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事让你明白出嫁后回家就是客人?

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你觉得出嫁后回娘家,自己就是客人? 我是那种比较敏感的人,别人说的话在他们眼里估计就是一句玩笑话或者随便说说的,但是在我看来就也去是他们潜意识里想要表达的。 昨天,吃完饭大概是因为啥,我不记得了,然后我老爸就说你们赶紧滚回去吧,吃东西这不吃那嫌辣当时听到这句话,我惊呆了,我在想,难道现在自己这么讨人嫌了?在饭菜这点我也没说过什么呢?只是说有一个菜不辣就行了,现在不习惯吃辣。然后在家说普通话(上班都是普通话,习惯了)也被说半洋不土,我在想,自己是不是不该回来那么久,遭人嫌弃? 今晚也被老妈说了,我儿子哭着想洗澡了,我妈前几分钟叫我别烧水先,一会功率太大,会跳闸,然后我就说哦,我儿子又闹着洗澡,我就说,那给他哭一下,水还没得,刚才你叫我别烧的,现在又来怪我不早点烧水。然后我妈就在那里说我啰嗦,话多,说了一遍又一遍。 这些话都领我很伤心,难道真的就像别人说的一样远嫁的人没有家?

我怀孕八个月的时候,打电话给妈妈,想回娘家让她伺候月子,因为婆婆在我嫁过去前就已经过世了。妈妈说,弟媳妇已经怀孕了,在家里养胎,我回去做月子会不方便。

我说,弟妹怀孕我做月子又不矛盾,而且我们还可以相互交流经验,可是妈妈语重心长地和我说,姑嫂两个长时间住在一起会有矛盾,我不是不愿意帮你伺候月子,我是怕你和你弟会有矛盾。

我当时觉得我妈考虑问题比我深刻,就没有要回去过月子,花一万多块钱请了个月嫂。

孩子满月后,我妈来我家看我,我把儿子抱给她看,她高兴地抱起孩子,我看着儿子说:看看是谁来了?叫奶奶!是奶奶来看我们了!

我妈听了,纠正说:叫外婆,我是外婆,不是奶奶!我当时觉得我妈真刻板,我婆婆已经不在了,叫奶奶又怎么了?

我老公每天都要上班,白天只有我一个人在家里,要自己做饭自己带娃,挺累的。那天中午妈妈做的全部都是我爱吃的。

吃饭的时候,妈妈抱着孩子,让我先吃饭。我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多么希望妈妈能多陪我几天。我红着眼睛对她说:妈,你能在我家多住几天吗?

看得出来,妈妈也被我搞得有些难过,她说:你一个人做饭带孩子,我也很心疼,但是你爸不会做饭,你弟妹还怀着孕,我不回去不行啊!

下午,我抱着孩子流着眼泪送走了妈妈,妈妈虽然不能在我家多住几天,但也没有叫我回娘家住几天。妈妈走后,我心里空落落的,觉得自己很可怜,也很失望。

这时候我觉得妈妈变了,以前我没有出嫁的时候,也看不出来她有多偏心弟弟,现在为什么感觉她好像一点都不心疼我了?

孩子四岁的时候,我带着孩子打算去娘家过暑假。而且侄子也在家,我带孩子过去的话,儿子正好有个伴一起玩。

心里想得美美的,打算在娘家住一个暑假,等孩子幼儿园开学再回来。去之前,我特意到超市里买了很多零食。也给爸妈和小侄子买了礼物。

拖着大包小包来到娘家,爸妈高兴地为我们杀鸡宰鸭,我心里想还是娘家好,除了带儿子和小侄子玩,其他什么事都不用做,还可以睡懒觉,真舒服。

但是,住了一个礼拜后,我却想回去了。那天上午,我爸从街上买回来一些卤菜,其中还有一只烤鸭。

小侄子看到了吵着要吃鸭腿,我妈就给他扯了一只鸭腿。当时我儿子在睡觉。中午吃午饭的时候,我爸拿出酒杯喝点酒,其他人围在桌边吃饭。

那天我妈主要炒了三个时令蔬菜,还蒸了一个鸡蛋羹,其他就是我爸买的卤菜了。我儿子嘴比较叼,很多菜都不吃,几乎所有的青菜都不吃。

小侄子挑食没我儿子严重,而且我看他饭前已经吃了一个鸭腿,就随手把盆里另一只鸭腿夹到了儿子碗里。

侄子看到儿子碗里的鸭腿,闹着还想吃鸭腿,我夹了一块鸭肉给他,说你饭前已经吃了一只鸭腿了,这只是哥哥的。

小侄子听了就大声哭了起来,弟妹之前一直吃饭默不作声,看着小侄子越哭越凶,她恼怒地放下碗筷,把小侄子抱离椅子,用力地拍了一下侄子的屁股,侄子哭得更凶了。

看着弟妹的一顿操作,我很尴尬,觉得像拍在我的脸上一样。儿子不知道事,放下啃了一口的鸭腿,望着表弟幸灾乐祸地笑。

弟妹怒火未消,继续在吼骂小侄子,我爸看不下去,过去把小侄子抱在怀里,回到饭桌边。侄子性格很犟,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嘴里还在嚷嚷着吃鸭腿。

我爸对我儿子说:把你的鸭腿给弟弟吧,下午我带你去街上玩,我们再去买!儿子舍不得给,没有说话。我爸可能以为儿子同意了,就从儿子碗里夹走了鸭腿。

小侄子啃着鸭腿,我的儿子却红了眼睛,他是一个比较隐忍的孩子,没有像侄子那样大吵大闹,只是红着眼睛,一直低着头,假装扒拉碗里的饭。

我不想孩子和我爸难堪,把儿子抱回了房间。看他没吃饱,就任性一回,拿出零食让他吃个够。儿子一边吃饼干一边和我说:妈妈,我想回自己的家!

儿子虽然只有四岁,但是他能够感受到我爸的区别对待。我心里也很难受,我觉得虽然儿子虽然比侄子大,但也大不了一岁,我爸怎么能这么做呢?

第二天,我提出要回家。我爸没有挽留,只是叫我妈给我装点家里的土鸡蛋,回去蒸给儿子吃。

我妈送我和儿子去车站坐车,我妈红着眼睛和我说:妮子,不是妈不想你们在这里住。只是,住久了你和你弟妹就会有矛盾,两个孩子打打闹闹让你弟妹心烦。我和你爸老了,还是要靠你弟。有些事,你别往心里去。

后来,我便很少回娘家了。自己买车以后,过年过节去了也就吃顿饭,然后就回家。嫁出去的女儿就是泼出去的水,我不想让我妈为难。

我觉得不管是谁,如果当你出嫁以后回到娘家感觉自己是客人,你都不要觉得悲伤难受,你嫁人了有了自己的家,你就应该独立,不要再把娘家当做你的港湾。

另外,人和人之间要有合适的界限感,父母和子女之间也是一样。合适的界限感会让关系越来越和谐,没有界限感的话就会产生更多的矛盾。

父母年纪大了,你经常去父母家蹭吃蹭喝,那就是啃老,是对他们生活的打扰。如果娘家有哥哥或者弟弟,经常去娘家就更不合适,那样会让你的父母很为难。

什么事让你明白出嫁后回家就是客人?

