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正常人娶一个智力障碍女孩,目的难道只是为了传宗接代吗?
我们村里有个30岁的大学生,娶了个25岁的智障女孩,父亲嫌丢人,他却天天非常开心的样子,几年过去了,他现在的生活反而让不少人羡慕。
这个30岁的大学生名字叫小松,其实他原本是一个挺好的孩子,小时候机灵又聪明,学习成绩非常好。
但是他家的生活条件很差,父亲常年对母亲家暴,非常厉害的那种,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和他父亲的经历有关。
小松的父亲是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他在年轻的时候是名人人羡慕的小学老师,当时的老师非常受人尊敬,村里的人见了他都是毕恭毕敬的。
小松的母亲则是村长的女儿,两个人的结合让外人看来非常完美。
但是好景不长,因为小松的父亲性格太极端,被学校开除了,他就回了家,变成和大家一样的农民。
但他心里过不去那道坎,消极堕落,整天浑浑噩噩地度日,从来不去田里干活,家里的担子全压在小松母亲的身上。
小松的母亲是个心软的人,知道自己的丈夫受了打击,也没指责过他。
后来小松的姥爷借给他父亲几百块钱,让他跟着村里的人去学做生意,给别人修缝纫机,但是他父亲不争气,修理技术没学好,喝酒抽烟反而更严重了。
没几年,小松的姥爷又因病去世了。这个时候,小松的父亲开始了对母亲的家暴,并且持续了几十年。
小松上小学的时候,他的父亲已经成了人们口中那类好吃懒做的人,整天不干正事,以喝酒打牌为主业,经常打牌到半夜还不回家。
因为小松成绩非常好,他的父亲似乎看到了希望,所以从他小学时期开始,父亲就和他说让他考个好大学,出人头地之后让他父母扬眉吐气一番。
在小松上中学的时候,他父亲得了重病,县医院说人快不行了,他母亲四处求亲戚借钱,把父亲送到省医院去,捡回一条命。
大家都认为遭遇了这种灾难,小松的父亲肯定会有所悔悟,至少会有一定程度的洗心革面,能帮母亲分担下家里的事。
但是他不但没有改变,反而变本加厉,心情一不好,就家暴更频繁。
中学的小松整天都在胆战心惊中度过,亲戚们都指责他作为一个男子汉,不知道保护自己的母亲。但是他在父亲发疯的时刻,却像有一股力量在向后拽着他,无论他怎么努力,都做不出对抗父亲的行为。
为此,小松一度出现了睡眠障碍,每次家里发生事情之后,人群散去,也只有他的母亲安慰他。
病好后的父亲打牌喝酒更厉害,他的思想已经完全变成及时行乐的倾向,不管谁说他一句,他都会不耐烦地怒斥。
久而久之,小松家的亲戚们都不愿意再跟他们来往。
而小松的心理上背负着沉重的压力,父亲喝醉酒的时候,就不停地骂他,骂他妈妈,骂社会的不公平。
高中时的小松,只要一想到家里的烦恼,就会拼了命地学习,除了学习,他想不到排解自己烦恼的方法。
功夫不负有心人,小松考上了一所重点大学,他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激动,几天没睡着觉,脸上的笑容停不下来。
他的父亲对他的期待更高,叮嘱他要年年拿奖学金,如果能像村里的谁谁谁一样上学的时候还能给家里挣钱就更好了。
让小松没有想到的是,上了大学之后,他的心态很快变得比高中时更差,因为他发现自己无论怎么努力,都学不会专业知识,每次上课就像听天书一样。
稀里糊涂读到了大学毕业,小松只是勉强拿到了毕业证,他的父亲又开始骂骂咧咧,说他从来没得过奖学金,大学四年又花了家里多少钱。
找到的工作也一般,只能养活自己,小松发现自己不适应职场环境,同事们之间互相说说笑笑,他却只想呆在自己的空间里,做事的时候也没有太多激情。
他深知自己那样下去会出问题,但是却依然无法找到突破口,经常在深夜忽然崩溃。
在感情方面,小松更是从未迈出过一步,看着周围的女孩都在讨论找男朋友要什么房子,什么车子,什么彩礼,什么工作,什么身高外貌,什么父母有退休金,他觉得自己注定孤独终老。
而在父亲那边,小松却仍然摆脱不了他的影子,父亲隔三差五打电话给他,告诉他谁家的儿子找了个城里对象,谁家的儿子工资过了几万,谁家的儿子给父母盖了房子。
后来小松索性不再接电话。
一直到了30岁,小松依然单身,中间也接触了几个女孩,但是那些女孩的观念让他时刻感觉自己如同找了个父亲一样的紧箍咒,不断地在耳边念叨那些他无能为力又无法反驳的事。
这个时候,小松发现自己好像越来越喜欢邻居小美,小美比他小5岁,两个人从小一起长大,在他上初中的时候,小美开始上小学。
可惜小美智力有些问题,见了谁都笑,话说得不是太清,虽然生活可以自理,但是其他方面一无所知。在上小学的五年时间里,小美的成绩永远是班里倒数第一名,因为她五年时间都没学会写自己的名字,更别提学其他知识了。
小松从小就对这个邻居妹妹有种莫名的喜欢,大概是因为每次家里发生事情的时候,小松总能看见小美对着他笑,有时候还会把自己的东西默默地分给小松。
小美在班里经常被同学欺负,她似乎不会生气,有时候被别人推搡了,还会对着推自己的人笑。
小松上学和放学的时候,总会刻意和小美走在一起,防止在路上有人故意欺负她。
上了高中和大学后,小松见到小美的次数就少多了,偶尔回家的时候,仍然会看到坐在自己家门口的小美对着自己笑。
小松甚至都无法确认,小美到底记不记得他。
