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人员可以承包农村土地(含荒地)办家庭农场吗?怎么样?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

如果是公务员不能承包农村土地。

农村二轮土地承包时拥有土地承包经营权,但农村二轮认定承包后,身份转变为国家公职人员或国有企业固定职工等人员的,已不具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不再拥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在土地确权登记颁证中,不再登记确认其土地承包经营权共有人身份,并依法办理其所属家庭土地承包经营权共有人变更登记。

我国对土地承包经营权采取的是有区别的继承制度,对林地和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取得的荒山、荒沟、荒丘、荒滩经营权可以继承。这主要是考虑到林地和“四荒地”的承包,收益周期较长,投资大,风险大,如不允许继承,很难使前一承包方在其死亡时获得因履行合同所获得的收益,不利于调动承包人的积极性。当然,继承人对林地和“四荒地”承包经营权的继承要以承包合同在承包期限为前提

家庭承包的承包方是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农户,以户为单位进行承包,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一般不发生继承问题。其他方式的承包通常是以个人名义承包的(即使在个别情况下以家庭为单位进行承包,也不属于家庭承包)。

退休人员可以承包农村土地(含荒地)办家庭农场吗?怎么样?

答案是完全不可以!因为你根本就没有承包土地的资格与权力。

回农村办农场完全没有问题,但必须去转租(流转)农村人家的承包地,如果你想和当地农民一样无偿承包集体土地(包括荒地)是完全不允许的,当然啦!现在农村的土地已经确权,也没有多余的土地让你去承包!

退休人员可以承包农村土地(含荒地)办家庭农场吗?怎么样?

退休人员是完全可以承包农村土地,包括荒山荒地,办家庭农场的!在农村有很多这样的成功事例,所以,如果有类似想法,在具有一定技术积累以及资金支撑的前提下,可以放开手脚,大胆创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退休人员承包农村土地与农村集体组织人员承包土地的性质有所不同

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农村土地属于集体所有制,土地的所有权属于村组集体,由村组集体依法发包给村组集体成员经营,约定承包经营期限,并核发土地经营权证书,这种承包经营方式,我们一般称之“首轮承包”,非农村集体组织成员,不能享受首轮承包。

通过首轮承包获取集体土地经营权的农户,在承包经营期内,再次将土地承包(流转)给其他组织或个人经营的行为,我们称之“二轮承包”,二轮承包的对象,可以是本集体组织成员,也可以是其他组织或自然人,没有明确的限制。

据此,退休人员当然可以承包农村土地。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明确规定,首轮承包农户可以“依法流转土地经营权”

根据2018年修订执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的相关规定,给退休人员承包农村土地提供了法律依据,并依此享受法律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章第一节第十七条第(三)款明确规定:首轮承包农户可以依法流转土地经营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第二章第五节第四十一条还明确规定:土地流转期限五年以上的,流入方可以申请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核发经营权证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还对保护土地流转双方当事人权益做出相应明确规定。

据此,退休人员承包农村土地有法律依据,受法律保护。

退休人员承包农村土地,办家庭农场需要量力而行

办家庭农场,投资农业,看似简单粗放,春种夏收,多少会有收益,但还是具有一定风险的。很多不具实力,盲目投资农业,导致亏损的案例不胜枚举。根据基层林业的思路,退休人员承包土地,创办家庭农场,至少需要具备三个方面的能力,否则,还是谨慎行事为妥。

  • 首先要具备农业生产技能

农业生产,看似简单,实则不然。所谓“一门不到一门黑”,任何产业都有其独特的技术技能,没有成熟的技术技能做保障,想在农业上有发展,简直就是天方夜谭。有位朋友租地扦插杜鹃,自以为掌握了相关技术,但连续三年苗木不能安全度夏,只能再入某苗圃“偷艺”,原来少了夏季高温的防病措施,苗木因夏季高温感染根腐病枯死,再次扦插,按照标准流程喷施保护剂,扦插立马成功。类似的情况很多,不一一赘述。
  • 其次要具有一定的资金实力

农业投资,虽然属于低门槛,经营期短的行业,对资金要求不高,但也是视规模而定,如果规模较大,也是需要较大的资金投入的。特别是一旦投入建设,需要源源不断的资金投入,尤其是一些养殖业,当产品销售受阻,或资金回笼不及时,出现资金短缺,风险是很大的,很多企业就是因此断链亏损,最后不得不终止投资。
  • 最后产品的销售要有保障

农业投资,过程是生产产品,最终目的是销售获取收益,这就使得投资者不仅要生产高品质的农产品,还得有成熟的销售渠道确保农产品的销售。因此在投资之初,就需要谋划产品的销售,建立稳定的销售渠道,才能确保投资取得成功。

综上所述,退休人员可以承包土地,包括荒山,创建家庭农场,投资农业开发,但创办家庭农场,也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资金、销售能力,同时做好风险防控,才能取得成功!

退休人员可以承包农村土地(含荒地)办家庭农场吗?怎么样?

【庆双与三农同行】退休人员可以承包农村土地(含荒地)办家庭农场吗?怎么样?──退休人员不能承包农村的土地(含荒地)。笔者曾从事过多年的农村基层工作,对此问题比较了解,详情请看下文。

这个问题其实并不复杂,只要弄清楚两个关键的原则性问题就能得出结论了:一个问题是退休人员是什么性质;另一个问题是农村的土地要具备什么条件才能承包。至于将承包的土地用作什么项目则是另外一件事情,不属于本问题的讨论范畴。

●什么是退休人员?

