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断奶有什么好办法?
我来说说我的断奶经验吧,我闺女的一岁两个月断的,断奶当天,她想吃奶了,我就当着闺女的面在乳头上抹上牙膏,贴了张餐巾纸,粘上胶布,把闺女看的一愣一愣的,我说奶奶生病了,不能吃了,她竟然没哭,又自己玩去了,每次想吃一掀衣服看到有胶布,我也做出很痛苦的表情,说奶奶病了,好疼了,她不哭不闹还跟我亲亲,从那以后再也不找奶吃,晚上睡觉,也哭,第一天就哄睡,慢慢的适应奶粉,白天带她出去玩,分散她的注意力,尽量不睡午觉,晚上太困就会自己睡了,一般断奶一星期就可以成功,希望我的分享能帮助你
给孩子断奶有什么好办法?
断奶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也是孩子和妈妈分离的一个过程。在养育孩子成长过程中,按孩子需要给予满足、6个月添加辅食、并给予运动方面的练习,有一个主要扶养人,孩子有足够安全感,1岁多给孩子断奶时,一般都会顺利。还有一种情况,不是孩子断不了,而是妈妈不想断奶,这种情况需要妈妈自己学习成长,不然自己和孩子都很难受哦
给孩子断奶有什么好办法?
感谢邀请和关注,我是【奕妈】,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希望对您有帮助。
母爱就是一场渐行渐远的分离。给孩子断奶就是第一个分离的阶段,是每个母亲和孩子都必须要经历的过程。
我之前因为休完产假复工,宝宝吸的次数少了,奶水也逐渐变少了,后面就慢慢没有了,孩子也慢慢能适应奶粉了,所以,我算是比较轻松的自然离乳吧。
事实上,有很多妈妈给宝宝断奶,尤其是自己带娃的全职妈妈,更像是一场无止休的痛苦,但也是我们必须面对的。
全职妈妈该如何科学断奶?何时该断奶?断奶之前要做些什么准备?断奶后该如何安抚情绪焦躁的宝宝?这些都是妈妈们该学习的。
01关于断奶,妈妈必须先了解的。很多妈妈尤其是全职妈妈在给孩子断奶时,都曾迷茫过,不知何时,该如何给宝宝断奶?
在长达半年甚至更久的母乳喂养的过程中,宝宝已经习惯了妈妈的乳房,母子之间已经形成了难舍难分的依恋关系。
实际上,断奶无论是对于妈妈,还是对于宝宝来说,都是一件需要谨慎的事情,妈妈们需要学会科学地断奶,更不应该因为某些错误的认知或者谣言,过早地给宝宝断奶。
🧡何时才是断奶的最佳时期?
美国儿科学会提倡,母乳是1岁以内的宝宝最佳的营养来源。我们建议纯母乳喂养时间至少达到6个月,然后开始逐步添加辅食,同时继续母乳喂养,直到宝宝满一周岁。
只要妈妈和宝宝都愿意,1岁之后依然可以继续母乳喂养。毕竟,母乳才是宝宝最原始最天然的口粮啊。
母乳的主要成分是糖(乳糖)、易消化的蛋白质(乳清和酪蛋白),还有脂肪(可消化脂肪酸),这些全部都是根据宝宝的需要均衡配置。而这些母乳内的养分可预防多种疾病,比如中耳炎、过敏、呕吐、腹泻等。而配方奶只能大致模仿母乳的营养成分,却无法提供全部的酶、抗体、促生长因子等很珍贵的成分。
🧡母乳喂养对妈妈产后恢复的好处。
母乳喂养还能帮助妈妈恢复身材,同时帮助子宫收缩,恢复正常大小。对妈妈和宝宝之间的亲密感也有很重要的推进作用。很多老一辈甚至有的年轻妈妈,总是被一种谣言洗脑,错误地认为宝宝6个月后,母乳就没有营养了。
事实上并不是这样,是因为宝宝六个月后,对营养的需求更高了,而母乳里的营养不能提供宝宝发育,而需要额外添加辅食来均衡营养。
02断奶需谨慎,别听信谣言贸然给孩子断奶。而正是以上这些错误的观点或者谣言,让有些妈妈早早地盲目地给孩子断奶。
💔奶水稀就是没有营养。妈妈的母乳是配合着宝宝的生长需求逐步贴合的,在这妈妈很大可能是分不清“前奶、后奶”。前奶是指在哺乳时,前两三分钟分泌出来的奶水,由于含水量比较丰富,所以颜色看起来比较清澈。后奶就是除前奶以后的奶水,含有比较丰富的营养物质,看起来比较浓,颜色比较白。另外“奶水稀”还可因为妈妈饮食过于油腻、情绪问题,这些都有可能让“奶水稀”。所以一定要根据具体问题分析,不要看“奶水稀”就贸然断奶。
