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是本什么样的书?

我儿子15岁了,马上中考了,天天迷上这本书?

首先真的得恭喜你,《周易》这本书很多人把它等同于算命之类的,其实是非常错误的,周易这本书可以说是包罗了宇宙万象,它的魅力让无数人为之沉醉,但是想钻研精深没超人的智商是不可能的,单就简单的字面意思理解明白了就可以让你受用一生,这本书一般得有一定社会经历和较高悟性的人才会喜欢,如果真能学有小成,将来必是人中龙凤!学至大成?不要想了,不可能的…

《周易》是本什么样的书?

周易乃周文王卜卦之书,高深莫测,你儿子这么小如果能看懂的话,你一定要鼓励他支持他看下去,能弄懂这本书真乃前途无量也!你宁可让他荒废学业也要让他坚持对此书进行研究!

《周易》是本什么样的书?

春秋之后,无人懂“易”。即便是孔子为《周易》做注解,也是绞尽脑汁,翻阅了无数的竹简,才做出了《易传》。这是一部看的到,感受的到却无法言明的书。后世习惯于把《周易》和《易经》当做一回事,二者有什么关系,《周易》和《易经》的由来,发展是怎么样的。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下,若有不当之处,还请谅解。

一.这是一部什么样的书?

这本书的称谓有很多,诸如大道之源,道家三玄之冠,儒门圣典,群经之首,设教之书等等。可以看出此书内容之广博,意境之深远,影响之巨大。

后世对这本书的理解和总结上,主要集中在何为“易”。有从易为阴阳解释的,有从变化无常解释的,有从道的概念去解释的。说法流派很多。我个人比较认同东汉郑玄的《易论》的说法:易简一也;变易二也;不易三也。他概述了世间万物存在的三种状态:顺其自然,时刻变化,恒常不变。是一个比较辩证唯物的认知。

二.此书之由来及发展

1.首先是三圣成书,伏羲创八卦,文王拘与羑里在八卦的基础上衍生六十四卦成书《周易》,孔子为《周易》做注解,成书《易传》。后《周易》和《易传》合称为《易经》,号称六经之首。

2.“三易只说”:三易者即《连山》,《归藏》,《周易》。《连山》成书于夏朝,《归藏》成书于商朝。因年代久远,作者和内容没人知道,只说在一些文字记载知道有这两本书。三者各有所长,《周易》用卦和爻卜算,辅以阴阳学说,预测前世今生。《归藏》用卦象衍生天地万物,而《连山》是用气象只说与阴阳结合,独创了一套卜算方式。

3.近代考古发现,在长沙马王堆出土了公元前二世纪的《周易》,里面有关于《易传》关于辞传的上下部分,却无重要的《十翼》。因此可以断定完整的《周易》还有一位汉代晚期甚至之后的作者。只不过这位作者不问功与名,后世把这一功劳也记在了孔子身上。这也是后世一些学者质疑《易经》是孔子所著的重要依据。

鲁迅先生就是质疑者之一。再者从《易传》的内容来看,它具有明显的黄老道家与阴阳家的色彩。因此前者有苏轼,欧阳修,后世有郭沫若等知名学者断言《易传》非孔子所著,要么是司马迁搞错了,要么就是汉代的儒生刘歆伪造。

现在很多学者对《易经》的解读,实际上是对《易传》的解读,而非全部的《易经》。

三.此书对后世的影响及发展

《周易》对后世影响极大。直接影响了百家学说。

后世上到皇室祭天,下到百姓婚丧嫁娶。涵盖农事,建筑,经商,医学,经济,战争,思想,文化等各个层面领域。并由此发展出了各个领域的经典名作,指导并运用于各个领域。

举几个例子如:

中医领域,《黄帝内经》的核心理论就是阴阳五行。因此中医领域有一个说法,懂要想完全理解中医,首先要懂《周易》,然后才能懂《黄帝内经》,继而才能懂《难经》和《伤寒论》。

风水领域:郭璞的《葬书》,杨筠松的《撼龙经》,卜应天的《雪心赋》,黄妙应的《博山篇》,李淳风,袁天罡的《推背图》等。

军事领域:行军布阵自然离不了八卦,张良得黄石老人传书《奇门遁甲》,诸葛亮的八卦图,包括刘伯温,徐茂公等都深通此道。

后世提到《易经》大多以占卜一说为主了,自古至今,发展的路数也很多,诸如梅花易数,太乙神数,奇门遁甲,四柱八字,堪舆,相术,杂占,六爻,六壬等。

但是严格意义上来说,《易经》可以说是一部百科全书,涉猎极广。《四库全书》就将《易经》分为两派六宗,两派,就是象数学派和义理学派;六宗,一为占卜宗,二为禨祥宗,三为造化宗,四为老庄宗,五为儒理宗,六为史事宗。是前人的智慧总结。哲学家,数学家,文学家,历史学家,军事家等不同身份领域的人都能从《周易》有所得即可证明此书的神奇与强大。这是一部令人敬畏的书。

