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一般农田农地有哪些类属的土壤?
大的属性分三类土壤:一,碱性土壤,二,酸性土壤,三,中性土壤。这三种土壤又可以分粘土,壤土,沙土。
请问:一般农田农地有哪些类属的土壤?
红壤,褐土,棕壤,黑土,栗钙土,盐碱土等类属,民间习惯称1,红土,2黄土,3石渣土,4两合土,5黄泥头,6岭砂土,7黑土,8白土,9淤泥,I0砂土,11盐碱土等。
请问:一般农田农地有哪些类属的土壤?
你好,我是小张,能和大家一起探讨三农技术很高兴。
农田农地的土壤根据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种类,不同地区的土壤类型不同,不同类型的土壤适宜种植的作物也有所差异,今天我就和大家说道说道土壤的分类、性质以及适宜种植的作物。
- 1、酸性土壤
(1)性质
酸性土壤的pH值小于7,土壤中的氢离子含量较多,氢离子含量越多,pH值越小,土壤酸性越大。
(2)适宜种植的作物
适宜在酸性土壤种植的作物有:栀子花、米兰、蕨类、仙客兰、八仙花、百合、彩叶草、风信子、杜鹃花、紫鸭跖草、君子兰、文竹、茉莉花、唐菖蒲、五针松、棕榈、西瓜、茶树、草莓、石楠、马铃薯、雪杉、甘薯、芜菁、绿豆等。
以上植物虽然可以在酸性土壤生长,但酸性过大也是不利于它们生长的。
(3)酸性土壤改良方法
增施腐熟农家肥、商品有机肥或者种植绿肥;使用生石灰来中和土壤的酸性,第一年一亩地亩用生石灰50公斤,以后每年减少一半的用量,一直到土壤变为微酸性或者中性;施肥时使用氨水、钙镁磷肥、草木灰、磷矿石粉、碳酸氢铵、石灰氮等碱性肥料。
- 2、中性土壤
(1)性质
中性土壤是指土壤pH值在7左右的土壤,土壤里边的氢离子和氢氧根含量基本一样多。
(2)适宜种植的作物
大多数作物和植物都是喜欢在中性或者接近中性的土壤环境里生长。
- 3、碱性土壤
(1)性质
碱性土壤是指土壤pH值大于7的土壤,土壤中的氢氧根含量比较多,氢氧根含量越高,pH值越大,土壤碱性就越大。
(2)适宜种植的作物
仙人掌、石榴、夹竹桃、枸杞、枣树、梨树、垂柳、龙柏、油菜、小麦、棉花、烟草等。
以上植物虽然可以在碱性土壤生长,但碱性过大也是不利于它们生长的。
(3)碱性土壤改良方法
施肥时多用腐熟的农家肥、绿肥或者松针叶的堆肥等;施用化肥时选择磷酸二铵、过磷酸钙等碱性肥料。
- 4、土壤酸碱性的判断方法
(1)利用pH试纸判断:在地块里取少量的土放到蒸馏水中,搅拌溶解一会,然后把pH试纸放到里边静置2秒,拿出来和比色卡对照判断土壤酸碱性。
(2)通过土壤的颜色判断:碱性土壤的颜色多是白色、黄色等,有些表层会有白色的盐碱;酸性土壤的颜色一般较深,多是黑色、褐色。
(3)通过浇水判断:浇水后碱性土壤渗水比较慢,水面会起白色的泡沫;浇水后酸性渗水比较快,水面比较浑,但不起白沫。
(4)通过手感判断:碱性土壤的土抓在手中感觉比较硬实,松开手以后多结块不散开; 酸性土壤的土抓在手里感觉软软的,松开手以后土壤会散开不结块。
二、按照土壤的质地来分,可以分为砂质土、黏质土和壤土。- 1、砂质土
(1)性质
砂质土里边沙子含量较多,土壤颗粒粗糙,颗粒间的空隙较多,保水保肥性差,水分下渗速度快,通透性好。
砂质土因保水保肥性差,下雨或者浇水后很容易引起水肥流失,而且土壤里的水分蒸发速率较快,经常会发生土壤干旱。
砂质土的土壤昼夜温差大,白天土壤温度升高快, 晚上温度降低也快;耕性比较好,耕作后土壤平整、松散,没有大的土块;播种后出苗快、齐、全,但由于土壤中养分少在作物生长中后期易发生脱肥、早熟、早衰等现象。
(2)适合种植的作物
适宜在砂质土生长的植物主要有芦荟、香椿、仙人球、葡萄、胡杨、沙拐枣、沙漠玫瑰、扁豆、沙柳、蝴蝶兰、春兰、骆驼刺、杜英、墨兰、景天、凤梨等。
(3)砂质土改良方法
施肥时多用腐熟农家肥;每年施用大量的河泥或者塘泥,一般一亩地用8吨左右,连续使用3—5年;种植豆科作物增加土壤中的含氮量和腐殖质含量。
- 2、黏质土
(1)性质
黏质土里边沙子含量少,土壤颗粒较细,颗粒间的间隙小,水分下渗速度慢,通透性差,排水不畅,容易造成地表积水、内涝;土壤颗粒的吸附能力强,保水保肥性能好,但是肥效比较缓慢。
黏质土土壤耕性比较差。耕作时阻力比较大,容易起大的土疙瘩;土壤的温度变化小,昼夜温差小,春季温度回升较慢;有害物质含量一般较多,会对作物根系产生影响;作物播种以后往往出苗迟、出苗不全、长势弱,由于水肥充足易发生徒长、贪青晚熟等现象。
(2)适合种植作物
适合黏质土生长的植物主要有金银花、榕树、柳树、杨树、紫荆、谷子、紫薇等。