奶奶在世的时候,有一年奶奶说想我了,让大姑姐捎信给我,让我回家住几天。在家只住了一天,就回家了,就因为一袋奶豆,女儿和小侄子抢起来,母亲说了一句话,让我很不是滋味,觉得自己是这个家里的客人了,这个家再没有我位置了,我冒着大雨去了妹妹家了。

当年女儿三岁的一个夏季,有一天大姑姐,骑着自行车回来了,她在婆婆那吃完午饭,来我家告诉我,奶奶想我了,让我回家呆几天。于是第二天,带上女儿去了娘家。大姑姐和娘家同住一个村子。

进了娘家院里,奶奶正在晒茄干,把煮好的茄子,掰开搭在晾衣服绳上,看见我推着自行车进院,高兴地说道:傻丫头,四五个月了,也不回家看看我,我做梦都想你了。“奶奶,我这不回来看你了吗”?我笑着说道。

随后我从车筐里,拿出在镇子上割的三斤猪肉,递给奶奶,奶奶接过肉,嗔怪地说:还买什么东西,你刚成家,小家花钱的地方多着呢?有钱给孩子买的好吃的,别苛待孩子。她一边说话,一边把肉送进屋里,转回来抱女儿,女儿有点认生,不喜欢太姥姥抱,直接跑进屋里。

母亲没在家,只有六嫂和三岁的小侄子,在屋里看电视,她听到外面说话声,她走出房间,正好和女儿撞在一起,六嫂扶助女儿,笑着说道:这丫头够猛的,差一点没摔倒了,还好我急时扶助,快进屋跟小哥哥一起玩去吧?六嫂又回房间了。

六哥的儿子,跟我女儿同岁,他是正月出生的,我女儿是冬月出生,他比我女儿大十个月。

那时父母,奶奶和六哥住在一起,六哥还没有分家,六哥在外打工。

奶奶晒完茄子,洗完手开始活面,然后叫六嫂去菜园里,摘几个西葫芦,等母亲回来调饺子馅儿,中午吃饺子,奶奶最爱吃饺子,不管什么馅都爱吃。

六嫂刚摘回来西葫芦,母亲就回来了,她去给三嫂喂猪去了,三哥出去做小生意了,三嫂去她姨家了,她表弟结婚。母亲看到我们娘俩也很高兴,也说多长时间没回家了,有自己小家了,忘了这个大家了,也不想爹娘了,我只好解释一番搪塞。

吃饭的时候,父亲才从地里转悠回来,说今年的庄稼长势好,又问我家的怎样,告诉他我家的也很好。

午睡后女儿要去,找小侄子玩,可是小侄子还在睡,我哄着她去外面玩,然后又拿出来零食,一袋奶豆让她吃。午饭女儿只吃三个饺子,她不爱吃饺子,也没吃饱,母亲还怪我太惯孩子了,使得女儿挑食。

为此奶奶和母亲争辩,奶奶说道:现在一家只让生一个两个,哪像过去生那么多,都当小狗仔养,能活就不错了,现在的孩子金贵,能不娇惯吗?又不让多生。母亲听奶奶这么说,也就没再继续说啥。

小侄子醒了,出屋来找女儿玩。两个小家伙玩得好开心,屋里屋外跑,小孩子饿得快,女儿还想吃奶豆,我把剩下的两袋,分给他俩一人一袋。本来我买八袋奶豆,上午刚回来,就分给小侄子四袋,给女儿留了四袋,没吃午饭时,女儿就吃了一袋,睡醒觉又吃了一袋,所以就剩两袋了。

小男孩吃得快,一会功夫,小侄子的那袋子就吃完了,他看见妹妹的还有挺多的,他就想要,我商量着女儿,再给小哥哥一点,女儿摇头不肯给,我就哄着女儿说:吃没了妈妈一会还带你们俩,去食杂店买。

女儿正在犹豫时,小侄子看见妹妹不愿意给,就哇地一声大哭起来,母亲听见哭声,急忙从屋里跑了出来说道:怎么了谁惹我大孙子哭了。我急忙解释一切,母亲没听我说完,一把手从女儿的手里,夺过奶豆袋子,倒在手心里一些,把剩下不多的,几粒奶豆袋子递给女儿,女儿看袋子少了很多,也大哭起来,说姥姥抢她的奶豆了。

我见母亲一连串的举动,也生气了,“妈,你太霸道了,你应该商量孩子,她会给的,不要硬夺,又把她也抢哭了,”母亲接过话茬:小孩子商量啥,直接拿过来就完事了,哪儿那么磨叽,让我大孙子哭。

然后母亲看我女儿还在哭,就更难听地说道:你再哭,滚回你家去,不要在我家里哭个没完,你回去找你奶奶去,

“你的孙子是孙子,我的孩子就不是孙女吗?有这样当姥姥的吗?直接抢孩子的东西,”我说完站起身子,领着女儿进屋收拾东西,推上车子,把女儿放好,坐好,走出了院子。

我刚要骑上车子,觉得后车架有人拽着,回头看看是奶奶,她一手拎着一个西瓜,另一只手拽着车架子,说道:走啥啊?我刚买的西瓜,还没吃一口就要走,不说呆几天吗?我气乎乎地说:不吃了,留着给明天六哥回家吃吧!

原来吃午饭时,父亲说天太热了,吃完饭他要去买一个西瓜,母亲急忙说,明天再买,等六哥一起回来吃。

六哥在外打工,出去三个月了,有人给家里捎信,说明天回来。母亲说西瓜太大,一天吃不完,到明天会坏掉的。

我知道母亲一辈子节俭,啥都舍不得扔掉。我也没让父亲去买,况且我也不爱吃西瓜,这个我一点都往心里去。

可刚才的一幕,太伤我的心了,女儿出嫁就这样对待吗?真的是客人了吗?看来在母亲心里,孙子永远是孙子,外孙女永远是外人客人。那么我又是什么人,不也是客人吗?

下午四点左右,天阴沉沉的,好像要下雨,奶奶劝我回去吃西瓜,我哪还有心思吃啊?

当时母亲看我推车子,也很生气说道:结了婚脾气见长,事儿多了小孩子性子。

在这当中,始终没见六嫂的影,她是睡着还是装着听不见,我就不得而知了。中午包饺子她也没现身,到吃饭时才走出房间,就是摘了几个西葫芦。

骑上车子刚走出村子,一阵阵雷声,响个不停,天就要下雨了,我怕浇湿女儿,急忙拐进妹妹住的村里,大雨就下起来,因为妹妹家,离娘家村二里地相隔,还好没淋湿衣服,在妹妹家住了一晚,第二天回的家。

从此以后我很少回娘家了,我该尽义务的我尽,其它的很少掺和。和婆家人搞好关系,好好孝敬公婆,把自己的小家经营好,过好,比什么都重要。

什么事让你明白出嫁后回家就是客人?