听母亲说,小美因为生得好看,几年前就有媒婆到她家给她介绍对象,但是介绍的人不是有残疾,就是年纪大很多,要么就是男方老实得过分,小美的母亲不忍心让她嫁过去受苦,就一直搁置了下来。
“我要娶小美”,小松说出这话的时候,他的母亲吓了一跳,随之沉默,大概一夜没睡,第二天醒来后,小松的母亲告诉他,她尊重他的所有决定,她苦了一辈子,不想再操心了,他的人生他自己做主就行了。
但是这个消息被小松的父亲知道后,他父亲当即发火,拿着家里的绳子说是要自尽。
看到小松和小松的母亲都没任何动静,他又怒气冲冲地骂起小松来,比以往任何一次骂得都难听。
小美的父母知道这个消息,当然开心得不得了,但是又十分担忧,让小松慎重考虑,小松想都没想就说自己不用再考虑,只要小美不嫌弃他就行。
小松和小美如愿结婚了,婚礼上的小美依然笑容灿烂,虽然婚礼很简单,但是小松在婚礼结束的那一刻,却有着说不出的轻松感。
婚后的小松带着小美去了自己工作的地方,住在他租的房子里,小松只觉得自己有了更强的责任感,工作越来越有动力。
下班回去后,他边做饭边和小美说着自己的心里话,说上班时遇到的开心事与烦恼事,小美似乎能听懂,偶尔还会点点头。
一到发工资的日子,小松就会把钱取出来,让小美看一看,当他开心地惊呼时,小美好像也被感染,总是笑得比以往更灿烂。
小松会定期打电话回家,他的父亲不再接他的电话,母亲接了之后就会和他说说村里最近发生的事,说他的父亲嫌他娶了小美很丢人的事。
奇怪的是,小松听了那些话不再有任何波澜,除了母亲,小美便是他当时最大的奋斗动力。
在外面两年之后,小松决定回老家,用他的积蓄和贷款在老家县城里买了一套房,借助自己前期在工作中的沉淀,做起了电商。
小美几乎帮不上任何忙,只是会按照他的指令帮他拿拿东西,端端饭,或者清扫一下地面,但小松没有感觉到累,反而觉得比在外面上班更充实。
他们的生意慢慢好起来,小美学会了打包,又慢慢学会了贴快递纸。
结婚后的第四年,小美怀孕了,抱着一辈子做丁克念头的小松知道这个消息后很开心,同时又有些担忧。
他不再让小美干任何活,雇了一个专门打包发快递的人。并且带着小美去省里的大医院检查,向医生说明所有情况,让医生评估孩子能不能要。
幸运的是,检查发现孩子一切正常,但是这并不代表出生后也肯定没问题。
小松悬着一颗心,小心翼翼地陪着小美度过了整个孕期,更幸运的是,孩子出生后也非常健康。
小松感觉自己简直是人生赢家,小美有了孩子之后,好像散发出了无限的母爱,她的笑容更温柔了,并且照顾孩子的时候也非常小心。
在不认识小美的外人看来,和孩子在一起的小美就像正常人一样,甚至比很多正常人看起来还有母爱。
小松的父亲依然嫌他丢人,不让他回老家,连孩子办满月酒,小松的父亲都没出席。
小松的母亲开始到县城帮小松夫妻俩带孩子,小松的事业越来越好,小美的状态居然也在变得越来越好。
等到孩子两岁的时候,小美甚至能独自带着孩子在小区里的公园里玩一圈再回家。
和孩子一起玩玩具的时候,小美有时比孩子玩得还开心,孩子也非常黏她。
如今他们的孩子已经四岁了,上了幼儿园,依然是个聪明活泼的孩子,村里很多人都说小美有福气,小松却说是自己有福气,因为小美看他的眼神,一直如小时候那样充满崇拜和信任。
小美在孩子读儿歌的时候,也会自己跟着学,像个小学生一样,每次看到这样的场景,小松都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反观村里许多和小松差不多年纪的人,婚姻生活都过成了一地鸡毛,他的婚姻,竟成了很多人羡慕的样子。
回到题目里,一个正常人娶一个智障女孩,无外乎以下几个目的:
1.纯粹传宗接代
这种其实对女孩特别不公平,尤其是智力缺陷比较严重的,基本就是任人摆布,是一件非常残忍的事。
2.女孩家人缺乏责任心
有些女孩的家人会把有智力缺陷的女孩当成累赘,认为把女孩嫁人后,这个累赘就转移到别人家里了,其实最终受罪的还是女孩,谁也不知道他们会遭遇怎样的对待,能像自己亲生父母一样对自己的人,恐怕世上难寻。
3.爱情使然
有人说正常人和智力残缺者之间谈爱情太可笑,这未免有些太绝对。就像我说的那个例子一样,恐怕在全国都很难找到几个,但是却又真实地存在着。
所以,正常人娶个智力有缺陷的女孩,也不能说一定没有爱情在的,尤其是在女孩的智力缺陷不那么严重时,嫁给一个品行较好的正常人,也是能有个幸福的婚姻生活的,只是这种概率非常低。
一个正常人娶一个智力障碍女孩,目的难道只是为了传宗接代吗?
我不认为仅仅是为了传宗接代!我大量的阅读了一些相关的报道,该女子〔已同房〕2001年出生,今年21周岁,是个独生女!想必他的父母不会比张**年纪大,甚至还年轻些,视频中她母亲那么高兴就是甩了个包袱!要是她们勤劳一点多挣点钱就可以把女儿送去福利院,而不是“被结婚”!
我再来谈谈张**,老汉年龄55岁,有一个卧床的父亲,种了2亩地,且抽烟,河南人好酒,我不知道他喝酒不?以上就可以看出张**的家庭不是那么的富裕,女子常年靠药物来维持,钱从哪里来?
梅梅的父母把她嫁给这样的人和家庭就是不负责任,就是甩掉包袱!张**说是为了传宗接代,而他早就过了最佳生育期,他这个老汉和智障女生的孩子就一定健康吗?不得而知!岂不是雪上加霜?!
我强烈建议,驻马店市的相关部门应该把该女子解救出来,送往福利院。张**几年后都是需要照顾的人了,他还能给梅梅什么幸福?她只不过是发泄的工具而已!本人观点!
一个正常人娶一个智力障碍女孩,目的难道只是为了传宗接代吗?
