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自己做蜂窝煤,为什么煤炭里面要放黄泥巴?

您好,科学兴农为您解答。

蜂窝煤现在使用的人已经不多了,过去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冬天的时候都少不了蜂窝煤。蜂窝煤在上个世纪末到这个世纪初的几年确实是非常实用的。

蜂窝煤为何要加入黄泥?

小时候每年冬季的时候都要和母亲一起到村里面打煤球的人家订购过冬用的煤球。那时候煤球的价格非常的便宜,记得当时一斤煤的价格在6分钱左右,一个煤球的价格也就是1毛左右。当时都是我和母亲两个一起去预订,卖煤球的老板总是一身黑乎乎的样子,总是热情的给母亲说不能再便宜了,我就在一旁研究那个可以打煤球的工具,样子长得和自行车的打气筒非常的相似。

那时候母亲一个冬季也就是购买二三百块煤球,煤球是为了冬季取暖用的,做饭还是在院子里的地锅里做。那时候煤球半夜总是会不知道怎么回事就灭掉了,母亲总是喊我拿着自家的新煤球和邻居换一个燃烧着的煤球,这样就不用重新点燃煤球了。

后来煤球的价格一直在涨,打煤球的机器也在不断的更新着,煤球炉也在不断的改进着。煤球后来的价格涨到了6毛钱一块儿,打煤球的机器变成了电动的,还带有传送带,煤球炉变成了水箱煤火,还能够烤红薯,不过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家再用煤球了。

回到煤球的制作问题上,煤球在制作的过程中不会只用煤炭,还会用到非常重要的黄泥土,而黄泥也不是随意的进行添加的,而是有一定的标准的。添加黄泥并不是偷工生料,而是有其重要的作用的。我们知道煤炭本身是比较松散的,并且没有粘性,就算是我们将煤炭当中加入一定的水,煤炭依然是很难成型的。这时候黄泥就有其发挥作用的空间了。黄泥遇水之后会变的比较黏,如果将黄泥按照一定的比例掺加在煤炭当中,就能够让煤球更具有粘着性,这样成型就比较容易了。这样的话煤炭聚集在一起,空气还能够流通,能够让煤炭燃烧的更旺盛。并且燃烧完之后的煤球依然能够保持很好的形状,这样从煤炉当中也很容易取出来。

并且黄泥掺加在煤炭当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就是增加煤炭分子之间的粘合度,延长煤炭燃烧的时间,让热量释放的更加均匀。提高热量的利用率,让煤球充分的燃烧。

当然黄泥的添加也是有一定的比例的,不可过多,也不可太少。过多了容易导致煤球不好燃烧,热量达不到。黄泥太少了会导致煤球开裂,燃烧时间快。

这里是科学兴农,欢迎添加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3

农民自己做蜂窝煤,为什么煤炭里面要放黄泥巴?

这问题非要把农民做烽窝煤兑黄土,难道工厂生产的蜂窝煤不掺黄土吗?

为什么蜂窝煤里边要掺入一定量的黄土,其实黄土不准确,应该是粘土。

煤没有粘性,比较松散,一般制作煤球(蜂窝煤)很难成形牢固,很容易散开,特别是含水量少的时候更容易散开,如果加入一定量的粘土,就很容易使它们粘合在一起,不但易成形,而且比较牢固。不容易散开。

再就是燃煤中加入一定的粘土,它在燃烧中会形成烧结渣,由于烧结渣能形成坚固的块状,所以它能使炉膛内形成间隙,增加炉膛内的空气流通,空气中的氧气有很好的助燃作用,这样不但火旺,而且节省燃料。

这就是为什么要在燃煤中加入粘土的根本原因。

农民自己做蜂窝煤,为什么煤炭里面要放黄泥巴?

做蜂窝煤放黄土,黄土粘性,这样才能使碎煤成形,成蜂窝样,这样烧起通气供氧,碎煤不散,烧完后仍是蜂窝状,换煤时就方便了。

农民自己做蜂窝煤,为什么煤炭里面要放黄泥巴?

煤里边掺土,第一,土可以起到粘合剂的作用,这样做出来的蜂窝煤更容易成型。第二,掺土,可以增加媒的量,多做一些蜂窝煤。

土的量是有一定比例的,先弄出来一堆煤,然后往里边掺土,搅拌均匀,不能看出来土的颜色。然后加水搅拌成粘稠状,拿专门制作蜂窝煤的工具,按一下,让煤把工具填满,上面有个推手,使劲一推,一个蜂窝煤就做好了,这个动作周而复始,一排排的蜂窝煤整齐的在平整的地上风干,然后堆起来备用。

农民自己做蜂窝煤,为什么煤炭里面要放黄泥巴?

你说的很有意思!

不仅仅是农民,过去的城镇里,烧的蜂窝煤和煤球,都是要掺上黄泥的!

感谢悟空老师和每日新况朋友邀请回答问题。

二十年以前,我的单位下属就有一个煤球厂。当然,手工操作的应该在应该在四十年前。从三十年前,就用机器生产蜂窝煤,供应县城以及附近乡镇,最多可以每天班产一百二十吨以上,两班制二百吨以上。

加工煤球是掺入泥土的,一来可以增加蜂窝煤的结构压力。就是把它粘合起来,成为一个个固体产品。

二是可以提高煤炭的利用数量。过去我们所用的煤炭,是从山西阳泉或晋城、长治等地发来的。那是全国最好的无烟煤(简称白煤),这种煤发热量高,最高可达六千到七千大卡。

说的再详细一点吧。一般所用的黄泥,生黄泥是不能用的,里面有硬块。把它买了以后,要放在生产场地上,每天要在阳光下把它晒透,最后它就变成了细的泥土,这样就容易和煤炭搅拌起来。当然,煤炭也要进行适当的粉碎加工,达到一定的细目,方便居民的蜂窝煤炉充分燃烧。

另外,煤炭和黄泥的掺和,也是要有一定的比例。泥土兑少了,煤球容易散裂;泥土兑多了,煤球不好烧,老百姓是很会有意见的。当时我们生产的煤泥掺和比例,就是保持在15%到20%以下。

现在的连云港和淮安一带,从城镇到乡村,已经是很少有人家烧蜂窝煤球了。起码是罐装液化气,更多的人家搬进了小区,都用上天然气了!

话再说回来,从小道理上讲,烧蜂窝煤做饭做菜慢,另外家里脏,孩子们愿意吗?从大道理上讲,烧蜂窝煤容易污染空气。更重要的是,保护农田,保护环境,我们用的泥土没有地方来了!

(欢迎评论互动!图片摘自网络,感谢朋友提供!谢谢!)

农民自己做蜂窝煤,为什么煤炭里面要放黄泥巴?

做蜂窝煤放黄泥巴,是因为黄泥能在做作中起粘性作用,更主要是便于换煤,(因为黄泥经过燃烧后有凝固力,而煤炭燃烧后化为灰烬,)也就是燃烧后用火钳换煤时不易散烂。煤中掺泥巴要根据煤炭质量的好与次按比例掺入。好煤可掺百分之十五的泥,差煤是在百分之十以下,否则会影响燃烧力。本人以前有这方面的经验。

谢谢邀请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