第一次带儿子回娘家,我开玩笑的和我妈说,我儿子越长越像咱家人,我妈立马怼我:再像也不是我们家的人。都说女人嫁了人就没有家了。这话说的一点儿不假。1、第一次带宝宝回娘家,我妈怒气冲冲怼我,说我儿子不是他们家人

儿子半岁的时候,我带着宝宝回娘家看我妈,想着她一个人在家孤单,我就和老公商量回家住段时间陪陪我妈,赶了四个多小时的路程才到家。

宝宝长这么大,我妈还是第二次见他。孩子越大越认生,刚见到我妈的时候,我妈一抱他就哭,虽然我妈也知道孩子认生,但是还是能够看出来,儿子不让抱她很不高兴。

在家待了四五天儿子和我妈熟悉了,也就让她抱了,哪天中午我妈抱着孩子玩,我在旁边摘菜,我开玩笑的和我妈说:闹儿现在越长越像咱家人了,结果我妈当时就不高兴了,立马把孩子怂给我说:再像也不是我们家的人,有什么用?

我当时都不知道怎么说了,或许是因为我妈重男轻女,几个哥哥家生的都是女孩儿,让我妈感觉没面子,所以看到我儿子就觉得有点难受吧。

但是当我听到我妈很自然的说他们家的时候,心里猛地疼了一下,没想到我妈现在把我和她分的那么清,在她眼里,我已经不是这个家的人了,即使回来也只能以客人的身份出现。

2、儿子夜里闹觉打扰我妈休息,大半夜我妈对着我和儿子骂了一通。

儿子在家的时候,就有夜里闹觉的习惯,平时都是我老公和婆婆哄孩子睡觉,回到娘家,只能我自己哄,我妈只有在我做饭的时候会帮我抱一会儿孩子,其他时间都是我自己带。

晚上睡觉的时候,我妈非要和我们睡一个屋,说是帮我看孩子。结果我妈往床上一趟就睡着了,老家都睡觉早,八九点我妈就已经开始打呼噜了,好不容易陪儿熬到凌晨哄睡了,但是我妈一高一低呼噜声太响,惊的宝宝一会儿醒一次,而且儿子一醒就要哭几声,次数一多把我妈吵醒了。

她一醒就对我各种嫌弃,说我大半夜连个孩子都哄不好,让人家邻居听见了不笑话死?说着就一把夺过我儿子要哄他。本来几分钟都能哄好了,结果我妈越抱他越哭,我妈似乎是和我治气,故意把气撒到孩子身上,嘴上说是哄孩子,手却很大劲儿拍打我儿子,搞得儿子越哭越厉害,最后都哭吐了,她才把孩子给我。

看着孩子哭的脸通红,我心如刀绞,感觉自己像是在虐待孩子,在家的时候从来没让儿子哭过那么大声,也没从来没有哭过那么久。

最后我抱着孩子在院子里了转了半个小时才哄睡,结果进屋的时候发现我妈早睡了,而且呼噜声还是非常大,怕把她再吵醒,我抱着孩子随便找了一间屋子,搂着宝宝睡。

只是躺下我怎么也睡不着,心里一直在想回来这几天和我妈相处的点滴,本想着在家陪着她,省的一个人孤单,但是我发现我现在在她面前做什么都不对,她说话你接了不对,不接更不对,每次吃饭要对着我和宝宝一通批评,说我用水浪费,开空调浪费……

或许真的是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本身没结婚时,就没见我妈给过我好脸色,现在结了婚就是客人,不仅自己回来住还带着个孩子,帮不了我妈还给她添麻烦。

想来想去,我还是和老公联系让他明天来接我回家,第二天吃过早饭,我跟我妈说下午回去,我妈不仅没有不舍,反而很爽快的说回去回去呗,在这啥也干不成。

下午我和老公带着孩子走的时候,我妈和邻居在门口有说有笑的聊天,连听我告别的功夫都没有。

一路上我都在想,在我妈眼里我是多么没有分量,她甚至连看我和孩子一眼的心思都没有,都说娘疼闺女亲外孙,在我妈身上我看到的却是对我们满眼的嫌弃,不仅我能感受出来,我老公回来一天都能看出来我妈对我的态度不好。

虽说结了婚再回来就是客,但是我妈对我似乎还不如对待客人好。

现在我也和几个哥哥一样那个月给我妈转一千块钱,逢年过节给她买点衣服鞋子之类的快递回去,只有过春节过去一次,平时就没在回过娘家,当然我妈也从没邀请我回去。

本以为结了婚就多了一个家,没想到还没有真正融进婆家,就已经回不去娘家了。所以女孩子长大后是没有家的,唯有自己努力给自己挣的一屋一舍,才会有家的归属。

什么事让你明白出嫁后回家就是客人?

我是远嫁,结婚后第二年和老公回娘家,本以为生我养我的家是永远的避风港,一连几天,娘家人对我的态度,真的让我明白了,出嫁后回家就是客人,我只待了三四天,就匆匆离开了娘家。

我和老公结婚的第二年,马上临近春节了。我和老公就准备去娘家,打算在兰州娘家过春节,当我把这个好消息告诉老妈后老妈也特别高兴,她说她盼着我们能回去,因为家里的情况是这样的,哥哥,嫂子和老爸老妈的关系不是太好,她也希望女儿,女婿能够回去多陪陪她们。

腊月二十八这天,我和老公开车回娘家过春节,一路上老公开的很慢,本来五六个小时的车程,硬是开了七八个小时,因为我也不敢催老公,老公一向开车都很稳重,很慢,谁让咱没有驾照呢?要不然我也是开着上高速了。

一路上想着马上就可以见到老爸老妈了,我就兴奋的一路哼唱,老公说:你咋这么高兴,一路上这么兴奋,吃兴奋剂了?

我才不理他呢,要知道我都一年没有回娘家了,回娘家多幸福啊,回到娘家,我每天不用做饭,不用做家务,没有人会说我,可是婆家那就不一样了,在娘家是被别人伺候着.嫁人了,那就是伺候别人了,我这回娘家,又能回到公主般的身份了,我能不高兴吗?

下午5点多终于到家了,因为我娘家是农村的,小车没办法开进院子里,只能停在大门口,刚把车停好,我就对着门口大喊:“妈,我回来了!”

我妈一听我回来了,身上带着围裙,就急急忙忙迎了出来:“我闺女女婿回来了,这一路上开车累坏了吧,赶紧进屋!”

说话间,我赶紧给老妈来了一个大大的拥抱。

“妈,我都想死你了,这次回来我是陪你和我爸过年的。”我说道。

“那好呀,这次你们回来多待几天。”老妈说道。

这时我爸,哥哥,嫂子也迎了出来,我和老公也赶忙和老爸,哥哥,嫂子打招呼。他们也很热情的迎接我和老公进屋。

“妈,把东西取下来吧,在车的后座上放着呢,我给你和爸妈买了好多东西呢。”

“你们来就是了,买这么多东干什么?又破费。 ”老妈说道。

老爸也说我们乱花钱,回来就是不用买东西的,但是不买东西行吗?本来就嫁的远,一年到头什么忙也帮不上,好不容易来一趟,能空着手来吗?