看了这个题的很多人回答,都是一片讨骂声,说实话,这样的事情确是一种人性的悲哀,但生活就是如此。现实中很多男光棍娶智障女的,即我们所说的傻子媳妇。也有残疾媳妇,如哑巴、聋子等。因此民间有一句俗话:“傻女不愁嫁、穷儿难娶妻”。
其实这个问题很好理解,就是为了抱团生存,一个老光棍娶一个傻女人就是为有一个象样的家。有人说是为了传宗接代,说实话,象这样的智障女身体本身有问题,会不会生育都是两回事,即使生育也是生个傻子。
有人说,当父母的不应该将智障女推给别人,应该好好照顾。这话听着很有道理,但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那就是父母老了,照顾不了时谁照顾她,或者父母死了谁照顾她。
说实话,父母就是为了给她的傻女儿寻找下家,寻找一个可以接着照顾她一段时间的下家,也可以说是卸包袱。
可能有人会说,男人大傻女人那么多,男人要是死了咱办?这个问题只能说走一步算一步,谁也不会想那么长。象这样的智障女,就是有亲兄弟姐妹也不愿照顾她一辈子。
反过来说这个五十多岁的老光棍,他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想有一个家。有人说他都五十多了还娶啥媳妇,而且是个智障女。但是每个男人都有成家的愿望,即使到了七老八十也是如此。娶一个傻子媳妇也算是脱单了,成家了,至于说生不生孩子哪是另外一回事。
男人其实很怕孤独,越老越怕。虽然说这是个智障女,但是她也是个伴,有她在总比一个人冷冷清清的强。为什么有的老头老伴死后非要再找一个,哪怕子女强烈反对也非要再找,就是怕自己一个人孤独的死去,想找一个说话的。
举一个例子,我们老家就有这样一个情况,生产队原来有两个光棍,都是父母早亡。一个是眼睛有点问题没娶上媳妇,跟着弟弟一家过。一个是父母死的时候他很小,跟着哥嫂一家过,人长的老实,哥嫂虽然也努了力,但没给他娶下媳妇。
有一年不知从啥地方流落到村里一个傻女人,这个女人傻到不知道自己姓啥叫啥,家在那里的,只会要饭吃。而且人还很矮,好像发育不完善。这个傻女到村里后不走了,每天要了饭就躲在草垛里睡觉。
这时候队里有老人出面说,让这两个光棍谁把她拾下,娶了成一家。结果头一个光棍精,不愿意要,他兄弟媳妇说谁去养活一个憨子。第二个光棍他嫂子却不这么认为,说让弟弟拾下,好呆他将来有个伴。就这样嫂子当家,找了几个妇女把这个傻女人引回家,洗漱过后买件新衣服,并给女人起了个名字。然后请了队里的长辈在家吃顿饭,放了一掛鞭炮,就算和弟弟成亲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政府很少管这事,后来才在生产队帮助下办理了结婚证)。
弟弟是一个很老实的人,会干活会挣钱,待这个傻女人也不错,并在嫂子的带领下慢慢的过一家。这个傻女人自己不知道家在哪,也没人来找。后来吃住规律过后慢慢的好了点,逐渐学会了作简单的饭,也慢慢学会干点农活,但就是不会生育,怀孕总超不过三个月就流产了。
现在第一个光棍仍然孤苦零仃,弟弟家儿子娶媳妇后他便不在兄弟家吃饭了,单独回老房子住。原来还能干动活挣点钱,现在干不动了就一个呆在老房子里,弟弟平时给他送点面,自己作饭吃,电视什么都没有。本来属于五保户,能去乡养老院,但他死活不去,惹得兄弟媳妇不高兴。
而第二个光棍虽然娶了个傻子媳妇,也没生下孩子,但俩却象一家。现在傻子媳妇会作饭,会种菜,也会拿着钱买东西,男人出去干活挣点钱,俩人也没负担过的挺自在。哥嫂现在年岁已大,侄儿也早成了家,俩人有时还帮侄儿干点活,有钱也会给侄儿花,侄儿说将来他负责给他叔婶送终。
不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若经他人苦,未必有他人善。不要老站在道德和法律高度看这个问题,要站在人性角度看。老光棍娶智障女用正常人的眼光去看这个问题肯定认为是胡闹,但你要从老光棍的角度,或者智障女的父母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就看通了。很简单——抱团生存。
当你饿着时是先找吃的,冻着时就找衣服,不饿不冷时才会想下一步——住的问题,住的问题解决了才会想娶媳妇。老光棍没有别人想的那么复杂,就是想要个媳妇。
一个正常人娶一个智力障碍女孩,目的难道只是为了传宗接代吗?
小林之所以能成为村里养虾大户,一半的功劳全靠智障女孩阿丹,在小林25岁那年向父母提出非阿丹不娶,然而却遭到父母的拒绝,没想到阿丹的一个举动,小林父亲当场就感动了,居然毫不犹豫的同意了。
小林原本生活在幸福美满的家庭,爸爸在镇上是开早餐店的,妈妈是裁缝师专门给别人量身定做衣服,还有修补衣服,每月都能挣到不错的经济收入,也算是村里数一数二的富裕人家。
从小生活无忧无虑的小林,读书成绩特别好,不仅是班里的班长,而且成绩还是全年级数一数二的。所以村里很多人都很看好小林,觉得他将来必定不凡,尤其是村里很多像小林一样的同龄人都很羡慕他能生在这样好的家庭。
然而事事难料,就在小林十岁那年,小林父亲开车去进货的途中意外发生了车祸,交通事故判定是小林父亲全责没有什么赔偿,在医院一番治疗后,虽然保住了命,但是诊断出双腿彻底瘫痪没有恢复的可能。
从此只能靠坐轮椅,镇上的早餐店自然就无法继续经营,一家人的收入瞬间减少了一半,只要靠母亲给别人做裁缝来维持生活了,原本这样还算好,毕竟小林母亲挣得收入也不错,完全能够支撑起一家人。
让人没想到小林母亲边照顾丈夫,边做裁缝仅仅坚持了二年,她居然就向丈夫提出要改嫁,小林父亲多次劝说想要挽留妻子,甚至拿孩子来劝她,但是依然没有用,因为妻子的决定很强硬,无奈之下的同意了她。
家里一下子没了收入来源,只能靠以前的积蓄生活,生活条件也就越来越窘迫了,不过小林却很懂事,并没有接受不了这样的生活,只是突然间没了母亲,让他的生活很不习惯,总会无时无刻想妈妈。
村里有些人同情小林,同情他父亲瘫痪,妈妈改嫁,富裕家庭变成了贫穷家庭,有些人嘲笑小林,以前都很嫉妒他,现在觉得他的福气用完了,一个个都看他的笑话,特别是村里很多同龄人都不跟小林玩了。
