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转以后,国家给予农村的农业补贴是给土地原承包者,还是给种植户?

在我们老家这属于山区,每家每户的口粮地也不是很多,每三口之家一共也就1到2亩地,记得刚分产到户家家种地积极性可高了,打的粮食也吃不完,可是三十年后的近几年你再满山转着看看,总能看到一些被遗弃的土地,长满荒草,其实这也不怪农民,因为现在农村年轻人都到城里打工去了,家里只剩下一些岁数大的老人,地越来越种不动了,为了鼓励农民种地,不让土地荒废,国家又出台了土地可以流转、承包、转包,而且种地还有粮食补贴呢,因为种粮食有补贴,每年在农村都有因为补贴归属问题产生纠分的。

小姑女婿是勤快人,他家三块口粮地的边上都有荒废的农用,因此这两年他都从别人手里这些荒废的土地租了过来,用来种小麦和玉米,年年都是大丰收,人们的心理就是这样的奇怪,自己家的地在那荒废着不种他没觉得是损失,当别人租的时候他说不值钱你拿去种就行了,结果看到别人把地摆弄的挺好的又觉自己吃亏了,结果小姑子家租的三块地都因为粮食补贴归属问题引起了矛盾。

小姑子家在三块地租用的时候有两块跟原土地主人签有合同,只是合同的内容不同最后处理的结果也不同,而另一块没有合同。其中一家因为租地的租金比较便宜,当时在合同上就签订了粮食补贴钱要给原土地的主人,而另外一块地的土地的主人也想把粮食补贴返还给他们,可是经过大队和两家协商,仔细了阅读了他们签订的合同,当时给的租金也比较高一些,但在上面特别说明了,粮食补贴要归种地者所有,像这种都有合同的还是比较好解决的,按照合同履行就可以了,但是第三块土地没有签订合同,当时只是两家说好了,小姑子家不用付租金,但是种地补偿的钱要归原出租者所有,可是这家往外租土地的人说,除了要把种粮补贴给他们以外,还要另外加租金,因为没有合同最后两家僵持不下,对方把地收回去。

其实国家有明文规定的,我们得了解国家粮食补贴政策属于惠农政策,是国家对种田农户进行补贴,不是对有田农户进行补贴。粮食补贴与土地承包没有关系,只要你种了田,不管是否该田是你承包,国家只对该田种植者进行补贴。那也就是说如果两家没有签订合同,那么谁种地谁得补贴,而不是给原来土地的主人,种粮补贴政策主要是鼓励农民种地而不能让土地荒废,因此是谁种地谁受益。

我们可以看出,其实这个粮食补贴应该是给种植户的,而不是往外租土地的原来地主人,如果没有签合法合同,只能是种地者得到这个粮食补贴。我的建议就是土地在流转、租用的时候,一定要签订正式的合法的合同,这样到时候就按照合同来履行,不用打麻烦。

土地流转以后,国家给予农村的农业补贴是给土地原承包者,还是给种植户?

土地的农业补贴,这可是不少的,对于农民来说也是每年不可缺少的收入。不过现在很多的农民都不种地了,都将土地流转出去了,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发的农业补贴,到底是直接发给土地承包者,还是给实际的种植户呢?

土地流转以后,国家给予农村的农业补贴是给土地原承包者,还是给种植户?

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都有人争论,很多人都觉得就是谁种地就谁领补贴,这其实也是国家对于农业补贴的方向,未来也是各种补贴都直接补给实际种地者,那些不种地或者将土地荒废的农民,都不能领到农业补贴了。

当然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种植大户就会发现,流转过来的土地农业补贴还是直接补给原来的土地承包者,并不能够补贴给自己,这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那是因为这些类型的土地流转,都没有正式签订协议,都只是去问农民租土地,给了钱就了事了。在这种情况下,没有签订协议的话是无法享受补贴的。当然就算是签订了协议也不一定就能够拿到补贴的,必须要自己再去申请,那样才可以将补贴费的账号转移给你头上,不然每年的农业补贴还是跟以前一样直接补贴给承包者的。

所以说现在的种植大户,为了得到农业的补贴,不仅要签订协议,还是积极向上面申请,只有层层审批之后,补贴才可以到你的头上的。可不是问其它农民租了土地,就觉得自己是实际种植,补贴就应该到自己头上的。

你的确是实际耕种了,但是以前的土地补贴都是对应原来的农民的账号,你不去申请变更,同时提交土地流转合同的话,是没人理你的,补贴还是以前怎么给就怎么给的。

总之,现在土地流转,国家给的土地农业补贴规定是给实际的种植户的,但是前提是自己去申请,如果不申请的话,就算是流转了几百亩,也是一分钱的农业补贴都是不给你的,这点大家是要清楚的。

土地流转以后,国家给予农村的农业补贴是给土地原承包者,还是给种植户?

国家的补贴给地主,如果有大面积连片种植补贴(政府补贴300亩以上)这样的补贴高于地补,应该给租地户,而且这几年也是补贴给了租地户,但这些地必须要种植农作物,不准改变土地用途!

