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玉米达到生长天数还不熟?

我告诉你,任何植物的生长成熟不是按天计算的,(真不想告诉你)它们的生长成熟是需要积温的,一般玉米成熟需要三千五百左右的积温,积温够了它自然就成熟了,积温不够时间再长也不会成熟。

为什么有的玉米达到生长天数还不熟?

为什么有的玉米达到生长天数还不熟?玉米生长发育整个周期,一般是80~120天之间,由于品种、气候、土壤、水分、肥料等等因素的共同影响,玉米成熟时间是各不相同的。有的玉米品种只需100天,但由于存在以上一些因素,玉米成熟期有时是会提前几天,或者退后几天,并不一定刚刚好100天。玉米品种成熟期,是在各种因素正常的情况下,才能达到成熟期玉米成熟。若是有某一两个原因制约,玉米的成熟期就会随之改变。

第一,玉米成熟期与品种有很大的关系。玉米成熟期与玉米品种的本质特性有非常大的关系。玉米品种的本质特性是由玉米细胞的基因排列和结构有关联,是由细胞基因来决定玉米所有特点。因此,玉米品种的特点既由细胞内因控制决定,又由玉米种植外部原因决定的。

第二,玉米成熟期与气候有很大的关系。玉米在种植过程中,气温、雨水、光照等等自然气候有非常大的的关系,气温高,玉米生长发育快,成熟也非常快;雨水充足,玉米能够正常生长发育,若是干旱,就会影响玉米正常发育,灌浆非常缓慢,成熟慢;阳光是玉米光合作用的重要条件,与玉米成熟有非常大的关系。

第三,玉米成熟期与肥料有很大的关系。玉米整个生长发育期共分幼苗期、花粒期和成熟期。玉米在幼苗期主要是需要氮肥,花粒期既要氮肥,又需要磷钾肥,成熟期主要是需要钾肥。玉米在成熟期,若是氮肥充足,缺少钾肥,会推迟玉米成熟期,使玉米成熟期到来时,籽粒灌浆不充足,这时候收获就会影响产量。

第四,玉米成熟期与水分有很大的关系。玉米在成熟期,出现干旱,土壤墒情下降,玉米灌浆非常困难。这就会推迟玉米成熟期,使玉米收获期推迟。所以,玉米在成熟期,土壤墒情差,就是适时浇水,保湿保墒,避免玉米灌浆不足,降低玉米质量和产量。

第五,玉米成熟期与土壤有很大的关系。玉米种植地块有沙质土和泥土,沙质土壤,玉米成熟慢些,泥质土壤,玉米灌浆条件好,成熟快,收获早。

【以上是本人观点,如有不妥,请大家在留言区处留下你宝贵的意见,并积极参与评论,特邀请大家关注三农达人旭日东升付先,一起探讨三农问题。】

为什么有的玉米达到生长天数还不熟?

玉米达到生长天数还不熟,其实没有别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气温、积温和光照没能满足玉米生长发育的要求,使玉米在特殊的自然环境下出现了生长发育延迟现象。

不要以为购买玉米种子时包装上面标示有生育期,无论在哪里种下玉米种子,玉米都会在标示的生育期内成熟。不同的玉米品种对积温的要求不一样,同时玉米的生长也会受到气温和光照的影响。这也是为什么各个玉米品种都有自己适合的种植区域的重要原因。

先看一下玉米生长对气温的要求:玉米播种的下限温度是6——7℃,因为玉米种子发芽需要在6——10℃的时候启动。气温低于10℃玉米种子发芽慢,16——21℃的气温条件下,玉米种子发芽旺盛。玉米拔节期需要15——21℃的天气状况,拔节期气温稳定在18℃以上时,玉米才能正常拔节。开花期玉米需要25——26℃的气温条件,高于32——35℃,或低于18度时,是不利于玉米抽穗结实的。玉米灌浆期最适20——24℃,日常气温低于16℃,玉米停止灌浆。

再看一下不同玉米品种生长期内对日均气温大于或等于10℃以上天数和总积温的要求:早熟玉米,85——95天,积温2000——3000℃;中早熟玉米,95——105天,积温2300——2500℃;中晚熟玉米,120——130天,积温2800——3000℃;晚熟玉米,大于130天,积温大于3000℃。

最后看一下日照对玉米生长的影响:玉米是短日照作物,光照8——9小时/天时发育期会提前,且能缩短玉米的生育期。相反,长时间的日照会使玉米的生长发育缓慢。与此同时,光谱成分对玉米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据研究,白天蓝色等短波光使玉米发育快,而早晨或晚上,又是红色等长波光对玉米生长发育有利。

综上,不适合当地种植的玉米品种,因为气温、积温、光照中的一项或几项达不到玉米的生长发育要求,会使玉米在固有的生育期内完不成正常生长发育。因而也就无法成熟。就算适合的品种,在遭遇特殊的气象灾害情况下,也是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成熟的。

以上就是关于题主“为什么有的玉米达到生长发育天数还不熟”的回答。如有什么疑问和不同见解,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我们共同讨论。关注我的头条号“乡村萤火虫”,每天分享不一样的“三农”知识。谢谢大家的阅读和点赞支持!