💔喂养会让乳房下垂。其实产后乳房下垂是必然的。这个答案虽然让人接受不了,可是事实上,怀孕的时候,乳房会因为孕激素水平的上升而变大。而在宝宝出生之后,孕激素水平也恢复,乳房也会逐渐缩回原来的大小。这样一大一小之间,乳房的韧带、乳房内脂肪组织与皮肤都变得松弛,下垂就是必然的事情。
💔冬天断奶,宝宝更容易生病。
有的妈妈会认为,在冬天断奶宝宝更容易生病,于是在冬天到来之前,着急着忙过早地给孩子断奶,这样的断奶方法也是不可取的哦。
事实上,断奶的关键和决定性因素是宝宝的月龄以及妈妈的心理承受能力,而不是以季节为依据。
冬天本来因为天气变化,宝宝就很容易生病,并不是你断奶了才造成宝宝生病的。母乳中确实含有能给宝宝增强免疫力的营养物质,也是冬季帮助宝宝抵抗病毒入侵的好帮手。
及时不是在冬季断奶,如果妈妈采取不科学的方式断奶,也有可能导致娃抵抗力减弱,让病毒入侵,所以,这跟是不是在冬季断奶没有必然的联系。
💔宝宝越大越难断奶。实际上,断奶的难易程度和宝宝的年龄并没有关系,一些比较难断奶的情况都是因为不好的喂养情况引起的。比如说,宝宝只要一哭妈妈就急急忙忙给宝宝喂奶。这样喂奶对宝宝来说就不止是口粮,而更是一种安抚的手段了,所以往往断奶的时候会更加痛苦。
03母乳妈妈该如何科学地给娃断奶?①逐渐减少喂奶次数。首先爸爸妈妈自己要先培养好自己给宝宝断奶的心态,断奶是一件很正常也很自然的事情,不要觉得心里负担太重。同时喂奶量逐渐减少,但是不要一下子就一刀断了。
②决定断奶了,就要做到果断不拖延,不心软。一旦决定了给宝宝断奶,就要开始制定并实施断奶计划,做到果断不拖延。因为断奶绝非宝宝所愿,一时哭闹肯定在所难免。
有的妈妈容易心软,在断奶的过程中,只要宝宝一哭,就总是忍不住还是想喂奶,这样不仅会拖延断奶的时间。而且这样反反复复的断奶过程容易造成宝宝的情绪不稳、夜惊、拒食,甚至为日后患心理疾病埋下隐患。
与其反复重施断奶计划,给宝宝带来一次次情绪刺激,倒不如果断坚决,一次完成来得更加明智。
这也是对妈妈的一种考验。所以,如若没有下定决心给宝宝断奶,建议妈妈不要盲目实行断奶计划,否则只能带来一次次离乳焦虑。
③特殊情况(如宝宝生病期间)不要盲目断奶。妈妈在决定给宝宝断奶前,最好带宝宝到医生那里做一次全面详细的体格检查,确保宝宝身体状况良好,消化功能正常,才能给其断奶。不要在宝宝生病的时候断奶,这会加重宝宝的身体负担,也会让断奶的难度大大增加。
④提前告知宝宝,让其做好心理准备。断奶时,不要让宝宝看到或触摸母亲的乳头。同时可以慢慢告诉宝宝“你已经长大了,小宝宝才需要喝奶哦”,进而让宝宝从心里慢慢接受、理解断奶这件事情。⑤断奶期间给足宝宝安全感,不要通过隔离,消失的方式断奶。处于断奶期的宝宝需要妈妈更多的关爱、更多的身体抚慰。如果妈妈突然消失,会加大宝宝的不安全感,对断奶反而不利。⑥让爸爸参与断奶计划,帮宝宝度过断奶期有些妈妈会在宝宝想吃奶的时候给他玩玩具,其实并不提倡这种用物件代替妈妈的做法。
在准备断奶前,妈妈可有意识地减少与宝宝相处的时间,借此可以增加爸爸照料宝宝的时间,给宝宝一个心理上的适应过程,提前减少宝宝对妈妈的依赖。
【奕妈说】
自己带娃,想断奶肯定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更要掌握科学的断奶方法,最关键是当妈妈心情崩溃的时候,要及时拉上爸爸参与到断奶计划中来。
毕竟,育儿不只是妈妈个人的事,何况断奶这么痛苦的过程呢。世上没有完美妈妈,断奶是宝宝成长过程中必须要经历的一个阶段。
所以,妈妈们不要感到愧疚,因为母爱本来就是一场渐行渐远的修行,有爱与自由的母爱,才是让孩子健康成长的奠基石。
我是奕妈,职场妈妈&自由撰稿人,家有一枚可爱小暖男,专注宝宝护理、教育、成长知识分享,欢迎有经验的妈妈在评论区发表不同观点,一起借鉴,育儿路上一起成长。(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给孩子断奶有什么好办法?
