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时候种植大白菜最好吃?
自然的,就是最好的!
什么时候种植大白菜最好吃?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种植大白菜是为了食用,虽然大白菜可在一年中的不同时期进行播种,但是不同的时期种植的白菜口感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适应大白菜自然生长发育条件种植的即应季种植的,与人工调节环境条件下即反季节种植的大白菜,口味是不同的。
事实证明,应季种植的大白菜是最好吃的。
这是因为,大白菜也有自己的生长发育规律,也有其最适宜的自然生长周期,其中环境温度是最关键的因素,这也就决定了大白菜应在什么时候播种,会在什么温度条件下发芽、长苗、结球、包心、收获等。
下面,简要介绍大白菜的最适播种期和各生长阶段的最适宜温度条件。1、最适播种期的温度条件。大白菜适宜种植的月平均温度在15℃~18℃之间,最高温度为21℃~24℃,最低温度为7℃左右。所以一般情况下,黄河中下游地区在立秋后十天内播种为宜,在高温年份可延迟到8月中旬进行播种。抗病品种及生长期长的晚熟品种可以适当进行早播,而生长期短的中熟品种可适当晚播。
2、大白菜发芽期的适宜温度条件。
在一般情况下,环境温度在20℃~25℃之间播下的种子发芽快而且幼苗健壮,在26℃~30℃之间发芽快速,但是岀苗后幼苗瘦弱影响后期生长,在高于30℃的情况下岀苗后会发生生长不良的现象。
3、大白菜幼苗生长期的适宜温度条件。环境温度在22℃~25℃之间是幼苗生长的最适条件,30℃以内的温度对幼苗生长影响不大。
4、大白菜莲座期的适宜温度条件。环境温度16℃~22℃最适宜莲座期的白菜生长,如果温度过高会岀现菜叶旺长徒长的情况,如果温度过低会造成生长缓慢现象。
5、大白菜结球期的适宜温度条件。这个时间最合适的生长温度范围在12℃~22℃之间,这个温度范围是比较大的,结球期也是大白菜生长期中的一个重要的时期。
6、大白菜包心期生长的适宜温度条件。5℃~12℃最适宜于大白菜卷心、包心,气温0℃左右时大白菜基本停止发育,低于零下3℃时大白菜就会受到冻害。一般在立冬时节前后停止浇水,用稻草或红薯秧捆绑叶球以促进包心。
7、大白菜的收获期及储存适宜温度条件。大白菜生长到后期,其生长发育随气温的下降而减缓,在小雪时节前二至三天即应及时收获。如果受了冻害或叶间灌入了雨雪水则严重影响贮存。贮存大白菜的最适温度为0℃~2℃之间。
总之,大白菜有其自然的生长发育规律,各生长阶段都有最适的环境温度条件,只有适期播种,尽量满足其自然的生长条件,才能使种植的大白菜既能达到产量目标,又能提高其食用品质。所以,平均气温在15℃~18℃条件下播种,一般在立秋后十天左右的时间内种植的大白菜是最好吃的。以上介绍,仅供参考!
谢谢阅读,敬请关注和评论!
什么时候种植大白菜最好吃?
题主问什么时候种植的大白菜最好吃? “头伏萝卜二伏芥,三伏里头种白菜”,这是一句在农嫂家乡里流传已久的关于种植蔬菜时间的农谚老话,农嫂地处胶东区域中的一个小乡村,这句老话是家乡中老辈人在白菜的种植过程中不断的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用通俗易懂,言简意赅的语言将白菜的种植最好时间道了出来,当然,即是最佳种植时间意指也是这个时间里种植的白菜最好吃。
那三伏是什么意思呢?从意义上讲“三伏”是初伏、中伏和末伏的统称,出现在每年的阳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按我国农历的气候规律算是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开始为头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也就是本题中农谚语里种白菜的“三伏“,此时也正是夏末初秋之时,至于又为什么说三伏天种植的大白菜最好吃,这里就需要看一下大白菜的生长习性了。
白菜属于十字花科植物,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种植。白菜喜欢在冷凉的气候条件下生长,最适宜的生长温度在15度到22度之间,超过25度的气温就会造成白菜生长不良。而三伏时处在了立秋后,这段时间大多数地区的气温已经下降到25度左右,对白菜的生长非常有利。所以,从白菜的生长习性上可以看出在三伏天种植白菜是非常正确的,只有生长的好,大白菜才能好吃。虽然现在大棚种植技术越来越成熟,反季节性蔬菜在各个季节里都供应充足,但是相信我们所有在春夏秋冬季节里品尝过大白菜的人,一定会品尝出只有越冬白菜的味道才是最好吃的。
当然,我国幅员辽阔,南北区域气候也有所差异,这句三伏里种白菜的谚语主要是针对我们华北地区种植范围来讲的。我国南方地区三伏里是不适合种植的,南方地区那时候的气温还是比较高的,南方在种植时间上要晚于华北一月左右,9月份开种植为好。
那如何才能种植好大白菜呢?