土地流转以后,国家给予农村的农业补贴是给土地原承包者,还是给种植户?

这个问题有争论,原土地所有者说,土地是我的,种粮补助也就是得给我的,而土地流转者说,土地是我种的,种粮补助就应当给我,而实际上,补助款都是直接打给了土地所有者的卡上的,也就是说,种植补助款还是到了土地所有者的手中的!

按照粮食直补的精神是,谁种地补给谁,承包地转包给他人的,按承包协议处理,所以,粮食补助款给原土地所有者,还是给土地流转者,那就得看双方流转土地的合同中,是怎么写的了,如果在合同中,写的粮食直补款给土地所有者,那就给土地所有者了,如果合同中写的是粮食直补款给土地流转者,那就应当给土地流转者了!

如果在土地流转合同中,原土地所有者回避这个问题,就不会在合同上去写上这一条的,不在流转合同中写上这一条,不写上这一条,土地种粮的直补款那就当然就归土地所有者所有了,这也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了!

土地流转者如果想去争取粮食直补款,想在这个问题上讨价还价的话,他也知道,这个粮食直补款对土地所有者的重要性,即使土地流转者想去争取这个粮食直补款,土地所有者也绝不会放弃的,因为粮食直补款都是直接打到土地所有者的粮食直补卡里的,到了他们的手里,想让他们再从腰包里把少拿出来那也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认为粮食直补款还是给土地的所有者吧,粮食直补款即然已经进入到了他的种粮直补卡里,你就别让他从兜里拿出来了,而且他也不会拿出来的,土地流转者到是可以在土地流转费的问题上,与土地所有者讨价还价的,可以适当的减少土地流转费的吗!

感谢您对从善如刘三农问答的关注和支持,欢迎您的评论留言!

土地流转以后,国家给予农村的农业补贴是给土地原承包者,还是给种植户?

土地流转后,国家给予的农业补贴是给土地原承包者,还是种植户的问题,我谈谈我个人的观点。

现在在农村,土地流转比较热门,国家也鼓励土地集中经营,不论是新型农民、种植大户、合作社,还是农业企业,很多都从农民手中流转土地进行规模化经营管理。

现在的农业补贴,发放到农户手中的主要就是常说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是国家保护耕地地力,避免资源浪费的一种惠民政策。发放对象为拥有耕地承包权的农户。土地流转后,我觉得农业补贴可在协议中明确,优先发给土地原承包农户。

在湖北,有文件明文规定,农户之间土地流转经营权的,应签订土地流转协议,协议中明确农业补贴资金受益方。未签订协议的,农业补贴由土地原承包权者享有。

农民土地流转给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比如规模大户、合作社、农业企业等,必须签订流转协议,在财政所备案。协议中必须明确农业补贴资金受益方。一般来说,这些规模大户、合作社和企业也乐于将农业补贴让给原承包经营户,作为从农民手中土地流转的一个条件。毕竟老百姓还是比较看中农业补贴的,这对于从事大规模农业发展的来说,这点农业补贴可有可无。

我们这边有几家农业企业,土地流转后,都是将农业补贴补助给土地原承包户。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土地流转以后,国家给予农村的农业补贴是给土地原承包者,还是给种植户?

多谢邀请!一年一度的农业综合补贴发放时间到了,很多农业种植者拿到了补贴,而那些没有种植的农村人,看着有点眼红,有点羡慕嫉妒恨!

那么,农业补贴该补给承包方,还是补贴给受让方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规定,土地流转必须签订流转协议,在协议上必须注明土地征收补偿、农业综合补贴的归属权。如果土地流转协议上注明了农业补贴归受让方,补贴归受让方领取,如果流转协议上注明归承包方,补贴归承包方领取。如果流转协议上没有注明农业补贴归属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和农业农村部政策,种植者补贴归实际种植户领取。土地撂荒者不能领取种植补贴,土地流转了,没有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农村人也不能领取补贴,私自开荒的土地种植也没有补贴。按照去年的规定,农业综合补贴要向实际种植和生产经营者倾斜,向农民合作社倾斜,向“家庭农场”和承包大户倾斜。今年农业补贴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获得更多农业综合补贴。当然中小规模的农户,只要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也可以领取补贴。农业补贴由村委会逐户审核登记种植面积,然后在公示栏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公示期满,登记造册上报乡镇政府审核,乡镇政府也要公示,然后逐级上报审批。整个过程大约需要一年,今年发放的是2018年农业种植补贴,每年5月份——6月份是农业补贴发放时间,补贴资金打到农户银行卡内,农户去银行支取。农业种植补贴是国家惠农的一项政策,目的是鼓励农民积极种植,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稳定粮食种植,确保粮食安全。使农民种植成本下降,农产品具有市场竞争力。同时,稳定粮食及农产品价格,促进农民增收。农业补贴只有补贴给实际种植者、经营户才能发挥作用,才有意义,才符合农业种植需要。如果截留、挪用和当做人人有份的福利平分了,对从事农业生产经营者是不公平的,对农业生产经营带来不利影响。

(图片来自网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