断奶的正确方法你都知道吗?不要再用错误的方法伤害宝宝了...
昨天隔壁邻居家里闹得人仰马翻,原因是他们家宝宝到了断奶的年纪,可是却迟迟断不了,每次宝宝大哭,孩子妈妈都会心软,不忍心不喂,所以导致断奶的过程老是反反复复。孩子妈妈觉得可能暂时离开一段时间就会好一点,可是一出门,宝宝直接哇哇大哭,哭的撕心裂肺的,家里的老人就不同意孩子妈妈走了,孩子妈妈着急的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其实很多断奶的宝妈会陷入一个误区,就是会认为断奶就是不要让宝宝接触自己,虽然说也没错,可是宝宝最依赖的妈妈突然消失不见,会给宝宝留下不可磨灭的心理阴影。其实断奶很简单,做好6个方面就可以轻松断奶了:
1、通过食疗来回奶
要断奶第一步就是要让自己的乳房没有奶水,很多妈妈通过吃刺激性的食物来回奶,可是一般这种刺激食物多多少少对身体都会有点影响。建议断奶的宝妈可以通过喝乃立清来回奶,这是一个安全有效的食疗方,里面都是药食同源的中药成分,由炒麦芽、山楂、金银花、蒲公英、维生素b6组合而成,把食材洗干净,放入锅中加适量清水,煎煮半个小时就行了。
炒麦芽和山楂是可以有效抑制奶水的分泌的,可以活血化瘀,加快残奶的排出;金银花和蒲公英则是可以清热解毒,消肿散结,预防残奶堆积在乳房中,导致乳腺炎的产生;维生素B6则是可以降低体内催乳素的合成,减少母乳的分泌。一日三次,可以达到无痛回奶的效果。
2、辅食多样化,循序渐进,自然过渡
宝宝从出生到断奶期已经习惯了母乳的存在,所以断奶是要有一个需要准备的过程,给宝宝断奶要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妈妈可以用母乳和牛奶混合喂养一段时间,逐步让他接受牛奶和其他食物后再断掉母乳。
3、减少对妈妈的依赖
断奶前,要有意识地减少妈妈与宝宝相处的时间,可以增加爸爸照料宝宝的时间,给宝宝一个心理上的适应过程。让宝宝明白爸爸一样会照顾他,逐渐减少对妈妈的依赖心理。这个时候就要充分发挥爸爸的作用,来帮助宝宝渡过“断奶期”。
4、培养宝宝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断奶前后,妈妈适当多抱一抱宝宝,多给他一些爱抚是必要的,但是对于宝宝的无理要求,却不要轻易迁就,不能因为断奶的歉疚而养成了宝宝的坏习惯。断奶时,不要让婴儿看到或触摸母亲的胸部。
5、断掉临睡前的喂奶和夜奶
大多数的宝宝都有半夜里吃奶和晚上睡觉前吃奶的习惯。最难断掉的,恐怕就是临睡前和半夜里的喂奶了,可以先断掉夜奶,再断临睡前的奶,这时候需要爸爸或家人的积极配合。刚开始宝宝可能会闹腾几天,但只要坚持下来就会得到好转的。
6、不要半途而废
许多妈妈在断奶开始几天看到宝宝焦虑哭闹后,于心不忍,于是又给宝宝喂奶。其实这样做对宝宝未必有利,既然已经开始断奶了,就要一直坚持下去,不能因为宝宝的不适症而半途而废。爸爸妈妈要对宝宝进行情绪上的安抚,多抱抱宝宝,多陪伴宝宝,直至宝宝的情绪得以稳定下来。
给孩子断奶有什么好办法?
有套经过亲身验证了的方法,可以供你参考一下哦。
☞首先,断奶之前,先考虑好接下来,要给宝宝替代性地喝点什么。
现在的孩子营养普遍都好,有条件的话可以再喝一段时间奶粉或牛奶(一岁以后可以喝牛奶,比如科迪那种无添加)哦!