《周易》至今没有完全的定论来解释它,但是通过后世的考古佐证,相信《周易》的神秘早晚会完全揭开。

也许未来揭开它神秘面纱的就是提问者15岁的儿子。至于这位15岁的小“高人”迷上这本书好与不好。我觉得这是一个因人,因事,因时皆不同的问题。外人的评价没有任何价值。毕竟“子非鱼”,无人“懂”的《周易》任何人去评价都是一家之言。

而且我觉得一个15岁的人能认真的去看这本晦涩难懂,玄而又玄的书。本身就是过人之处。这点我深有体会,我父亲学历史考古的,我中学的时候逼着我学《易经》,我打小是个喜欢读书的人,即便这样都始终不入门,更钻不进去。所以很佩服提问者的儿子。

提问者可以多观察孩子,只要日常生活学习一切正常,没有必要恐慌,不排除您儿子是一位天才型的学习高手。毕竟天才的行事风格我们是理解不了的。祝好。

《周易》是本什么样的书?

周易:是一部天书,也称是古典经书,看懂了,世间一切万物,万事、可未来事先知也。

《周易》是本什么样的书?

恭喜你!孩子迷上了这本书,是一件非常好的事。只不过,看孩子是如何去理解此书的内涵。

1、正确理解《周易》之内涵

《周易》是我国哲学之源,是中华文化传承之源。此书为周文王在被囚禁期间所作,它对后期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影响力,被儒家奉为圣典,《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经之首。

《周易》包含的人生哲理,如果能正确地去理解、运用其中文化的含义,而不把它看作是一部单纯的算卦的书的话,那对孩子人生的旅途及成长是一件非常有助的书籍。

2、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周易》开篇第一、第二章“乾卦”与“坤卦”中,即提出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观念,而清华大学校训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即来源于此。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它告诉学子们,人生之奋斗与搏击的密码。人生就应该像大自然一样刚强劲健,自强不息地去砥砺前行,不被世事所困惑、要拥有强大的心理承载力,奋发图强,永不停息。

我们现在的学子们太多的需要一种向上的力量与支撑,需要他们内心的强大。能将这种“自强不息”的观念深深植入、埋在学子的心里,使他们拥有了这种“自强不息”的永动力,何尝还存在那些经不起风雨而酿成的诸多悲惨现象呢。

一个真正的教育,是让学子拥有一个强大的心理,拥有一个独立向上,不畏挫折的强大胸怀,这才是人生的勇者!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它激励学子,人之度量就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什么不能承载与接纳的,你就是万物之神,人生的那些所谓的艰难与困扰,就是小菜一碟。只要你拥有刚毅的性格、奋发向上、勤勤恳恳的思想,并将之付诸与实际行动中,能承载、接纳人生逆旅中的历练,你就会百炼成钢,你就不会有什么事情是你不能承载的。

这是何其智慧而富有哲理的言辞,运用它,将会使你的人生光明而辉煌!

《周易》是一部对人生富有哲理的书籍,从正面的思想去理解它,汲取其精华之作,绝对是一部经典之作!

《周易》是本什么样的书?

中国只有不到3%的人真正了解《周易》是一本伟大的哲学思想著作,是群经之首!

97%的人压根没怎么看过,就说这是一本算命书,简直笑死人!

《周易》来源分二部分:

1、首先周文王演八卦,从而有了64卦象,所以最初的周易是一本算卜书,书里只有64卦象和几个字的卦辞,主要是国家巫师用来卜卦,打仗祭祖算一算!叫做《易经》,很少人看!

2、孔子“韦绝三编”:很多人说孔子反复看《易经》是因为易经太难太深奥,纯属扯淡,看几遍都背下来了,还用天天翻? 《易经》用今天的纸写出来不到三页纸,为什么现在是一本厚厚的书?是因为孔子!

孔子反复翻阅易经不是为了看,而是在给易经“补充血肉”,彻底改造,比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子以厚德载物”都是孔子写的,从而有了经天纬地的《周易》,把易经彻底升华成为一本包括宇宙人生哲学的书!所以后世称《周易》为群经之首,不是因为什么算命,读书人不是脑残!

所以说《周易》是周文王和孔子跨时空合著的一本哲学著作,周文王建立骨骼,孔子给予血肉和灵魂!后世也有一些补充。

《周易》的思想非常正大、光明,人人可看,如果你说你热爱中国文化,却没看过《周易》,就不要无知的说是用来算命的,笑话别人,岂不知别人把你当脑残!

今天的孩子能研读《周易》确实难能可贵,但也不要急,因为有难度,来日方长,不要影响读书考试为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