公公往前走。一步一个头,这样违反常理的事就发生在我们村。
人死时,按照我们当地习俗,那个招魂幡都是由儿子、孙子扛。抱香油罐是儿媳妇来抱。他家为啥要公公扛,婆婆抱。事出有因,她公公和大儿子合伙收购苹果,把苹果卖出去以后挣了点钱。儿媳妇嫌分的钱少,跟公婆打架。然后气不过,回家就把农药喝了。她本来是想吓唬公婆,喝完后就告诉她家孩子。去找你奶奶,妈妈喝药了,那时候交通也不便利。靠人抬着去医院,耽搁时间太长,错过了抢救最佳时间,人就死了。
在农村,即便正常死亡,发送女方也要争取女方娘家的意见。那么年轻并且是服毒自杀,还是因为跟公婆生气。婆家可是吃不了兜着走。娘家大闹灵堂,刁难婆家,提出各种条件,让公公婆婆披麻带孝,一步一个头,扛着幡子送到村外,不答应就不让下葬。婆家没办法就答应了所有条件,才让入土为安。
再怎么折腾,人死不能复生。如果不是这样蛮不讲理的娘家能生出那样心胸狭隘的闺女吗?谁的舌头碰不到牙,有个磕磕绊绊就拿死来威胁,生命只有一次,值得吗?
农村葬礼上的娘家人会闹葬礼吗?
天上雷公,地下母舅,这句话是说娘家的兄弟是有一定的地位的,出嫁姐妹的家事很多事情都有部分权利。其它不说,这里就说闹葬礼之事吧。
社会上经常有娘家人闹葬礼的事情,事实上娘家人闹葬礼是有原因的,人家也有理智的,不会无故生非闹事的。凡是娘家人闹葬礼的,大概都是因为以下几点生气,产生的报复心理才闹葬礼。
一:主要原因,是外甥平时对母亲不孝,胆大欺凌母亲。对母亲的日常生不闻不问,生病也不医治,不赡养,还经常漫骂母亲。
二:外甥平时不尊重母亲的娘家人,没来往,见面连招呼都不相应一下,在多人的场合中也不尊重。
三,外甥有能力,家庭富足,母亲亡故没有尊照当地乡俗把丧事办理好,象埋兮乞一样草草了事,
四:是次要的了,在母亲丧事中,娘家人来没有以传统礼义接代,也会生气。
传统性乡俗,有一句这样的话:父亡就怕自家人,母故就怕娘家人: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如果父亲有生之年,儿子不孝的话,那在父亲亡时,凡是家族更亲的人就有权处理一切事宜,可以把儿子架空无权,让他老老实实跪做孝子。在处理事情就肯定多浪费,不管是经济还是物件一列都有人代付,过后算账,反正少不了。
母亲过世,娘家人本来也有这样的权力,可以买羊,买猪,鼓乐等,不必经过外甥是否同意。但是一般来说娘家会有理智让外甥家族中人知道,这样一来会有外甥家族中人出面阻当,那怕吵口也会尽力阻当,反正不是外甥得罪他们。还可警告,如果要那样搞的话,本家族有权不负担一切经济。这样娘家人就有所忌,在没办法的情况下,只好闹闹葬礼以泄怒气。
传统乡俗永远存在,不过人生在世孝敬父母是本身的义务,含辛茹苦养大我们,应该要凭良心尊重父母。特父母亡故之时别人也会尊重自己,再说父母亡故出现纷争纠闹之事也是不光彩之事。
农村葬礼上的娘家人会闹葬礼吗?
“娘亲舅大”,女人出嫁之后,娘家人是女人的“代言人”和“撑腰者”。兄弟分个家,姊妹们婚嫁之事,还不得不去亲自登门去请,特别是将来母亲去世了,娘家人最有话语权,要以最高的礼仪接送、最上等的酒莱招待。过去也曾有娘家人丧礼打闹事件的发生,现在是不会有这种事的发生了。
和谐社会的氛围日渐形成,人们也不太计较曾经的恩恩怨怨国家提倡建立和谐的社会,人与人之间也迈着和谐的步伐,进入到和谐的生活中。处于广大的农村地区,会对这一崭新的社会气氛所感触。以前邻里之间为了地界、房界,争个面红而赤,有的还大打出手,甚至闹上了法庭。现在人们的观念是得理之处且饶人,让人一步又何妨。即使打人了,要有钱才动手,否则住进了医院,可不是闹着玩的。
娘家人在丧礼上也是一理,就算自家姐(妹)病中也没人告知,就算外甥有钱比舅大。母亲去世了,只要外甥请了,还是会一如前往。
△孝子迎送参加葬礼的娘家人
葬礼之上,娘家人无非就是对逝者丧葬的要求,诸如穿戴件数、料面及棺材尺寸、木质,特别提到要念一道经文。提出来了,外甥家也许因故未做到。娘家人也睁只眼闭只眼,不再提及。你们自个心上过得去,一个“外人”还有啥放不下的?
△娘家人提出葬礼的一些要求
没有了异议,自然也引不起纠纷,怎么也不会出现大闹葬礼的事。其实,即便在葬礼上闹了,大不了让人们会说外甥家事情没有做到位,众人笑话;有的人不这么认为,他们还以为外甥一直不与舅家往来,或者母亲病了,不通知舅家来探望,或者母亲去世了,第一时间没有告知舅家来吊孝,舅家人不高兴了,借此出怨气。权衡利弊,又何必在葬礼上闹上不愉快,成为别人的笑料?
△娘家人在葬礼上说话,孝子们行跪拜之礼
想想也真是的,农村出现了“断亲”潮。虽然“娘亲舅大”,借故平时忙乱,又有几人时不时去看望舅舅?过年去一次都不错了。母亲在世时如此,一旦母亲去世了,外甥连过年也不上舅家门不无可能。没有娘家人傻到在葬礼上为逝者争口气,惹得众人嫌,得不偿失,又何必呢?
农村葬礼上的娘家人会闹葬礼吗?
娘家人闹葬礼有,但不常见。本人从小到大只经历过二次,那一次闹得不可开交,记忆犹新。我有个舅婆,舅婆身子不高,子女六个,男孩居多。舅婆做事上前,敢做敢担。谁要得罪她,没好果子吃。我有个阿冬娘舅,孤单一人,领养一个孩子。有一次不知为啥事,舅婆就发动自己的孩子,对领养孩子大大出手,打得很惨。儿子多,婆媳关系难免紧张,不是每个媳妇都听她的,吵架在所难免。舅婆每次大吵架,形体动作蛮厉害,有些农村吵架常用脏话不说了。这媳妇一时想不开,年纪轻轻上吊了,养了一乖女,还小。农村人死者为大,又是生死。死者娘家哪肯罢体。一上来砸光你家,砰砰啪啪的,砸得七八乱。二上来,我那舅婆得灵前跪上三天三夜,可怜我那老舅婆惨死了,一夜白了发。后来再也没听说舅婆与谁发生口角,惨痛经历让她不堪回首。第二次有机会下次再讲。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