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个产量很大的酒厂周边连一点酒糟味都没有?酒糟也没有,怎么处理的?
正规酒厂,包含用粮食发酵、烧烤蒸馏、酒质勾兑调味三大环节。无论空气环保标准控制多严格,酒厂生产过程中,一定会有酒糟味飘出厂区。而且遇上闷热微风天气,这股味道非常浓。
现在讲一个酒城的相关故事。
我住在四川绵竹剑南春酒厂附近,该厂虽然已整体外移,但仍有生产车间在市区内,因为那里有已使用千年的老发窖池,是酒厂的传家瑰宝,不可能搬迁或废弃。
市民常年呼吸着带有酒精分子的空气,大概已经麻痹习惯,没觉得有什么异样。但我滴酒不沾的母亲,只要从外地来到我家,呆不上几天就非要走,究其原因,她说空气中酒味太浓,让她感到极不舒服。
有人脑洞大开,说这是否涉及酒精污染(影响市民健康)?我的回答是;国家没有酒精污染空气的环境标准(我在环保局工作)。而有污染控制标准的事宜,剑南春酒厂都已花具资严格做到。包括;烤酒弃煤用气减少二氧化硫气体排放,有机废水集中厌氧处理达标排放,酒糟作为蛋白质饲料原料移送饲料加工企业全部回收,运进粮食、运出酒糟和酒产品的汽车都绕开城区道路行使等。
还有外地“酒鬼”调侃,你们(本地人)真有福气,每天免费享受美酒气味。
至于题主说的那种产量很大的酒厂,应该属于“三无”企业,即;没有粮食运进,没有烧火烤酒(或者有烤酒设施设备,行话称“xx排火”,但多是摆设),没有酒糟运出。这类酒厂准确说不是“酿酒厂”,而是“勾兑酒厂”。它买入原浆酒(基酒)或食用酒精,用陈年酒勾兑调味加香后,再利用自己炒作的热销品牌卖出去。这类勾兑酒厂的酒,即使产量大,也不会有高端价位。中低端消费者可较为放心饮用。因为国家控制食品加工质量标准非常苛刻,若生产者胆敢用工业酒精等违禁品勾兑假酒,一旦抓到,必将倾家荡产,并把狱底坐穿。
为什么一个产量很大的酒厂周边连一点酒糟味都没有?酒糟也没有,怎么处理的?
因为不需要粮食发酵了。这个现象所有喝酒人都门清,这样的酒厂做的是三精一水勾兑酒,不是固态发酵粮食酒。
本文要说的是为什么会这样,酒厂都不做粮食酒了。想必很多就有也知道原因,这里就再啰嗦一遍,为什么产量很大的酒厂没有过去的酒糟味,也没了到处堆着的酒糟。
我们来算个账:
第一,直接成本:
●三精一水勾兑酒:阿里的网店95度食用级酒精,包邮价7500元每吨。按50度白酒勾兑,出来白酒2吨,合1.875元每斤。
●固态发酵粮食酒:按酱酒算,每斤酱油需要高粱2.5斤,小麦2.5斤。当下本地高粱4.5元每斤,小麦2元每斤,合16.25元每斤。
第二,设备和场地投入:
这个不用说,三精一水勾兑酒不需要什么设备和场地,大白话说,在家里就管搞,甚至酒库都不要,随兑随罐装随发货。这边酒精进来,那边成品酒出库。酿造酒就不同了,多少的设备投入,占用多大的场地。
第三,水电、人工、管理、储存、等等投入费用,对酿造酒就是天文数字,对酒精酒等于零,起码可以忽略不计。
第四,生产周期和产量:
还说酱酒,从投料到出酒,再勾调存放,5年才能拿来卖。就说茅台酒,去年产量4万吨,算是巨无霸了吧?但是在三精一水勾兑酒面前,小弟都算不上。按他们的生产能力,每年4万吨产能,放到酒精酒的生产,理论上就是一天,一天就能做到。
不用细算,1.875元每斤的材料成本,16.25元每斤的材料成本,综合算上到成品前的所有费用,酒精酒最低卖到3倍以上价格就暴利。酿造酒卖到30元每斤还不够本。再算上产量,就是傻瓜,也会去做酒精酒,不搞吃力不讨好的酿造酒。
所以,酿造酒的生产目的是:怎样让酒的品质优良;酒精酒的生产目的是怎样卖的出去卖的快。由此可见,那些至今还坚持做酿造酒的厂和人,真的和岳飞一样的民族英雄高大。
为什么一个产量很大的酒厂周边连一点酒糟味都没有?酒糟也没有,怎么处理的?