其实,种植大白菜一点都不难,有墩窝种植和育苗移栽两种方式。农嫂种植大白菜一般都选择墩窝种植,我们这里把墩窝种植的白菜叫做窝老白菜,这种墩窝种植的方法要比育苗移栽省时,特别适合小农户自家种植。 种植时用锄头在地上墩个窝,然后往窝里舀上一瓢水,等水完全渗入地下后在撒上三到五粒种子,最后用细细的泥土起墩将种子覆盖。一般三天后拉墩种子发芽,这时候要注意刚发芽的白菜种子在强光的时候要适当的为其遮阴,我们可采集一些梧桐树的叶子或是冬南瓜叶将其覆盖在白菜的小苗上。等长成小苗长出2片真叶时我们需要进行第一次的间苗工作,去除弱势苗体留两到三棵强壮苗本。
等大白菜长出4-5片真叶后,我们则要进行二次间苗定植工作,要确定好大白菜的株间距,如果是早熟品种,株距和行距一般要保持在35厘米左右;晚熟品种的行株间距则要适当的加大一些,最好保证在50厘米以上。 这样才能使大白菜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和更好的光合吸收。 要想让大白菜生长的好,产量高,在后期的管理上也要跟进管理进度,除了要施足底肥以外,大白菜在后期生长期间我们也要及时为其追肥。
大白菜整个生长期可做三阶段的肥料追施,即提苗肥、发棵肥和结球肥。三阶段的追肥中尤以发棵肥格外重要。发棵阶段施加的肥料主要以农家肥为主在配适量的磷钾肥即可,充足的发棵肥可为白菜结球期储备大量的养分。 结球肥要在白菜结球期进行,可每亩追施尿素20公斤。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大白菜生长期间对水分需求较多,我们在对大白菜追肥的同时也要结合灌水,要根据土壤墒情及时的为白菜补充水分。
后期中耕的管理中并及时的防治病虫害的发生,菜青虫是危害白菜的主要害虫之一,对于菜青虫我们可结合药物给予防治。掌握好以上种植方法,白菜就会生长的很好。
什么时候种植大白菜最好吃?
大白菜,过去曾经是北方农村的当家菜,几乎家家户户都要种植大白菜。在我们山东半岛农村,种植大白菜的时间,一般是按照“头伏萝卜二伏菜”来确定的。所谓“头伏萝卜二伏菜”,就是说初伏的时候开始种植萝卜,中伏的时候种植白菜最合适。
我们知道,三伏是一年之中最热的时期。三伏是按照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算起,初伏(10天)、中伏(10或20天)、末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算起,10天)。通俗的说,三伏一般为每年7月中旬至8月中旬,也就是说,初伏一般7月中旬到下旬,中伏7月下旬到8月上旬或中旬;末伏8月中旬。所以,种植大白菜的最佳时段,就是7月下旬到8月上旬。
在我们当地农村,一般7月底就开始种植大白菜了。种植之前,要先整地、施入底肥,整起菜畦。然后,将白菜的种子均匀的撒播,盖上一层薄土。如果是天气比较干旱,土地墒情不好的话,种植之后要及时浇水。等到长出小苗之后,就要进行间苗、追肥、打药等等管理工作了。直到小雪前后,大白菜就要收获储藏过冬了。
【以上仅代表我的观点,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或者启发。您有什么更好的意见建议,欢迎关注交流,或者在下面留言评论】什么时候种植大白菜最好吃?
头伏罗卜,二伏芥,过了三伏种白菜,许昌地区种白菜一定要立秋以后,这时种出来的白菜正好在入冬前采收,这时候的白菜不但便于储存,而且在口感和色泽上都比较正宗。
什么时候种植大白菜最好吃?
什么时候种是大白菜最好吃?
