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正史中,刘备能守得住荆州吗?

能,前提是刘备得有荆州。

荆州在刘表主政期间有七个郡:南阳郡、南郡、江夏郡、武陵郡、零陵郡、桂阳郡、长沙郡。

208年7月,曹操南下荆州,很是怀疑曹操在刘表身边安插了间谍,208年年初曹操才征乌桓回来,中间不过休整了5个月就南下,8月刘表就病死,刘表的儿子刘琮举城投降曹操,而刘备居然不知情,得知曹操要来了,马上向南跑,路过襄阳时,诸葛亮劝刘备乘机夺取荆州,刘备不听。

这个时候的刘备,在荆州连一座城池都没有,如何守得住?

赤壁之战,曹操大败,逃回北方,接下来周瑜领导的孙刘联军合攻南郡,击败曹仁,曹仁退守襄阳。而刘备乘机南下以刘表长子刘琦的名义夺取荆南四郡(武陵、零陵、长沙、桂阳),至此刘备占有荆南四郡。

这个时候的刘备,已经有四郡之地,势力可比赤壁之战前大了数倍,兵力有4~5万人,猛将有关羽、张飞、赵云,谋臣有诸葛亮、庞统,且刚刚与东吴联手击败曹操,势力如日中天,当然能守住荆州。

周瑜去世后,刘备向孙权借了南郡,再加上之前的四郡,共有荆州五郡之地。公元211年,刘备入蜀。这个时候曹操忙着对关中用兵,没空攻打荆州,而荆州此时由关羽、张飞、赵云、刘封、诸葛亮镇守,文武俱备,曹操要打也不容易,何况曹丞相还很忙。

公元215年,刘备已夺取益州,孙权讨要荆州南郡,刘备不给,双方剑拔弩张、兴兵对峙,刘备专门带着5万人马赶回荆州与孙权对峙,因曹操攻取汉中,刘备害怕曹操南下夺益州,马上与孙权议和并归还长沙、桂阳两郡。

公元219年,关羽发动襄樊之战,由于盟友东吴背盟偷袭,导致关羽身死,荆州丢失。

盟友偷袭完全属于意外事件,不仅刘备,诸葛亮也没有想到东吴偷袭,就算刘备亲守,荆州也守不住,因为这不是军事力量对决,而是偷袭!

在正史中,刘备能守得住荆州吗?

刘备想要守住荆州是可能的。

首先让我们看看赤壁之战后的天下形势。

1、看对手。赤壁之战后,曹操丧失了短期统一天下的机会。一方面曹操丧失了随从其征战多年的精兵悍卒。另一方面,曹操周围情况不稳定。朝中存在大量心向汉朝的大臣就比如荀彧等人,地方上还有很多手握重兵的地方军阀,马腾韩遂张鲁臧覇等。曹操的北方矛盾重重问题极多。曹操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不得不从前期打压世家势力改为扶持利用。这从曹操征辟司马家众兄弟及陈家众兄弟,曹丕正式采取九品中正制中可以体现。在战略上曹操是非常鄙视刘备的。

2、看盟友。正史中,周瑜在赤壁击败了曹操。相比于长期颠沛流离刚刚获取荆州的刘皇叔。占据江东,已立两世,民附兵强,又携新胜之资孙权才是曹操的主要对手,刘备根本不算什么(一直等到汉中之战这样的认识才发生改变)。孙吴当时的态度是联刘抗曹。(这点可以从孙权将妹妹嫁于刘备可以看出)。而刘备掌握着刘表之子,在荆州更加名正言顺,更得民心。如果孙刘开战,也怕曹操坐收渔翁之利。另外孙吴当时的攻略重点放在北方方向。(相比与荆州,北方更富有,人口更多)所以孙吴不会轻易对刘备的荆州造成威胁(一直到魏吴之间爆发数次合肥之战,发现大家互相之间奈何不了对方才动了荆州的念头),甚至可以牵制曹操兵力。

3、看自己。刘备手中文有诸葛庞统,武有关羽张飞陈到赵云黄忠魏延。更有一支长年征战的精锐之师白耳兵等。地理位置看,北边是刘备与曹操隔汉江而望,易守难攻。东边是暂时的盟友孙吴。西边属于刘璋,守成尚且不足更妄论进攻刘备。再加上曹操攻击重点在孙吴方向,战略压力较小。发展方向又有益州这么个天府之国,可以得之作为战略后盾以及后援基地。

所以刘备想要守住荆州是非常容易,至少在孙吴与曹魏达成私下协议前,都是安全的。而之后只要获得了益州就有了争霸天下的资本,若非大意荆州更是不会丢失(关羽是在攻击曹魏过程中被徐晃所破,后路又被吕蒙所袭,这才造成荆州的丢失)。

在正史中,刘备能守得住荆州吗?