只要是自己产原酒的酒厂,酒厂里面肯定有酒糟,酒厂周围肯定能闻见酒糟味道。这个不同的酒厂可能在时间上有不同,有的酒厂只有一班工人,在夏天凌晨就开始蒸煮粮食,早上五六点就已经出完酒了,然后弄完工人回家吃午饭,这样时间安排出酒的时候比较凉快。有的是凌晨十二点才开始出酒。当出酒的时候,看酒厂规模,一般酒厂周围一两公里是很容易闻到粮食的味道的,在酒厂其实不会醉,在酒厂里面闻的都是粮食的那种味道。而且酒糟厂里面应该都是有的,现在养殖业比较少,特别是养牛的越来越少了,现在酒厂的酒糟不好卖,以前酒糟还能卖钱,现在基本上是求着别人来拉,不然留着在厂里面占地方。现在环保方面也比较严格,也不许外市的养殖业老板来拉酒糟,怕在外市出问题难以处理。所以酒糟越来越难卖。因此在酒厂里面闻不到酒糟味道见不到酒糟,可能是酒厂自己不产酒,自己的粮食酒在别的酒厂拉回来自己勾调使用,自己只是单纯的“酒厂”包装厂,现在酒厂都环保要求很严格,产酒的酒厂关了很多,这种包装厂酒企业很多。
为什么一个产量很大的酒厂周边连一点酒糟味都没有?酒糟也没有,怎么处理的?
正儿八经的酒厂,一定是有酒糟味道的。至于没有酒糟味,很有可能这个酒厂做的是纯灌装酒。什么意思呢。就是从其它地方购买其它厂家的成品酒,或者是去酒精生产厂家购买他们的纯酒精。拉回来以后自己进行成分分析以后然后进行勾兑勾调。
真正的酿酒厂厂家一定有弃之不用的酒糟,如果你看到一个厂家的大门从来没有酒糟拉出来的话很有可能就是我说的这种灌装酒厂。通常这种酒厂,进出的车子都是像油罐车一样的那种车子,里面拉的是酒精。直接加入酒厂的储酒罐。一般情况下放在室外的那种大型金属罐是储酒罐。好酒一般不放在室外,一般都放在室内,因为是价值比较高,口味比较好,生产过程中最好的酒,这种酒通常放在酒窖里保存。储存环境通常是避光恒温通风。
如果有幸的话你可以去酒厂里参观,特别是酿造车间里,还没到车间几十米你就能闻到酒糟味。经常生产的企业车间地上必定是有许多酒糟。
以上来自一代酒神独孤求醉的个人经验,不足之处大家补充。如果想了解更多酒类知识可以关注我。
为什么一个产量很大的酒厂周边连一点酒糟味都没有?酒糟也没有,怎么处理的?
按照国家标准,白酒分三类,固态酒,半固态酒,液态酒,固态酒就是纯粮酒,半固态酒是纯粮酒+酒精+蒸馏水+香精(有的加有的不加),液态酒是食用酒精+蒸馏水+香精,分别有三个执行标准,就是酒瓶商标上GBT10781-2006这个东西,具体表示什么意思可以百度,只是一般人看不懂,也不注意。以上三种属于国家允许的三类,不等于假酒,不要认为加酒精就一定是假酒,这是个认知误区。比如泸州老窖二曲配料表就明确写着食用酒精,蒸馏水。行业内叫调酒。另一个误区就是只要是纯粮酒就一定好,新烧出来的粮食酒含有甲醇,醛类等有害物质,必须经过提醇,或者窖藏,把有害物质去掉。一般小酒厂和农村小烧根本没这个技术,也不会陈几年再卖(陈酒不光是为了好喝,主要是为了去掉有害物质),如果长期饮用伤害是很大的,明显特征是眼窝水肿。
我教大家两个鉴别纯粮酒简单实用的方法,第一种,滴几滴在手心上使劲搓,搓完之后用鼻子闻,如果是酒糟或者粮食的醇香味儿就是纯粮酒,如果有刺鼻气味和臭烘烘的味儿就是酒精勾调的。另外一种是把酒倒入干净的玻璃杯,加入同等的自来水,如果浑浊就是粮食酒,不浑就是酒精。
至于题主说的酒厂没有酒糟味儿这个很正常,只不过人家是买的基酒自己勾调,不自己生产而已,相当于代加工。泸州老窖就是全国较大的基酒供应商。酒厂只做品牌营销,不能认为只要不自己酿酒的一律是假酒。
为什么一个产量很大的酒厂周边连一点酒糟味都没有?酒糟也没有,怎么处理的?
九十年代初去青海互助县玩,车还没进县城就闻到了浓浓的酒糟味,也见附近河边有成群成群的麻雀乱飞,带队的领导说互助县里有几个大酒厂还有很多私人的制酒小作坊,他们经常晾晒酒糟渣,所以空气里就经常弥漫着酒糟味,同时也会引来成群成群的麻雀偷食酒糟渣子,末了领导还开玩笑说互助县的小麻雀都有二两酒量呢,那时青海互助酒厂的互助头曲、互助大曲真的香醇的很,有幸带了两瓶互助头曲(瓦罐装)回广东,都包装挺严实的,但一路火车上很多人都说闻了酒香……如今听说互助几个酒厂合并改制成青海省青稞酒集团了,或许是生产设备先进了抑或环保抓的严了,互助县城的酒糟味也真的淡了,淡了,说一句真心话:酒味其实也淡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