进到屋里看见老妈在炸鱼。老妈说:“知道你们要来,你爸昨天就去街上买了很多肉,菜,还有零食,小萍,小吃在那个柜子里,你们自己打开先吃点! 我给你们先做点儿饭吃,你们这一路饿坏了吧?”

“也不是太饿,我们中途在服务区吃过饭了。”我说道。

我和老公先坐在沙发上休息,哥哥嫂子打了个招呼,就回自己屋了,我在沙发上躺着,边看电视边喝着酸奶,真的是很享受啊,老公对我说:“小萍,我们帮爸妈干活吧,回来别光等着吃呀!”

我说:“老公,我这坐车腰疼的不行,你先去帮妈干吧,我先休息会儿。”

到自己家里真的就是舒服呀,没办法,老公只好去帮老妈干活儿了,而我躺在沙发上各种享受,在婆婆家还真不能当着长辈的面,不用穿鞋,各种姿势造,现在到我自个儿家里了,我想怎么舒服就怎么来。

不一会儿,老妈就把晚饭做好了,叫我们去吃饭,我看桌子上有我最爱吃的凉拌藕片,顺手就抓了一块放在嘴里,这时老妈看见了,说我不懂规矩,我才不管呢,我到我自己家里哪有那么多规矩?可谁知道,就是因为我不懂规矩,让我老妈对我有意见了。

饭桌上,老妈做了一道炝锅,大家都感觉特别好吃,嫂子也说特别好吃,只是我觉得老妈把花椒和辣椒放多了,我吃着太呛了,我就跟老妈说:“妈,你这个炝锅怎么放这么多辣椒?你不知道我不爱吃辣椒吗?”

“你不吃辣,但是你嫂子爱吃辣,你嫂子现在怀孕了,她爱吃辣的,我是顺着她的口味做的,你又没怀孕,就别挑三拣四了。”老妈说道。

我一听这话,我就不高兴了。老妈,这是明显的偏爱自己的儿媳妇儿呀,我说怎么做饭的时候也不让儿媳妇帮忙呢,这孙子还没出生呢,就这么偏袒,那有了孙子,还有我的立足之地吗?

整个饭桌上的菜几乎都是辣的。就一盘西红柿炒鸡蛋,我吃着合口。整个过程,老妈一直都在给嫂子夹菜,完全不顾我的感受。

当时还感觉老妈偏心了,但是后来我想了想,怀孕的人可能都是这样,想吃的东西就一定要吃到的,可是接下来的几天,我感觉我错了。

腊月二十九这天,我和老公便早早起来,要帮爸妈收拾屋子,家里基本上都清理完了就剩厨房没有打扫,我跟老妈说,我们打扫一下厨房,首先清洗一下油烟机,老妈说不用你们打扫,我和你爸前几天都清洗完了,你们来就好好浪,衣服别弄脏了。

我和老公就听着咋不对劲儿呢?之前没结婚那会儿呢,是有啥活让我干啥活,怎么结婚了,还什么都不让我干了呢?

那我擦柜子吧,擦灶台,你看这柜子上这么多油。心想着就和老公开始热火朝天的干起来,期间老妈真是太客气了,我真是感到莫名其妙。当时没多想,想着老妈担心我们累着,才不让我们干的。

没干多久,老妈说什么,也不让我们干了。还真把我们当亲戚了,女儿女婿回来帮长辈干活不应该吗?

很快地到除夕了,早晨起床,我就感觉老妈怪怪的,问她这个她答那个,我以为老妈是想她大闺女了呢,我问老妈:“妈,你今天怎么了?过年了,你怎么不开心呢?是不是想我姐了?”

“是有一点儿想她,不知道今年过年你姐回不回的来?”老妈说道。

“妈,我姐他们单位过年会放假的,她肯定会来的。”我说。

老妈怔了半天,慢吞吞的说道:“小萍,其实有件事。我想跟你和小伟说一下。”

“什么事这么神秘,你说吧!”

“就是…就是咱们这里出嫁的姑娘,除夕这晚是不能再娘家过夜的,你看今晚要不要你去你婶婶家住一晚,明天再回来?”

我一听,顿时蒙了,结婚了,不能在娘家过夜,我第一次听说这样的歪理。我不和老公睡一起就是了,不行吗?

于是我说:“妈,我今晚不和你女婿住一个屋,我和你睡,让我爸和小伟一起睡,这行了吧!”

“不是这样的,只要结了婚的姑娘 除夕这晚都不能在娘家睡的,这是我们这边的习俗,而且你嫂子现在怀着孕呢,当然你要不愿不愿意去的话,那就在咱家睡下也行。”

我一听,这明显是拿我当外人了,现在有了儿媳妇了,什么事都是儿媳妇在先,什么歪理都让我见识了,儿媳妇爱吃辣,我认了,儿媳妇怀孕了,闺女除夕夜不能睡在娘家里,这我也认了。

老妈看我不高兴说到:“你要不愿意去的话,那就在咱们家睡下吧! 也不用管那么多习俗了。”

这是老公说到:“小萍,要不你就去婶婶家住一晚吧!就一晚上很快就天亮了。”

那就睡吧,只是我心里很难过,也想不通,为什么出嫁了的姑娘,除夕夜不能在娘家过夜。还说对家里人不太好。

只是这次回娘家,让我觉得。老爸老妈把我明显当成了客人,当成了亲戚,不再像没结婚的时候那么亲密了。

可能就是这样,女大本来就不中留,嫁了人了,就是别人家的媳妇儿了,现在老妈有了自己的儿媳妇,她肯定要疼自己的儿媳妇。

虽然哥哥,嫂子对他们不是很友好,甚至结婚好几年了。从来都没有给我爸妈买过一件衣服。但是还是偏爱自己的儿子儿媳。

我同意去别人家住一晚,只是这大过年的去别人家睡。平时也就算了,这是这过年让我去一个外人家里,老妈怎么这么偏心,我也不是那种不通情达理,不以大局为重的人。

结果除夕这晚,看完春节晚会,老妈就把我送到了婶婶家,结果婶婶家早早就睡下了,以为我不去了,把大门朝里锁住了,没办法我和老妈又回来了,老妈也是一脸无奈:“那没办法了,只是你嫂子知道了,不知道又怎么闹呢?上次你们来了睡了她们屋,她叨叨了好久,她不喜欢别人睡她的床。”

我一听老妈这样说,算是看明白了,什么都是以儿媳妇为准,睡一下她的床怎么了?我看这架势,我和老公也待不了几天了,我这嫂子也是笑里藏刀的人啊! 我说刚来那天,怎么不高兴了呢?想到这里,我准备回去和老公商量一下,初一下午就回张掖去。