原本家里的变故没有打击到他,反而被村里很多同龄人打击到了,后来,小林的父亲因为自己长期瘫痪要靠坐轮椅生活,而且妻子离他而去,他渐渐承受不住精神压力,每天只能靠喝醉酒来麻痹自己。
十四岁的小林很懂事,看着父亲变得这样,非但没有说什么,只要读书回家都会给父亲做饭烧菜,还要兼顾自己的学习,虽然小林的家里条件不好了,这二年经历的也足够多了。但是小林的读书成绩从来没有变过,依然是班里数一数二的。
唯一让他伤心的,就是村里的很多同龄人都不跟他玩,有一次,他看到村里很多同龄人在稻草堆那边玩,他就兴冲冲地跑去想跟他们玩,没想到他们不仅不跟他玩,还对他说了一堆很让他伤心的话,甚至还有些人对他冷嘲热讽。
小林绝望的看着他们离去,一个人静静的坐在稻草堆边发呆,没想到这时旁边突然窜出一个女孩,盯着他咯咯咯的朝他傻笑,还拿着手里的稻草递给他,小林一时愣住了,因为这个女生太漂亮了,长得非常精致,让他看得移不开眼。
他想了想觉得村里没有这个人呀!从来没有见过她,小林看她对自己很友好的样子,就问她,你叫什么名字,我怎么没有见过你,本以为她会回答自己,没想到女孩突然间就跑掉了,一边跑一边笑,小林就呆呆的看着她离去的背影。
因为小林很好奇,后来就在村里打听这个女孩,大概问了好几个人才有人告诉他,这个女孩是寡妇王大娘收养的孩子,不过小林听那个人说这个女孩智商好像有些问题,也就是大家称的智障女孩。
虽然那人这样说了,不过小林却对女孩很好奇,他觉得这么漂亮,而且长得这么精致的女孩,怎么会智商有问题呢!他认为那个人说的话不靠谱。
王大娘从小就有腿疾,眼疾的问题,走路一瘸一瘸的,一只眼睛翻着白眼,所以王大娘五十八岁了依然没有人愿意娶她,王大娘觉得既然嫁不出去,那就干脆领养了个孩子为自己养老送终。
只是王大娘心地太善良,她本来可以领养一个健康的孩子,但是她在领养的时候却意外地看到了一个智障女孩,王大娘觉得她特别可怜,决定选择还是收养了她。
王大娘虽然腿和眼睛都有问题,但她身体很好本事很强,靠着承包村里的虾塘她的收入还是不错的,平常对智障女孩也像亲生女孩一样看待,所以跟着王大娘生活过得还是不错的,唯一有点麻烦的是王大娘去虾塘忙的时候,智障女孩会偷偷跑出来玩。
那一次,刚好被小林碰到了,因为王大娘收养她的时间刚好只有三年,小林没有见过她其实也是很正常的,尤其是智障女孩经常待在家里,所以很多村里人都不知道这个女孩。
小林对这个女孩很好奇,他想确认一下这么好看的女孩,会不会像别人口中说的那样是智障女孩,不过他没有去王大娘家找她,而是选择在空闲时,拿着书本边去稻草堆那里边学习边等待那个女孩出现,就这样左等右等,大概半个月这个女生终于出现了。
那天,小林坐在稻草堆在看书,因为同村没有人跟小林玩,所以他一个人静静的坐在那里看书也显得很孤单,突然那女孩又拿起一根稻草从旁边不知不觉得递给他,因为小林看书很专注,所以一下子被她伸过来的稻草吓了一跳。
转过身就看到这个女孩,这次他接过稻草时,女孩没有跑掉而是坐了下来,不过冲他却天真无邪的笑了起来,小林看着她笑脸觉得自己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美的笑一下子又一次愣住了。
这时女孩发出很甜美的声音,不过说话却很不利索,她盯着小林手里的书,还不停地用稻草指来指去,额额额的在表达什么,小林却好像很神奇的听懂了她说的话一样,虽然她表达的一团糟,但小林觉得她想听书的意思。
小林先是拿给她看,她就对着书咯咯咯的笑,还用稻草在书上一顿乱戳。小林看她很开心的样子,不过有点疑惑她在想什么,就想试试念给她听听看,万一她喜欢听呢!然后,小林就对着书本的文字一段一段慢慢的念出来。
没想到小林念什么,女孩也会跟着断断续续的念,只是口齿非常不清楚,不过小林还是听出来了她在跟着他念,正当小林跟女孩玩的很开心时,王大娘却一瘸一拐跑过来,由于小林跟女孩玩的很专注并没有发现王大娘过来了。
待到王大娘过来时,就看到她女儿跟着小林在念书,这一刻让王大娘彻底惊呆了,虽然女儿念的口齿很不清楚,还时不时地傻笑,不过王大娘已经确定女儿真得在念书。
其实王大娘领养她回家后也会经常念些儿童书给她听,只是她从来没有看到过女儿会跟着她念,而且这一刻让她觉得女儿有了一股像读书人的样子,让她怎么会不震惊,就这样一个念书,一个跟着念,还有一人看着他们念,持续了半个小时,小林才看到王大娘。
小林急忙站起来叫了声王大娘,王大娘这才回过神说,小林呀!你在这里念书呀!我女儿没有打扰你看书吧!小林急忙说,“没有,当然没有”。
因为小林怕王大娘不让女儿跟他玩,而且在村里也没有其他人愿意跟他玩,本来就很孤单的小林突然间像是找到了一个知己一样,虽然女儿明显智商有障碍,不过小林并没有排斥她。
王大娘说:“没有就好,那我带女儿回去了,你看书”小林回答好,就这样这是第一次,也是开始,往后,小林只要有空闲时间,就会去稻草堆等女孩,虽然不能经常等到,但是每隔七八天,总能让他碰到一次,每次小林就跟她这么玩。
后来,小林跟她经常玩的事,就在村里传开了,很多人都嘲笑他,说他不跟正常人玩,偏偏去跟智商障碍的人玩,还有些人说小林喜欢智商障碍女孩,一时之间谣言四起,自然也就传进了小林爸爸的耳朵里。
小林爸爸其实也算是通情达理的人,虽然现在每天经常喝醉酒,生活过的也一塌糊涂,不过毕竟以前也做过生意,脑袋还是很聪明的,没有责怪小林,不过在农村对于这种闲话传多了,小林的爸爸还是有些不喜欢,毕竟儿子被别人这么说心里还是接受不了的。
他就对小林说,“你以后不要去找那个女孩子,现在村里人都在说你的闲话,本来我们家现在就被别人看不起,你要是在去找那女孩,以后别人家就更看不起我们家了。”
小林说:“爸,我又没做什么事,只是跟她玩了玩,看了看书,现在村里别人都不跟我玩,好不容易碰到一个愿意跟我玩的,就算她智商有障碍又如何,总不能别人智商有障碍,我就要嫌弃跟她玩,这样的想法是不对的。”
父亲看着小林说:“可是你听听村里人说的这些闲话,有多么难听你不知道吗?爸爸不反对你跟她玩,但是现在村里这么多人说你,你以后的名声怎么办呢!”