退休人员是指政府机关公职人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学校教师、厂矿企业的工人等非农业的从业人员,只有这些人员才能享受退休的待遇,也才能被称作退休人员。

●什么人员才有资格承包农村的土地?

农村的土地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全体成员共同所有,根据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只有本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内部成员才享有承包权。

在土地承包时,村集体经济组织(村民小组)为发包方,即甲方;而农户为承包方,即乙方。发包方(甲方)将集体的土地发包给农户后,承包方(乙方)根据承包合同约定的条款,有权自主经营,也可以将承包的土地进行转包(转租)。

●退休人员(投资者)怎么到农村去承包土地?

近年来实行的土地流转政策,那些投资者到农村去承包土地,并不是直接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承包,而是向农户承包。实际上,投资者向农户承包土地属于转包的行为,农户为转包发包方(甲方),而投资者则为转包承包方(乙方),所签的土地承包合同(流转合同)也是签的土地转包合同。只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特别是大面积的土地转包,投资者需要与当地的政府和村、组集体接洽,要在政府的同意下,村、组干部才能协助投资者转包土地并做一系列的工作。

在农村,许多村集体经济组织有集体的土地(果园、公田公地等),退休人员(投资者)在取得当地政府的同意后,可以直接向村集体经济组织承包。

【庆双原创。欢迎留言,欢迎交流,结缘三农】

退休人员可以承包农村土地(含荒地)办家庭农场吗?怎么样?

退休是为安享晚年,在我地没听说退休人员承包农民土地办家庭农场。不过,以本人之见也未尝不可,如真是没人耕种长年荒着,倒不如让土地主人有些收费,总比荒着好。当下的情况是因农民土地太分散,不好管理,承包者成本大收入小,甚至赔本经营,而在外长期打工不愿种地的也因流转费太低,宁愿荒着也不流转,所以某些地方有土地荒漠现象,实在痛心。如果在政府引导下,能把分散零碎的土地合并为一块,实行一户一田,情况将会好转,这样可节省财力人力物力,农民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可自种或流转,亦工亦农,进退自如。如真有退休者愿办家庭农场,让资金与土地相互流动,既盘活了资金,也使农民增加了收入,也是好事,只要流转双方都同意,流转时间可长可短,资金可高可低。我想,农村土地也绝不会再荒无。

退休人员可以承包农村土地(含荒地)办家庭农场吗?怎么样?

退休人员可以承包农村土地(含荒地),办家庭农场吗?当然是可以的,国家也是鼓励退休人员去农村参与乡村振兴,助推农业的发展,想法虽然很好,但是具体实施起来还是比较困难的。

现在农村实行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体,是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即使你在参加工作之前是从农村出去的,退休后想回到家乡,为家乡做一点事情,这种想法虽然比较好,但是很多事情并不是以我们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因为所有的土地和荒地,都是属于各家各户,退休人员回去只能是通过流转的方式来进行第二次承包。我以前也有这种想法,也想退休后为老家做点事情,通过去老家,流转承包部分土地或是部分荒山,办一个家庭养殖场或是菌类生产基地,带动家乡人民致富,同时自己也有点事情做,也可以增加一点自己的收入。

我们老家地处云贵高原边缘的山区地方,由于大部分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去了,很多耕地实际都处于丢荒状态,到处杂草丛生,看着感觉非常可惜。于是我今年回家过年的机会,和乡村干部进行了一番交流,也和很多丢荒的村民提出了我的想法,希望回去把这些丢荒的土地集中流转承包起来,让丢荒土地产生效益,但是最终的结果我还是放弃了承包的想法。

这些丢荒的土地平时虽然没有人耕种,但是当我提出要流转时,他们开出的价格还是让我吃惊,要流转这些丢荒的土地,首先要考虑流转的价格。但是现在每亩土地的价格流转都在千元以上,这个价格只是流转的价格,后期还要进行整治,整治费用也是比较高的;其次是不能集中连片,由于现在的土地或是荒山都属于不同的家庭,有的人愿意流转,有的人不愿意流转,如果土地不能连片,这是没有开发价值的,农场或是养殖场的规模起不来。

承包不了土地承包荒山可能会好一点,但是承包荒山的问题也比较多。一是荒山和林地界限不好划清楚,在林地上搞养殖或是开放,除了要流转费以外,还需要得到林业部门的许可;二是很多林地或是荒地不通公路,没有水电,这就涉及到要修公路,要找水源,要架电线杆,除了办事的难度以外,还需要给修公路,架设电线杆的占地村民的补偿,整个基础设施的费用一般退休人员是无法承受的;三是环保设施的建设和处理。只要涉及到养殖业都是必须要考虑环保问题怎么办;四是劳动力问题。由于年轻的村民都已经外出务工,剩下的都是老弱病残;四是市场问题。如果规模小了,市场行情不好,或者形不成一定的规模,所以成本是过不了关的。

综上所述,我和你同样都属于退休人员,都有很多美好的想法,都想为家乡做点事情,看到大片土地丢荒心疼,但是想法归想法,当要付诸行动的时候,一切美好的想法都可能会成为泡影,要与农村的家家户户打交道,涉及到的具体问题太多。回去种点小菜自己吃可能还是比较务实,但是要去承包荒山搞家庭农场,可能还是不现实。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