现在回娘家,最多待两天我就走,因为现在和以往不同了,老妈有了儿媳妇儿了。把更多的关爱放在了儿媳妇身上。也不让老妈为难,我得考虑老妈的感受。

通过那次回娘家,让我觉得回娘家就是客人。 我从那次回娘家之后,分析了一下为什么老妈对我的态度有所转变:

1 没结婚和结婚后的身份有所转变, 没出嫁的时候,老妈把更多的爱,最好的东西都留给我。但是有了儿媳妇之后,家庭各种关系都出现了变化,她事事都以儿媳妇为重。

2.家里吃饭炒菜都紧着儿媳妇做。完全不顾我一年没有回家的心情。虽然儿媳妇对她不怎么友好,还是觉得儿媳妇,孙子是最重要的。帮着老妈干活,老妈把我和老公当成了客人,当成了亲戚,什么都不让做,这让我感到很是生疏。

3.你们听说过除夕夜出嫁了的姑娘不能在娘家过夜,这是什么歪理?我去了婶婶家婶婶家把门朝里反锁,我没有睡成,最后还是在娘家过的夜。最后也没有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这是村里的老人遗传下来的一些不好的习俗,这种习俗要改掉。

写在最后

从那次事情之后,我明白了如果出嫁以后回到娘家,感觉自己是客人,是亲戚。也不需要悲伤难受。因为嫁人了,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就应该以自己的小家为主。而爸妈也是为了不让家庭发生更多的矛盾,我知道爸妈还是世界上最爱我的人,只是以大局为重,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距离才能产生美你们说对吗?

什么事让你明白出嫁后回家就是客人?

我结婚13年,大儿子也已经13岁了,按过去的老话说,已经从一个懵懂少女,完全变成了一个家庭主妇。不知道从哪一年开始,自己从心里就已经知道回娘家自己就是客人了,但回想起其中的经历还是觉得有些哀伤,莫名其妙的就成了娘家的客人。

农村的女孩好像天生就是为哥哥弟弟而生的一样,近10年忙碌,一直就找不到自己的存在感!

09年秋天,我结婚,父亲母亲都很高兴,哥哥也很高兴,因为我吃老公是一个“憨厚”的后生。

母亲亲手给我缝制了8床又厚又重的纯棉花的被子,我甚至有点恍惚。虽然做了许多的功课,但一时间还是不能接受自己的新身份。

2000年,初中二年级,我就辍学了,因为家里的情况不允许我继续上学,全村所有的女孩子基本都是上到初一,初二,就会出去打工。

而我辍学的目的就是打工,给家里赚钱,让父母存钱,给哥哥盖房子,让哥哥娶媳妇。我想跟差不多年纪的农村女孩应该都有这样的想法。

从2000年,我去杭州方便面厂开始,每个月800块钱的工资,在流水线工作10几个小时,除了自己留一点生活费,都按时的发给家里。

而过年的时候。衡量谁家闺女有出息的唯一标准就是一年赚了多少钱,给家里打了多少钱。

一直到2009年,10年的时间444,工资从800,到1200,到2000,再到3000,工作也从方便厂,到电子厂,再到制鞋厂,我几乎没离开过流水线。每个月我都按时的给家里打钱,而自己机会~4就没存过一分钱。我也不知道10年时间我赚了多少钱,可不管赚多少钱,我感觉给父母,给哥哥,那是天经地义的。

这样到了09年的春天,哥哥结婚了。我的婚事也定了下来,父亲才告诉我,“妮啊,你自己存点钱,马上就结婚了,手里不能没有钱。”

那一刻,我感觉好像自己的任务完成了一样,心里有点庆幸,又有点失落。

就像所有出嫁的女儿一样,从嫁出去的那一天开始,同父母亲的关系就由亲人变成了亲戚?

09年春节,我结婚以后过的第一个春节,腊月28才从外地回家,也是在那天回娘家送礼。

因为是第一次比较隆重的回娘家,所以带的礼品比较多,有南方的腊肠,火腿,还有公公给准备的近100斤的猪肉。

我和我老公骑着摩托车,从早上出发,到了中午十一点才到,娘家距离我婆家有100多里路。冬天,骑一会车,就冻的手发抖,我们就停下车在路边暖和一会。

那时候觉得好幸福,有摩托车可以骑,想来就来想走就走,风一样的快。主要还是想回家的念头在心里割舍不下,既兴奋又激动。

到家的时候,父母和哥哥嫂子已经把饭做好了,一大桌子的好吃的,有16个菜,我一进门就哭了。

与平时打工回家不一样,说不上哪里不一样,但就是不一样。老公搓着手,一边占着,哥哥还以为是老公欺负我,要揍我老公。

父亲赶忙上去拉着我哥哥,母亲把我拉到里屋,我扑在母亲怀里哭泣。我看到母亲紧张的不行,又一个劲急促的问我,到底咋了?!

我像往常一样把买的礼物分给父亲,母亲,哥哥,现在还多了一个嫂子。父亲接过我买的酒一个劲的说“你买这东西干啥,家里都有。”

虽然他依旧接了过去,但语气里一丝见外的流露,让我很是伤心,真是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吗?

没曾想,这边酒还没喝完,外面就下起了大雪。我老公喝了酒话就多,满屋子的气氛倒是很融洽,他同父亲说着麦子的情况,又同哥哥交流在在打工的事。

一直到下午三点,酒喝足了,雪也下大了。09年的冬天,那年雪下的特别大,特别大。

我说:“要不就别走了,在这过年算了。”

当时就感觉气氛一窒,谁都没说话。

我母亲第一个就反对“出了门子的姑娘,怎么能在家里过年,你得回去!”

父亲也说“你赶紧,把摩托车擦一擦,让你哥送一段。”

那一刻我真的感觉,这个家已经不是原来的家了,我成了家里的客人,同我老公一样,是来走亲戚的。

后来,母亲告诉我“孩子,不是我不留你,姑娘不看娘家灯,过年你必须回你婆家。再说,你公婆也就你老公一个儿子,人家还等着你们回家过年呢!”

是啊,我已经出嫁了,有我自己的家,家里有老公,还有公婆。不在娘家过年,也不是我妈规定的,即使我妈愿意,我哥哥,嫂子肯定也有意见。

回家的路,特别慢走,因为下大雪,看不清,路又滑,我们俩一会推着车,一会骑着,上冻的地方还要绕路。

回来的路上我哭了一路子,老公只是说“我们这不是要回家嘛!”

我们回到公婆家的时候,快晚上8点了。当时公婆家又没有电话,回家的时候只有婆婆一个人在家,婆婆说公公去迎我们去了。可进村的路有三条,我们回来并没有看到公公,老公又出去找,回来的时候,两人都浑身是雪,落了满满一身!

同样,桌子上一大桌子的菜,同样是我的家!

侄子的一句话,点醒了我,娘家虽然依旧温暖如初,但已经不是我的家了,在娘家,你就是客人!

