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散养条件下,怎样根据季节的变化养好蛋鸡?
现在在农村散养蛋鸡已经不现实,没有你散养的场地和条件!所以没有必要告诉你如何美好了!
实在想养,弄三两只养着玩是可以的!
在农村散养条件下,怎样根据季节的变化养好蛋鸡?
在农村散养条件下,怎样根据季节的变化养好蛋鸡?
谢谢悟空小秘书的邀请
导读 农村散养鸡的条件是非常简陋的,一切都是依靠自然,夏天温度高的情况下只能在树荫下,冬天寒冷也只能在狭窄 、肮脏不堪的鸡窝中保暖,散养鸡生活其实是不容易的,要养殖好散养鸡就要根据季节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措施饲养和管理好蛋鸡,让它们能够发挥出最大的产蛋潜力。一年四季的气候条件是不相同的,农村养殖的蛋鸡多是采用开放式的鸡舍,根据气候、季节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措施。
[春季]
春季气候逐渐变暖,各种微生物容易孶生繁殖。最好在天气转暖之前进行一次彻底的消毒,以减少疾病发生的机会。春季日照时间延长,处在自然光照下的散养鸡群,产蛋开始回升,进入产蛋的旺盛季节,形成了一个产蛋高峰。这个季节要提高饲料的营养水平,满足蛋鸡的营养需要。要增加产蛋箱,产蛋箱中的垫料要保持清洁,要勤捡蛋。同时春季所产的蛋多用来孵化,应调整公、母鸡比例,每10只母鸡配1只种公鸡,以提高受精率。对停止产蛋抱窝的本地母鸡要及时醒抱,方法是每只抱窝母鸡肌肉注射三合激素1毫升左右。及时淘汰不产蛋的母鸡及病鸡。
【夏季】
夏季气温高,日照时间长,管理的重点是降温防暑。鸡缺乏汗腺,羽毛很厚,主要依靠呼吸蒸发和饮水排泄来散放体温。如果环境温度过高,则体热的散放受阻,呼吸加快,饮水增加,食欲减退,以致产蛋减少,蛋重减轻。高温比低温对鸡的应激影响更大。降温防暑的方法,在鸡舍周围植树,减少太阳辐射热,增加通风换气的强度,鸡舍内喷洒或者屋顶喷水等。在农村如果养殖的散养的蛋鸡可趁清晨天气凉爽时让蛋鸡采食饮水,因此,在清晨3-4点开灯,喂给饲料和饮水,让鸡吃上一天总采食量的一半。白天采用撒喂法可诱使蛋鸡白天多采食物。
【秋季】
秋天日照逐渐缩短,天气逐渐凉爽,生活在自然光照下 鸡开始换羽毛,一般换羽毛和停止产蛋的鸡,大多数是低产鸡,要及时淘汰。秋季要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比较适宜,入冬前要做好鸡舍防寒保暖等各项准备工作。秋季开始的日照短,为保证母鸡的产蛋,必须补充人工光照,鸡舍内一般上午6点左右开灯,晚上8-9点关灯,以促进产蛋。
【冬季】
冬季气温低,日照短,管理的重点是保暖防寒。鸡舍内的温度至少要保持在5℃颜色。保暖措施,将鸡舍门窗腿部是朝北的窗户加塑料薄膜,防止贼风直接吹鸡的身体,在特别寒冷的天气,还应该生炉子加温,防止水槽结冰,并适当提高鸡饲料的营养水平,由于日照缩短,要补充人工光照。可以在自然光照时间的基础上,补充光照至16小时。在每20平方米的鸡舍内安装一盏40瓦的灯泡即可满足需要。冬季应保证饮水,要给蛋鸡饮温水,不要饮用结冰水。散养情况下采取早放、晚关,喂料定时、定量,让其自由采食,勤打扫鸡舍,保持鸡舍清洁卫生,防止鸡羽毛淋湿。
养鸡的朋友们在生产实践中存在什么问题,有什么难题就提出来,我们共同研究解决,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更多更实用的养殖技术、饲料制作、种植技术,请关注老周说三农,咱们共同探讨。
在农村散养条件下,怎样根据季节的变化养好蛋鸡?
1、保证充足的光照
秋季已经到了白昼短的时刻,所以光照时间也随着变少,但是要想散养鸡生长的好的话必须保证充足的光照。根据以往的散养鸡养殖经验来看,光照对于产蛋率的影响非常大,只有光照到位了,产蛋率才能有保障。
2、营养必须跟上
母鸡下蛋以后是需要补给一定的营养物质的,所以在饲养散养鸡的时候,除了让其自行采食以外还需要配以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的营养品。
钙对于散养鸡下蛋的影响比较大,如果是缺钙的鸡下蛋时会出现壳比较软或者没有壳的情况。
3、鸡棚必须做好保温、通风、卫生措施农村散养鸡虽说长期是在户外放养,但是养殖户也是会给其搭建棚舍遮风避雨的,一般到了傍晚它们会自行回巢。
鸡棚平时要注意垫上一层稻草起到保温作用。为了让其健康生长,减少氨气的吸入,要注意通风。
鸡很容易出现疫情,所以要注意棚舍的卫生,及时清理掉粪便,更换保温的稻草,按时做好消毒措施。
以上就是对农村散养鸡品种、不同季节管理措施等介绍,希望对您有帮助。
在农村散养条件下,怎样根据季节的变化养好蛋鸡?
