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的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中药材种植中,病虫害是一个非常头疼的问题,你知道中药材的主要病虫害吗?

中药材品种多的数不过来,有些中药材根本没有病虫害,比如:有毒性的猫儿眼,红花,罂粟,,,,,,。有些中药材虽然有病害和虫害,这么多品种很难摡括起来说,因为它们没有共性。

中药材的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种植中药材要想获得丰产稳产高产讲究的是风调雨顺。但有时候总是天有不测风云。因此外界条件的变化如温度过高过低,水分过多过少,肥料的偏施混施均可以致药材遭遇不良生长环境而感病。

有的病是由生长环境不良引起,称为非侵染病害,也叫营养性生理障碍。有的病是由真菌性病源菌引起的叫真菌性病害,有的病则是由细菌性病原菌引起则叫细菌性病害,有的病则由线虫危害引起的叫线虫病害。有的病非真菌性非细菌性非线虫危害引起,而是由病毒类病毒引起的病害,则称为药材病毒性病害。

那么在中药材种植过程中,会发生哪些病虫害呢?根据清江鹤的技术服务指导经验,现归纳整理如下:

一,中药材真菌性病害:主要有霜霉病,白粉病,锈病,叶斑病,叶枯病,炭疽病,白绢病,菌核病。(一),药材霜霉病:

最典型的症状是中药材植株发病时,叶片背面有一层厚厚的霜状物质覆盖叶片。因影响叶片光合作用,致叶片光合作用变差后发黄变枯,重者可致叶片干枯植株死棵。

药材霜霉病的化学防控:可以在药材的发病初期用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者68.7%氟菌霜霉威悬浮剂600~800倍液,或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O倍液茎叶处理即可。

(二),药材白粉病:

药材白粉病在田间的识别与诊断方法是药材植株叶片上着生一层象白面状的霉层。与药材的霜霉病的外观特征有几分相似。白粉病的发生多与种植过密,田间潮湿,植株间不通风透光或者偏施氮肥有关。

药材白粉病的化学防治:在发病初期可以用30%醚菌酯啶酸菌胺悬浮剂1200~1500倍液,或25%三唑戊唑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茎叶处理,防效好。

(三),药材锈病:

最典型的发病药材如三七,芍药,党参,菊花,金银花。

与其他病害相区别的最大识别点在于药材植株上,特别是叶片上有疱状病斑。病斑破裂以后会散发出许多铁锈状粉未状物。

药材锈病化学防治的最好办法是在发病初期用50%萎锈萎锈灵水剂1000~1200倍液,或30%醚菌酯啶酰菌胺悬浮剂1200~1500倍液茎叶处理喷雾,预防及治疗效果不错。

(四),药材叶斑病:

在潮湿的生长环境下发病危害药材叶片。病斑的大小,多少,形状,颜色因药材的品种不同而有别。一般情况下只危害药材叶片,可致叶片枯死,降低药材产量。

药材叶斑病的化学防治:44.5%肟醚菌胺水分散粒剂1500~2000倍液,30%苯甲丙环唑乳剂2000~3000倍液茎叶处理,效果比较好。

(五),药材炭疽病:

药材感病时在其叶片上产生枯死小黑斑,后逐渐呈现轮纹。空气潮湿时,病斑上产生粉红色胶状物也就是分生孢子。

药材炭疽病化学防治:在发病初期用25%溴菌腈乳油1200~1500倍液,45%代森铵水剂1200~2000倍液,或40%氟硅三唑乳油8000~I0000倍液,茎叶处理,连用2~3次,防控效果突出。

二,中药材细菌性病害:主要是药材根腐病,枯萎病。(一),药材根腐病:

田间最直观的现象就是根系生长不良,影响营养及水分的输导,致地上植株部分茎叶自下而上枯萎,最后致药材枯死。

(二),药材枯萎病:

与药材根腐病类似。细菌性病原菌入侵植株导管导致导管输送功能失灵。发病植株自下而上发黄枯萎致死。

药材根腐病枯萎病化学防治:可以用50%中生菌素水分散粒剂2000~3000倍液,50%枯黄净(甲羟多菌吲哚乙酸)水剂1000~1200倍液,或者50%根腐宁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或灌根效果一样。

三,中药材病毒病:

又称药材花叶病。药材植株发病时,叶片变色致畸。植株矮小地上部分生长不良势弱。严重时叶片从下到上枯死,时间长久植株死棵。

药材病毒病的化学防治:以预防为主可用31%嘧肽烯糖水剂1200~1500倍液,5.9%辛菌胺盐酸盐吗啉胍水剂1200~2000倍液,或36%盐酸盐酸金刚烷醇菌毒清水剂1500~1800倍液喷雾,具有预防治疗铲除病毒的功效。

四,中药材线虫病:

主要是线虫危害药材根部,致根系生长受到抑制致地上部分生长不良。重者植株枯死。

药材线虫病的化学防治:用50%氟啶胺悬浮剂500~800倍茎叶处理,预防效果好,没有治疗作用。

五,中药材主要虫害有:蝼蛄,蛴螬,地老虎,蚜虫,蚧壳虫,蝽类害虫,螨类害虫,蛾类蝶类害虫,钻蛀类害虫。

蝼蛄:俗称土狗儿。成虫经常啮食药材嫩茎和幼根。

蛴螬:金龟子幼虫。在地下取食药材根茎。

地老虎俗称切根虫。以幼虫危害植株地下根系为主。

蚜虫:以其刺吸式的口器刺吸药材叶片上的汁液,使叶片失去营养和水分,变黄焦枯脱落。

蚧壳虫:以发达的刺吸式口器危害药材植株。因其体表有坚硬的蜡壳不易防控。

螨类害虫:就是蜘蛛类害虫。喜在部分药材叶背吸收汁液,致叶片干枯脱落。

蛾类蝶类害虫:幼虫以食叶为主,将叶片食成缺刻或者孔洞。严重的剩下叶柄或叶脉,枝上嫩叶被食光。

钻蛀类害虫:危害茎干为主。一般为有木质类药材。如厚朴,杜仲等。

在药材上常用的杀虫剂主要有:IO%四氯虫酰胺悬浮剂,30%乙唑螨腈悬浮剂,24%螺螨酯悬浮剂,50%灭蝇胺可湿性粉剂,15%哒螨灵乳油,IO%吡虫啉可湿性粉剂,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5%高效氟氰氰菊酯水乳剂,10%联苯菊酯水乳剂等。请严格按照产品要求进行施用。

中药材的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中草药主要病害有四大类,第一大类是真菌性病害,如锈病、炭疽病、轮纹病、枯萎病、斑点病等,第二大类是细菌性病害,如细菌性溃疡病,细菌性软腐病,细菌性叶枯病,青枯病等。第三大类是病毒病,主要有花叶病毒、蕨叶病毒、条斑病毒、萎斑病毒等。第四大类是线虫病,主要有植物源线虫、根结线虫、包囊线虫等。

以上这些病害有的具有传染性,所以统称为侵染性病害,但是还有一部分病害是非侵染性的,所以叫非侵染病害或者生理性病害。

至于虫害那就多了,因为中草药品种繁多,几乎所有植物上的虫害中草药上都有,但是主要的还是鳞翅目害虫和刺吸式口器害虫危害较重,另外像鼠害、蜗牛、甚至野兔、禽类对中草药都会造成危害。

中药材的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地下害虫俗称地狗子

中药材的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中草药主要病害有四大类,第一大类是真菌性病害,如锈病、炭疽病、轮纹病、枯萎病、斑点病等,第二大类是细菌性病害,如细菌性溃疡病,细菌性软腐病,细菌性叶枯病,青枯病等。第三大类是病毒病,主要有花叶病毒、蕨叶病毒、条斑病毒、萎斑病毒等。第四大类是线虫病,主要有植物源线虫、根结线虫、包囊线虫等。

以上这些病害有的具有传染性,所以统称为侵染性病害,但是还有一部分病害是非侵染性的,所以叫非侵染病害或者生理性病害。

至于虫害那就多了,因为中草药品种繁多,几乎所有植物上的虫害中草药上都有,但是主要的还是鳞翅目害虫和刺吸式口器害虫危害较重,另外像鼠害、蜗牛、甚至野兔、禽类对中草药都会造成危害。

中药材的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1、生物防治。以虫治虫利用天敌昆虫,如螳螂、草蛉幼虫、步行虫、石虫椿象、食蚜蝇和各种寄生蜂等。 这些天敌对抑制害虫的密度起了重要作用,要保护这些益虫,使其顺利繁殖,控制害虫的危害。以微生物治虫利用细菌、真菌、 病毒等昆虫病微生物来防治害虫,如苏芸杆菌等各种制剂,都有着很好的防治作用。利用天敌动物治虫有很多动物是害虫的天敌, 如各种蛙类和益鸟都可捕食大量的害虫。 调查研究表明, 在一只蛙的食料中, 害虫占70 %以上。 要积极保护自然界中的有益动物,进而对它们要加以引诱、繁殖和利用。

2、物理防治。利用温度、光、电磁波、超声波及核辐射等方法防治病虫害,如用温汤浸种可防治薏苡黑粉病、地黄线虫病; 夜晚采用不同波长和颜色的灯光诱杀黄凤蝶和天蛾等鳞翅目害虫的成虫,均有一定防治效果。

3、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当前对于中药材病虫害防治的主要方法, 但是如果使用不当,将会造成农药的残留、环境的污染和病虫的抗药性。 化学农药的使用,能不用的尽量不用;可少量用药的,尽量少用;能兼治的,尽可能兼治;能用其他防治方法的,尽量用其他防治方法。 以减少用药次为佳, 仅在必须用药的关键时期再用药。同时要避开天敌或选择对天敌较安全的农药品种,如常用防治绞股蓝等药材的白粉病和防治金银花等药材的炭疽病的甲基托布津; 防治党参、延胡索、白芷、白芍等药材的锈病、叶斑病、霜霉病的百菌清等药物,在药材的整个生育期内最多用药次数不超过 4 次,最后一次用药距采收不少于 14 天。 治虫用的敌百虫、辛硫磷、溴氰菊酯等各类农药,在药材的全生育期内最多用药次数不可超过 3 次,最后一次用药距采收不可少于 7 天。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