日子就这么不紧不慢的过着,转眼儿子也快长大了,今年我儿子都13岁了,这些年忙忙碌碌,回娘家的次数越少越少了。

好像生我养我的父母已经彻底的由亲人变成了亲戚,那个我生活了16年的小村庄,这些年来一直在不断的变化,日新月异,而脑海里它以前丑陋的样子彻底变了,再回去,不光父母拿自己当客人,村里人也拿自己当客人,更重要的是自己都觉得自己是客人。

2015年的夏天,老公依旧在在打拼。而我又怀了女儿,在老家待产,公婆家住够了,就想回娘家住几天。

父母都老了,但带我依旧热情,每天都好吃好喝的招待我。嫂子正好也怀孕了,我妈高兴的合不上嘴。

一直到现在好像就两次怀孕的时候,难得的清闲,啥事也不用干,每天有人好吃好喝的伺候着,还可以稍微的刷刷小脾气。

那天中午,刚睡醒午觉,儿子就哭着跑进来告状说,哥哥打他。伸出小胳膊让我看,上面一排牙龈,渗出血丝,看着白嫩的小胳膊一排猩红,我心里很是心疼。

小侄子跟着跑进来,随口说着“这是我家,你不给我就滚回你家吧!”

原来小侄子想要儿子的银镯子,但我儿子告诉他,那是奶奶给他的,奶奶说不能给别人。

本事两个孩子的事情,但立时让我觉得,很是生气,难道这里就不是我家吗?随即又释然,这里真的不是我家啊。这里是父亲的家,是母亲的家,是哥哥的家,唯独就不是我的家。

这件事不大,孩子也是随口一说,我谁都没告诉,给小侄子买了很多零食,总算平息了两人的矛盾,很快他们又可以愉快的玩耍了。

但老话说的好,外甥就是姥娘家的狗,吃饱了就会走!

第二天,我就跟我妈说要回婆家,那一刻我明显的看着我妈好像送了一口气。

我妈告诉我,即使你不走,过两天我也会让你走的,不是我不留你,姑嫂在一起,时间长了必然要闹矛盾,何况你俩现在都怀着孕,万一哪天闹起来,你妈我要帮谁呢?

后来,回想起来,真的不能怪我妈,姑嫂,婆媳,自古就是难处理的关系,我去了她高兴,我走了也许她更放心了。

这些年,我生了一双儿女,同老公拼打了一番事业,到底哪里才是家,其实我心里很明确。

16年同老公在外地打拼,办厂子,开企业,19年依然放下一切,回乡创业,养老,我感觉老公在哪里,哪里就是我的家。

回老家盖了三层的别墅,承包了100亩地,守着公婆,守着老公,守着两个儿女,哪里才是家,这里才是我的家。

现在车也买了,要回娘家,就是一脚油门的事,也不怕下雪了,但回娘家的次数却明显的少了。即使回去,也从来不过夜,当天去当天回,逢年过节的时候,老公会跟父亲,跟哥哥喝点酒,我就负责开车,一来一回,自然恰当。

女人的家在哪里?心在哪里,家就在哪里!

而作为嫁出去的姑娘,对娘家不要太纠结,更不要纠结娘家人对你的态度。毕竟适度的保持距离才是最好的。

人的成熟是一个过程,而人的一生又要扮演很多角色。

拿一个女人来说,少时是女儿,父母在哪里,哪里就是家,但这个角色是短暂的暂时的,总共加起来也不过20多年的时间。

妻子是一个角色,对于妻子来说,老公在哪里,哪里就是家。这个角色可能时间比较长,同时扮演这个角色的时候,你已经不是女儿了,父母的家也是家,但肯定没有老公的家更重要一些。

母亲也是一个角色,如果单从母亲的角色来讲,儿女在哪里,哪里就是家。但最终儿女也会长大成人,各自成家,他们的家也是家。

女人一生要扮演的角色有很多,女儿,妻子,母亲,每一个角色可能都有不同的侧重点,所以回娘家是不是客人,从什么时候变为客人的,真的难么重要。重要的是,父亲依旧是父母,亲情依旧是情亲。

什么事让你明白出嫁后回家就是客人?

回娘家养胎,和堂叔说了几句话,莫名其妙被老爸骂了一顿。“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娘家的事你少管。”当时觉得好委屈,没想到真惹事了,还真是祸从口出啊!

老公家有两个兄弟,当初怀大宝的时候,碰上弟弟的婚期,家里要重新装修。因为墙漆的味道太大,和老公商量了一下,决定回娘家养胎。娘家有个哥哥,没有成家,对于我回去住,哥哥没有异议。

我的娘家和婆家距离很近,15分钟车程就到了。那天一大早,老公就将我收拾好的一大包换洗衣物,还有给娘家奶奶和爸妈哥哥带的一些礼物,搬到了后备箱,出发去娘家。

去的那天正好是奶奶84岁生日,老公还特意订了一个大蛋糕,每次奶奶生日家里都会来很多客人,到时大家一起分享蛋糕才有意味。我还买了一些肉菜给带回去。

1、我觉得就是回自己家,没想到在所有人眼中我成了客人。

车子还没到家门口,远远地就看见一个身影在路口张望着。车子一停下,刚推开车门,就看见奶奶笑得合不拢嘴地站在了我面前。她抓住我的手,对我和老公说:“稀客,稀客,进屋里坐。”我心想着,我也就怀孕这头三个月孕反严重没有回来,咋还成稀客了呢?

爸爸妈妈和哥哥也一起迎出来了,老公把后备箱打开,大家帮着提东西进屋,妈妈一边走一边唠叨:“你每次回来带这么多东西干什么?不花钱哦?等以后小孩生了要的是钱,现在你们俩要省着点用。”

我和老公随着他们进屋,刚坐下,哥哥给老公端来了一杯水,老公双手接过,“谢谢哥哥!”我笑着跟哥哥说:“对你妹夫别那么客气,他要喝水自己倒。”没想到,转身哥哥就给我端来了一杯茶,“那怎么行,你们来了就是客人,哪有不给客人倒茶的,没礼貌。”

“那我这一住可是好几个月,你天天都要给我倒茶吗?”我跟哥哥开着玩笑说,哥哥只是腼腆地笑笑。说话间,院子里又有停车的声音,我们都起身去看。

奶奶的兄弟姐妹,舅公舅婆和姨婆姨嗲他们来了,奶奶有6兄妹,她排行老大。舅公还带着几个小孙子,这一行有十几个人,浩浩荡荡。

我赶紧帮着搬椅子,倒茶。没想到姨婆接过我手中的茶时,却说了一句:“哎哟,小宇,还要你倒茶,这怎么好意思,我是客,你也是客啊。”以前我没结婚时,端茶倒水的,亲戚们可从来不说这话。

爸妈在厨房里面忙进忙出,我跑过去帮忙,没想到爸妈一起推我走,“你去陪客人,厨房的事不要你做。”“那以前我在家的时候,每次家里来客人,不都是我帮着做的吗?”“现在不同了啊,你出嫁了,更何况还怀孕了。”听爸妈这样说,虽然感觉心里怪怪的,但也只好乖乖听话去坐着了。