(3)黏质土改良方法
施肥时可以用马粪、羊粪等腐熟农家肥;有条件的可以施入河砂土,一般一亩地20吨左右,连续施用2—3年。
- 3、壤土
(1)性质
壤土的土壤质地在砂质土和黏质土之间,同时具有两者的优点,同时弥补了彼此的缺点,通透性好、保水保肥保温性能都较好,土质松细适中,土壤结构良好,有机质含量高、便于耕作,是比较理想的农业生产土壤。
(2)适合种植作物
大多数的农作物都适合在壤土中生长,包括小麦、大豆、玉米、花生、高粱、茄子、黄瓜、白菜、辣椒、番茄、豆角、菜花等。
- 4、砂质土、黏质土、壤土的区分方法
(1)通过土壤颜色判断:砂质土一般颜色较浅,黏质土颜色较深,壤土颜色介于两者之间。
(2)通过浇水判断:砂质土浇水后渗水很快,黏质土浇水后渗水较慢,壤土浇水后渗水速度在两者之间。
(3)通过手抓判断:在土壤墒情好的情况下砂质土用手捏松开后就自己散开了,黏质土用手捏松开后不会散开,壤土用手捏松开后稍稍碰一下就会散开。
总结:土壤用酸碱性可分为酸性土壤、碱性土壤、中性土壤,用质地可分为砂质土、黏质土、壤土,农业生产中最适宜的土壤是中性或者接近中性的壤土(个别作物会喜欢酸性或者碱性土壤),在土壤管理中要通过各种方法来改良土壤,使其满足作物的生长。今天的说道就到这里了,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交流,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哦。
注: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请问:一般农田农地有哪些类属的土壤?
一般农田土壤分红土,黄土,黑土,沙土
请问:一般农田农地有哪些类属的土壤?
土豆 包谷 玉米 白菜 胡萝卜 谷子 西红柿
请问:一般农田农地有哪些类属的土壤?
一般农田的土壤按土壤固体颗粒的粗细,可分为:砂土、黏土、壤土三大类。这三类土壤是土壤种类中最常见,最具代表性的土壤。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土壤的概念和各种土壤的优缺点,供大家参考。
土壤的概念土壤是地球岩石圈表面疏松的表层,是一切陆生植物赖以生存的基质。土壤是由固体、气体、液体组成的三相系统,其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固体颗粒,是组成土壤的物质基础,大约占到土壤总重量的85%以上,其它一小部分是液体和气体。根据土壤中固体颗粒的大小,可以把土壤颗粒分为以下几级:粗砂(直径0.2~2.0毫米)、细砂(0.02~0.2毫米)、粉砂(0.002~0.02毫米)、黏粒(0.002毫米以下)。这些大小不同的固体颗粒的组合百分比叫做土壤质地。质地的好坏要看土中这几种颗粒所占的比重。
好土壤的标准好土壤的标准就是土壤中必须有良好的团粒结构。团粒结构是指土壤中的腐殖质把土壤中的固体矿物质颗粒黏结成0.25~10毫米直径的小团块,好的团粒结构具有泡水不散的特点。具有稳定的团粒结构的土壤就是良好的的土壤,它能协调土壤中的水分、空气和营养物质之间的关系,平衡保肥和供肥的矛盾,有利于根系活动和吸收水分和养分,为植物的生长发育提供好的条件。没团粒结构或团粒结构不好的土壤,土壤容易板结,造成土壤透水透水性差,土壤中微生物和动物的活动受到限制,土壤肥力差,不利于植物根系扎根和伸长。
三大类土壤的优点和缺点1.砂土
- 优点:砂土类的土壤以粗砂和细砂为主、粉砂和黏粒含量少,土壤黏性小、孔隙多,所以这类土壤的透水通气性强,不容易涝。
- 缺点:由于这类土壤孔隙多,所以它的蓄水和保肥能力就差,浇水不及时的话,容易造干旱。
2.黏土
- 优点:这类土壤以粉砂和黏粒为主,质地黏重,结构紧密,保水保肥能力强。
- 缺点:黏土中的孔隙小、透气透水性能差,土壤湿时黏,干的时候又比较硬。易涝,土块又不容易粉碎。
6.壤土
- 优点:砂土类土壤的质地比较均匀,土壤中砂粒、粉砂和黏粒所占的比重比较均匀,所以这类土壤既不松散又不黏,通气透水性能也好,并且保水保肥的能力也不差,是三大类土壤中最好的土壤。
- 缺点:这类土壤几乎没缺点,就是保水保肥能力不是特别突出。
总之,一般农田的土壤是由砂土类土壤、黏土类土壤和壤土类土壤三大类。它们都有优点和缺点,种植作物时要查明土壤是什么性质的土壤,然后再种植适合这种土壤的作物,不然种植错误,可能会造成减产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