这个问题很好回答,那就是你自己好好养一会鸡就知道其中的方法了。否则你是难以了解其中奥秘的。
首先,抓住养鸡的规律,每次少喂食、增加次数,不然一次给鸡投放食量太大,容易造成鸡暴饮暴食,易患疾病。
其次,每次投喂时,应注意应以下几点:1,在给鸡投喂食物中,应增加活食物,比如蚯蚓、毛毛虫等等。这样鸡类爱吃,而且营养丰富。产出鸡蛋营养成分及价值高。2,根据不同季节调节投喂食物成份,增加营养价值。
再次,就是根据不同季节,及时给鸡类打突发性疾病疫苗,防止鸡瘟突发,造成不必要经济损失。
总的一点,成事在天,败事在人。多观察、多学习,多动手,将一切隐患埋葬萌芽状态了。
在农村散养条件下,怎样根据季节的变化养好蛋鸡?
蛋鸡的生理变化规律
成年蛋鸡、种鸡利用年限较多,可经历几个寒暑交替。其生理习性在一年四季中有很大差异,其差异呈现规律性的循环变化,按照此种规律进行饲养管理,可更好地获得生产效益。
怎么防治蛋鸡鸡大肝大脾?
鸡大肝大脾病是由大肝大脾病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其特征是成年鸡特别是蛋鸡产蛋下降、死亡率增加及肝、脾肿大。鸡大肝大脾病病毒(BLS)病原是一种RNA病毒。
达龙大肝宁,用于蛋禽或种禽由药物、毒素等其他原因引起的肝脾肿大、肝破裂出血,1天见效,2天控制死亡。
蛋鸡在夏季气温高时,对能量的需求减少,因而采食量下降。气温超过30℃时,采食量减少10%~15%;酷热时,可减少30%以上。由于采食量减少,摄入的蛋白质和钙也相应减少,因而导致产蛋量下降。此时应适当调整日粮。可按"一减四增"的原则进行调整。一减:即减少能量饲料,可比平常饲养标准减少0.966兆焦。四增:即增加蛋白质、钙质、油脂和青绿多汁饲料。蛋白质含量不低于17%;钙质可提高到3.8%~4.0%;油脂可添加到占日粮的1%~2%;青绿多汁饲料可适量多喂,但不要超过30%。
冬季寒冷,蛋鸡需要多消耗营养以御寒,所以采食量增加。当舍温低于21℃时,每下降1℃,鸡采食量即增加1%;此时,日粮的调整原则为"只增不减"。①增加饲料量,以增加10%为宜,不可过多,以免过肥。②提高饲料中的能量水平。③增加日粮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D3的含量。
在一年中鸡饮水变化的突出季节在夏季,此时渴欲增强,饮水增加。在不冷不热的气候条件下,蛋鸡饮水量为饲料量的2倍;在炎热条件下,饮水量为饲料量的4~5倍。相应措施:由于缺水可影响产蛋量,譬如缺水24小时,可使产蛋量下降30%,且很难恢复原产蛋率。所以必须供给蛋鸡充足的饮水,但要有限度,不可任鸡狂饮,因过多饮水可引起水泻。夏季适宜的饮水量为饲料重量的4~5倍。
在农村散养条件下,怎样根据季节的变化养好蛋鸡?
蛋鸡的养殖方式也比较多,其中散养是一种重要的方式,我们要重视日常的饲养管理技术,季节的变化也是很重要的环节。
1、散养季节的选择
根据各地气候条件,因地制宜。一般选择在每年的草木生长和茂盛的季节,外界白天气温不低于10度,开始散养即将产蛋的矮小型蛋鸡。其他时间由于气温低、虫草少、影响蛋鸡的生产性能的发挥,应停止放养。在中国大部分地区一般在每年的3月初-11月底这大约8-9个月的时间,较适合于蛋鸡的散养,东北和西北地区由于气候的因素,对开始放养的时间和放养时间的长短可根据季节和气温的变化作适当的调整。
2、进雏时间的选择
高产蛋鸡的散养技术是采取育雏和育成一体化笼养和产蛋期散养的方式。应按产蛋鸡开始散养的季节来确定进雏时间,一般最好在上一年的9月初-11月初开始育雏,到下一年的2月底或3月初放养,鸡群已接近开产或刚开产,鸡只的所有免疫已基本免疫完,整个鸡群的抗病力和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已较强,此时较适合放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