不一会儿,两个姑姑和姑父,表姐表哥他们也来了,家里一下子好热闹。一大家人围着奶奶说着话,一阵阵欢声笑语。阳春三月,屋外桃红柳绿,春意盎然的,我拉着老公陪我到屋外的河边去走走。

2、和堂叔说了几句话,好心办坏事,为争端埋下了伏笔

我们刚走到百米外的堂叔门口,“小宇,你回来了啊,正好有个事想问下你。”堂叔叫住了我。他搬了几把椅子,招呼我们进院子里坐坐,我和老公便走了进去。

只见堂叔跑进屋里拿了一张单子走出来,他递给我,然后非常小声地说:“你们读的书多,帮我看看这个单子,是什么意思?”我和老公拿起单子一看,是一张医院的诊疗单。

我们仔细地看了一遍,下面医生写的诊断结果有好多项,字面看上去似乎每一项都挺严重的。“叔叔,医生当时怎么说的?我们都不是学医的,看不太懂。”老公先开口了。

我看单子上的名字是堂叔的父亲,也是我最小的爷爷,爷爷辈在世的只剩他老人家一个了,我心里有点着急。“弟媳不是医生吗?我们问下她。”我赶紧接过老公的话。“对,对,你们认识的人是医生的,帮我问一下。”堂叔也连声附和着。

我让老公发信息给弟弟,让他帮问下弟媳,老公只好听我的,把单子给弟弟发了过去。不一会儿弟弟就回话了,“情况挺严重的,建议上省城大医院复查确诊一下,不要拖。”

信息给堂叔看了,堂叔的脸上有一种说不出的意味深长,蹙着眉,咬着唇。“我再问问,我还有个同学是在省医院的。”我突然想起来还有个医生朋友。“好,好,你直接帮我问一下还有没有得治,大概要花多少钱?”

于是,我又拿出手机翻着好友名单,因为当时没有备注,翻了好一会儿,终于找到了,我把诊断单发了过去,拜托老同学帮我看一眼。

我原话是这样问的:“这是我爷爷的单子,麻烦老同学帮看一下,如果能治愈,就送上级医院,如果希望不大,就请直言。还有,想问下这个治疗的话大概需要花费多少?”

信息发过去后,没出一分钟,同学就回话了“希望不大,可能花费会很大,大概7-8万,术后情况要看个人,毕竟你爷爷快80高龄了,一般是不能做手术了的,基础病这么多,建议保守治疗。”

堂叔看完我同学这个回复,表情更难以言喻了。他直接用手捂住眼睛,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这时,听见了老爸在路口喊我们回家吃饭的声音。

我和老公起身回家,转身我给堂叔说了一声:“要是不想留遗憾,就送省城医院看看吧。”堂叔也是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到家后,一看,姑姑她们还在摆桌子,我先去上个厕所。经过厨房的时候,瞄见老妈在大锅里用铲子盛鸡肉,装进了一个小碗里。我心想:老妈还跟以前一样,啥好吃的都要给哥哥先留着,肯定又把鸡腿挑出来了。

一声“开饭咯!”大家提着各自的椅子围拢来,两桌人坐得满满当当,奶奶被我们请在了上席坐着,大家都等着奶奶先动筷。每次奶奶生日都是几桌人,一般都是他们吃完了我再吃,或者是端个碗夹点菜了去旁边客厅吃。

小姑看我没坐,连忙站起来,“小宇,你坐,你回来了是客,我站着吃。”老公也连忙站了起来,叫我坐他那里去。妈妈却在厨房叫我:“小宇,你到这里来吃,我给你盛了一碗汤。”我嘱咐大家多吃点,然后跑去了厨房。

没想到,妈妈刚提前盛的那一碗鸡肉汤是给我留的,没猜错,果然里面有只大鸡腿,还有我爱吃的鸡翅膀和鸡爪。“我还以为是给哥哥留的呢。”要知道,以前妈妈可偏心了,啥好东西都优先哥哥。

“哥哥想吃我哪天都可以给他做啊,你难得回来。”我心想,我这要住几个月,你也就对我新鲜一天,到时还跟以前一样,天天让我做饭洗衣打扫。

吃完饭大家坐了一会儿之后,老公把蛋糕从冰箱里拿了出来,给奶奶戴上生日帽,大家一起围着奶奶,给奶奶唱生日歌,让她吹蜡烛,许愿。然后大家一起分享她的生日蛋糕,房间里一片祥和热闹。让人感动的是奶奶把第一块生日蛋糕先给了我。

天黑之前,客人陆续散尽,老公也准备开车回去,他第二天要上班。奶奶和妈妈给他后备箱放了好多自己家种的蔬菜,鸡蛋,还有一只喂了好几年的土鸡。

老公推辞不要,“奶奶,妈妈,小宇这一段时间就要麻烦你们帮忙照顾了,这些留着你们自己吃。”“带着,带着,一点心意,给你爸妈带回去。”奶奶和妈妈都推着老公上车,盛情难却,老公只好收下了。

奶奶爸妈都目送着老公开车远去,我帮着哥哥一起打扫房间。奶奶走进来,看到我在扫地,冲过来就抢了我手中的扫把,“小宇,你不要扫地,让哥哥和爸爸他们收拾。”

“奶奶,客人都走啦,那以前不都是我和哥哥一起做的吗?”我觉得客人走了,只剩下我们一家人了,就没必要那么客气了。“你嫁出去的女儿回娘家不要扫地,你越扫,娘家就越穷。”

听奶奶这样说,我立马停下,把扫把递给了爸爸。“还有这说法?老套。”妈妈也在一边附和:“是啊,我回你外婆家从来不拿扫把。”凡事还是要有敬畏心吧,我就听了奶奶妈妈的话。

洗漱完,上楼回到了自己出嫁前的房间。一开灯,眼前一亮。“好漂亮啊!啥时候换新床了?”“你哥听说你要回来住一段时间,特意买的新床和四件套,都洗过了,昨晚才铺上的。你一个人睡,怕不怕?要不要我陪你?”妈妈知道我胆子小,小时候常常缠着她,要她和我一起睡。

“不怕,不怕,我肚子里有小宝宝陪着呢。”晚上我美美地睡了一觉。虽然是新床,但房子还是记忆中那种温暖安心的感觉。第二天一大早,就被楼下一阵吵闹声惊醒了。我听见楼下好像在大声叫嚷着我的名字。

3、嫁出去的女儿回娘家一定要谨言慎行,一不小心惹祸上身。

“让你家小宇下楼,我要问个明白,什么叫没治了,她安得什么心?”我赶紧从床上起来,躲在窗帘后悄悄地往楼下看,只见堂叔堂婶还有六婆婆在楼下吵个不停,说这话的是六婆婆,生病的正是她家六爷爷。

“你叫谁来都没用,她这是问的医生,要治你们自己掏钱,我反正没钱。”原来堂婶是没钱给六爷爷治病,一家人在闹意见。“大哥,你是村书记,你帮我给老娘说几句,老头子这病没治了,不是我不给他治,你家小宇昨天也说了没治了。”堂婶又让我爸给六奶奶说道。