小林却说:“爸,我才不会管那些人说什么呢!嘴巴长在别人身上,我只要活好自己就好了,要是天天去管别人,我还管得好吗?爸,你就不要担心了,我只是跟她交个朋友,又没有干嘛!大家要用有色的眼睛看我们,就让他们看好了。”
父亲看着小林这样说,叹息地说:“随便你吧!不过你自己注意跟她玩时的距离要保持好,你是男孩,她是女孩,男女有别,保持一定的距离还是有必要的”小林听着父亲这么说,觉得父亲说的很有道理,就说好的,我会听你的。
其实不仅小林父亲这样劝他,就连王大娘也私下劝过小林,说他要是继续跟她女儿玩,村里人更会说小林的坏话,不过小林却对王大娘说:“我和你女儿玩,发乎情,止乎礼,只是当成朋友,村里人爱说就爱说,我才懒得管别人,我做好自己就行了。”
后来,小林就不顾村里人在他背后指指点点,他就是要跟王大娘的女儿经常玩,刚开始半年确实经常有人说他俩的坏话,只是时间久了,大家渐渐的懒得去说小林了。
因为小林完全不理会他们,他们觉得也很无趣,也得不到小林的回话,没有了热闹看大家也就慢慢的遗忘了这件事,而小林和王大娘的女儿因为经常玩,俩人也就越来越熟悉了。
本来小林和父亲过着这样的生活还算不错,虽然家里过的穷是穷了些,父亲也经常喝醉酒,不过胜在俩人不吵架,不闹矛盾,总得来讲还行,但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小林的母亲回来了。
小林的母亲向前夫提出,小林归她来抚养,说她能给小林更好的生活,但是小林的父亲怎么肯愿意把小林给前妻抚养,小林就是他的命根子,尤其是现在他瘫痪后,小林更是他唯一的依靠,不管前妻说什么也不愿意。
但是前妻看他不愿意就天天来他家里闹脾气,跟他吵架,所以小林的父亲每天过的很不开心,喝酒也越喝多,小林就在旁边劝他,可是不管怎么劝父亲,父亲都天天晚上大口大口喝酒,嘴里说着,你都改嫁这么久了,还要回家跟我抢儿子。
你怎么这么没有良心,这几年你怎么对儿子就不管不顾,现在儿子长大了,你就要过来跟我争儿子,你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盘,小林父亲一边哭,一边对着墙骂道。
小林听着父亲的这些话,心里很不是滋味,不过小林心里也觉得父亲说的话没有错,这些年母亲对他不管不顾,现在突然出现就要跟父亲抢他的抚养权真是太过分了。
后来,小林母亲看前夫不愿意把小林抚养权给她,她就提出给前夫十万,让他把儿子的抚养权给她,但是小林父亲怎么会愿意,还对她说:“这些年你从来没有看过孩子一次,现在你来争儿子抚养权,你有脸说吗?我是不会同意的,你就死了这条心好了。”
小林母亲说:“我给你十万已经不少了,以前不看儿子是有原因的,我刚刚改嫁总不能经常来看望他,现在和现夫感情稳定,他也同意我把孩子带过去抚养,所以现在我来了,你以为我不想儿子吗?”
由于俩人为了这件事争吵不断,小林总是躲在房间里静静的听他们的话,后来,实在被他们吵烦了,他就冲出房门对父母说:“我现在已经长大了,我有权决定自己生活在那里,妈,我不怪你这些年不来看望我。
但是你们这样争吵没有意义,我还是喜欢待在这里生活,我不愿意跟你走,虽然生活在这个家庭条件不好,不过至少是自己的家,我住的舒服,所以你不要在提这件事了。”
小林母亲看着儿子这么说,只能摇头叹息说:“算了,既然你不愿意,我尊重你的选择,以后我每月会给你抚养费600,我作为母亲现在该做的责任要承担的,你要是以后想要跟我生活就打电话给我,这是我的联系方式。”说完,小林母亲就走了。
后来,夫妻争取儿子抚养权的这件事情也就这样不了了之了,大概小林读书读到高三的时候,家里实在支撑不住了,因为父亲长年没有外出工作了,家里根本没有钱供小林继续读书了。
虽然小林的读书成绩特别好,可是依然没有用,毕竟想要读书也要有钱才行,被生活逼着走投无路的小林决定放弃读书,想外出打工来维持家庭,但是当他把这件事告诉父亲后,父亲很不同意,说他读书成绩这么好,只要一直读下去就肯定能考上很好的大学。
但是小林却告诉父亲,不是我不想读,而是实在是家里经济支撑不住了,爸,你也知道现在家里什么情况,早些年你留下来的积蓄维持了这么多年早就亏空了,就算让我去读大学。
可是你有没有算过读大学要多少钱,家里根本不可能承受得起了,所以我只能辍学去打工了,小林父亲听完小林说的话,觉得小林说的很有道理,确实如儿子说的这样,家里的钱已经维持不住了。
现在连生活开支都紧张,要不是靠着前妻给的600抚养费,家里的条件更加坚持不住了,小伙父亲想着想着就流下眼泪,他很责怪自己,要是不出那场车祸一家人就是幸福美满的,偏偏他就出了车祸,不过现在想什么都没有用了,只能接受现实。
他对儿子说,我同意你吧!要是以后家里经济条件好了,你要是还想读书,到时候再想其他办法吧!小林回答:好的,目前就先这样吧!以后的事情,以后在说,就这样小林读完高中毕业就只好辍学在家里了。
王大娘得知小林放弃读书,想要外出打工挣钱觉得很可惜,不过王大娘觉得小林要是去外面打工了,小林的父亲就没有人照顾了,她觉得这样也不太好,所以她就找到了小林,对小林说了这件事。
小林觉得王大娘说的很有道理,父亲瘫痪了身边肯定是需要有人照顾的,之前他觉得自己考虑不周,没有想到父亲的事,只想到了先解决家里的经济收入问题。
小林就回家天天想这件事,到底要怎么样才能解决,既能解决挣钱养家的问题,还可以同时照顾父亲,因为这件事对于小林来讲非常的重要。
不解决的话,他食之无味,夜不能寐,心里始终像是有块大石头一样被压着,让他的心里很难受,所以他就经常去找王大娘的女儿玩,希望这样能让他解决点心里的烦恼。
后来,有一次,小林带着王大娘女儿(阿丹)去虾塘玩,他边和阿丹玩,边看着王大娘在虾塘忙,突然间小林有了一个念头,那就是养虾,小林觉得他是农村人,应该发展养殖。
将来要是做的好,还可以做电商,也许这样做能让一家人过的好,还有就是养还可以兼顾父亲,所以晚上就回去跟父亲商量,他说要养虾,可是父亲不是很同意,说养虾要有成本,而且说小林也不会很容易亏本,小林觉得父亲也说的对。
第二天,他就去找王大娘商量,希望让她带着他养虾,没想到小林向王大娘说了这件事,王大娘想也不想就同意了,说让小林只要每天跟她去虾塘学着养就行了,学习三个月,半年就能出师了,养虾的问题解决了。