为什么有的玉米达到生长天数还不熟?

谢谢:

今年的玉米种的比较晚,确实有晚熟的情况。那么,玉米有生长期的,有85天一I10天的。按时间规定应该成熟了,为什么皮还是青的呢?

对于这它问题,应该从多方面来考虑。

首先说是受气侯影响。天数只是在正常温度情况下决定的,如春玉米,本来该100天成熟,结果延长到1ⅠO多天,为什么?原因就是气温低,和光照不足引起的,一般夏玉米,在正常温度情况下,是到期就成熟的,即是青皮也籽粒变饱满变硬了。如果因夭气干旱而推迟播种的夏玉米,接时间谁熟了,为什么还浆化不熟呢?原因就在于气侯,“立秋”后光照,气温都慢慢变差,所以,就导致了晚熟。

有的玉米成熟了,为什么玉米叶,苞米皮还是青的,那是因为你施肥过大造成的,其实、玉米粒子已经熟了。

为什么有的玉米达到生长天数还不熟?

我们这边农业生产主要为一年两季,以种植夏玉米和冬小麦为主,而至于玉米的生长天数长短,往往会与玉米品种、当地气候条件、土壤结构、水肥和病虫害管理等因素有密切关系,按业内专业术语的意思是指:玉米生育周期是指从当地播种至玉米成熟所经历的天数,一般玉米生育期长短与品种不同、播种期不一样、光照和温度等气候条件差异而导致玉米生长实际天数会有所不同。



一、气温高低和日照长短会影响玉米实际生长天数。要知道,玉米是属于外来引进农作物,会因各地气温高低和光照时长不同而生育期长短有一定差异,因玉米产于中美洲和南美洲,是一种热带和温带广泛种植的粮食作物,会由南向北引种过程中而导致玉米生育期发生明显变化,其规律一般表现为:北方玉米品种向南方地区引种时,会因南方日照短、气度高等因素影响而缩短玉米实际生育天数;而如果南方玉米品种向北方地区引种时则会因日照长、气度稍低而导致玉米实际生育天数会延长。

所以说,目前玉米种子多为杂交品种,往往其理论生育期与培育当地的气候条件有关系,而玉米本身又对光照和气温特别敏感,使得不同地区播种的玉米生育期长短会有一些差异,因而玉米品种生育期只作参考,还得因地制宜,与当地实际情况而研判玉米的最终成熟时间。



二、不同玉米品种类型的积温时间不同。目前玉米种子多为杂交品种,会按生育期长短而划分早熟、中熟和晚熟等类型,往往各类型的生育期时间和积温多少表现不一致,由于我们这边主要种植夏玉米,以此具体表现为:

如果夏播早熟玉米品种时,积温大概需要1800~2100℃,理论上生育期为70~85天左右,由于生育期较短,使得玉米植株多矮小,叶片量仅为14~17片,使得产量低、挖掘潜力有限。

如果夏播中熟玉米品种时,积温大概需要2100~2200℃,理论上生育期为85~95天,一般其叶片数量和产量潜力也适中。

如果夏播玉米为晚熟玉米品种时,积温大概需要积温2300℃以上,理论上生育期为96天以上,因该类生育期较长,使得玉米植株高大,叶片量为21~52片,往往产量高、挖掘潜力大。

以上得知,每个地区或不同年份因气象变化等因素影响时,可能会导致积温时间上有差异,使得玉米实际生长天数并不固定。例如一个小孩的成长,往往也会因地域环境、饮食搭配和自身体质等方面差异,使得身高、成熟度等方面也有明显不同。如北方人平均身高要比南方人更高一些。所以说,我国地大物博,各地气候环境有差异,往往玉米理论生育期只作为参照,还得因地制宜与当地实际情况相结合,使得相同玉米品种生育期会在各地生长天数有一些差异。(以上为个人见解)

为什么有的玉米达到生长天数还不熟?

玉米到了生长天数还不熟,其实一点也不奇怪,就好比小学生到学校上课一样,为什么到了上课时间,还没入教室呢?因为上学的路上贪玩或者雨雪天气不好走,所以迟到了,对于玉米也一样,它生长的过程与外界环境息息相关,只要其中任何一个因子不适宜它生长,它都会改变生长节奏。

玉米原产自中美洲与南美洲,经过几百年的改良换代,如今品种众多,在我国种植非常广泛,已是世界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我国主产东北、华北、西南、西北等地区,一般分为春播玉米及夏播玉米,在我们淮北地区以春播玉米为主,每年开春4月中下旬即可播种,因品种的不同,成熟周期从70天~150天不等。

但这只是一种理想的生育周期,没有严格的规定必须是到了这天就成熟,比如墒情不好的地块、肥水管理不当的苗田、播种温度不适宜、病虫害多的田地等都会影响玉米的生长周期,换句话说,自然界生长的作物都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玉米到了理想化的成熟天数没成熟,也是自然选择,所以玉米大田也会出现到期单株光杆现象,都很正常。有时即使什么做到了,生长最后还要靠天收。

综上,玉米到了理想的生长天数还未成熟,既与品种有关,也与外界环境相关,我们只能按照玉米的生长规律进行管理,最后啥情况就看老天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