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老人喜欢宠孩子?老人宠孩子,父母怎么办?

多与老人勾通交流,关爱他们,与他们在思想情感上🈶️更多的交流,因为老人比较宠孩子实际上就是给我们一个信号*他们也需要得到更多的关心爱护。实际上,孩子就是传递爱的桥梁和媒体。

为什么有些老人喜欢宠孩子?老人宠孩子,父母怎么办?

喜欢宠孩子是老人们的共性,尤其是现在的这一代老人,他们从喧闹归于孤独,从勤劳归于闲适,从拮据归于宽裕,他们见证了历史,更经历着观念的激烈碰撞。读不懂他们,也就无法理解他们对孩子前所末有的宠溺。

一、是“坏人变老了还是老人变坏了”的争论

看着老年人公交车上争抢座位,广场舞扰民,排几个小时队领免费礼品等行为,网上发出了这样的争论。其实,既不是坏人变老了也不是老人变坏了,而是一代非常勤俭、历经沧桑、见证过历史而又略带些愚昩倔犟的人们在老去。

1、见证历史的一代

现在的老人,大都出生于上世纪四五十年代,他们有的经历过战争年代,都经历过贫穷和饥饿,再到改革开放一点一点的手头宽裕起来,从国家的极度贫穷到民族的复兴,他们的人生,经过纵有千年都难有的巨变。今天的许多人,对于吃糠咽菜一件棉衣穿三代,冰雪地里大修水利这些事儿还能理解吗?时代的变化实在是太大,大到许多人跟不上脚步了。

2、从喧闹归于孤寂,心理的反差巨大。

这一代老人的人生,基本上都是社会化的。从轰轰烈烈的大建设,到上山下乡当知青,不光是白天,很多的晩上都是忙得不可开交。回到家中,往往是大人忙,娃娃哭,小孩叫的闹哄哄的,那时候生个五六个孩子的不少,还有很多三代、四代同堂的家庭,说是喧喧闹闹一点都不过份。跟如今老人们独守空房的孤寂相比,同样是天上地下。

3、知识和观念产生了断层

由于时代的原因,老人们所受的教育普遍是很低的,有些甚至还有很多的迷信和愚昧,没有手机,没有网络,许多也没有电视,整个世界就是扁平的,简单而朴实。而岁月的磨砺,又使他们有了一双停不下来的双手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有些时候近乎倔犟,很难以改变。与现在新生代的思想观念发生剧烈碰撞,也就不足为奇了。

二、老人宠孩子的几个共性

1、管带不管育

“养不教父之过”,教育是父母的职责,老人只是在承担管理者的任务,让孩子吃饱穿暖,安全快乐也就完成了任务。老人都会哄孩子开心,通常都不会让孩子不高兴,一则孩子哭闹起来老人对付不了,更怕孩子哭闹走了,留下孤独的自己,总是想方设法笼络住孩子。

2、宠孩子是天性使然

“老小老小,越老越小”。人越老越近乎孩子,这大概也就是从哪来的回哪去的历史轮回吧。老人的衰老垂暮与孩子的天真活泼正好互补,构成非常融洽的老少关系,再加上血脉相承,繁衍传承本来就是生物的天性,老人们既有闲不下来的双手,又有相对宽裕的经济条件,不去宠你的孩子还去宠谁?换别的孩子他会去宠吗?

3、自我价值的重塑

老人退休了,从社会舞台的中心边缘化,扔到了孤独空洞的楼房里,那种不着天不着地的空虚寂寞是难捱的,所以才会有为争带孩子亲家母闹得不可开交的。也才会有一些老人排几个钟的队领免费物品,或者翻小区垃圾桶拣废品。他们有退休金,为的是显得自己有价值。而孩子的到来正好提供了这一机会。他们能够保护、照料孩子,能够哄孩子开心,就能重新获得自己的价值。

在所有的文化当中,祖辈都是溺爱孩子的。无论是美国、欧洲,还是在中国。这没有问题。来自于祖辈的溺爱,对孩子而言是美好的体验。—南希.麦克威廉姆斯

三、父母的对策

1、积极与父母沟通,形成教育合力

有很多的老人还是通情达理的,只是因为时代的不同,对待孩子的教育管理有很多的理念不同而已。比如尿布与纸尿裤、喂饭与自己吃之类的问题。通常都是能做通工作的,只要老人不是宠溺过份,也乐得祖孙融洽,其乐融融。