听堂婶说这话,我赶紧下了楼,没想到我刚走出门口,就听到我爸大声地说了一句:“她是她,我是我,小宇是个孩子,说的话不能代表我的立场。是否继续治疗这个事主要还是你们自己做决定,不要让任何人替你们做决定,别人的话只能作为参考,包括小宇,也包括我。”

“你这个没良心的丫头,嫁出去了就翻脸不认人啊,好歹还是你的爷爷,不是亲爷爷,也是你爷爷的亲弟弟。”六婆婆看到我出去,冲过来就指着我鼻子骂。

爸爸一把挡到我面前,劈头盖脸地对我说:“嫁出去的女,泼出去的水,以后娘家的事你少管。”“我没有说没治了,我是问的医生,他们说花费会很大,而且六爷爷年龄大了,可能效果没那么好。”我几乎是用喊的语气跟大家解释着。

六婆婆还在继续骂骂咧咧,堂婶也不服输,两婆媳在那里争个不停,奶奶和妈妈分别劝说着。“叔叔,你自己说,我昨天是怎么跟你说的?”我看到堂叔蹲在一旁不做声,直接让他自己表个态,我可不想背这个锅。

堂叔平时在家是个妻管严,家里大小事都是堂婶做主,遇到事,他是大气不敢出。哥哥提了椅子到院子里,爸爸建议大家都坐下,把这个话说明白。

最后沉默了好久,堂叔才小声地说了一句:“小宇没有说没得治了,她是建议送省城医院确诊再做决定,不留遗憾。”说完,他就低下了头。

“好啊,你个两面派,你昨天怎么跟我说来着?要去,你去,你自己拿钱,我没钱。“堂婶是个非常强势霸道的人。”“行了,这是我老爹,不是别人,他这么大年纪了,还能花我多少钱?你别太过分!”堂叔终于硬气了一回。

六婆婆听堂叔这样说,也不再那么剑拔弩张地对我了。爸爸看着他们一家人吵来吵去,只好跟他们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做着各自的思想工作。堂婶愤愤然回去了,堂叔也立马跟了上去,六婆婆也追了上去。

“我就说嘛,我没说那话。”看他们走了,我还是觉得憋屈。“不管说没说,你是嫁出去的女儿,以后回娘家了,娘家这边无论谁家的事,都要谨言慎行,懂不?一不小心就惹祸。“

“一个个的心怀鬼胎,该治病就治病呗,搞得这么复杂。”我觉得他们这出闹剧简直就是莫名其妙!“唉!清官难断家务事啊!你记住我说的话就是了。”爸爸又一次叮嘱我。

4、回娘家后去亲戚家不能像儿时那样随意,一定要带礼物,这是礼数。

爸爸提议去看一下六爷爷怎么样了,我也想去看看,妈妈在后面提着两箱牛奶跟了上来。一进门,六婆婆直接引我们进了卧室,六爷爷躺在床上,脸色苍白,我叫了声:“爷爷,好点没?”六爷爷点了点头。

“这是小宇给您带的牛奶,补补身体。”妈妈把奶搁在了抽屉上。“哎哟,还提什么东西啊?快坐,快坐。”六婆婆赶紧给我们搬来了椅子。

堂叔也从前院过来了,爸爸和他商量着,还是把六爷爷送去省城医院再确诊一下,爸爸还承诺给堂叔借点钱。堂叔点了点头,说:“我再跟她婶商量一下。”“商量什么?你爸这病不能拖了,小毛病拖成大问题。”“行。明天就去。”

后面,爸爸又跑去问了堂婶的意思,堂婶最终还是答应了,送六爷爷去治病。我们回家的时候,妈妈又放了几百块钱在六爷爷枕头下,“六叔,这是小宇的一点心意,希望你这次去大医院,尽快治好,早日康复。”

我虽然一脸疑惑,也只好附和着说:“爷爷,您好好休息,我们下次再来看您。”六婆婆和堂婶都追出来留我们吃晚饭再回。

在回来的路上,我问妈妈:“妈,我没给你钱啊?那牛奶你咋说是我的心意?”爸爸笑着说:“你这嫁出去的女儿,回娘家了,去亲戚家怎么能空手进门呢?我们家可以不带东西,别的亲戚家多少要带点心意的,不然人家觉得你不懂礼数。”

仔细一想,好像是那么回事儿。

此后,在娘家度过的两个多月,我天天睡到自然醒,不用做饭,不用搞卫生,一家人都宠着我。当然,我也记住了爸爸说的话,娘家亲戚的家事少管,别乱说话,实事求是,不要替别人做主,尽到自己做晚辈的礼数就行。

后面,我陆续生下了两个孩子,每次带孩子们回娘家,小家伙们都住得不想回家,因为外公外婆一家人什么都惯着他俩,连路都不用自己走,外公外婆一人背一个。姥姥和舅舅还会给他们买很多好吃的。

当然,我也舍不得回家,回娘家那就是住星级宾馆的感觉啊,我们成了娘家人心目中最尊贵的客人。妈妈知道我回了自己家,要做饭,干活,带两个娃。所以在娘家,孩子从来都不让我抱,家里人一个劲儿地叮嘱我:“你好好休息。”

而且,每次过年过节,回娘家的时候,都会准备满满一后备箱礼物。因为娘家家族大,为了不让大家觉得我这个外嫁的女儿没良心,不懂礼数,礼物都是每个家庭一份,就像爸爸说的:“礼多人不怪”嘛。所以,每次我一回家,家里就会很热闹。

去年,我们自己在县城买了房,孩子上学了,回娘家的次数少了,爸妈经常打电话,问我啥时候带孩子们回去住几天?原本计划是这个暑假去的,结果遇上了疫情,每天爸妈他们只能和孩子发发视频,看看他们的外孙和外孙女。

在我看来,出嫁后回娘家,身份的确从家人变成了客人,享受着贵宾般的待遇。但无论家人之间的这种客套,礼数,甚至是偶尔的责骂都是一种爱的表现,是家人们在教会我待人接物的一些道理。

正如奶奶常跟我说的:“你现在是一个新家的女主人了,自己要踏踏实实,领起一个家,好好孝敬公婆,相夫教子,把自己的小家打理好,不用担心我们。”我也听了奶奶的话,在努力地做一个好媳妇,好老婆,好妈妈

唯独是好女儿这个身份似乎与我渐行渐远了,我和娘家人居住的距离越来越远。但血浓于水,血脉相连,我们的心是永远连在一起的。娘家依然是我想念的家,娘家人也永远是疼我的,挂念着我的。

慢慢地我发现,生活甜中有苦,能治愈我的,从来都不是一腔孤勇,而是来自家人的偏爱和守护。即使回娘家是客,家人们甘之如饴,我也享受得心安自在。

心安之处仍是吾家!

我是@兔小妞的心灵札记,一个用心记录的人。您如何看待”出嫁后回娘家就是客人?“这种现象呢?欢迎评论分享你们的故事。谢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