荆州,四战之地!

蜀汉文臣武将之中,无论是谁去守荆州,丢失都是迟早的问题!

那么诸葛亮的隆中对是不是根本上就是个虚拟的战争策略?那也不然,事实上隆中对是完全正确的!且容后道来 。

我们先看看孙吴的态度。对东吴来讲,荆州就是他们的第一屏障,咽喉要塞,不管你刘备是巧取也好豪夺也罢,在孙权眼里,荆州就是我老孙家的,你就是该还给我。刘备心虚啊,又没有拳头硬到敢说不还的地步,又舍不得还,怎么办呢?一个字:赖!

一边赖着不想还,一边肯定就是不高兴。不高兴让你老赖着啊,还他妈什么“孙刘联盟”,呢?不守信用就是没有诚意嘛!联什么毛线盟啊?

好,既然不当我们是朋友,那想尽千方百计也要把荆州夺回来!要不然寝食难安!

各位,如果只有孙权一家惦记着荆州也还罢了,关键是这个鬼地方它对曹魏来说,那也是“如芒在背”啊!不拔了它同样是睡不安稳吃不香甜的。

所以呢,刘备占据荆州,等于说是同时要提防着曹孙两家!而且随时都有可能和其中一家、或者同时和两家开战,争夺荆州!

蜀汉有那个能力吗?如果据险守益州呢,那么刘备应该是没有问题。要独守荆州,我敢肯定,孙权一动,曹丕必动,曹丕一动,孙权必动!趁火打劫谁要谁教呢?

孙权曹丕在荆州问题上达成同盟的可能很大很大!

上面说了,隆中对不是就没什么价值了吗?非也!

诸位,容在下啰嗦点。咱不说什么穿越回去的话,今天就让我来做回刘备,设计一下,看看有没有可能挽回的余地。

孙权对荆州是势在必得。那么好,我还给你,没问题,并且我还送个人帮你守,不带一兵一卒,就派一个赵云就够了!一个光杆将军,没有威胁吧?还不够安全?好的!再有就是阿斗想母亲了,送个“太子”来省亲!管他吃没吃过奶呢,反正孙小妹又不是没带过小阿斗。感情基础还是有的嘛!我#刘备亲自带过去!这门亲厚着脸也得认!

一个阿斗,一个赵云,对孙权有威胁吗?绝对没有!那么孙刘联盟是不是牢固了?对曹魏是不是有威胁了?为什么用赵云这里就不多说了。

荆州,需用的时候是航母!不需要用的时候它就是具敞口棺材!

孙权绝对明白,荆州单凭他一家来据守,是非常吃力的!两家守就万无一失!

刘备总是“赖”,那不是办法。必须要以行动来证明:小舅子,荆州就是你的!你帮我看好儿子,曹丕我来修理。他曹家敢来动你的荆州,那就是动我的荆州!

好了,我们再看看隆中对:……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

稍稍该动一下:天下有变,则许孙吴以重诺(利),联吴蜀之精锐,一出宛、洛,一进秦川……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刘备要想“守住”荆州,必须借助孙权之手。否则,任谁去都是不可长久的!

纯属个人观点,与任何史、志、贤达看法无关!欢迎您批评指正。谢谢!!!

在正史中,刘备能守得住荆州吗?

荆州在三国时期,是天下之腹,兵家必征之地!对于曹魏来说,可以顺江而下伐东吴!也可以西进伐蜀汉!对于蜀汉可以北进伐魏,如果伐魏成功,顺江而下可以拿下东吴!对于东吴是咽喉地代,必须拿下自己才会安全,也可北上伐魏,也可以西进代蜀汉,东吴最历害的是水军,可以水陆并进,但东吴的陆军野战部队,三国时期来说是最差的,所以难以开疆扩土!刘备在荆州时兵精粮足,文武很强,有五个郡,可以养更多军队,和战时缓冲区大!到关羽守时,荆州划了两郡给东吴,关羽势力小了一半,不能养更多军队,战时缓冲区小,更难坚守!关羽没援军,没有刘封,孟达支援援军,又却粮草,荆州有东吴和曹魏联合,要守住必须要有更强的兵力守,而且关羽在功魏,这样失荆州也不是完全大意,而是失的机率太大了,在说刘备入川带走大量精兵强将!在说关羽一直没把东吴放在眼里!政治方面也没做好!既使刘备在这种情况下,也难守不住!