现在是8月5号了,已经过了种白菜的最佳时间,在我们北方是在7月15号,是最佳种白菜的时间,这是按照白菜的生长周期而决定,要不在十月中旬不能成熟,因为在十一月份就有进入冬季了,7月15号种的大白菜,主要用于冬季储存蔬菜,一冬天北方人都吃这样的蔬菜,这个时间种的大白菜,是一年中种的最好吃的大白菜,这种白菜熟了以后,有一种甘甜的感觉,冬天可用它腌酸白菜,还可以搁在地窖里进行储存。
在7月15号左右,是种植大白菜的最佳时间,我们这里种大白菜全是打池子,以后浇水上化肥好管理,都是按照传统的打池的方法,主要的深翻土地,深翻土地的目的就是把土里的虫卵,都翻上面来,经过太阳晒它们就死掉了,还可以起到疏松土地的作用,池子的宽度一米,长三米,分两垄种植,这样种大白菜好管理,行距500mm,株距400mm,两行正好是一米的池子,按照株距进行种植,一穴三到四个白菜籽,埋上土,用脚轻轻踩压,这样三天以后小白菜就出来了。
小白菜出来后,等小白菜长到三四个叶的时候,就开始定棵留苗了,但是每穴里必须留壮实的苗,这样有利于以后生长,不会出现死苗的现象,定棵完事以后,再用水桶往穴里浇水,这样能保证它们的成活率,因为直接往池里灌水,小白菜苗还没有扎下根去,灌多了会把白菜苗泡起来,池子里灌水少了它是吸不着水分,等到小白菜彻底扎下根以后,可以上一次化肥,在离小白菜根部100毫米挖坑埋肥,再进行一次培垄,在往池子里灌水,这样化肥就起作用了。
过一月以后再上一次化肥,有句农村俗语说的好,种地能丰收,全仗肥料来当家,蔬菜长得好和坏,一个肥料,再一个就是招虫子打农药,还有浇水,这些都能做到,大白菜就丰收了。
什么时候种植大白菜最好吃?
什么时候种植大白菜最好吃?
大白菜因其含有丰富的钙、磷、铁、维生素A、C、B1、B2,且含细纤维多,菜质软嫩清爽适口,可促进胃肠蠕动和帮助消化,因而冠有百菜之王的美称,受大众喜爱。
那么要问什么时候种植的大白菜最好吃,首先就要了解清楚大白菜的生长习性,以及温差变幅大小对大白菜营养转化积累的影响程度,就可知道大白菜最佳的种植生产季节。
而要满足大白菜最好吃的基本核心:在实质上,就是大白菜所含的各种营养如钙、铁、维生素等要积累充足。
在口感上,就是软嫩清爽适口。
在品质上,就是要叶帮白或绿白,不带烂疙瘩,不破肚,不带老帮、黄叶及心腐,无虫和虫眼。
所以,要使种植的大白菜最好吃,除了与种植季节有关外,还与田管的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有关,就依本题要点,重点对大白菜种植季节加以分析对比。
大白菜的生长习性:大白菜以其柔嫩的叶丛或叶球为食,喜冷凉、湿润气候,对肥水要求高,高温、干旱条件下会生长不良,因而在冷凉、湿润的气候季节种植生产,温、湿度适宜,昼夜温差大,营养转化积累快,叶球紧实柔嫩,营养更加丰富,吃起来也清爽可口。
大白菜种植季节:大白菜露地生产面积较大,种植品种(熟期)的栽培季节因地区不同而异,黄淮河流域分春、夏、秋三茬,北方分春夏两茬。
春、夏种植大白菜:春、夏种植,多属早熟品种,生长期短,生长前期处于高温干旱、多暴雨、病虫害严重的时间,长日照时间增加,昼夜温差较小,不利于大白菜的生长,因高温干旱会提前完成生育(结球),因而营养积累相对较少,品质略差。
秋季种植大白菜:秋季种植大白菜的适播时间,华北地区在8月上旬播种,高寒地区在7月中下旬播种,不管那个地区,一般都应掌握在当地日平均温度26℃以下时播种为宜,播种过早,天气炎热,幼苗长势弱,后期容易早衰还易抽薹,播种过晚,生长期不足,包球松散,产量和品质降低。
秋季适播的大白菜,在结球的前、中期,气温适宜,光照充足,这时昼短夜长在逐渐增加,夜温也逐渐下降,昼夜温差拉大,特别有利于大白菜生长和养分的转化积累,所以,这时必须要保障充足的肥水供应,更可促进大白菜的生长和营养积累,使大白菜包球紧实,产量增加,营养丰富,包球嫩白,品质优,口感也柔嫩爽口。
所以,综上各季节气候因素对大白菜的生长影响来看,秋季种植大白菜,气候温和、湿润,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生长期足,因此白菜生长就良好,营养积累就更足,包球紧实含水率高,质细叶嫩,吃起来就自然软嫩可口,所以,秋季种植的大白菜最好吃。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