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出丫子需要掰下来吗?

玉米分蘖也就是玉米丫子用不用掰?

玉米长丫子是不用掰的,不仅不会降低产量,相反还有利于增产。

玉米分蘖的生理原因

玉米每个节位的叶腋处都有一个腋芽,除去植株顶部5~8节的叶芽不发育以外,其余腋芽均可发育;最上部的腋芽可发育为果穗,而靠近地表基部的腋芽则形成分蘖。由于玉米植株的顶端优势现象比较强,一般情况下基部腋芽形成分蘖的过程受到抑制,所以生产上玉米植株产生分蘖的情况也比较少见。玉米植株产生分蘖的时间大多发生在出苗至拔节阶段,形成分蘖的原因主要是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削弱了玉米植株的顶端优势作用所致。

产生原因

1、品种原因:顶端优势弱的品种在不良环境影响下更容易产生分蘖。

2、密度。稀植时,或在缺苗断条及低头等处,几乎所有的玉米杂交种的植株都能适时的利用土壤中有效养分和水分形成一个或者多个分蘖。同样的品种,种植密度小的时候,分蘖多一些,反之少一些。

稀植容易产生分蘖

3、播种时间。播种早的,分蘖多一些,播种晚的分蘖(丫子)少一些。

4、土壤肥水力。土壤肥水力越高,分蘖越多。在生长初期的头几周内土壤养分和水分供应充足时,分蘖能最大限度地发出,分孽性强的杂交种每株可能形成1个或多个分孽,如果生长季早期环境适宜即使在高密度下也仍能如此。

5、由于玉米植株的顶端生长点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植株矮化而产生分蘖。比如:植株感染粗缩病、苗后除草剂产生药害、控制植株茎秆高度的矮化剂形成的药害等都可能生成玉米分蘖(丫子)。

粗缩病引起的分蘖

丫子会自己死亡么?

2007年山东天泰种业公司刘宁等人的研究表明:97%以上的分蘖生长至玉米抽雄后即逐渐枯萎死亡,少数(3%左右)能继续生长,最后在顶部抽生出一花穗,结10-20粒玉米,分蘖所接的籽粒秕小,无利用价值。2007-2008年吉林省梨树县小宽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王兴会等人调查表明:92%植株的分蘖长至3.5~5.5叶时自然死亡;8%的植株的分蘖长成正常的植株,并且抽穗结实,但是由分蘖发育成的植株茎秆比主茎细,穗相当于主茎穗的1/5~1/4。

取他们调查的平均数,结果为:大约有5%的玉米分蘖(丫子)不会自己死亡。

不去分蘖的好处

1、玉米不去分蘖,能增加玉米整体的叶面积

吉林农业大学宋凤斌等人的结论为:不去分蘖的实验玉米品种每公顷的叶面积为35610-46510平方米,而去分蘖的每公顷叶面积仅为24690平方米,前者比后者叶面积大得多。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系史振声的结论为:叶面积大幅度增加,留孽是去孽的2.5倍,达到极显著平准。去孽叶面积指数为0.94而留孽为1.64。留孽处理叶片的衰老时间较去孽者晚3~5天。

结论:玉米的叶片是其光合作用最重要的器官在玉米的一生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不去分蘖比去分蘖的叶面积多,为玉米产生更多的干物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玉米分蘖(丫子)对玉米的其他影响

A、增加了根系数:

史振声对根系的测定结果表明,留孽平均每株根数是56条,而去孽株为29条,平均增加27.6条,即增加95%。

B、减少了土壤水分的蒸发

史振声的研究表明:测定留孽比去孽地表10厘米处土壤含水量高14.49%,达极显著平准,说明留孽后形成较大的叶冠层减少了土壤水分的蒸发,起到了保持土壤水分的作用。可见在这种情况下,叶片蒸腾与地表蒸发相比,蒸发的作用更大,故留孽可保持土壤水份和抵抗干旱。

C、分蘖(丫子)与中穗部最大叶片生长的关系

主茎中穗部最大叶片是对玉米产量贡献最大的叶片。

2005年湖南文理学院程新奇等人的研究表明:没有蘖及拨蘖、不拔孽这三种处理与最大叶片的生长没有明显的关系,表现为不同品种不同处理间最大叶片的叶长、叶宽及叶面积基本相同,可见分蘖的生长并不会影响到最大叶片的生长。

