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小麦分蘖?

在小麦拌种时加入一定量的植物调节剂如叶面宝,天丰素,腐植酸菌肥,,,,,,

小麦三叶期用植物调节剂与农药,除草剂拌在一起对小麦苗进行喷洒。

我需要和你说的是,小麦分孽是有一定数量的,也就是每亩土地上的小麦基本苗,并不是你认为的越多越好,如果群体过大,后期会发生严重的倒伏。现在小麦的下种量已经够多了,每亩不能超过一百万个基本苗。五六十万为最好。

如何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小麦分蘖?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我是“农巴士”,多年专注于作物栽培和植保技术研究。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先纠正两个小麦分蘖方面的小问题,一个是关于分蘖是否有效的问题;另外一个是分蘖多不一定是好事。

何为小麦的有效分蘖?并不是所有的分蘖都可以正常抽出麦穗。通常情况下,小麦的分蘖分为有效分蘖和无效分蘖,有效分蘖多为冬前分蘖,可以正常抽穗,而年后的大部分分蘖为无效分蘖,是无法正常抽穗的,也就是说,即使年后增加再多分蘖,对产量帮助也不大。

分蘖多不一定是好事!为什么这么说呢?小麦分蘖的数量是有一个区间范围的,超出这个范围的数量可以被称为无效分蘖,真正能够长出多少有效分蘖是品种基因决定的。所以能够对你的小麦产量真正有帮助的是有效分蘖的数量,而不是分蘖的总数量。

至于你问到如何使用调节剂促进分蘖,这个是有办法的。

市场上常见的促进分蘖调节剂主要为激素类产品,促进细胞分裂,包括芸苔素内酯、赤霉酸和三十烷醇等,都可以促进植株生长,增加分蘖数量。

但是,我建议你年前在分蘖初期使用,提高有效分蘖的数量。如果年后使用的话,使用后多余的分蘖大部分是无用的。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如何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小麦分蘖?

小麦分蘖的多少和成穗的高低,是小麦高产的重要因子。采取化学调控对小麦分蘖,可合理促控。

1、在小麦分蘖初期,喷施0.1-1mg/L的三十烷醇,可提高小麦单株分蘖数和分蘖成穗率。

2、在小麦拔节期叶面喷施100-150mg/L的多效唑溶液,喷后灌水。

3、在小麦反青早期,喷施10-20mg/L的赤霉素。能促进小麦前期分蘖生长和提前起身。

如何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小麦分蘖?

如何正确地使用生长调节剂促进小麦分孽,对小麦期生产有重要影响。

1:多效唑又名pp333。适时适量喷施pp333有促进小麦分孽的作用,降低植株高度,抗倒伏。

2:矮壮素。作用与多效唑差不多。

3:赤霉素。它是五大植物激素之一。是生长促进剂,小麦返青时适当的喷施,有利于前期分孽的生长,抑制次生分孽,增加有效分孽。

4:三十烷。

使用植物激素要谨慎。首先要根据小麦基本苗数和分孽成穗能力,是不是用植物激素。其次要看肥力,天气,气温等条件。

如何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小麦分蘖?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种植小麦高产不可缺少的一种微肥,一般用此安量喷雾,灌根都可以,最佳时间在冬初进行,。

如何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小麦分蘖?

小麦分蘖的多少与成穗率高低是小麦高产的重要因子,在种植上不少措施是促蘖及成穗的。小麦的分蘖成穗率一般只有30%~50%,常规种植措施很难有效发挥作用。采用化学调控对小麦分蘖成穗进行合理的促控,可为小麦生育中后期的穗、粒、重协调发展创造出良好的群体结构条件。

1、三十烷醇

在小麦分蘖初期至越冬期喷施0.1~1mg/L的三十烷醇,可提高小麦单株分蘖数和分蘖成穗率,株高和次生根数也相应增加。

2、多效唑

在小麦拔节期叶面喷施100~150mg/L的多效唑溶液;或在麦苗1叶1心期,每亩使用100~150mg/L多效唑溶液,使用药液量75千克进行叶面喷洒,喷后灌水一次。可以提高小麦的分蘖成穗数;但多效唑的使用易导致小麦晚熟、土壤残留、田间群体不整齐等情况发生。

3、赤霉素

在小麦返青早期,喷施10~20mg/L的赤霉素溶液。有促进小麦前期分蘖生长和提前起身,抑制后期分蘖的双重作用,其效果可维持一个多月,直到拔节后才消失。

4、20%甲哌鎓·多效唑微乳剂

在生产上推荐的20%甲哌鎓·多效唑微乳剂用量为4~6mL/10千克种子进行拌种处理,在春小麦拔节期对基部节间影响明显。如果小麦植株长势过旺,也可在3~4叶期用与冬小麦相同剂量(每亩25~30mL)的药液对水25~30千克进行叶面喷施。提高整地质量,控制小麦播种深度为3~4厘米,保证出苗不受影响。由于春小麦和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差异,20%甲哌鎓·多效唑微乳剂的使用技术也有所不同。春小麦对20%甲哌鎓·多效唑微乳剂的反应较冬性品种较为迟钝,加上播种之后气温逐渐升高,小麦幼苗生长量不断增加、生长势不断增强,因而原则上拌种用量较冬小麦高。

20%甲哌鎓·多效唑微乳剂拌种处理后具有以下作用:1、春小麦下部叶片长度缩短,宽度增加,而上部叶片像节间一样出现“反跳”,长度大于对照,宽度与对照差异不大。这样的调控效果一方面有利于群体冠层下部通风透光,另一方面上部的叶面积增大对穗子发育具有良好作用。2、单位面积穗数分别较对照增加6%~8%;小穗数变化不大,但不孕小穗数减少了20%以上,穗粒数增加8~15%。处理降低了开花后第1~3周的穗粒灌浆强度,提高了第4~5周的灌浆强度;由于穗数和穗粒数增加,而千粒重基本不变,产量增加9%左右。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