小林再次跟父亲商量了,父亲这次觉得儿子既然能解决养虾的问题,同时也觉得王大娘养虾多年只要得到她的指点,儿子养虾的问题肯定能得到解决,不过唯一的问题就是养虾需要成本,他就对儿子说,我同意你,但是养虾要钱,现在家里也没有钱,你怎么解决。
小林想了想觉得也是,他心里很无奈,不过他想了想还是求助母亲吧!万一母亲愿意帮助他也是好的,虽然小林是万般不愿意让母亲帮忙的,但是为了养虾的事业只好打电话给母亲。
母亲通过和儿子的聊天得知了大概的情况,就问儿子要多少钱,儿子说只要给他三万就足够了,刚开始少养些,等经验好了,以后在扩大养虾塘,母亲觉得儿子说的很有道理。
后来就取了从银行取了三万给儿子,让他好好干,儿子看到母亲愿意帮助他,心里也开心了不少,毕竟这是多年来母亲第一次这么关心他,说不开心其实是假的。
跟着王大娘在虾塘学了三个月后,再加上小林在网上自己查各种资料,很快地就掌握了养虾的知识,不过还没有实践操作过,虽然跟着王大娘操作过,但是还是太少,所以小林觉得是时候自己独自干了,遇到问题再去请教王大娘。
小林毕竟是读书很聪明的人,短短一年时间就撑握了养虾的各种技术,就连天气变化,气温都能随时应对好,渐渐的小林的养虾塘越做越好。
同时,小林有空时就会带着阿丹在虾塘玩,说来奇怪,阿丹跟小林相处的好处,虽然阿丹智商有障碍,但是她和小林在一起时,总是能比平常聪明些,而且还很听小林的话,特别喜欢和小林在一起玩。
小林养虾大概坚持了三年,家里的经济条件也越来越好了,不过在这个时候,王大娘却在医院检查出来胃癌,不过运气还好的是早期,医生说只要通过手术就能治疗延长寿命,在王大娘治疗期间小林只要有空就会带着阿丹去看她。
而王大娘住院这段时间,全是小林在照顾阿丹的生活,王大娘觉得小林人特别好,同时也很欣慰小林能帮她照顾女儿,不过让她比较忧愁的是,等她以后要是走了,阿丹怎么办,所以后来这件事就成了王大娘的心病。
大概三个月后,王大娘手术很成功,恢复的也不错就回了家,不过医生告诉王大娘以后不可养虾了,因为身体以后需要做好保养,这样才能养好身体,既然自己不能养虾了,王大娘干脆把几个虾塘全部给小林养。
其实王大娘这几年真得把小林当成儿子看待,本来她是有心想要把阿丹嫁给小林的,只是想到女儿的身体情况也就无法开口,因为小林很聪明,人又很优秀,怎么会愿意娶阿丹为妻呢!
转眼五年过去了,小林家里的生活条件越来越好,就连自己的房子也重新盖过了,村里很多人又看到小林家里的生活条件好了,有些人开始说小林能干,养虾养发财了,还有些人说小林有出息了,反正说什么的都有。
而这时候的小林也25岁了,父亲觉得小林应该要成家了,而且现在的家里条件也不错了,应该能娶个不错的老婆,所以就跟小林说,让他好找对象了,但是小林却说,自己在农村生活,每天对着虾塘,他哪里有机会认识女孩。
其实小林也有想过,现在的条件不错了,按他这个年龄,村里很多跟他同年龄的男生都已经结婚了,所以他心里也是有心想要结婚的,毕竟成家立业也是有道理的。
父亲觉得小林说得也很有道理,所以对小林说,他会想办法的,让他不要担心这件事,后来,父亲就托媒人给小林说媒,只是每次小林去跟别的姑娘相亲,他都觉得心里不是很开心,有种莫名的难受 ,所以每次都是相亲失败。
父亲就问儿子怎么了,说他怎么这么挑剔,但小林说,感觉这些女孩他都不是很喜欢,觉得这些女孩虽然长得不错,只是那种做事风格,还有说话方面都不是很喜欢,觉得她们都不适合做老婆,父亲听完后无奈摇头,只好让媒婆继续给儿子说媒。
同时,跟媒婆说,让她找些会过日子的女孩,说儿子喜欢会过日子的,外表是其次,媒婆自然也懂他的意思,所以就说知道了,我尽量往这方面给你儿子找。
但是,后来媒婆又七七八八给小林找了很多相亲对象,而且有些女孩各方面也很符合小林的要求,可是小林依然没有选择,因为小林不知道自己怎么了,他觉得每次去跟这些女孩相亲,心里总觉得会心痛,会难受,就像是对谁做了错事一样。
因为小林挑三拣四父亲有些怒了,说他这是在闹事情,明明这些女孩都不错,偏偏都不选,小林听完父亲的话,心里也觉得确实是自己的错,所以挨父亲批评的时候,他就站在那里没有反驳,由着父亲拼命的骂他。
直到后来发生了一件事,才让小林明白为什么不喜欢那些女孩,而且每次跟她们相亲心里会难受,还有痛苦。
那天,小林带着阿丹去虾塘喂虾,没想到一时没有看好阿丹,阿丹直接从虾塘的坡上滑了下去,小林心里急坏了,同时很自责,马上开着面包车带阿丹去医院做了检查,诊断结果是小腿骨折,不过不是很严重,只要打上石膏养一段时间就好。
后来,阿丹在医院养腿伤的一个月,小林每天都是无微不至的照顾阿丹,阿丹也很听话,只要小林陪着她,她就会特别乖,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小林突然发现他好像爱上了阿丹,觉得阿丹就是她的真爱。
他回想这些年来跟阿丹的点点滴滴心里是甜的,是幸福的,小林心里很清楚阿丹智商有问题,但是小林觉得只要他爱阿丹,阿丹愿意跟他在一起这就够了,只要俩人能幸福过日子难道这还不够吗?
唯一担心的就是父母不会同意,因为谁的父母都不会让儿子去娶一个智商有障碍的女孩,更何况将来还要生孩子,万一孩子也这样,任何人都接受不了。
但是小林觉得既然自己喜欢阿丹不过将来父母怎么阻拦,他都会想尽一切办法让父母同意的,所以等到阿丹出院后,他先是向王大娘提出要娶她女儿,王大娘听到小林要娶女儿心里当然很高兴,想也不想直接就同意了。
只是王大娘告诉小林就算他想要娶女儿,可是你父母会同意你娶她吗?小林说:“只要你同意,父母那边自己会想办法的”王大娘听到小林这么说,回答:我这边同意,只要你能说服父亲就行,小林说:“好的,我会想办法解决”
当晚,小林就把这件事告诉了父亲,父亲大惊,觉得他耳朵是听错了话,就问儿子你要娶谁,小林就重复了一遍地说,我要娶阿丹,这辈子就认定她了。
小林父亲听完怒气就马上来了,把边上的桌子拍得啪啪响,你说要娶王大娘的女儿,你难道不知道阿丹智商有障碍吗?
小林回答:“当然知道,但是我就是喜欢她,非她不娶,这些年跟她在一起,心里早就全是她了,现在我知道了,为什么相亲时总是觉得看不上其他姑娘,那就是阿丹的原因,因为我的心里有她,所以不想跟其他的女人过日子,爸你就同意了吧!”