这样,也可以让孩子更平缓地过渡过来。
☞然后呢,一边喝母乳,一边瞅着空里加点牛奶或奶粉,量上可以由少到多,次数也可以从一天一次,加到一天三四次。
一边这样做,一边也可以一次次地告诉宝宝,宝宝长大了,可以吃辅食、喝奶粉喝牛奶了,不需要neinei啦。虽然宝宝可能不完全懂,但多少有一些理解力了。对安抚一下幼小心灵,多少有点用啦。
更厉害的是,绘本,看图讲故事的商量和铺垫。我当时买的图中这本,提前讲了一个月呢。
这个过程里,宝宝每次喝进肚肚里的母乳会越来越少,妈妈的母乳也分泌得越来越少啦。
我那时候,这个过程用了三天。时间充裕的话,也可以更长,这样妈妈回奶也会回得更舒服。
☞之后,就开始正式断奶啦!
在亲人的协助下,白天不要给孩子喂奶啦。
等到晚上再喂。
这样做的好处是,白天有的玩可以分散注意力。坚持两天。
这期间,妈妈要保持心情愉快,然后不要挤到乳房,怕堵奶。
要注意的是,妈妈哪怕只有一点堵奶的迹象,都最好不要开始断奶。若真的堵了,还不能喂奶,那就麻烦了。
如果早就断了夜奶的孩子,断奶也会比较容易。白天有牛奶或奶粉替代着,到这一步为止,断奶也就算成功喽。
期间妈妈最好不要一点都不露面啦,不然孩子会觉得,咪咪没了,妈妈也消失了,好恐怖!
☞到了第三天,晚上也不要喂奶了。
其实这三天中,还是会有涨奶的。
忍到晚上再喂,还是会有点辛苦。所以,才要走第一步的铺垫。
所以第三天晚上,若真的很涨,又考虑到以后都不能喂了……那就半夜里悄悄让宝宝在睡梦中吃到一点吧!
是半睡半醒间,没有记忆地吃哦。
这样,经过了三天(或前面两天再适当延长),孩子对母乳的依恋,已大大减少。后面只要坚持不“复 .吸”就好。
复.吸的情况,其实对大人孩子的心理和身体健康,都没有好处,多受罪,孩子还受了两次断奶之伤呢[流泪]
好了,要补充说明的是,断奶期间若有堵奶,可以先贴很薄的土豆薄片,对消肿退热很有用。
堵的很严重的话,还是要拿吸奶器,全部吸出来的。以防发生乳腺炎,对乳腺产生伤害。
对于“如何给宝宝断奶”这个问题,我得答案就是这个偶然得知,用着也好用的小方法。
总的原则就是温和,母乳的过程,原本也是安抚孩子情绪、给宝宝安全感的过程。
所以有条件,就尽量温和,不要让孩子突然失去这份安全感。
好处在于:妈妈和宝宝受罪都少。
可能的副作用:夜间喂奶那天,可能会让宝宝睡前喝,把存留的母乳喝净。虽然一天形成不了奶睡,不过第二天,宝宝还是有可能会摸过去[捂脸](我家闺女喝母乳时一直奶睡的,所以没在乎这个[可爱])。所以根据之前朋友的总结,这个过程就安排一天哦!
给孩子断奶有什么好办法?
首先非常感谢在这里能为你解答这个问题,让我带领你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给婴儿断奶是一项技术性的工作。我的经验分享是关于如何让婴儿自然断奶,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婴儿和母亲的焦虑。
首先,循序渐进。
断奶是一个过程,不是两三天的事情。马宝应该有心理准备。开始时,白天可以少吃一餐奶,或者延长喂养间隔,中心较大的婴儿可以补充辅食,婴儿可以补充奶粉。婴儿的强适应性在两到三天内会降低一点,在三到五天内会降低一点,这样婴儿可以慢慢适应这个过程,直到断奶结束。
第二,给母亲断奶。
断奶后,婴儿和母亲都不会适应,都会有一定的焦虑。此时,婴儿非常需要母亲的照顾和保护。当婴儿感到焦虑时,可以使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应该给予更多的拥抱来安慰她,并温柔耐心地向她解释。大一点的婴儿可以慢慢理解和合作,而小一点的婴儿可以通过其他身体接触来减轻他们的焦虑。断奶后不要马上把你的宝宝送到她不熟悉的看护人那里,直到断奶结束,这会加剧宝宝的焦虑,影响她的心理发展。
第三,妈妈要注意保养。
逐步断奶也有利于牛奶的自然减少。儿童吃得越来越少,母亲分泌的牛奶越来越少,因此减少了增加牛奶的痛苦。如果牛奶仍然分泌更多,你可以喝一些奶茶来减少牛奶的分泌。
婴儿断奶是婴儿成长的重要一步,也是减少与母亲身体接触的一步。作为母亲,她既快乐又悲伤。因此,她珍惜生命中最后一次给宝宝喂奶的美好时光,也是她生命中最美好的经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