2、尽管自己带孩子或者送托儿所

如果老人宠溺无度又实在难以沟通,在可能的情况下最好还是自己带孩子,父母之爱和情感交流是无法替代的,这样的情感交流也为以后的教育打下了基础。送托儿所是另一个选择,在集体中成长的孩子,会更大方合群,更活泼开朗,动手能力也更好一些。

3、积极支持老人融入社会

在孩子多的时代,都顾不过来了,老人是不会孤独的,现在就不同了。儿女要积极支持老人融入社会之中。如果老人愿意,可以去养老院;或者小区内的老人们串串门唠唠磕搓点小麻将;或者一些老年团体的活动,如太极、旗袍、合唱、鼓乐等等,让他们有机会动动手,有地方说说话。

结论:宠孩子是老人的天性使然,尤其是这一代老人更甚。做儿女的应该充分理解并能正确对待。一方面自己每天自己要面对激烈竞争马不停蹄,另一方面还要让小有所育老有所乐。这就是大家常说的上有老下有小的责任吧。

为什么有些老人喜欢宠孩子?老人宠孩子,父母怎么办?

首先,老人的育儿观点容不容易被改变?很难,难于上青天。你既然想让老人带孩子,就必须承担一定副作用。如果什么都按孩子妈妈的来,那就请自己带孩子。

老人的很多育儿观点年轻人是接受不了的。

比如,孩子发烧了,奶奶会说,可能孩子是吓着了。更可能去找“神婆子”给孩子“校一校”。孩子的烧可能褪去。

然后,奶奶可能四处宣传,某个是神婆子比较灵验。

年轻的妈妈可能会嗤之以鼻,会说世界上哪有什么鬼神。没有文化。可是又隐隐觉得,不花钱就能看好孩子的病,这种方法还是值得期待的。

如果用医学来解释,大概是孩子大脑体温中枢发育不成熟,孩子还不有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体温,所以才发烧。孩子发烧很多情况下不是生病,所以才会自行褪去!

由上面可以看出,妈妈对孩子奶奶又依赖,又因为孩子妈妈有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经验,从而排斥奶奶育儿之法。

还有很多,比如,孩子的衣服不能挂在外面过夜!对女孩若有若无的歧视。大的必须让小的等等。

像题主所说的对孙子辈的宠溺。都可能与孩子的妈妈相冲突。

老人宠溺孩子,那是因为新的生命会给人带来希望。是因为孙子辈不是他们的儿女。该为孩子童年负责的人是孩子的爸妈!

处理选择

1、一致性原则。就是在奶奶管孩子时,即使方法不对,也要事后交流。而且妈妈不要带着明显不满的情绪。要平静的交流,含着期望!最重要是不要期望,老人一下就能改变过来!

2、告诉老人因果关系。比如,妈妈工作离开,奶奶就用零食来哄哭闹的孩子。你可以告诉奶奶——以后我一走孩子就会自动来吃零食,如果没有零食,他更会哭闹!种下种子,点到为止。

奶奶当然是不信的。可是,奶奶会发现,只要有家人外出,不带孩子时,孩子也不再哭闹,直接就去找零食。老人的用零食哄孩子的行为可能就会减少!

还有,老人也可能经常会拿孩子和别人相比。当然夸自己孩子比较多。这些可能都会对培养孩子自信心有帮助。

很多老人很有耐心,不像妈妈一点就爆的脾气。

总之,让老人带孩子好坏都有。只有避开冲突,才更有利培养好孩子。

为什么有些老人喜欢宠孩子?老人宠孩子,父母怎么办?

关于这个问题我觉得老人宠小孩是应该的,但不能过于逆爱,而作为孩子的父母看见老人太过于逆爱孩子的话就要好好和父母沟通一下,说一些关于太过于逆爱孩子的坏处,要适当的宠爱孩子,和父母商量的时候也要讲究方法,以免伤了和气

为什么有些老人喜欢宠孩子?老人宠孩子,父母怎么办?