在正史中,刘备能守得住荆州吗?

谢谢邀请。

首先,正史记载关羽镇守荆州,刘备则和诸葛亮,张飞,赵云等入西川,最后夺取益州这个天府之国。

其次,益州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从最初汉高祖刘邦做汉中王后来取得天下的先例和诸葛亮谋划的战略蓝图来看,益州要比荆州位置更重要,所以刘备不会去守。

再次,从地理位置来看,荆州处于四战之死地,必遣一能征善战的大将镇守,从各方面考量关羽都是蜀汉最佳人选。

最后,对于荆州的丢失,实际上是三国实力对比的结果。魏蜀吴三国中,蜀国实力最为薄弱,当时历史大势必然归于一统,所以个人认为不论是刘备还是谁去镇守,荆州丢失都将成为必然。

在正史中,刘备能守得住荆州吗?

谢邀。

乱世争霸期间,诸多因素影响,数个复杂关系。刘备自然守得住荆州,即使人才匮乏、兵源不足、粮草紧张、形势急迫,但依托其中纵横捭阖之术,尽可布得周全。

但同样,在如此复杂的环境状态下,稍有不慎,荆州这兵家必争之地便是群狼环伺,落入他人囊中。这不关羽就【大意失荆州】了么。



演义中讲关羽大意失了荆州,历史上也确确实实是大意,不过不只是关羽的大意,更多是也是刘备是蜀汉的大意。

其实回答【刘备能否守得住荆州】与【关羽为何大意失了荆州】可以作为两个正负向。



【关羽大意失荆州的原因】

在刘备入蜀与诸葛亮探寻计划的时候,蜀汉因为人才匮乏但皆为名将,所以关羽、张飞、马超、魏延等人都是镇守一方的人。而风险最大,作用最大的荆州,在层层思索中,自然而然的给了关羽。

关羽的能力与声望绝不是演义夸大,历史中也令魏吴闻风丧胆,有关羽镇荆州,从能力上而言,大可放心。

但是,镇守不是攻打,特别是镇守要地荆州,一个对于吴蜀两方这么敏感的地方,关羽绝不是个最好的人选。

因为荆州地要,所以刘备在迂回百转之后方以“借而不还”的姿态得到了荆州。东吴自然不会将视线从荆州移开,表面吴蜀联盟,实则各怀鬼胎,因为蜀汉稍占利好,所以东吴的鬼胎更大一些,早就计划着怎么着都得夺了荆州。

即使关羽不拒婚,不大骂东吴。东吴早晚也得来,不过因为此便有了出师之名。关羽北伐,威震华夏,本来是获大的利好,但孙权吕蒙陆逊,结了曹操,袭击关羽后方,关羽大败,失荆州且阵亡。

关羽承担的责任不小,刚愎自用是他的致命弱点,果真致了命。

其一,不谋联盟。

与东吴撕破脸,撕破脸还不防范人家。

其二,轻上亲下。

对待士卒非常的照顾,关心体贴。而对待王公大臣却轻视与不屑,这就为后方傅士义与糜芳的投降埋下了祸根。

如此内部与外部的隐患相叠加,曹操、孙权及数位名将参与的【谋杀关羽】,就此成功。【刘备如何守荆州】

关张马黄赵魏,其实皆有能力镇守荆州,水平在得,镇守的关键点在于背后对于荆州关系的处理。

其一,吴蜀表面和睦,但暗地里也要做到尽数周全。

不损己或是少损己来寻求大的周全。不予东吴出师之名,而又尽力预防好东吴出袭的准备。

既然拿到荆州,就不要嫌麻烦,烫手吗,但是好吃不是吗。

其二,要给予东吴压力,继续联吴抗曹。

曹魏其实外强中干,多年烽烟的中原北方大地生灵涂炭,民生凋敝,一派残破之象,内部魏臣与汉臣,宗亲与士族水火不容,互生嫌隙。

此刻是灭曹最好之良机,若到了曹魏生养生息缓过气之后,蜀地无阻,就是多年韬光养晦的东吴也算不得什么。

所以要继续联吴抗曹之大计,且明确身份。使得东吴能够受到曹魏压力,暂时减弱对于荆州之虎视。

其三,规划荆州。

既然荆州乃兵家重地,得到荆州后一系列计划应该自然的应运而生。攻取何地,以保荆州,或是以荆州为基,联动其他地理。

明确规划荆州之用。

最后一个比较重要的硬性要求:人才。

魏吴总是人才辈出,而蜀国就相对捉襟见肘,如果没有了人才的支撑,灭亡则提上了日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