小林父亲说:“我是永远不会同意的,她连喜不喜欢你都不知道,你居然想娶她,她连自己写名字都不会写,这样的女人你娶回家有什么用,就算娶回家了,将来生的孩子怎么办,万一也像她这样呢!”
小林说:“爸,你考虑的事,我都想到了,我觉得阿丹也喜欢我,你不相信我就当着你的面问阿丹,她喜不喜欢我,她要是答应了,懂得回复我,你就不能阻拦我娶她。”小林爸爸说,她要是能答应你,我是绝对不会相信的,你先证明给我看。
后来,小林就把阿丹带到父亲的面前问阿丹,阿丹你愿意嫁给我吗?阿丹就朝着小林咯咯咯的笑,没有回应,小林爸爸说:“你看看她,连最基本的回复都不会,你能让她答应你吗?”
小林却没有理父亲,继续说:“阿丹,你愿意嫁给我吗?你要是愿意就把手放到我的手里,点头答应我,这次小林的话说的很大,他很担心依然得不到阿丹的任何回复,在小林的心里觉得,阿丹肯定是喜欢自己的,因为他能感受出来,每次阿丹和他在一起会很开心。”
父亲看着小林摇头道,你不要想她了,她是不可能答应你的,但是奇怪的是偏偏这个时候,阿丹却突然慢吞吞把两只手都放到了小林的手里,嘴里,还说了,我,喜,喜,欢,你,说完这句话,阿丹居然还留下了眼泪。
虽然话说的不利索,但是小林和父亲都听到了,阿丹真真切切地在回复小林的话,父亲也看呆了这个场面,没想到真如儿子说的,阿丹真得回答儿子的话。
而这个时候他看到儿子突然抱住了阿丹,而阿丹的双手也从小林的腰部慢慢的移动了后背,父亲被这一幕看呆了,随后说,你要是真想娶她,就娶她吧!
不过这是一辈子的事,你自己想好了,娶了她就代表一辈子就是这样了,小林见父亲同意了,很开心的说,放心,我已经想得很彻底了,将来有任何的事都有我来承受。
后来小林还联系了母亲,母亲刚开始也像父亲一样不同意,但是他把阿丹的这些事都告诉了母亲后,母亲也像父亲一样同意了。
半年后,小林就跟阿丹结了婚,但是婚后没多久,村里人的闲言碎语又多了起来,说小林好好的一个男人居然娶一个智商障碍的女人,说他脑袋是不是读书读傻了。
还说他好好的人,生活条件也不错,想娶个老婆还不是很容易的事,偏偏要娶个帮不了自己的女人,反正这些村里人说话有多难听,就有多难听,不过小林却根本不理这些人说的话,依然自顾自的生活,养虾。
本来小林想不生孩子的,可是偏偏阿丹在结婚后的第三年,怀孕了,这可把小林愁坏了,虽然小林爱阿丹,可是也担心阿丹生出来的孩子会笨,像阿丹一样,不过既然都怀孕了,那也没有办法了。
后来,小林就带着阿丹去医院里做检查,所幸检查出来的都是健康的,不过小林多少还是有些担心的,大概七八个月后,阿丹顺利产生一个儿子,通过医生各方面的检查,发现孩子非常的健康,这才让小林和父母松了一口气。
也许是小林有了孩子的原因,让他感觉到有了家,有了老婆和孩子,他越来越努力,每天早出晚归,孩子让父亲照顾,虽然父亲瘫痪,可是上半身还是可以活动的。
同时王大娘也会来帮小林照顾孩子,而小林就带着阿丹每天忙于虾塘,后来虾塘越做越大,而小林也会教阿丹一些很简单的活,比如,递工具,喂虾饲料,真得就是手把手的教阿丹做,没想到通过小林一年的努力,有些活阿丹也能基本完成了,这让小林也非常的开心。
而小林也渐渐的发现,阿丹好像这些年在他的教导下变得聪明了很多,有时候,居然还会主动帮他擦汗水,还会拿水瓶给他喝水,这是让小林万万都想不到的,而一家人的生活也越过越好,村里曾经这些爱讲小林闲话的人,默默的都闭上了嘴。
因为他们发现小林一家过的非常幸福,虾塘生意越做越好,孩子也很健康,所以后来村里人就没有人再说小林了,反而很多人都夸小林人聪明,生了一个好儿子,还在镇上买了房,买了车,其实这些年村里人都很羡慕小林家,因为很多村里人家都没有小林家里过的好。
所以,关于一个正常人娶一个智障女孩,目的难道只是为了传宗接代吗?我的分析总结认为具体有以下这六点小看法:第一点:朝夕相伴心连心。就拿小林和阿丹来说吧!这两个人完全就是不同世界的人,但是却走在了一起,原因是什么呢!很简单,他们第一次见面很特别。
后来,小林和阿丹更是在朝夕相伴中不知不觉爱上了彼此,小林在跟的姑娘相亲时,他的心里很难受,很痛苦,就感觉少了一点什么一样,当时小林的心里不清楚,直到阿丹摔伤后,他才明白,他的心里有阿丹。
虽然阿丹的智商有问题,可是阿丹也会有选择,只有当俩人心连心,彼此心里都有彼此时才会做出惊人的举动,就像小林让阿丹嫁给他时,阿丹虽然智商不高,可是她居然把双手放在了小林的手里,这足以证明,她也喜欢小林。
第二点:爱一个人不分智商高低。爱与被爱,其实根本不分智商高低,爱就是爱,不爱就是不爱,就像阿丹一样,可能在别人的眼里大家都觉得阿丹智商不高,可能连自己喜欢的人都不知道。
可是小林却很清楚,阿丹心里有他,当小林对阿丹说,你愿意嫁给我吗?阿丹第一次没有反应,当小林第二次问她的时候,她虽然智商不高,但是也懂得回应小林。
当小林得到她的回复愿意后,抱着她时,阿丹也把双手渐渐的拥抱着小林,这样的动作对于一个智商不高的人来讲,她能做出来真得很不容易了,所以说阿丹心里有爱,虽然她智商不高,但是爱一个人真得是不分智商高低。
第三点:确实有传宗接代的目的存在。当然娶一个智障女孩,某些男人肯定会有传宗接代,但是对于男人来讲不管是娶正常女人,还是智障女人,都有传宗接代的想法。
这是自古以来深深扎根在男人心里的东西,哪个男人不想为家里传宗接代,当他家里条件不好,或是因为自身原因无法娶到正常女人的时候,他难道要放弃为家里传宗接代吗?