凡事都是有利就有弊 如果想让老人帮着带孩子 那惯着孩子就是避免不了的 如果不用帮着带 偶尔见面宠着点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 都说三岁一代沟 何况父母和老人差这么多呢 教育的问题上肯定是不一样的 我挺不喜欢那种说什么 你小时候也是这么长大的 吃着别人嚼过的东西 谁见都摸两把 不洗就吃 也没看你哪不好了啊 你小时候也是见什么要什么 我不都给你买了么 其实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万一因为惯孩子影响孩子的以后怎么办 我身边有个家庭原本挺幸福的 他天天说他儿子多好多好 说孩子就应该这么惯着 就应该有脾气 随着孩子越来越大脾气也越来越大 他也知道他家没人能管得了他 去他姥家吃饭他几个姨也去了 他就告诉他姥不让他姨们进门 如果进来就作 结果他姥就没让她们进 天天就是要钱去网吧打游戏 不给就作 摔东西骂人 高中的时候因为家里给的不够就去抢小孩的钱 算是抢劫进的少管所 进去以后有人见他 他也没觉得自己错了 那时候他还有个弟弟三四岁的样子 我爸还告诉人家 这个可别这么养了 真是细思极恐 因为惯孩子竟然能惯出这种结果 其实最好的就是不要一直放在老人身边 这样老人也不累 也没有那么多事情了 站在父母的角度想 孩子就是不能这样带 还不好意思去说老人 从而心里会不高兴 站在老人的角度想呢 我给你带孩子这么累 你事还那么多 谁小时候都是这样的 怎么就你家孩子金贵 我还怕摔了碰了有责任呢 还有就是宠着和惯着是两回事 现在每家正常也就一两个孩子 谁都会宠着 宠着是你觉得对他好的你都想给他 一些不故意的小错误你不会说他 但是惯着是不论对错 他想做你就会让他做 别人做你会不高兴 但是他做你就支持 这是惯着 如果非要让老人带不可的情况下 那就好好沟通 去好好跟他们说 并不是他们想的好就是真的好 那会影响孩子一辈子的 如果为了孩子好为了家庭和谐那就采纳好的意见 不要用老观念对新时代 一个有孩子的家 最好的就是 一个人说了算 给所有人意见 听完意见照着做就可以 不要谁说什么都行 教育孩子这个方面只能一个人来说 要让孩子也慢慢知道这个人怎么教育我 我就要怎么做 并不是所有人乱七八糟的教育我都要听 因为孩子小的时候不知道好坏 只知道说什么听什么学什么 以上是我对我有孩子以后的想法 希望所有父母去理解老人 也希望所有老人不要固执听一下他人意见 让孩子能身心健康的长大

为什么有些老人喜欢宠孩子?老人宠孩子,父母怎么办?

为什么老人喜欢宠孩子?

1、与老人所处的年龄阶段有关。老人一般都已退休,无所事事。如果再没有自己的业余爱好和寄托,其全部精力就都投到家庭上。所以,小孩子对老人来说是生活的全部寄托,宠爱孩子也就理所当然了。

2、对子女情感转移和补偿。父母都爱子女。但年轻时,因为工作压力大忽视了孩子或者管教孩子比较严厉,年老之后觉得内心亏欠,就把这种情感补偿在孙辈身上。

3、按照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孙辈是自己家庭的继承人,是宗族的希望。每一个老人或多或少的有这种情结,所以宠孩子也就顺理成章了。

老人过分宠孩子,年轻父母怎么办?

1、与老人充分沟通,制定教育孩子的规划和注意事项,全家人统一教育立场。不能公说公,婆说婆,各自为政的局面。

2、可拿老人教育自己的事例,或别的老人教育孩子的正面例子,说服老人纠正不正确的教育做法,让他们理性对待教育孙辈地问题。

3、如果老人与孩子父母实在不能统一立场,而老人的教育又确实存在问题,对孩子成长十分不利。就只能想办法送孩子去早托班,把教育负效应降到最低。

我是燕舞春来,与您探讨教育问题,尽心回答您的问题。欢迎关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