3、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植物生理学家在70年代初就使用了CO2标记技术。他们发现在抽雄之前,主茎和分孽之间发生少量的养分转移。不过,在吐丝后不久和整个灌浆期间,大量的养分从粗大且无雌穗的分孽叶片上向主穗转移。分孽和主茎的果穗都有少量营养物质的转移,即主穗得到的是主茎叶片的养分,而分孽穗得到的是分孽叶片的养分。主茎向分孽输送养分的情况只出现在分孽有果穗而主茎无果穗时。

吉林农业大学宋凤斌等人也用CO2元素示踪技术,探明玉米植株体内干物质的去向。结果表明:在玉米雄穗形成前,主茎与分孽间有小量的养分转移。紧接着开花后和灌浆期间,大量养分由无穗分孽的大叶输往主茎的果穗,这是不去分孽玉米子粒产量提高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当主茎与分孽都有果穗时,养分很少相互转移。亦即主茎穗从主茎叶获取养分,而分粟穗则由分孽叶提供养分。只有当分孽上有穗而主茎上无穗时,主茎养分才流向分孽穗。这种情况在大多数田间条件下很少发生。同时还发现,在完全植被的正常田间条件下,小的、被遮阴的发育正常的无穗分孽对主茎无影响,即使有影响,也是向着增加产量的方向发展。

通过两个实验的研究,可以看出他们的结论几乎一致。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系史振声还发现:分孽几乎都有雌穗吐丝现象,后期也有不同程度结粒现象但成穗甚少,说明在整个植株系统中主茎果穗的发育占有绝对优势。分孽不仅不会与主茎争夺营养,而且还向主茎提供它们从土壤中吸收的和本身合成的营养物质,从而扩大了营养“源”,减少了小花败育、秃尖、瘪粒,使产量和品质提高。

4、史振声的研究结果为:在8个产量性状中除每穗行数和穗粗无明显变化外,其余6个性状留蘖比去孽均有显著改善。每穗粒重量最为突出,平均由36克增到62克,增加72.22%。二是穗粒数增加幅度较大,平均增加66.04%。三是每行粒数明显增加,平均增加35%。四是增加了穗长,平均增加4.24厘米,即增加30.85%。有效穗长增加更为明显,平均增加34.34%。最后是千粒重的增加,平均增加13克即715%。均达极显著平准。

在合理密度正常栽培的玉米品种,完全没有必要掰掉分蘖(丫子),掰掉丫子不一定能增产,反而会减产!建议农民把时间用在比去玉米分孽更有价值的事情上。我是程老师的农业梦,一个生在农村学在农大服务三农的农业人。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喜欢的话欢迎点赞评论及转发,您的支持是我前进最大的动力。

玉米出丫子需要掰下来吗?

我一个不是内行的外行告诉你:不用掰。

纠其原因:

一,玉米是主茎独立结穗植物,下边的侧枝不可能长高结穗。

二,根部的侧生枝会自动枯萎,

三,如果去根部侧枝,夏天气温高,费力费时,人弄不好在玉米地中劳作有中暑的可能。

故:不用作任何处理,让它自生自灭。

并且对玉米产量没有任何影响。

玉米出丫子需要掰下来吗?

玉米丫子到底该不该掰,我的回答就得掰。有的专家说玉米丫子不用掰,而且还能增产,那是他坐在办公室里空想的。我有实际经验。玉米根部长丫杈与玉米品种有关,长出来的丫杈如果不掰,它和主杆玉米同时生长,因它发出来的时间晚,长的秸秆细小,结的玉米也很小,同时也吸收主杆的养分,使主杆结的玉米明显小于其它单株结的玉米。再说满地里都是玉米丫杈,造成通风透光不好,整块玉米地减产。

玉米出丫子需要掰下来吗?

一胎生一子婴儿胖,一胎生双子母奶够吃吗?希望留主苗,其它的全部取掉,营养份吸收独苗上去,到秋收玉米肯定丰收!

玉米出丫子需要掰下来吗?

谢邀。玉米丫子到底掰不掰?题主问的非常好。答:不用掰!丫子越多越好,而且要多施肥,任其疯长。其中有三大好处:一,不用去一棵棵的掰丫子既省时又省力;二,玉米杆、叶是牛、羊的绝佳饲料,牛羊肉质鲜美;三,收获时期不用去翻腾玉米倒晒工作,免去了多少麻烦。玉米丫子,多多益善。

以收玉米为主的那就另当别论喽?

玉米出丫子需要掰下来吗?

你好,我是川西林妹,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在林妹家乡玉米丫子是要拌的,在林妹创作的视频里就要如何拌玉米丫子达到高产。谢谢大家去观看,可以互相交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