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为什么能出孔子这样的大圣人?
齐鲁是周公后人,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在九州大地算开发早的地区之一。民风淳朴,民众敦厚,自然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大圣人孔夫子丶亚圣孟夫子等,就是在这一热土上出类拔萃丶斩露头角,也是很自然的。春秋百花齐放是天时,百家争鸣是地利,还得靠人和来引导和培养。
这个人和首先来自慈母的着力教育和培养。我们知道孔丶孟双双三岁丧父,都是母亲自小精心呵护和正确引导。孔父六旬多得子,很早走了,年轻寡妇和幼儿都扫地出门,妈妈就教他长大了要顶天立地,不屈膝弯腰,为国家多做善事,少年妈妈走了,留下孔子牢记母训,一辈子不流落黑道,钻研学问。
孟子同样三岁丧父,其母为给儿子多学习氛围,三迁居所,住了学前屋才罢休。
苦难中不屈不挠,慈母正确的引导。孔子等长大后,立志大众教育,首先倡导"有教无类",无钱的孩子也可报名读书,可以用二串牛肉干来替代学费。
孔子确立儒家思想,为此周游列国来推广。十四年游历完回到鲁国,68岁开始带领弟子整理诗、书,修礼、乐,序周易丶研八卦,同时完成史书《春秋》。5年后,撒手人寰。
众弟子将恩师重要言论编成了巜论语》,推动了2000年中华文明的发展。
儒家创始人孔夫子至圣至德,永垂不朽!
山东为什么能出孔子这样的大圣人?
假设我们去收集中国圣人的名字和出生地,有个很明显的特点,那就是山东籍的比较多,例如:儒家至圣孔子、亚圣孟子、书圣王羲之、兵圣孙武孙膑、科圣墨子、棋圣弈秋、宗圣曾子、武圣姜尚、智圣诸葛亮……等等,为什么山东此地总是出圣人?而且山东至今都是人口众多、后裔繁盛呢?
首先我们从历史上来分析吧,山东地处中原文明核心毗邻区,几乎参与了中原文明的发展演变全过程,这就为山东人的历史眼界奠定了基础,多次亲眼目睹和参与中原文明的兴衰更替,使得山东人更能总结出社会治理必要的需求和规律。不说别的,孔子在当时就有《春秋》、《尚书》一类的著作,其中有很多内容就是古老的历史记载,从而使得从历史过往中总结出经验教训,为未来指明了方向。由于历史意识在山东的根深蒂固,导致后来的山东籍人成为圣人的方向指引走向了正确的方向。
其次我们要看山东的地理环境因素,山东此地准确来说应该称为山东半岛,三面环海一面连陆地,这种地形有利于形成海洋和陆地双向熟悉的知识环境,有别于内陆省份四面都是陆地,也有别于四面都是海水的孤岛。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山地比较多,例如闻名天下的泰山、崂山、沂蒙山、梁山……等等,有了很多的山地,才能山高水清、草木繁盛、空气清新、阳光照耀,山清水秀才能站得高、看得远,人杰地灵、人才辈出。
再次还要看山东人的豪爽好客的性格和尊师重教的好习惯,山东人既有渔民的勇敢冒险精神(三面环海渔民多),也有山里人的直爽热情的情绪特点(山地比较多),所以在我国日常社会交往中很少有山东人不被欢迎和接纳的,山东人尊师重教也是闻名于世的,精明、诚实、勇敢、健壮、豪爽这些山东人的性格,就像是如生俱来的“吸铁石”一样深深地吸引着人们的精神生命,无形的人格魅力也为山东圣人的形象增光添彩不少。
还再次山东的水很有灵气值得格外提出,济南的趵突泉、青岛的泉水、泰山的泉水都是少有的优质水源,好的水质更有利于智力开发和健康长寿,这也为圣人积累知识和智慧提供了生命基础。
那么山东人口众多、后裔繁盛又是为什么呢?这个跟山东的人文思想和经济繁荣有很大的关系,山东人深受儒家思想熏陶,普遍信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一类的社会信念,导致人们的生养意识比较传统,所以人口数量一直都不算少;另一方面山东人体质普遍不错(民间常常有“英雄好汉出山东”、“山东出伟男”的说法),这本身就有生养的天然需求和能力。还有就是山东自古以来就是繁荣富庶的地方,古书记载有大量山东的齐鲁大地繁荣热闹的相关文献,早在大名鼎鼎的姜尚姜子牙治理时期,山东就以其繁盛先进闻名于天下了,山东企业家至今都在影响着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的繁荣也就为人口的生养提供了很好的物质基础。
山东出圣人应该就是这些原因吧。
山东为什么能出孔子这样的大圣人?
山东自古民风纯朴,仁义之心代代相传,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然容易教化出孔子这样的圣人。
山东为什么能出孔子这样的大圣人?
天意,出孔子,不出儿子,没白昼,
山东为什么能出孔子这样的大圣人?
我觉得孔子的“圣人”称号是在历史的长河中千锤百炼出来的,孔子所处的年代也是我们华夏文明的发展初期,其思想也是在百家中通过竞争而生存、传承下来的,他是第一人,有其历史性,最主要的是这也符合我们中国人的认知,而且随着封建社会的逐步建立,对儒家思想的看重,都把孔子的地位逐渐抬高,大浪淘沙之中,“孔圣人”的称号也被我们中华民族认同,华夏文明也从中书写了壮丽诗篇……我们为之骄傲与自豪!!!
山东为什么能出孔子这样的大圣人?
鲁国之设北联燕东监齐,合齐燕之力防孤竹。(与商同源四荒国之首)武王亲弟召公封地。齐风衣冠天下,东方大国。鲁承周宗,文化昌盛,周重酬之。齐桓公灭孤竹后地位下降。孔子祖宋国贵族逃亡到鲁,宋商朝遗民之国。孔子商遗民后,承鲁文化,商贵族之教,齐风之染,多豪门望族,领华夏文明之先。孔子扬周公旦之学,倡仁忠君,齐尊王攘夷。孔子占天时地利人和,儒教兴必然之势也!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