我相信任何一个正常的男人都是无法接受的,更何况传宗接代是一件好事,大家多生孩子为社会,为国家都能增加不少的社会劳动力。
当然这种情况也是极少数的,并不代表都是这样,就像小林娶阿丹一样,小林并没有这样的想法,反而是阿丹意外怀孕,还让小林心里有些害怕呢!
第四点: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俗话说的好,世界之大无奇不有,这个世界上这么复杂,什么事情都有可能碰到,你要说为了传宗接代也可以有,你要说不为了传宗接代自然也有。
所以说其实正常男人娶智障女孩我觉得还有可能是为了爱情,也有可能是为了照顾别人,每一个可能都是有存在的,就像小林和阿丹在一起,刚开始觉得是玩伴,就是好朋友的意思。
可是渐渐的俩人发现对彼此都有感情,他们就从好朋友变成了爱情,所以说呀,这个真得没有定义,主要还是要看人的命运是怎么样的,他就是怎么样的。
第五点:真爱不分彼此自身问题。我觉得爱一个人根本不分彼此的,难道就因为对方是智障女孩,自己爱她就不能爱了吗?这样想法完全就是错误的,爱一个人就是发乎于情的,完全从心而发的。
因为心里爱对方,所以不管对方是否自身有问题,我觉得都不会在意的,就拿小林和阿丹来分析,小林读书好,养虾又努力,能挣钱,但是阿丹没有什么能力,还有智商阻碍的问题。
难道小林就嫌弃她了吗?依然没有,反而小林对阿丹特别的照顾,而且最终面对母亲的反对依然娶了阿丹,婚后阿丹给小林生了儿子,这完全没有因为对方的身体原因就不爱对方了。
第六点:智障女孩也会遇到真爱。虽然智障女孩智商不高,可是她毕竟也是活生生的人,她的心里也会爱一个人,只是她不会表达出来而已,也许当一个人去引导她的时候,她就会表达了呢!
就像小林一样,当小林主动问阿丹愿不愿意嫁给他时,阿丹把双手放到了小林的手里,这不就代表她在回应小林吗?所以说她心里也是有小林的,这就是智障女孩的真爱。
所以说当一个女人爱一个人的时候,就算她不是高智商的女孩,可是她依然也会爱一个人,还会爱的很深很深,因为真爱从来都是情不自禁的。
写到这里,我的总结:作为一个正常人,要是娶一个智障女孩,首先要有责任心,毕竟智障女孩的自理能力有些差,虽然不是完全笨的,但是也要在娶她的时候就要考虑好。
她不是像正常女人一样,她能帮助你,为你做好家务事什么的,当你娶她的那一刻就要真心真意去对待她,不然就不要去娶她,更不要伤害她,娶了她就要给她幸福。
不管你只是为了传宗接代,还是为了真爱一定要好好对她,因为你一旦放弃对她好,她的生活将会受到很大的问题,还有伤害,更何况作为一个男人应该要保护自己娶的女人。
还有一点,哪怕你是真得为了让智障女孩传宗接代,你也要好好的对待她,因为她为你付出了很多,可能对她来讲并不知道生孩子,也许也感觉不到什么。
可是作为一个正常人,应该要正常的面对所有一切,要懂得为一个给你传宗接代的女人足够幸福,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希望娶智障女孩的人能记住这句话。
一个正常人娶一个智力障碍女孩,目的难道只是为了传宗接代吗?
满足欲望,不然呢,为了爱情吗?
通过媒体采访,可以拼凑出这个女孩智力残疾情况非常严重。
不会说话,甚至没办法辨别他人,不会迟到,不会走路,甚至吃饭,大小便都需要人
这种情况下,这个女孩,明显就是完全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她没有办法理解婚姻,是绝对谈不上自愿结婚。
生孩子?同居本质上已经涉嫌强奸这种智力残疾状况,甚至大爷自己也承认女孩不懂性行为,那么,这种女方没有同意的性行为,其实就是强奸。
强奸罪,没有说同居或者扯了结婚证,就不算了,只要女方没有同意就是强奸。
依靠子宫结婚并不能解决残疾人士困境这事,如果最终,就是女孩和老人同居生孩子,很多人只看到现在似乎女孩有人照顾了。
事实上,一个如此弱势的人,在所谓的婚姻里,遭遇殴打,折磨是没有任何反抗的力气的。
为什么,会相信一个五十多岁穷困潦倒得大爷会给这个女孩很好的照顾,会有耐心爱心照顾。你认为他这么有爱心,有耐心,有良心会五十多岁没老婆吗?
最主要的是,我一再强调,照顾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就是父母的责任,这是法定强制性义务,政府也会给予很多的帮助。
如果最终父母死去,没亲朋好友,也应该是政府兜底。
不用给我说父母辛苦,父母不容易,这就是生孩子的代价和责任,这是法定的责任,而且这种女孩是可以申请低保和很多救助的,我也想说,我求求大家去做婚检,做孕检,现在很多检查政府都是免费的,免费的你们为什么不去做。
这让我想起我一个亲戚,中年女性明明每年两癌筛查免费的,不去做,几年后直接乳腺癌很严重。政府给了你政策,能不能自己争气点?
她有子宫她是女的她能嫁,那残疾男的怎么办?
我们应该完善督促社会保障体系做的更好,而不是鼓励祝福跳入另外一个深坑。
一个正常人娶一个智力障碍女孩,目的难道只是为了传宗接代吗?
我很害怕自己会出问题,也担心自己的孩子会出问题,因为我的妈妈智力有些问题!
1、妈妈20出头时,嫁给了快30的父亲。爷爷生了五个儿子,七八十年代的农村,家里穷的叮当响,能娶个正常的媳妇确实很难!因大伯迟迟娶不到老婆,排行老二且优秀的父亲只能排队等候!结果大伯娶了个眼睛有疾的伯母,堂哥不到成年就失明了!
2、记得自己小时候,母亲整天大大咧咧,人也很善良,最不能接收的是夏天特别随性,经常不穿上衣在院子里乱跑,有人串门也不知道避嫌;还有就是做事抓不住重点,经常忙活一早晨,也做不熟早饭,自己经常饿着肚子上学!自家的东西也经常送人,应该属于傻的不够彻底那种!
3、我结婚那年,母亲突然不辨方向,短短时间就彻底失智、失能,五十出头就老年痴呆了!这次真的傻彻底了,十年过去了,谁都不认识,大小便无感!一直强壮的父亲也在五年前也因照顾妈妈,劳累过度、撒手人寰了!
4、自己小时候就立志娶个聪明老婆:读书时,最喜欢学习棒的女孩子!长大了,也算得偿所愿了,娶了个中学三年成绩排名第一的女孩子!现在她除了不爱学习、不爱家务、不爱工作、不爱老公、不爱自己、不修边幅…其它都还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